邱式邦
邱式邦(1911年8月10日—2010年12月29日),男,出生于浙江省吴兴县,无党派人士,农业昆虫学家,植物保护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邱式邦1935年本科毕业于上海沪江大学生物系。1948年到1951年在英国剑桥大学留学攻读研究生。1951年10月到1957年在华北农业科学研究所任研究员。1957年到1970年,在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任研究员。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2010年12月29日逝世,享年100岁。
邱式邦是中国害虫综合防治、生物防治的开拓者。首创应用六氯环己烷粉剂治蝗、颗粒剂防治玉米螟等;提出“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技术思想;创办了《中国生物防治》学术期刊出版了《飞蝗及其预测预报》《邱式邦文选》等著作。先后获评全国农业劳动模范称号及劳动光荣奖章、全国劳动模范荣誉称号、法国农业部功勋骑士勋章等荣誉。
人物经历
早期与学业经历
1911年8月10日,邱式邦出生于浙江省吴兴县(今湖州市)。1925年考入上海沪江大学附属中学。1931年考入上海沪江大学生物系,期间从美国留学回国的李廷蔚开设了昆虫课,对邱式邦投身昆虫学研究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后于1935年本科毕业。1936年起,在南京中央农业实验所开始了植物保护研究工作。中国抗日战争爆发前夕,南京市中央农业实验所被迫西迁,被分配到南京中央农业实验所广西柳州沙塘工作站,直到1946年才随中央农业实验所回到南京。1948年到1951年在英国剑桥大学攻读研究生,师从V.B.Wrigglesworth教授深入学习研究蝗虫生理学。
工作经历
1951年10月到1957年在华北农业科学研究所任研究员,从事蝗虫防治的研究。1957年到1970年,在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任研究员,从事蝗虫和玉米蜈研究。在河南新乡研究蝗虫的防治,在衡水市研究玉米螺的防治。
1971年到1974年,调到中国农业科学院院部工作,被下放到遵化市县王国藩红旗点蹲点。1974年到1977年,在新成立的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科学研究所任研究员,在河南民权县蹲点,进行棉花棉铃虫生物防治研究,使草蛤天敌应用于生产,并提出“综合防治”的重要意义。
1978年到2002年期间,参与筹备组建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防治研究室,任研究室主任(1990年更名为生物防治研究所);并创办了《生物防治通报》担任主编。对捕食螨、丽蚜小蜂、赤眼蜂、草蛉科、昆虫病原线虫的繁殖和保护利用,以及农用抗生素、病原真菌等开展研究和进行国际交流。受农业部委托,统一归口管理天敌资源引种工作。
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2003年到2006年3月,在生物防治研究所与农业气象研究所合并组成的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担任研究员。2006年4月起随生物防治学科并转入植物保护研究所。
人物逝世
2010年12月29日,邱式邦在北京逝世,享年100岁。
主要成果
1936年到1948年期间,邱式邦先后从事过松毛虫、玉米蜈、大豆食心虫、甘蔗粉角蚜、飞蝗等重要农林害虫的生物学、发生规律、防治方法及天敌等方面的研究,并取得很大进展。早年开展害虫发生调查与控制方法研究,后开展了化学防治、综合防治、生物防治研究,探明了飞蝗、土蝗、松毛虫、玉米螟、大豆害虫、甘蔗害虫等多种重大农林害虫的为害发生规律、预测预报方法、简便易行的综合防治技术。
蝗虫治理。蝗虫是世界性重大农业害虫,除南极大陆和北纬55°以北区域外均发生过蝗灾,全球常年发生面积4680万k㎡,约1/8的人口遭受蝗灾的影响。在中国历史上蝗灾与水灾、旱灾并称为三大自然灾害。邱式邦摒弃传统“人工扑打治蝗”的方式,引进英国治蝗新药——六氯环己烷。此后,他又将浓缩剂型的六六六拌上填充物改进为便于施用的粉剂,施于蝗区进行科学试验,发现蝗虫死亡率达90%以上。1947年发明“毒饵治蝗”新技术,并被迅速应用推广。此外,邱式邦理论结合实际,研究提出了治理蝗虫生地—滩头荒地,虫情调查—蝗虫测报的方法,该方法成为新中国成立初期扼制蝗虫猖危害、保障粮食生产的关键技术。采用了该治蝗技术,减少了4000万亩蝗虫发生面积,挽回了2亿公斤粮食的损失,为中国控制蝗虫灾害立下了汗马功劳,邱式邦因此被誉为“治蝗英雄”。
农药颗粒剂防治玉米螟。亚洲玉米螺是中国玉米生产上的重要农业害虫,20世纪50年代被列为《全国农业发展纲要》中限期消灭的危险害虫之一;其分布广、为害重,每年都会造成严重的玉米产量损失。1959年,邱式邦开始玉米螺防治技术的研究工作,他坚持长期在农村蹲点,深入实际调查,准确掌握虫害发生规律和特点,为解决生产实际问题,创制出了颗粒剂农药的简便技术,并发明在玉米喇叭口期施用,为有效控制玉米蜈危害,提高粮食产量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多次获得政府的表彰和奖励。
“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的提出。20世纪70年代,邱式邦根据从事害虫防治的实践经验和体会,把握植物保护科学研究发展趋势,提出了中国“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逐步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生物防治的研究方向。1979年7月15日,在他的积极倡导和努力下筹建成立了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防治研究室,并任研究室主任。在他的领导下开展了天敌保护利用、益虫繁殖释放、国外天敌引种和生防国际交流合作等,积极推动了中国生物防治科学事业的发展。1975年“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被确立为中国植物保护工作的指导方针。
主要论文与著作
主要论文
邱式邦共发表学术论文105篇,阐明了蝗虫、松毛虫、甘蔗害虫等多种重大害虫的发生规律和预测预报方法以及控制技术,以下为部分论文。
出版著作
社会职务
荣誉与获奖
个人荣誉
人才培养
邱式邦主持创建了生物防治研究室、《中国生物防治学报》等科研平台,为推动生物防治学科发展、人才培养和学术交流奠定了必要基础,同时他还积极培养提携后学,在他深入实际、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培养了李光博、周大荣、王韧、万方浩等专业人才。
影响与后世纪念
邱式邦院士铜像
邱式邦院士铜像于2021年9月29日落成,位于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植保所国家农业生物安全中心大厅。
邱式邦院士诞辰110周年纪念活动
邱式邦院士诞辰110周年纪念活动由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于2021年9月29日举行,同时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在官网设置了纪念邱式邦院士诞辰110周年专栏。
人物评价
中国农业科学院人事局表示:“他(邱式邦)一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事业、热爱家庭、热爱自然,更热爱农民。他大爱无疆,把最深厚的爱,全部化作战胜害虫的智慧,献给这片生养中华民族的沃土,为我们树起一块绿色植物保护的丰碑。”
原农业部部长何康用:“农业卫士,生防先锋”高度评价邱式邦。
邱式邦的长子邱陵表示:“他(邱式邦)一生淡泊名利,对待科学研究严谨、认真、求实、一丝不苟,实事求是,辩证思维,独辟蹊径,不因循守旧,又勇于创新。对学生严格要求,循循善诱,以身作则,亦师亦友。他兢兢业业、实事求是的科学风范赢得了国内外同行的尊重和敬佩。”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表示:“他(邱式邦)投入毕生精力和智慧致力于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技术研究,服务农民、为国分忧。”
人物关系
参考资料
邱式邦.中国农业科学院人事局.2023-04-23
邱式邦院士传略.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2023-04-23
邱式邦.国家图书馆.2023-04-23
学部简介.中国科学院学部.2023-04-23
简介.中国科学家博物馆.2023-04-23
邱式邦院士的科学贡献、治学精神和学术思想.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2023-04-23
邱式邦院士在中国蝗虫研究和防治实践中的贡献.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2023-04-23
邱式邦院士在中国亚洲玉米螟早期研究中的贡献.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2023-04-23
邱式邦.中国知网.2023-04-23
邱式邦同志事迹.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2023-04-23
邱式邦院士铜像揭幕仪式在京举行.新华网.2023-04-23
植保所举办邱式邦院士诞辰110周年纪念活动.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2023-04-23
纪念邱式邦院士诞辰110周年.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2023-04-23
以解决国家农业生产重大需求为己任.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2023-04-23
邱式邦.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2023-0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