蜱(英文名:Tick),即蜱总科(食虫类:Ixodoidea)寄生虫的统称,又称扁虱、草爬子,隶属于寄螨总目蜱目。蜱总科共分为3个科,分别是软蜱科(Argasidae)、硬蜱科(Ixodidae)、纳蜱科(Nuttalliellidae)。 蜱是暂时性寄生虫,不完全变态。截至2023年,国际综合分类信息系统(ITIS)收录该总科共20属、953种。蜱在全世界分布较广,在极端严寒的南北极地区都有分布。

蜱的体型大小差别很大,未吸血时体长2~10毫米,吸血后,体长增大至20~30毫米,外观呈蚕豆或蓖麻籽状。背腹扁平,表皮革质,有伸缩性。分为颚体和躯体两部分,幼蜱有3对足,若蜱和成蜱有4对足。其是多数脊椎动物体表的暂时性寄生虫,宿主十分广泛,有些种类侵袭人体。按照蜱更换宿主的次数从多到少依次可分为多宿主蜱(超过3次以上)、三宿主蜱、二宿主蜱、单宿主蜱四种类型。

蜱大多吸食人畜血液,叮咬处可引起充血、水肿、发炎。有些硬蜱唾液中含神经毒素,使寄主患“蜱瘫痪”,如能及时将蜱除去,常很快好转。蜱常常是某些人兽共患病的传播媒介和寄生宿主,对人类健康和畜牧业生产危害极大。可通过环境防制、药物防制和个人防护对蜱叮咬进行预防。

发现与分类

发现

据《本草纲目》记载,中国早在公元前200年就发现了“蜱”节肢动物对人畜的威胁。东汉时期,中国古籍《说文解字-附音序笔画检字》中也出现了对螕的描述,书中记载蜱本亦作“螕”意为扁小,通俗理解意为蜱的身体扁小。而“螕”字是形容蜱吸血后,其状如蓖麻

命名

1758年,瑞典生物学家卡尔?冯?林奈(Carl von Linné)在《自然系统》第十版中仅仅记录了2种蜱,分别是子硬蜱(Ixodes ricinus)、埃及璃眼蜱(Hyalomma aegyptium)。随科学技术发展和历史进程的推进,越来越多的蜱种被发现,进而使得蜱的分类系统逐渐扩大。

分类

一直以来,关于蜱的分类地位如何,学者们意见各异。历史上,有些学者认为蜱应该被归入蜱螨目(Acarina)下的蜱总科(Ixodoidea)。1952年,蜱总科被重新划入蜱螨目下的蜱亚目(Ixodides)。20世纪70年代,蜱螨目被改为蜱螨亚纲(Acari),蜱总科则被划分为寄螨总目(寄螨总目)下的后气门亚目(Metastigmata),这一分类体系在后来有着很大的用途。这一重新划分,即认定了蜱的新属性:蛛形纲寄螨总目蜱螨亚目蜱总科。

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和广泛应用,蜱的分类地位也在发展。截至2023年,综合国际综合分类信息系统(ITIS)等分类体系,蜱的分类地位为节肢动物门蛛形纲寄螨总目蜱目蜱总科。而蜱总科下又分为三科,分别是软蜱科(Argasidae)、硬蜱科(Ixodidae)、纳蜱科(Nuttalliellidae)共3个科20属953种,其中纳蜱科仅在非洲可见其身影。

蜱总科中硬蜱科下属的数量很多,多达47属,而软蜱科也有12属,纳蜱科则只有1属。截止2010年,全世界的蜱近千余种,中国报道蜱有2科,共11属120余种。 草原革蜱(Dermacentor nuttalli)、全沟血蜱(Ixodes persulcatus )、乳突钝缘蜱(Ornithodoros papillipes)、森林革蜱(Dermacentor silvarum)、亚东璃眼蜱(Hyalomma asiaticum kozlovi)和嗜群血蜱(Haemaphysalis concinna)等在中国较常见。

形态特征

蜱大小差别很大,体长数毫米到1厘米,吸血后,体形增大,外观呈蚕豆或蓖麻籽状。

体色为灰、黄、褐或黑褐色,体背腹扁平,呈囊形,表皮革质,有伸缩性,能大量吸血。无头、胸、腹之分,通常按功能和位置分为颚体和躯体,假头正中前方肢的腹方有口下板,其上有若干行倒生的逆刺。

背板或盾板有一块或无。成蜱有4对足,气门位于末对足基节前外侧或后外侧,无波状气门板(sinuous peritremes)。 第一跗节上有一个窝状感觉区,即哈氏器。

蜱总科下3科的主要区别:

分布与寄生环境

分布范围

蜱在全世界分布较广,在极端严寒的南北极地区都有分布,但其地理分布受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不同的地理条件,引起蜱种分布的不同,并造成传播病原体的分布不同,如在中国不同地理环境分布的蜱种类不同,在草坪或草原牧场,草原革蜱的数量居多,丘陵地区则常见长角血蜱(Haemaphysalis Iongicornis),北方森林地区全沟血蜱(Ixodes persuleatus)居多,南方丘陵、山区等地则多见二棘血蜱(Haemaphysalis bispinosa)。

蜱在中国各地均有分布。

寄生环境

蜱是多数脊椎动物体表的暂时性寄生昆虫,其宿主十分广泛,鸟类、爬行类、陆生哺乳类和两栖动物均能寄生,有些蜱侵袭人体。但在蜱这类寄生虫中,特别是硬蜱的一些种类对宿主的选择范围较窄且专一,如微小牛蜱(Boophilus microplus)。蜱的嗅觉敏锐,可感知宿主的气味(特别是二氧化碳)。蜱会选择性寄生于宿主的身体部位,例如不易被人搔动打扰或者皮肤易破较薄的部位寄生。

生活习性

寄生行为

蜱一生中可能会更换宿主,按照蜱更换宿主的次数从多到少依次可分为多宿主蜱(超过3次以上)、三宿主蜱、二宿主蜱、单宿主蜱四种类型。其中多宿主蜱的美国白灯蛾若虫、成虫三者的宿主都不相同,且在每次产卵前,雌性都会寻找新的宿主,多宿主蜱多为软蜱。三宿主蜱的幼虫、若虫和成虫的宿主也各不相同,每进入到一个新的生长周期,便会选择一个新的宿主,三宿主蜱极大部分为硬蜱;二宿主蜱的幼虫和若虫寄生于宿主,成虫则会更换新的宿主进行寄生;单宿主蜱一生都在同一宿主身上寄生

不同蜱的栖息环境有所不同,硬蜱栖息环境因种类而异,如全沟血蜱主要在低温高湿针阔混交林带环境下栖息,常常在草尖以及灌木枝叶顶端等待宿主;草原革蜱多攀登在草茎顶端等待宿主;亚东璃眼蜱常栖于荒漠或半荒漠地带,凭借视觉主动寻找宿主;草原硬蜱栖息在洞穴内,在栖息场所及其附近寻觅宿主;而微小牛蜱栖息在农耕地区的牲畜圈舍中,多爬上墙壁、木桩寻觅宿主。软蜱通常栖息在半荒漠和荒漠地带,如乳突钝缘蜱,通常栖息在中小型动物的洞穴、岩窟及住房的缝隙中;波斯锐缘蜱栖息于窝巢;拉合尔钝缘蜱栖息于畜舍等。

吸血行为

在蜱的每个活动期,它们都会都吸血,不同种类的蜱吸血次数也存在差异。其中硬蜱在各个活动期都只吸1次血,而软蜱的美国白灯蛾若虫都只吸1次血,成虫则会进行多次吸血。

硬蜱和软蜱的吸血习惯差异较大。软蜱常于夜间吸血,时间较短,只有需要吸血时才寻找宿营主,吸完血就脱落,隐藏在宿主巢穴及附近缝隙。吸血时间长短因种因龄期而异,如波斯锐缘蜱(Argas persicus)在鸡体上吸血时,若蜱和成蜱只需吸血0.5~1.0小时,但幼蜱期吸血时间则相当长,常常需吸血5~6天。硬蜱多在白天吸宿主的血,吸血时间较长,吸血量较大。吸血后通常不离开宿主,有些物种也会离开宿主落地完成蜕皮。如微小牛蜱(Boophilus microplus),幼蜱吸血2~4天,若蜱和成蜱各需7~9天;长角血蜱(Haemaphysalis longicomis)的幼蜱、若蜱吸血时间为2~3天,而成蜱的吸血时间则是幼蜱、若蜱吸血时间的几倍,吸血时间高达9天。

节律行为

蜱的活动范围较小,一般仅数十米,垂直活动通常在60~100厘米之间。

硬蜱的季节活动常常受制于本身的发育类型以及气温、土壤、植被、湿度、植被等自然条件,其中残缘璃眼蜱等炎热地区蜱常在春、秋、冬季活动,而温暖地区的多数蜱种多在春、夏、秋季活动,如在4~8月,全沟硬蜱成虫在4~8月活动较多,幼虫和若虫活动期则可延长至10月。硬蜱的日活动因种类而异,通过识别宿主气味(特别是二氧化碳)和振动可诱发寻觅行为,如草原革蜱整个白天均见活动,在中午最为活跃;亚东璃眼蜱白天均活动;而微小牛蜱多在上午10时前和下午4时后活动。

软蜱活动不受季节、气候等影响,终年都活动。软蜱多于夜间活动,在栖息场所及其附近寻觅合适的宿主。

越冬习性

蜱大多数都在其栖息场所过冬,各种类蜱的越冬虫期有所不同,如硬蜱属中的多数种类越冬虫期不尽相同,大部分硬蜱属各个虫期都会进行越冬,但微小牛蜱以幼虫越冬,残缘璃眼蜱仅若虫越冬,血蜱属和一些软蜱以若虫和成虫越冬,革蜱属仅成虫越冬。

生长繁殖

蜱的发育过程分卵、幼虫、若虫和成虫四个时期,为不完全变态硬蜱从卵发育成成虫需2~36个月,软蜱从卵发育成成虫需6~24个月。

繁殖期

蜱成虫吸血后交配,然后落地将卵产于表层缝隙中。

虫卵期

硬蜱一生只产卵1次,产卵时间可持续4~40天,产卵量数百至数千不等。软蜱一生可多次产卵,每次产卵数量为50~200个,产卵总量可达数千。在蜱产卵期间,腺体器官(Géné 器官)会外翻并接触卵以保持湿度,如果阻止外翻,大部分卵会迅速枯萎,即使在潮湿的气氛中也很少孵化。

若虫期

幼蜱有3对足,若蜱与成蜱一样,有4对足。

蜱不同科的寿命有所不同,硬蜱的寿命在1~10个月;软蜱的寿命较长,通常5~10年。

生物危害

疾病传播

蜱常常是某些人兽共患病的传播媒介和寄生宿主,蜱体内的病原体可发育繁殖,有些蜱的感染力可长期存在。可传播森林脑炎莱姆病等多种疾病,对人类的健康和畜牧业生产产生相当大的危害。

蜱通过吸血过程传播病原体。当蜱找到吸血点时,它会抓住宿主皮肤并切入表面,然后插入饲管,饲管上的倒刺有助于蜱固定在适当的位置,许多物种还会分泌一种类似水泥的物质帮助其保持牢固的附着。蜱还可以分泌少量具有麻醉作用的唾液或附着于隐蔽的地方,以防止被宿主发现。蜱会在宿主身上缓慢吸血数天,如果宿主动物患有血源性感染,所携带的病原体会随血液进入蜱体内;在进食过程中,蜱的少量唾液也可能进入宿主动物的皮肤,其唾液中可能携带的病原体会传播给宿主。在下次进食时,蜱可能将获得的病原体传播给新宿主。

常见症状

蜱引发的相关疾病最常见症状包括:发烧或发冷、疼痛和皮疹,其中所有蜱传疾病都会引起发烧;蜱传疾病会导致头痛、疲劳和肌肉酸痛,患有莱姆病的人也可能有关节疼痛;莱姆病、南部蜱相关性皮疹病 (STARI)、立氏立克次体斑疹热 (RMSF)、埃利希体病兔热病可引起独特的皮疹。

蜱叮咬宿主时无明显痒、痛感,但叮咬处可引起充血、水肿、发炎。有些硬蜱唾液中含神经毒素,进入人体内作用于神经肌肉接头处,运动神经纤维传导阻滞,出现麻痹即“蜱瘫痪”(tick paralysis),表现为下肢疼痛、感觉异常、步履蹒跚,严重时可因呼吸衰竭而死;多见于儿童。

地域特点

如人粒细胞无形体病(HGA)主要通过肩突硬蜱以及太平洋硬蜱(Ixodes pacificus)叮咬传播给人类;美国多数人感染巴贝虫病是由肩突硬蜱携带田鼠巴贝斯虫(Babesia microti)而传播给人;蜱传回归热(TBRF)通过受感染的软蜱叮咬传播给人类。

中国因蜱叮咬伤人致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或死亡的事件屡见报道:2006-2010年,安徽省报告病例10例,死亡1例;2007~2010年,河南省信阳市和商城县等地报告病例558例,死亡18人;2008年到2010年9月9日,山东省报告病例182例,死亡13例,部分病例明确有蜱叮咬史;2009年至2010年9月,江苏省报告病例13例,死亡4例;另外,四川省海南省广东省湖北省以及北京市都有被蜱叮咬致病的病例发生,具体死亡病例不详。

防治措施

预防

可通过环境防制、药物防制和个人防护对蜱叮咬进行预防:

环境防制:铲除灌木,清理禽畜厩舍,堵洞塞缝,以防蜱生;房前屋后及庭院中较高的杂草及时清除,菜地、草坪等边缘要修理整齐。在休闲娱乐区与草地、林地和农田之间设置隔离屏障(可为木屑、砾石或水泥混凝土硬化带)以限制蜱进入。庭院内花草、藤蔓类作物要经常修剪,落叶要及时清除,旧家具、垃圾及时清运,木材、杂物整齐地堆放在干燥的地方,防止啮齿动物、流浪动物等出入,避免蜱藏身其中。

药物防制:在蜱聚集场所及林区应用杀蜱药物进行喷洒;对畜类定期用药物杀蜱。

个人防护:有蜱接触可能的工作人员应戴防护帽和手套,穿长袖衣服,扎紧裤腿。进入室内前检查蜱,发现蜱应及时清除,进入室内后两小时内淋浴。有蜱接触可能的人员应加强安全教育,做好防护并定期注射森林脑炎疫苗。

叮咬后处理

发现被蜱叮咬后,应及时取出钻入皮肤内的蜱,取蜱时可先用乙醇在蜱体喷涂,用干净的细尖头镊子匀力取出;不要用手直接接触蜱,如接触,则要用碘酒或酒精及时进行消毒处理。清除蜱后,叮咬部位和双手应彻底清洁或消毒。

若随后几周内出现发烧、乏力、肌肉酸痛等,应及时去医院诊治。

参考资料

Ixodoidea.ITIS.2023-09-12

Ixodoidea Dugès, 1834.gbif.2023-07-10

蛛形纲.中国生物物种名录.2023-09-12

..2023-09-12

Nuttalliellidae.gbif.2023-07-10

Ixodidae.gbif.2023-07-10

软蜱科.gbif.2023-07-10

蜱传疾病防治相关基本知识要点.CDC.2023-07-10

..2023-07-10

..2023-08-22

nuttaliella-tick.sanbi.2023-08-22

..2023-07-10

How ticks spread disease.cdc.2023-08-22

Symptoms of Tickborne Illness.cdc.2023-08-22

Diseases Transmitted by Ticks.cdc.2023-0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