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伯特·安森·海因莱因
罗伯特·安森·海因莱因(Robert Anson Heinlein,1907年7月7日-1988年5月8日),科幻小说家,曾担任过航空工程师和海军军官。
海因莱因出生于美国密苏里州巴特勒市,大学就读于安纳波利斯海军学院。毕业进入海军军队服役,后又因身体健康原因退役休养,由此开始科幻文学的写作生涯。从短篇《生命线》(Life-Line)刊登到《惊异》(Astounding)杂志始,他获得了评论界的青睐与赞赏。20世纪50年代后,海因莱因逐渐转向长篇系列科幻小说的创作,写出了《傀儡师》(The Puppet Masters)《星际迷航》(Tunnel in the Sky)等经典作品。自1970年起,海因莱因受到健康问题的严重干扰,但他依然坚持小说事业,《时间足够你爱》(Time Enough for Love)等小说就诞生于此阶段。1988年,海因莱因由于肺气肿和充血性心力衰竭在加利福尼亚州卡梅尔去世。
海因莱因是美国最具影响力和争议性的科幻作家之一,被誉为“美国现代科幻小说之父”,不仅与阿瑟·查理斯·克拉克(Arthur Charles Clarke,1917-2008)和艾萨克·阿西莫夫 (Isaac Asimov,1920-1992) 并称为“世界科幻三巨头”,也和阿西莫夫,雷·布雷德伯里(Ray Bradbury,1920-2012),A·E·范·沃格特(Alfred Elton van Vogt,1912-2000)一起被纳入“美国科幻黄金时代四大才子”之列,并位居四大才子之首。海因莱因的出现,带领科幻文学走向了主流文坛,也走向了人们的视野。
人物生平
童年经历
1907年7月7日,罗伯特·安森·海因莱因出生于密苏里州的巴特勒小镇(Butler),他在七个孩子中排行第三。海因莱因的父亲是雷克斯·伊瓦尔·海因莱因(Rex Ivar Heinleinin),是一名职员;母亲是贝姆·莱尔·海因莱因(Bam Lyle Heinlein),出身于一个医生家庭。在海因莱因的童年时期里,有一段时间居住在外公阿尔瓦·E·莱尔(Alva E.Lyle)家,他经常和外公一起外出坐马车巡医。海因莱因称自己的外公“是一位对我影响很大的马车医生”,在后来的《时间足够你爱》等作品中,他曾塑造过类似外公的角色——一位来自密苏里州南部,精明勇敢、坚强正义的老医者。
三岁时,海因莱因举家搬迁到堪萨斯城,后来便在此长期居住。堪萨斯城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发展新阶段的典型代表,战后的繁荣与萧条在这座美国中心城市得到了充分展现,为海因莱因后来的写作积累了素材。童年时期,海因莱因阅读了大量的科幻小说,其中包括弗兰克·里德(Frank Reade)、汤姆·索亚斯威夫特(Tom Swift)、马克·吐温(Mark Twain)等作家的作品。
海军生涯
1925年,海因莱因进入马里兰州的安纳波利斯海军学院(Annapolis Naval Academy)学习。1929年,他以优秀成绩毕业,并以航空母舰列克星敦号( USS Lexington)与罗珀号驱逐舰(Robert)士官的身份,在海军队伍中服役了5年。服役期间,他事业发展顺利,逐渐由少尉晋升为中尉。正因如此,日后他得以将自己海军生涯的经验与知识运用到写作中。
军队生活条件艰苦,对他的健康造成了不可逆的损害。1934年,年仅27岁的海因莱因由于患肺结核,不得不永久性地退役休养。恢复健康后,他曾尝试过多项职业来谋生,例如房地产销售、银矿开采等,但一直未找到出路。1938年,海因莱因抱着从政的愿望,参加了加州议会的议员竞选,结果也没能成功。
文学之路
海因莱因退役后从海军那里领取了一笔小额伤残抚恤金,因此他在竞选结束后还能依此维持生计。为了偿还买房的贷款,他开启了自己的写作生涯。1939年,他的第一篇小说《生命线》刊登在了当时的杂志《惊异》上。由于杂志编辑、美国科幻教父约翰·坎贝尔(John W.CamPbell,1910-1971)的赏识,后来海因莱因的许多早期作品都得以刊登于此。这些作品大部分都属于“未来历史”系列。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海因莱因希望能重新应征入伍,报效国家,然而由于身体原因,这一希冀未能实现。于是,他选择了在费城海军航空实验站担任民用航空工程师。在任职期间,他还邀请了当时同样年轻的艾萨克·阿西莫夫和L. 斯普拉格·德坎普(DE CAMP, L. Sprague) 到航空试验站工作。彼时,广岛市和长崎市的原子弹爆炸以及美苏冷战的开始,驱使他开始创作一些政治性的非小说内容。
1947年,他的一些短篇作品开始出现在《星期六晚邮报》(Saturday-Evening-Post)等其他杂志上,其中发表于1947年的《地球上的绿色山丘》(The Green Hills of Earth)成为了美国主流文艺杂志上的第一篇科幻小说。之后,他创作的具有特殊效果的电影剧本《登陆月球》(Destination Moon)获得了奥斯卡奖特技奖。于此至20世纪50年代后,海因莱因创作的主力逐渐开始转向少年儿童系列长篇科幻故事,《傀儡师》《星际迷航》等均为此时创作的长篇小说。
1948年,海因莱因与化学工程师弗吉尼亚·金妮·格斯滕菲尔德(Virginia Gerstenfeld)结为连理。在此之前,他和埃莉诺·库里(Eleanor Curry)的第一段婚姻只持续了短暂的一年。而与莱斯林·麦克唐纳(Leslyn MacDonald)的第二段婚姻维持了十五年,最后在1947年结束。
海因莱因认为空间对人类进步和人类生存具有重大意义,始终执着于太空探索题材的作品。1959年,其代表作《星船伞兵》(Starship Troopers)完稿,却被出版社认为太具争议性而拒绝出版,理由是作品的军国主义色彩过于浓厚。海因莱因则希望借此解除儿童作品对个人创作的束缚,并以之为基石,写出了一系列如《异乡异客》(Stranger in a Strange Land)《严厉的月亮》(The Moon Is a Harsh Mistress)等在科幻界具有标志意义的小说。
病榻写作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海因莱因遭遇了一系列的健康危机,但身体问题并未摧毁他的创作信念。在两年腹膜炎康复后,他很快就投入到《时间足够你爱》的创作当中去了。1977年,他因为心血管阻塞险些中风,因此做了一场心脏搭桥手术。从1980至1988年,在生命的最后几年里,海因莱因始终为肺气肿缠身,且面临疾病愈加严重的风险,但他依然坚持创作了五部小说。
1988年5月8日,海因莱因由于肺气肿和充血性心力衰竭在加利福尼亚州卡梅尔去世,留下尚未完成的第六部作品《世界为神话》(World as Myth)。
主要作品
小说
随笔
创作特点
民主愿景
海因莱因的小说中对社会模式的构建主要以社会达尔文主义理论为基础,强调政治演变与人类的进化,并由此提出了一些乌托邦理想。
在这些乌托邦构想的背后,隐含的是海因莱因对“美国梦”的憧憬,对构建美国民主社会的向往。在他的笔下,未来的世界可能会被饥荒、战争等灾难席卷,可能会充满压迫,误入歧途,但他对社会的进步发展依然充满了坚定信念。正因如此,海因莱因充分赞美“美国式”个人英雄主义,他的主角们总是追求通过科学和理性来解决问题,不断寻求和建立更美好的世界。如《星船伞兵》《异乡异客》等作品中的主角都是以年轻的救世主形象出现的,并通过战争的磨练拯救地球生命,完成历史使命。
海因莱因的作品中始终坚持,个人只要通过不懈奋斗就能独立取得幸福生活的条件,不必依赖于任何的社会阶级与他人援助。而真正的社会民主在于政府不干涉思想言论进步,保障公民的合法自由。
性别建构
海因莱因的小说注重美国传统,因而主张对典型男性气质的主体性建构。
海因莱因认为“公民士兵”是最能体现男性特质的主体身份,身为男性就应当穿上军装接受训练,与敌人为战,《星船伞兵》中的主角胡安·里克就是地球联邦机动步兵团的一名士兵。在书中,士兵们被训练成超级杀手,从赤手空拳到神经毒气,再到原子火箭库,步兵团专门进行“粉碎与奔跑”突袭。
作品中采用多种形式体现这一“主导性男性气质”。例如,《星船伞兵》里,胡安一直在寻找不同的人(如老师杜博中校等)作为父亲的角色替代,通过维系父权体系,从而也让自己感受到一种权威性和社会本位性主体身份;此外,小说中还借助女性角色的衬托,强化男性与科技的密切联系等等方式来塑造主体形象。
黑色幽默
海因莱因擅长在作品中运用黑色幽默,编排荒诞离奇的故事情节,用以批判社会现实。
《银河系公民》里,海因莱因通过描写孩子与老乞丐的离奇遭遇,表达了对现实的控诉和对人性的剖析和批判。《严厉的月亮》中约翰·曼尼等反英雄人物的塑造,也体现了作者对现实社会的看法。书中对“无政府主义”和民主社会的建构等发出了质疑,当人们以为自己在为了自由意志而战时,怀俄明州与电脑迈克(“亚当·塞勒尼同志”)则共同操纵了选举,最终依然是由少数人掌管着一切。
荣誉奖项
海因莱因作品获得奖项情况
个人荣誉
1974年,美国科幻与奇幻作家协会(Science Fiction and 奇幻 Writers of America)评选罗伯特·安森·海因莱因为第一位SFWA大师,并于 1975 年颁奖。
1990 年 9 月 14 日,一颗主带小行星4179被发现,以海因莱因的名字命名为6312 Robheinlein (1990 RH4)。1994 年,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又以他的名字命名了火星南半球上的“海因莱因火山口”。
1997年,海因莱因协会由海因莱因的妻子弗吉尼亚协助在美国成立。这一协会致力于宣传推广海因莱因的文学作品,鼓励人们对其作品内容与价值展开学术研究与讨论。
海因莱因协会在2003年还设立了“罗伯特·海因莱因奖”,以表彰杰出的科幻文学作品,激发人们探索宇宙的热情。
1998 年,海因莱因入选科幻奇幻名人堂(Science Fiction and Fantasy Hall of Fame)。
2001 年,美国海军学院为了纪念海因莱因,在航空航天工程领域设立了首届 Robert A. Heinlein 教席。要求申请人必须在设计、建造、测试、发射和操作航天器方面具有深厚的背景,并具有出色的研究能力。
2016 年,海因莱因入选密苏里州名人堂(Missouri),他的青铜半身像得以在杰斐逊城的密苏里州议会大厦里展出。
自1983-2022年,自由主义未来主义者协会多次对海因莱因的作品授予“普罗米修斯名人堂奖”,获奖作品按时间先后排序分别为《严厉的月亮》《异乡异客》《红色的行星》《玛士撒拉的孩子》《时间足够你爱》《安魂曲》《考文垂》《银河公民》。
文学影响
海因莱因在作品中充分探索了家庭结构关系、极端个人主义、精神与肉体之爱的关系等社会问题。其创作对科幻界产生了难以磨灭的影响。后继的科幻作家格雷戈里·本福德(Gregory Benford,1941—)、查尔斯·斯特罗斯 (Charles Stross,1964—),乔治·马丁(George Raymond Richard Martin,1948—)等都称自己的创作受到过海因莱因的影响,并借小说作品来表达对他的致敬。
海因莱因所掀起的科幻文学热已经成为了一种现象,不仅有效扩大了这类小说的社会影响,也为科幻小说融入主流文坛发挥了不可小觑的作用。在其作品之外,科幻题材逐渐通过电影、小说、漫画、电视节目、经济项目、投资计划等形式得到了广泛传播,为人们拓宽了自由想象与科学研究的空间。其中传达出的对走向太空、探索宇宙的憧憬与热情,引导读者们在各自的领域开拓视野,并不断用先进的航空航天技术印证他的预言。他在小说中所创造的诸多词汇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语用的一部分,如“waldo”(被工程师们用于称呼某种类型的伺服机构)“Grok”(德卡德青年运动的一部分)等。
人物评价
艾萨克·阿西莫夫丝毫不吝对海因莱因的赞赏。他称,自从海因莱因发表了第一篇故事,科幻小说界就为之惊叹不已,把他奉为当代最优秀的科幻作家,“包括我在内,科幻领域几乎所有作家又一次开始有意识地、彻底地模仿海因莱因。”“在海因莱因面前,我总觉得自己特别笨拙,就像是贵族面前的贫民一般。”
科幻作家哈兰·埃里森称:“我年轻时读到罗伯特·安森·海因莱因的作品,就在他的故事中找到了一条线索——“有能力的人”的概念……我一直把这作为我的理想,努力成为一个非常有能力的人。”
相关作品
影视作品
传记作品
参考资料
罗伯特·A·海因莱因 Robert A. Heinlein.豆瓣读书.2023-05-20
THE COMPLETE WORKS OF ROBERT A. HEINLEIN.heinleinbooks.2023-06-11
The Hugo Awards.thehugoawards.2023-06-10
BSFA.bsfa.2023-06-10
Nebula Award.worldswithoutend.2023-06-10
LOCUS.locusmag.2023-06-10
Robert_A_Heinlein.sfadb.2023-05-20
Heinlein Crater.nitrosyncretic.2023-05-20
海莱因协会.heinleinsociety.2023-05-20
HeinleinPrizeTrust.heinleinprize.2023-05-20
halloffame.midamericon.2023-05-20
The Robert A. Heinlein Endowed Chair in Aerospace Engineering.Science Fiction and Fantasy Writers of America, inc.2023-05-22
密苏里名人堂:Robert Anson Heinlein.MISSOURI HOUSES OF REPRESENTATIVES.2023-05-22
Prometheus Awards.Libertarian Futurist Society.2023-05-22
The Light Brigade is a worthy successor to Starship Troopers.theverge.2023-05-20
星河战队Starship Troopers (1997).豆瓣电影.2023-06-01
前目的地 Predestination (2014).豆瓣电影.2023-06-01
异乡异客 Stranger in a Strange Land (2018).豆瓣电影.2023-06-01
进入盛夏之门 夏への扉 (2021).豆瓣电影.2023-06-01
Robert A. Heinlein.archive.2023-06-10
Robert A Heinlein In Dialogue With His Century.internet archive.2023-06-01
Robert A. Heinlein : in dialogue with his century. Volume 2, 1948-1988 The man who learned better.archive.2023-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