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粉红椋鸟

粉红椋鸟

粉红鸟(黑枕黄鹂普通亚种:Pastor roseus),体型略小而色彩鲜艳的雀形目椋鸟科粉红椋鸟属鸟类。体重66-80g,体长19-23cm。头顶具紫色羽冠。雄鸟头、颈、颏、喉、上胸、两翅和尾黑色,具蓝紫色金属光泽。背、胸、腹和两胁粉红色。雌鸟和雄鸟相似,但羽冠较短,体羽缺少光泽。

粉红椋鸟是一种长距离迁徙的鸟类。主要繁殖于欧洲东南部、西伯利亚地区、西亚等地区;越冬于印度和斯里兰卡岛。在中国分布于新疆西部和北部、西藏自治区西部、澳门和台湾。栖息于干旱平原、荒漠或半荒漠地区。粉红椋鸟是社群型动物,在迁徙、繁殖和觅食中都聚集成群。主要在地面以甲虫、蚱蜢、毛虫等各种昆虫为食,偶食植物果实和种子。

粉红椋鸟是灭蝗的主力军,维护了草原的生态平衡,实现了长期控制和治理蝗灾的目标,具有非常重要的生态价值。

形态特征

粉红椋鸟体重66-80g,体长195-230mm,嘴峰21-23mm,翅124-130mm,尾65-72mm,跗29-33mm。虹膜暗褐色,嘴较其他椋鸟科短而钝,上嘴弯曲较明显,嘴黄色或粉红色,上嘴基部黑色,冬季嘴为褐色。脚较粗壮,黄色,爪发达。跗庶呈淡黄褐色。

雄鸟头、颈、胸、冀上复羽,三级飞羽及尾羽均呈辉亮的褐黑色,飞羽褐色,冀下复羽及腋羽褐色,具白色羽缘,复腿羽及尾下复羽黑褐,各羽具白色先端,两肋各具一暗褐色块斑,上体及下体余羽粉红,此色与黑褐色相互辉映甚为夺目。在繁殖季节,羽冠甚为显著。

雌鸟与雄鸟相似,但体色较雄鸟暗淡,缺少光泽。在上体的粉红色中常杂有灰色的斑纹,无显著羽冠。雌鸟略大于雄鸟。

幼鸟当年秋季幼鸟体羽无粉红色,体色呈现沙褐色,头顶的羽轴较深,两翅和尾均褐色,并具浅淡的羽缘,下体浅沙褐色,上胸和前颈具浓暗的轴纹,下胸及腹部中央浅色近白。

分布栖息

分布范围

粉红椋鸟的繁殖地区在中亚和东南欧。从蒙古西北部经准噶尔汗国、新疆、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俄罗斯南部、乌克兰阿塞拜疆亚美尼亚。其南部范围延伸到阿富汗和伊朗的北部。它是一种强大的迁徙鸟类,在印度过冬。粉色椋鸟是阿富汗西北部的夏候鸟,阿富汗其他地区的旅鸟,以及大部分地区的冬候鸟。

在中国繁殖于西北的开阔地带,迁徙至甘肃省西藏自治区西部,迷鸟有至上海市香港特别行政区。新疆是它的繁殖区之一,在新疆的伊型、博乐市塔城地区阿勒泰市哈密市等地区,以及乌鲁木齐市吐鲁番市和喀什均有分布冬迁南亚等地越冬。

栖息环境

主要栖息于干旱平原、荒漠与半荒漠地区,也栖息于高山和山地,尤以有悬崖峭壁、水源和树木的开阔地带较为多见。在西藏高原,也栖息在海拔4200米左右的山地河谷。

每年5月上旬迁飞至新疆广阔的山前荒漠草原和草甸草原上栖息和繁殖,于当年7月下旬南飞至越冬区。5—8月,粉红椋鸟普遍在新疆草原范围内生活,主要分布于海拔300-2500m区域。

生活习性

节律行为

每年5月中下旬,粉红椋鸟从越冬区印度斯里兰卡等地迁飞至中西亚和东欧的繁殖区。7月末开始返回至越冬区。在完成繁殖期以后,它们开始迁离繁殖区。时间为7月中旬,但迁离时间参差不齐,成鸟先走,至8月中旬,成鸟基本迁离完毕。这期间只有出巢的幼鸟在结群捕食飞翔,进入8月中、下旬幼鸟全部迁离繁殖区。

粉红椋鸟迁来繁殖区后,每天清晨开始陆续集群飞向营巢区选择营巢地,每分钟有数群往返于营巢地与树林之间,并不断地发出喳喳的鸣叫声。喜群居生活,且有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习性。

觅食习性

粉红椋鸟在繁殖区主要以蚱蜢为食和育雏,兼食螽斯科甲虫毛虫及植物浆果类。曾经一只雄性粉红惊捕食到1只奇台沙蜥,经过近10分钟的处理才吃掉。粉红惊鸟的食量非常大。在人工饲养环境条件下,1只中等日龄的粉红椋鸟早成雏平均日食137只西伯利亚蝗或22.7只戈壁斯,随着日龄的增加,食量大增。1只成年鸟1天可以吃掉167只西伯利亚蝗或74只戈壁螽斯。

几十只粉红椋鸟组成的小群体喜欢跟随在大型野生动物群或家畜群的后面捕食被惊起的蝗虫,大的群体则采取波浪式向前推进,前面飞行的群体利用飞翔过程中产生的气流和叫声来惊扰蝗虫使其暴露,紧跟其后的个体迅速捕食被惊起的蝗虫,前后个体间不停地交换空间位置,以此保证每一只粉红惊鸟都能获得捕食机会。

聚群行为

聚群生活是粉红惊鸟最主要的生活特征,在迁徙繁殖和觅食等活动中非常明显。在野外很难找到单个觅食的个体,其中以30-120只大小的群体常见,最大的群体超过千只。曾经观察到“遮天蔽日”的迁徙群,据估计群体大小超过万只。

生长繁殖

求偶期

迁徙到繁殖区的粉红惊鸟集成大群,选择在乱石堆中筑巢。巢区鸟的数量随巢地范围而定,从几十只至上千只营巢,初期绝大部分粉红椋鸟在巢地相互追逐喜闹,雄鸟常伴以不同程度和不同形式的求偶表态。雄鸟头顶上部羽毛蓬展,用以恐吓其他雄鸟并吸引雌鸟。通过数日的选配,最终组建成“一夫一妻制”的家庭,开始共同筑巢,准备繁育后代。

营巢期

在选择营巢区时,椋鸟科之间经常发生争斗,并发出唧唧的鸣叫声。筑巢由雌雄共同担任,巢由枯枝,棘棒和腐质枯草等筑成,巢深5-10cm,容积随石堆缝隙和石缝大小而定,石堆巢的平均密度为2-3巢/㎡,营巢一般在2-3天内完成。面积相对较大和距离水源较近的适合营巢区会被优先利用。

产卵期

粉红椋鸟巢筑完毕后相隔1-2天开始产卵,最多隔7天。卵期在6月上旬至中旬。日产汽车公司一枚,多在早晨7点以前产卵,每窝卵数2-8枚,多为4-6枚。产卵数约至全窝的三分之一时开始孵化,孵卵由亲鸟共同担任,白天雄鸟孵化,夜晚则为雌鸟。孵化率为11-15天。

育雏期

早成雏多在早晨孵出,出壳时用嘴啄破卵壳大头撑出。通常在3天内出齐,个别5-6天,初出壳的雏鸟求食时不断发出吱、吱、吱的微弱声音。育雏由亲鸟共同担任,全日育雏活动14h。粉红椋鸟全日有两次育雏高峰,并且持续时间较长,亲鸟日平均饲喂雏鸟117次,喂雏时亲鸟单独来往。

物种保护

种群现状

该物种分布广泛,种群数量趋于稳定。在欧洲,繁殖种群估计为61300-230000对(2015)。欧洲占全球范围的25%,因此对全球种群规模的初步估计为490000-1850000个成熟个体。

保护级别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3.1 2016年——无危(LC)

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21年发布的《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生态价值

粉红椋鸟是草原蚱蜢的强力天敌,对治理蝗灾具有显著效应。特别是在每年6月上、中旬,幼鸟孵化出壳之时,粉红椋鸟捕食蝗虫数量迅速增加, 而此时正值蝗虫肆虐之际,对蝗虫的自然控制作用非常显著。因此采用人工招引的方式吸引粉红椋鸟科并为其创造理想的活动范围,有利于椋鸟筑巢并快速繁殖,最终实现控制蝗害的目标。

治蝗发展历史

在生物治蝗以前,草原蝗虫一直采用化学农药防治,对迅速控制蝗害的发生、扩散起到了积极作用。但化学农药治蝗存在成本高、用量大、安全性差等弊端,且大量使用易造成人畜中毒、污染草原,同时杀灭蚱蜢天敌,危害草原生态环境,破坏生态平衡。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新疆治蝗部开始探索新的治蝗方法,其中人工招引粉红椋鸟治蝗的方法就是其中之一。在1992年,萨孜草原开始人工招引粉红椋鸟。人们发现制约粉红椋鸟在当地栖息的最大问题就是没有合适的筑巢地。后来人们意识到,蝗虫营养丰富,粉红椋鸟需要大量饮水帮助消化,因此常在水边石堆筑巢。正是掌握了这个生活习性,萨孜草原人工筑巢招引粉红椋鸟迅速获得了成功。

人工招引

每年5—6月,蚱蜢逐渐进入三龄阶段,对草原的危害性开始凸显。因此,人工筑巢需要在5月前结束。通常情况下,在远离人员活动的区域设立人工巢穴能够达到理想的部署效果。如有水源的道路或居民区旁。人工筑巢时,应保证巢穴分布平均,避免过于集中或存在覆盖漏洞等问题。并且粉红椋鸟多喜砖混石结构巢穴。

不同结构的鸟巢对粉红椋鸟的招引效果存在着差异,在全疆主要区域共发现不同结构鸟巢近5万个,入住的粉红椋鸟数目达61万只。其中,砖巢对粉红椋鸟的招引效果最佳,鸟巢平均利用率达74.8%,

蝗灾治理效益

以新疆塔城区为例,人工招引粉红椋鸟区域蝗虫密度明显下降,在离招引巢3km范围以内,蝗虫密度从平均35只/㎡下降到0.2只/㎡,3-5km下降到1.7只/㎡,5-10km下降到3只/㎡。利用人工招引粉红椋鸟控制草原蝗害是一项投资少,效益高,见效快的绿色工程,与当前新疆使用的其他蝗害防治手段相比具有显著的优越性。

通过修建一定数量的粉红椋鸟招引巢,改善了它们的宜生条件,增加了它们的数量,使草原蚱蜢和粉红椋鸟的数量长期维持在动态平衡中,从而有效地控制了草原蝗灾的影响。通过草原蝗害的生物治理技术的推广,消除了化学农药对环境造成污染的风险,避免了草原其它生物被毒杀和牲畜二次中毒的现象,维护了生态平衡,改善了草原生态环境,形成生态良性循环。

参考资料

粉红椋鸟Pastor roseus,spieces 2000.sp2000.2024-11-22

Rosy Starling.BirdLife International. 2016. “Sturnus roseus”. The IUCN Red List of Threatened Species 2016.iucnredlist.2023-04-29

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国家林业和草原局.2024-11-22

粉红椋鸟.中国动物主题库.2024-11-22

..2023-04-29

..2023-04-29

..2023-04-29

..2023-04-29

..2023-04-29

..2023-04-29

..2023-04-29

..2023-04-29

..2023-04-29

..2023-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