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背叶
白背叶(野桐属 apelta (Lour.) Muell. Arg. var. apelta),大戟科(Euphorbiaceae)野桐属(Mallotus)植物,俗名为雄株、白仔、白背木、白面虎、白吊栗、野桐、白面戟等。世界分布于越南,中国主要分布于广西壮族自治区,福建省,海南省,江西省等。生于海拔30~1000米山坡或山谷灌丛中。
白背叶高1~4米。叶互生,卵形或阔卵形,稀心形。花雌雄异株,雄花序为开展的复总状花序或穗状,苞片卵形.雄花:花蕾卵形或球形,花萼裂片为卵形或卵状三角形,外面密生淡黄色星状毛,内面散生颗粒状腺体;雄蕊50~75枚;雌花序穗状,苞片近三角形;雌花:花梗极短;花萼裂片3~5枚,卵形或近三角形,外面密生灰白色星状毛和颗粒状腺体。花柱3~4枚,基部合生,柱头密生羽毛状突起。蒴果近球形,密生被灰白色星状毛的软刺,软刺线形,黄褐色或浅黄色;种子近球形,褐色或黑色,具皱纹
以根及叶入药,白背叶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和经济价值。根可用于软化肝脏和促进血液循环,叶子可以用来消炎和止血。白背叶茎皮可供编织,种子油可作肥皂及润滑油,可供制油漆。
形态特征
茎
灌木或小乔木,高1~4米。小枝、叶柄和花序均有密密的淡黄色星状柔毛和散生橙黄色颗粒状腺体。
叶
叶片互生,卵形或宽卵形,呈稀疏心形,长宽6~25厘米,顶端急尖或渐尖,基部平或稍心形,边缘具疏齿。上面干后黄绿色或暗绿色,无毛或疏毛,下部被灰白色星状绒毛,散生橙黄色颗粒状腺体。基出脉5条,最下一对常不明显,侧脉约6-7对。基部叶柄附近有两个褐色斑点腺体,叶柄长5~15厘米。
花
花雌雄异株,雄花序为展开的复总状花序或穗状花序,长约15~30厘米,片椭圆形,长约15毫米。雄花簇生在苞片中。雄花的花梗一般长1~2.5毫米,花长约2.5毫米,一般呈椭圆形或球形;花裂片长约3毫米,为4卵状或椭圆形三角形,外部密分布有淡黄色星状毛,内部散布有颗粒状腺体,雄蕊50~75枚,约3毫米长。雌花序穗状,长15~30厘米,分枝很少,花序梗长5~15厘米。苞片近三角形,长约2毫米。雌花的花梗很短。花萼裂片一般为3~5片,卵形或近三角形,长2.5~3毫米,外面有灰白色星状毛和颗粒状腺体。花柱通常为3或4枚,长约3毫米,基部合生,柱头密生羽毛状突起。
果实
蒴果黄褐色或浅黄色,长5~10毫米,近球形,密被灰白星状毛的软刺,软刺线形。
种子
种子形状近球形,直径约为3.5毫米,一般为褐色或黑色,有皱纹。
物种分布
世界分布
中国分布
中国主要分布于广西壮族自治区,福建省,海南省,江西省,湖南省,广东省,云南省。
生长习性
生于海拔30~1000米山谷、村边、路旁或灌木草丛中。白背叶分布于海南各地荒野、疏林下。花期一般为6~9月,果期一般为8~11月。
繁殖方式
人工繁殖
自背叶插繁殖成活率不高,只有30%左右,用白背叶的种子繁殖,苗圃的平均发芽率为26.8%。用种子繁殖,幼苗真叶长出后,3~4d浇1次水,浇水的时间一般在早晨或傍晚;幼苗在气温较高时要每天浇1次水;在夏天阳光强烈时,要做遮阴处理。
自然繁殖
白背叶的雌株和雄株之间主要由风媒传粉。白背叶以异株授粉为主,但两性植株兼有同株异花授粉的能力。白背叶传粉至受精的间隔期约为20d左右,开花时花药已成熟散花粉,花粉主要是单核花粉,少数为两细胞花粉。开花后20~30d胚囊发育成熟。
功用价值
经济价值
白背叶为撂荒地的先锋树种,茎皮可供编织。茎皮为纤维原料,种子含油率达36%,种子油可作肥皂及润滑油。可供制油漆,或合成大环香料、杀菌剂、润滑剂等原料。
药用价值
以根及叶入药。根全年可采,洗净,切片,晒干。叶多鲜用,或夏、秋采集,晒干研粉。味微苦、较涩,平。根可用于主治柔肝活血,健脾化湿,收敛固脱。也用于慢性肝炎,肝脾肿大,子宫脱垂,脱肛,白带,妊娠水肿。叶也用于消炎止血。外用可治中耳炎,肿,跌打损伤,外伤出血等。
相关变种
广西白背叶(野桐属 apelta var. kwangsiensis metc.)的雌花序长30~60厘米,蒴果的软刺长10~15毫米。果期8月。产于云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广东省和福建省。生于疏林下。模式标本采自广西。
相关研究
白背叶提取物中有63个化学成分,包括黄酮、酚类、脂类、生物碱类等,在白背叶的乙酸乙酯提取物中分离得到四种黄类化合为物,为葫芦芭Ⅱ、异夏佛托苷、夏佛托苷、大波斯菊苷。这些化学成分有着止血、保肝、抗病毒的作用。
参考资料
中国生物物种名录——白背叶.物种2000中国节点.2023-05-04
白背叶.中药大辞典.2023-05-11
白背叶.gbif.2023-0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