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蔺
马蔺(鸢尾属 lactea Pall.),鸢尾科(Iridaceae)鸢尾属(Iris)多年生密丛草本植物,又名马兰花、蠡实、白花马蔺等。喜阳耐阴,耐盐耐旱,是荒漠草原和盐生草甸的主要植被。马蔺分布广泛,主要生长在俄罗斯、中国、蒙古、巴基斯坦、印度和朝鲜,在中国分布于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内蒙古自治区、河北省等省区。
马蔺根状茎,形状粗壮,茎上包有斜伸着的红紫色老叶纤维残留;叶为基生,质地坚韧,呈线形,且无明显中脉;花茎为草质,绿色,其边缘膜质为白色;花为浅蓝色、蓝色或蓝紫色,花被上有较深色的条纹;花被筒短;外花被裂片和内花被裂片窄均呈倒披针形,花药颜色为黄色;子房呈纺锤形;蒴果为长椭圆状柱形;种子为多面体形,呈棕褐色,且有光泽。马蔺的花期为5-6月,果期为6-9月。
马蔺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不仅可以用作饲料救荒,也可制成日常生活用品。其全株可以入药,具清热解毒等多种功效。同时马蔺花色清素淡雅,是良好的观花植物,其栽培容易、节水抗旱,在城市绿化、园艺景观中多有运用。马蔺也在水土保持、改良盐碱地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典籍记载
马蔺原名蠡实,最初可考的记载出自《神农本草经》。后又有《唐本草》中以马蔺子为名的记载。《重修政和经史证类备用本草》中继承了马蔺子的名称,并且论述其“生于河东,叶似而长厚,三月开紫碧花,五月结实作角子……。”而《本草纲目》中论述:“蠡草生于荒野中,就地丛生,一本二三十茎,苗高三四尺。叶中抽茎,开花结实。”其上述的蠡实、马蔺子、蠡草,皆为现今马蔺的不同时期的名字。此外中国各地区还有俗名:如紫蓝草、兰花草(安徽);箭秤风,马帚子(湖南省)等。中国一些少数民族对其也有不同的称谓,如朝鲜族称其为“马林扎”,蒙古族称其为“查黑勒达各”、藏族称其为“哲玛”等。
形态特征
茎
根状茎粗壮,木质,斜伸,外包有大量致密的红紫色折断的老叶残留叶鞘及毛发状的纤维;须根粗而长,黄白色,少分枝。
叶
叶基生,坚韧,灰绿色,条形或狭剑形,长约50厘米,宽4-6毫米,顶端渐尖,基部鞘状,带红紫色,无明显的中脉。
花
花茎光滑,高3-10厘米;苞片3-5枚,草质,绿色,边缘白色,披针形,长4.5-10厘米,宽0.8-1.6厘米,顶端渐尖或长渐尖,内包含有2-4朵花;花为浅蓝色、蓝色或蓝紫色,花被上有较深色的条纹,直径5-6厘米;花梗长4-7厘米;花被管甚短,长约3毫米,外花被裂片倒披针形,长4.5-6.5厘米,宽0.8-1.2厘米,顶端钝或急尖,爪部楔形,内花被裂片狭倒披针形,长4.2-4.5厘米,宽5-7毫米,爪部狭楔形;雄蕊长2.5-3.2厘米,花药黄色,花丝白色;子房纺锤形,长3-4.5厘米。
果实
蒴果长椭圆状柱形,长4-6厘米,直径1-1.4厘米,有6条明显的肋,顶端有短喙。
种子
种子为不规则的多面体,棕褐色,略有光泽。
物种分布
分布范围
马蔺主要分布于俄罗斯、中国、蒙古、巴基斯坦、印度和朝鲜等国家;在中国分布于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内蒙古自治区、河北省等省。
生长环境
马蔺生长于温和或寒温地带、海拔50-3900m的盐土、盐碱土或盐渍化土壤,主要分布于荒地、路旁、山间草地等处,在向阳的山坡野地生长较好。马蔺喜光,也耐阴,其群落类型被称为马蔺草甸,在土壤盐渍化较轻的地段,与地榆(Sanguisorba officinalis L.)等伴生;在土壤盐渍化中度的地段,与野黑麦(Secale sylvestre Host)等伴生;在盐渍化较重地段,与盐生杂类草角果碱蓬(Suaeda corniculata (C. A. Mey.) Bunge)等伴生。
习性
物候期
马蔺花期5-6月,果期6-9月,其花期长达一个月以上,单朵花的开花时间平均为3天左右,单株花期20天左右。一般由植株上部往下开放,常在第一朵谢后,第二朵第二天开放。
生理抗性
抗旱性
马蔺具有众多根系,且长度可达1m以上,因此可以从较深的地下汲取水分。其叶片的表皮组织有较厚的角质层和蜡质层,气孔下陷明显,栅栏组织与海绵组织的比值大,可以有效阻止叶片中水分的散失,同时直立生长的叶片也可以减缓雨水对地表的冲刷。这都使马蔺对于干旱有了极强的适应能力,大大提高了玛丽的抗旱性。
抗盐碱性
马蔺的根具有栓质化的外皮层,U型加厚的内皮层和发达的通气组织。栓质化的外皮层和内皮层,对马蔺的根有重要的保护作用,增强了根的过滤能力,避免了盐分胁迫和水分的渗透与逆渗透,发达的通气组织增强了植株体内的呼吸代谢,从而增强了马蔺的抗盐碱性。
自然繁殖
有性繁殖
马蔺在自然状态下,可通过种子繁殖,以异花传粉为主,部分自交亲和,容易受到传粉媒介的影响,属于混合交配系统。但其种皮厚实,透水性极差,导致其自然状态下发芽率低,可通过沙藏和变温处理相结合的方法处理种子,可以大大提高发芽率。
无性繁殖
在野外,马蔺大多以分蘖的形式进行无性繁殖。生长至第二年的马蔺,分蘖节膨大,产生分蘖的功能。在秋季时,叶鞘内产生分蘖芽,经过一个营养季的发育后,当年的地上部分枯死、地下部分的分蘖节和叶鞘部分越冬,第二年营养枝上的叶片继续出土生长,抽出花茎成为生殖枝。
栽培技术
整地
在种植马蔺的地块,必须彻底耕翻松土,清除土壤中的瓦块石块等杂物。深耕,要多施用一些有机肥料,施优质的优质农家肥,且半腐熟的马粪,猪粪鸡粪或混合灰土肥等。
播种
种子播种时要用头两年采的新鲜种子,经人工处理后播种。通常于5月中上旬时进行播种,将种子均匀撒于沟中,覆土,镇压。种子出土后,期间要依据土壤情,向土表进行小水喷灌,保证种子发芽的需水量。马蔺适宜育苗移植,可以温床或塑料棚育苗,也可大地育苗。到移植时要浇透水,深挖苗,带土座水栽,以保成活。
田间管理
育苗栽植后,适时浇水,到返青和产生新根为止。发现死苗缺株时,要及时补栽。返青和出苗以后,及时中耕除草一次,以后每隔半月左右中耕除草。每次中耕除草之后都应培土,促进旺盛生长。生长两年以后的马蔺,每年返青以后要根据禾本科杂草发生情况及时中耕除草。马蔺在生育期间如果生长缓慢,苗叶发黄,就是缺肥缺水的象征,必须及时追肥和灌水。施肥时,株旁开穴,深施入土中,施肥后灌一次透水。
功用价值
经济价值
马蔺可作为饲料,春季萌发后牛羊稍食,秋霜后骆驼、绵羊和山羊喜食,冬季饲草缺乏时有一定救荒作用。马蔺的根用来制作刷子,用来刷鞋和其他衣物,其制作的炊帚是很好的厨房用具;马蔺叶可代替绳索用来绑扎菜架和引扶攀缘蔬菜的绑绳,也可用来包粽子。
药用价值
马蔺的全株皆可入药,其苦;微甘;微寒,有清热解毒;利尿通淋;活血消肿的功效,主治喉痹;淋浊;关节痛;痛恶疮;金疮。
观赏价值
马莲花较大,花色淡雅,多浅蓝色、蓝色或蓝紫色,是良好的观花植物,在园林造景中可布置在园路及花坛、花境的边缘做镶边植物也可以点缀在草坪或模纹花坛中;同时马蔺栽培容易、管理粗放、耐践踏、节水抗旱,是城市街道绿化的优良植物。
生态价值
马蔺在水土保持、改良盐碱地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冠幅、根幅分布较广,根系分布较深,具有较强的单根抗拉力学特性,能够显著增强浅表层土体抗剪强度,可以起到很好的固土护坡作用。此外,马蔺还能通过分泌有机酸来中和盐碱土中的碱性物质,从而降低盐碱土PH值,改良盐碱土地,同时它也具有修复铅重金属土壤污染的潜力。
相关研究
药理研究
现代医学研究中将马蔺干燥的成熟种子(又称马蔺子)进行分离纯化后得到了活性成分——马蔺子素,而马蔺子素是由中国自主研究开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应用于临床的肿瘤放射增敏剂。
抗性研究
2006~2020年间有关马蔺的抗性研究主要集中在重金属的抗性和耐盐碱两个方面。前者的有关研究旨在解决重金属土壤的修复,后者则是致力于更好的利用规模庞大的盐碱化耕地。有关马蔺重金属抗性的研究大致分为三个方向:一是研究外源物质(如外源GSH、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有机酸)对马蔺修复重金属土壤的影响;二是探索马蔺对重金属的耐受机理;三是通过实验去寻找更优的方案来提高马蔺修复重金属土壤的效率。而有关马蔺的耐盐碱研究大部分围绕着其耐盐碱的抗性机制来进行的。
参考资料
中国生物物种名录——马蔺.物种2000中国节点.2023-0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