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裂
肛裂( anal fissure )是齿状线下坐骨直肠窝脓肿皮肤层裂伤后形成的小溃疡。方向与肛管纵轴平行,呈梭形或椭圆形,常引起肛周剧烈疼痛。见于青中年人 ,绝大多数肛裂位于肛管的后正中线上,也可在前正中线上,侧方出现肛裂者极少。若侧方出现肛裂应想到肠道炎症性疾病(如结核、溃疡性结肠炎及克罗恩病等)或肿瘤等其他疾病的可能。
肛裂是一种常见的肛门直肠疾病,好发于年轻人(青少年),有15%的产妇会出现肛裂。排粪时和排粪后的肛门疼痛是肛裂最为重要的临床特征,常伴有局部瘙痒或便血。肛裂可分为急性或慢性,急性肛裂症状持续不超过6-8周,主要表现为肛管皮肤单纯撕裂;而慢性肛裂可见裂口远端的哨兵痔、裂口近端的肛乳头肥大、内括约肌纤维的裸露或皮下瘘的形成等。肛管齿状线以下至肛缘的线性溃疡是肛裂的主要病理改变,肛门内括约肌的高张力或痉挛以及局部缺血是引起肛裂的主要病理因素,最常见的病因是粪便干结。90%的肛裂位于肛管后正中线;这与肛管后侧区域血液供应较差和括约肌痉挛减少动脉通过内括约肌时的血流量相关。
内括约肌切开被认为是肛裂治疗的关键。内括约肌切开包括化学性内括约肌切开及手术括约肌切开,通过降低肛管的压力,增加肛管皮肤的血供,促进肛裂的愈合。临床上对于肛裂的治疗,尤其是手术规范,存在一定的争议,不当的手术方式甚至会引起肛门失禁 。
分类及分型
分类
现代医学对肛裂的分类方法较多,尚无统一标准,临床上常用的分类法包括二分类法和三分类法,其他还包括五分类法和七分类法等。
二分类法
1.急性期肛裂:
急性期肛裂即早期肛裂,病程短,仅在肛管皮肤上有一较浅的新鲜梭形裂口,创缘软而整齐,无痕和慢性溃疡形成,疼痛较轻。 急性肛裂症状持续不超过6~8周,主要表现为肛管皮肤单纯撕裂。持续时间较长的肛裂通常会出现1个或多个慢性损伤表现,包括肛裂近端肥大的肛乳头,肛裂远端的前哨标记和/或暴露于裂隙底部的肛门内括约肌。
2.慢性期肛裂:
慢性期肛裂即陈旧肛裂,病程长,反复发作,裂口已成较深的梭形溃疡,边缘增厚,质硬不整齐,基底有梳状硬结,裂口上端可伴有肛窦炎、肛乳头肥大,下端可伴有增生外痔和潜行性窦道,疼痛剧烈且持续时间长,并呈周期性。 慢性肛裂可见裂口远端的哨兵痔、裂口近端的肛乳头肥大、内括约肌纤维的裸露或皮下瘘的形成等 。慢性肛裂的发病机制源于肛门内括约肌的潜在高张性,导致局部缺血和伤口愈合受损。
三分类法
1.Ⅰ期肛裂:
肛裂初发,病程短。肛管皮肤浅表纵裂,创缘整齐、质软,基底新鲜、色红,触痛明显,创面富于弹性。
2.Ⅱ期肛裂:
溃疡形成期,有反复发作史。创缘不规则隆起,增厚变硬,弹性差,有明显溃疡形成,溃疡基底呈灰白色或紫红色,可有脓性分泌物。发作时疼痛加重,可呈周期性。尚无其他并发症或伴轻度肛窦炎、肛乳头炎。
3.Ⅲ期肛裂:
除已形成如二期较剧烈疼痛和慢性溃疡外,创缘上端邻近肛窦处肛窦炎、肛乳头肥大,创缘下端有哨兵痔,或有皮下瘘管形成。
五分类法
1.狭窄型肛裂:
肛门疼痛、多伴有肛窦炎,内括约肌痉挛性收缩引起肛管狭窄。
2.脱出型肛裂:
因内痔、混合痔、肛乳头肥大脱出、发炎而引起肛裂,疼痛较轻,无明显肛门狭窄。
3.混合型肛裂:
同时具有狭窄型和脱出型的两种特点。
4.脆弱型肛裂:
肛门周围皮肤病,致肛门皮肤脆弱质化,因而造成多发浅在性肛裂。
5.症状型肛裂:
因溃疡性大肠炎、克罗恩病、肛管结核等,或其他疾病及手术后创口延期愈合,造成肛管溃疡者。
七分类法
1.急性单纯性肛门撕裂:
初发肛管撕裂,为单纯性肛管皮肤损伤。
2.亚急性裂口糜烂:
由于创口机械刺激和反复感染,溃疡面凹陷,创缘不整,未形成硬结,瘢痕不明显,呈亚急性溃疡。
3.慢性陈旧性溃疡:
裂口呈较深的慢性溃疡,边缘增厚变硬,创面肉芽生长不良。
4.多发性肛裂:
在肛管全周有多数表浅性肛门溃疡,肛管弹性减弱,呈肥厚性硬化。此种情况多因长期使用缓泻药物,暴力使用肛门器械或检查及肛门慢性皮肤病引起,其病理改变,以急性单纯性肛裂或亚急性肛门糜烂为主。
5.脱出性肛裂:
因痔核、乳头肥大等病变长期脱出肛门外,引起肛管撕裂,形成溃疡,此种肛裂肛门不狭窄为其特点。
6.特殊性肛裂:
7.肛门皮肤裂:
肛门周围皮肤裂伤,或肛门周围皮肤病变伴有皲裂口。
分型
根据肛门括约肌的压力分为肌肉痉挛型、正常型和松弛型,有助于帮助临床医生评估是否需要手术及采用何种手术方式。
在中医学理论体系中,肛裂按照证候可分为三类:
1.血热肠燥型:大便二、三日一行,质干硬,便时滴血或手纸染血,肛门疼痛,腹部胀满,溲黄,裂口色红。舌质偏红,苔黄燥,脉弦数。
2.阴虚津亏型:大便干燥数日一行,便时疼痛点滴下血,口干咽燥,五心烦热。裂口深红。舌红,少苔或无苔,脉细数。
3.气滞血型:肛门刺痛,便时便后尤甚。肛门紧缩,裂口色紫暗。舌质紫暗,脉弦或涩。
病因
肛裂的病因尚不清楚,可能与多种因素有关。
解剖因素
肛门外括约肌浅部在肛管后方形成的肛尾韧带伸缩性差、较坚硬,此区域血供亦差,一但损伤,愈合较慢 ;肛管与直肠成角相延续,排便时,肛管后壁承受压力最大,故后正中线处易受损伤。2.6%的患者可同时发生于前部和后部位置。
损伤
长期便秘、粪便干结引起的排便时机械性创伤是大多数肛裂形成的直接原因。另外腹泻也是肛裂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
感染
慢性裂口上端的肛门瓣和肛乳头水肿,形成肥大乳头;下端皮肤因炎症、水肿及静脉、淋巴回流受阻,形成袋状皮垂向下突出于肛门外,称为前哨痔。因肛裂、前哨痔、肛乳头肥大常同时存在,故称为肛裂“ 三联症”,是肛裂的典型临床表现之一。
流行病学
肛裂是一种常见的肛门直肠疾病,该病发病率较高,好发于年轻人(青少年),据统计占肛肠疾病的15%~22%,以青壮年为主,女性多于男性,75%以上的肛裂位置在肛管后正中,其次是前正中,女性常前后同时发病,两侧肛裂者少见。有15%的产妇会出现肛裂 。中国肛裂患病率为0.18%。
病理
Ⅰ期肛裂
皮肤浅表缺损,创缘整齐;皮下层胶原纤维排列紊乱,增生不明显,间质中有索条状平滑肌束。血管扩张,炎细胞浸润。
Ⅱ期肛裂
皮肤缺损有溃疡面,呈梭形或椭圆形,创缘有不规则增厚,弹性差;皮下层胶原纤维、网状纤维少量增生,平滑肌束中有大量肌原纤维、新生毛细血管和成纤维细胞。血管扩张、充血、炎细胞浸润。
Ⅲ期肛裂
皮肤有明显溃疡缺损,溃疡边缘发硬。
溃疡上端的肛乳头被反复刺激后增生、肥大,形成肛乳头瘤。
溃疡上端的肛窦被反复刺激后发炎,常在其基底部形成瘘管。
因淋巴、静脉回流障碍,溃疡下方肛缘处常形成赘生物,称为哨兵痔。
溃疡面底部因炎症和疼痛反复刺激而纤维化,形成栉膜带。
炎症、疼痛以及栉膜带的刺激引起括约肌肌肉痉挛,使肛管处于紧缩状态。镜下病理可见裂口皮下层、平滑肌束间胶原蛋白纤维增生,深层肌束鞘膜显示网状纤维增生,间质水肿。血管扩张、出血、淤血、血栓形成,炎细胞浸润。
临床表现
肛裂的典型症状是出血、疼痛及便秘,三者互为因果。便秘时如大便干硬,可加重肛管撕裂,使疼痛加重、出血增多;疼痛加重和出血量增多则使患者畏惧排便而久不如厕,结果又使便秘加重,如此便形成恶性循环,从而使裂伤久不愈合。
出血
肛裂的出血与排便有关,由便时努挣,撕裂肛管引起。一般出血量不多,与肛裂口大小、深浅有关,以排便时滴鲜血、粪便上带血或厕纸带血为主。肛裂感染后还可有脓血及黏液。
疼痛
早期肛裂的疼痛部位局限在肛管,为排便时一过性,便后可即刻缓解。陈旧性肛裂引起的疼痛可放射至臀部,并呈周期性发作。所谓周期性,是指便时疼痛,便后疼痛间歇性减轻,但稍后再次出现并且较便时明显加重的疼痛发作方式,是陈旧肛裂的特征性疼痛。其中便时疼痛是由大便直接刺激或损伤裂口引起;便后间歇性减轻是大便刺激消失所致;疼痛再次出现则是因粪便刺激溃疡底部暴露的内括约肌纤维,使括约肌不自主收缩、肌肉痉挛,肛管最大静息压升高,致局部缺血性循环障碍而形成;疼痛更剧烈则是因局部循环障碍又可加重括约肌痉挛、升高最大静息压,从而导致“痉挛-缺血-加重痉挛”这一恶性循环的发生。这种剧烈的疼痛称为括约肌收缩痛,肛门内括约肌属消化道环肌层,为不随意肌,保持平滑肌特性,可长时间维持收缩状态而不疲劳,因此括约肌收缩痛可持续数小时,重者可至10余小时,当括约肌因长时间收缩而疲劳松弛后,疼痛才能逐渐缓解。在肛裂感染期,疼痛尤甚。
便秘
便秘既是肛裂的病因之一,又是肛裂所引起的重要症状。患者常因恐惧便时剧痛和出血,有意延长排便间隔时间,使粪便长时间在直肠内停蓄,因水分被过度吸收而干硬,形成直肠性便秘。干硬便排出时,又可进一步加重损伤和疼痛,形成恶性循环。 此外,溃疡面和皮下瘘的分泌物,刺激肛周皮肤,常会引起肛门潮湿和瘙痒;肛门持续性疼痛的刺激,除引起排便恐惧感外,还可导致异常兴奋、失眠、胃肠紊乱、肛门直肠自主神经紊乱等症状。
检查诊断
检查
通过局部视诊、指检,肛门镜检查进行肛裂的分类或分型。疼痛明显的患者若无法配合完成指检等局部检查,可使用表面麻醉剂或在麻醉下进行检查。肠镜检查可排除肿瘤、炎性肠病等,腔内超声检查可以评估括约肌形态,可用于因肛裂术后复发再手术前的评估及松弛型肛裂的术前评估。当患者年龄超过65岁且出现非典型症状或异常的检查结果时,必须排除其他病理因素,比如对于发生在侧方的肛裂,应警惕是否由克罗恩病、结核、梅毒、艾滋病、皮肤病(如银屑病)或肛管癌等引起,并在开始治疗前进行进一步检查(包括电子结肠镜、局部组织活检等)。
肛门视诊
肛裂检查以肛门视诊为主,即患者放松肛门,医生用双手拇指将肛缘皮肤轻轻向两侧分开,可见肛管皮肤有梭形裂口,多见于肛门前、后位,以后位居多,偶见于肛管其他部位。急性肛裂的特点是裂口新鲜,色红,底浅,边缘柔软。慢性肛裂的裂口呈棱形,色白,底深,边缘不整齐,质硬。裂口旁结缔组织增生而形成“外痔”。指诊时因肛门括约肌肌肉痉挛可引起剧烈疼痛,需注意。
肛门指诊
肛门指诊可引起肛门剧烈疼痛,一般不做,必要检查时在裂口处及其周围涂抹表面麻醉剂,或局部用0.5%~1%利多卡因作浸润麻醉,等痛觉消失后再行肛门指诊检查。 I 期肛裂指诊时,手指在坐骨直肠窝脓肿内可摸到边缘稍有突起的纵形裂口。 II 期、 III 期肛裂指诊时可摸到裂口的边缘隆起肥厚、坚硬,可有肥大的肛乳头,肛管多狭窄。 IV 期肛裂指诊时还可伴有脓性分泌物,肛管狭窄严重。
肛镜检查
肛门镜检查更容易引起剧烈疼痛,一般不做此项检查。如有必要,可在裂口处及其周围涂抹表面麻醉剂,或局部用0.5%~1%利多卡因作浸润麻醉,等痛觉消失后再行肛镜检查。肛镜检查时可见裂口处呈椭圆形或梭形溃疡, I 期肛裂的溃疡边缘整齐,底呈红色; II 期、 III 期肛裂的溃疡边缘不整齐,底深,呈灰白色,溃疡上端的肛隐窝呈栗色,可见肥大的肛乳头; IV 期还可深大的肛隐窝,在裂口下端轻轻按压,可见有少量脓性分泌物从裂口下端溢出。
诊断
肛裂的诊断主要基于症状及局部检查,若有特殊症状或体征,应警惕是否合并克罗恩病、传染性疾病等其他疾病。肛裂的诊断可通过病史询问、局部视诊、指检及肛门镜检查来确诊。
急性肛裂可见裂口边缘整齐,底浅,呈红色并有弹性,无搬痕形成。慢性肛裂因反复发作,底深不整齐,质硬,边缘增厚纤维化、肉芽灰白。若发现肛裂“三联症”,更不难作出诊断。
鉴别诊断
应注意与其他疾病引起的肛管溃疡相鉴别,如克罗恩病、溃疡性结肠炎、结核、肛周肿瘤、梅毒、软下疳等引起的肛周溃疡相鉴别,可以取活组织做病理检查以明确诊断。肛裂行肛门检查时,常会引起剧烈疼痛,有时需在局麻下进行。
肛管结核性溃疡
结核性溃疡的形状不规则,边缘不整齐,有潜行,底部呈暗灰色并可见干酪样坏死组织,有脓性分泌物,疼痛不明显,无哨兵痔形成,溃疡可发生在坐骨直肠窝脓肿任何部位,多有结核病史,分泌物培养可发现结核分枝杆菌,活组织病理检查可以明确诊断。
肛周皲裂
肛周皲裂多继发于肛门瘙痒症、肛门湿疹等肛周皮炎,常伴皮肤增厚和色素脱失。皲裂裂口表浅,仅局限于皮下,一般为多发性,呈放射状,可发生在肛管任何部位,症状以瘙痒为主,无明显疼痛,出血少,无溃疡、哨兵痔和肛乳头瘤等并发症。
肛管皮肤癌性溃疡
癌性溃疡形状不规则,边缘隆起、坚硬,溃疡基底部凹凸不平,表面覆盖坏死组织,有特殊臭味,如癌瘤侵及括约肌,则可见到肛门松弛或失禁现象,并有持续性剧烈疼痛,活组织病理检查可以明确诊断。
非特异性炎症性肠病引起的肛管溃疡
外阴克罗恩病和溃疡性结肠炎亦可使肛管皮肤发生溃疡。溃疡位置可位于肛门任何部位,形状不规则,底深、边缘潜行。同时伴有贫血、腹痛、腹泻、间歇性低热和体重减轻等非特异性炎症性肠病的一系列症状。
梅毒性溃疡
患者有性病史,初起时肛门部瘙痒、刺痛,抓破脱痂后形成溃疡。溃疡常位于肛门侧面,呈椭圆形或梭形,边微微突起而色红,质硬不痛,底部灰白色常有少量脓性分泌物,双侧腹股沟淋巴结有肿大。分泌物中可检出梅毒螺旋体。
治疗
急性或初发的肛裂可用坐浴和润便的方法治疗。急性肛裂的非手术治疗是安全的,通常作为一线治疗。慢性肛裂可用坐浴、润肠通便加以扩肛的方法;经久不愈、非手术治疗无效、且症状较重者可采用手术治疗。
非手术治疗
原则是解除括约肌肌肉痉挛,止痛,帮助排便,中断恶性循环,促使局部愈合。具体措施如下:①排便后用1:5000高锰酸钾温水坐浴,保持局部清洁。②口服缓泻剂或矿物油,使大便松软、润滑;保持大便通畅。③肛裂局部麻醉后,病人侧卧位,先用示指扩肛后,逐渐伸入两中指,维持扩张5分钟。扩张后可解除括约肌痉挛,扩大创面,促进裂口愈合。但此法复发率高,可并发出血、肛周脓肿、大便失禁等。
中医治疗
中医药治疗有助于改善肛裂的局部症状,促进裂口的愈合,防止局部的感染。中医药治疗肛裂,主要是针对肛裂不同临床症状的对症处理。对于便秘引起的肛裂,可用滋阴降火、行气润肠的中药。对于裂口的出血,可以用含三七为主要成分的中药止血。对于肛裂引起的疼痛或局部感染,可以用中药熏洗坐浴,起到清热解毒、活血化瘀、利湿消肿等作用,也有促进创面愈合的功效。此外,含有中药成分的栓剂、油膏、散剂局部外用对促进裂口的愈合、预防感染或控制感染均有效。
药物治疗
①一氧化氮供体硝酸甘油( glyceryl trinitrate , GTN ),缓解括约肌肌肉痉挛引起的疼痛并促进愈合。硝酸甘油软膏的局部外用能有效地缓解括约肌痉挛,减轻疼痛。 一般每天用药两次,连续使用6-8周。硝酸甘油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头痛,20%-30%的患者会出现头痛,1/5的患者可能需要停止治疗。头痛是剂量依赖性的,可以通过口服止痛药或在4-5d内逐渐增加硝酸甘油剂量来预防。局部使用硝酸甘油可以减少手术率或推迟手术的时间。此外,硝酸甘油浓度对肛裂愈合也有一定影响。0.4%浓度的硝酸甘油比0.2%浓度的硝酸甘油有着更高的愈合率(54.1%比40.4%)。局部使用硝酸甘油的长期复发率为51%~67%。
②钙离子通道阻滞剂( 钙 channel blocker , CA )的疗效与硝酸甘油接近,但不良反应更少。地尔硫卓和硝苯地平是两种最常用的 CA 药物。局部应用2%软膏,每天2次,连续使用6~8周后的结果显示,65.0%~94.5%的肛裂患者伤口可以愈合。有10%的患者会出现头痛和肛门瘙痒等不良反应。局部应用比口服药物更有效,耐受性更好,疗效与硝酸盐类药物相当,但不良反应更少,可作为一线推荐的药物治疗 。
③肉毒杆菌毒素( botulinum toxin , BT )局部注射可以松弛肌肉痉挛的内括约肌,改善血供,促进裂口愈合。 BT 是一种神经毒素,可抑制突触前摄取乙酰胆碱,注射后可使内括约肌持续松弛,治疗因括约肌痉挛引起的疼痛并改善血供,促进裂口愈合。对于注射的剂量、部位和数量尚无共识,通常将30-50单位的 BT 注射在裂口两边的内括约肌中。 BT 被证明比安慰剂更有效,治愈率为73%。其3年复发率为40%~50%。高剂量组的愈合率似乎更好。很少有不良反应报道,最常见的是气体失禁占10%~18%,粪便失禁占5%。
手术疗法
经保守治疗无效的患者,综合评估后可考虑手术治疗。常见的手术方式包括侧方括约肌切开术、肛裂切除术以及推移皮瓣肛门成形术等;麻醉方式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局部麻醉、静脉麻醉或腰椎麻醉;体位选择可根据术者的习惯,包括侧卧位、截石位或俯卧折刀位,术中可以借助肛门拉钩进行暴露,方便操作。
肛裂切除术
肛裂切除术适用于慢性肛裂及伴发不同程度并发症的肛裂患者。肛裂切除术通过切除裂口溃疡及其侧缘(切除组织应送病理学检查)来处理肛裂。即切除全部增生变硬的裂缘、前哨痔、肥大的肛乳头、发炎的隐窝和深部不健康的组织直至暴露肛管括约肌,可同时切断部分外括约肌皮下部或内括约肌, 创面敞开引流。缺点为愈合较慢。行肛裂切除术的患者满意度高(91%),并发症少(4%),主要为尿潴留、尿路感染、粪便嵌塞;失禁高危因素包括:既往有腹泻,胆囊切除、多胎妊娠和会阴撕裂史。肛裂切除术后平均8.2(5.5-12.2)年后,复发率只有11.6%,对粪便失禁的影响也很小。在一项与侧方内括约肌切开术比较的前瞻性研究(平均随访22个月)中,肛裂切除术的复发率为3.1%,气体失禁发生率为6.3%。
肛管内括约肌切断术
侧方内括约肌切开术是手术治疗肛裂的首选方式,适用于括约肌高张力的肛裂,但对于存在括约肌损伤风险的患者不建议采用。
肛管内括约肌为环形的不随意肌,它的肌肉痉挛收缩是引起肛裂疼痛的主要原因。手术方法是在肛管一侧距肛缘1~1.5cm作小切口达内括约肌下缘,确定括约肌间沟后分离内括约肌至齿状线,剪断内括约肌,然后扩张至 4指,电灼或压迫止血后缝合切 口,可一并切除肥大乳头、前哨痔,肛裂在数周后自行愈合。该方法治愈率高,但手术不当可导致肛门失禁。
侧方内括约肌切开术包括:直视下(开放式)或手指指腹引导下(闭合式)切开齿状线以下的内括约肌,目的是降低肛门括约肌的高张力,两种术式的疗效没有显著差异"5。总体愈合率为92%~100%,早期和远期失禁发生率为3.3%-16.0%)。最近的 Cochrane 综述评价,侧方内括约肌切开术在愈合方面有优势,肛门失禁的风险很低。术后长期随访的患者中,肛门自制功能障碍主要表现为气体失禁(6%),肛门溢液(8%)和排粪失禁(1%)。当然,由于在分离内括约肌的高度和厚度方面难以使技术完全标准化,这也是造成结果有差异的原因。
在行内括约肌切开术前,应评估患者的肛门功能(指诊或肛门直肠测压)。女性内括约肌的断裂往往比预期的更广泛,这可能是女性相比男性的肛管更短,加上年龄,分娩,既往的产科创伤,既往的肛肠手术(痔切除术、瘘管切除术或瘘管切开术)等原因,如果再行括约肌切开术可能会加重肛门功能的损伤。对于行括约肌切开术后复发的患者,再次手术前建议行肛管腔内超声评估肛管形态。改良的括约肌切开术(切开的高度根据裂口的长度,而不是以齿状线为标记)和侧方内括约肌切开术的疗效接近,肛门失禁的发生率低于10%。避免在后正中做内括约肌切开术(会产生锁眼畸形),以减少肛门失禁的发生率。
推移皮瓣肛门成形术
推移皮瓣肛门成形术适用于肛门括约肌张力低或存在高失禁风险的患者。推移皮瓣肛门成形术切除肛裂纤维化的区域,游离皮肤和皮下组织,覆盖切除肛裂后的缺损,并超过其外缘,再与肛管直肠黏膜缝合,常见的推移有 V - Y 、U 形、菱形或 House 皮。存在的并发症包括推移瓣坏死、缝合口开裂及切口感染。这项技术适用于存在肛门失禁风险(年龄、多次分娩,产科创伤、肛肠手术后)、保守治疗以及行括约肌切开术后症状仍持续存在的患者。推移皮瓣肛门成形术与侧方内括约肌切开术相比,治愈率方面无显著差异(98%比100%),但发生肛门失禁的风险较低(0-3.3%),并发症的发生率较低(裂开发生率5.9%)。
术后管理
术后有效的创面管理,有助于创面的修复、避免并发症的发生。对于术中术后存在创面出血风险的患者,围手术期使用止血药能有效预防创面的出血。矛头娘蛇血凝酶在围手术期预防出血的安全性较好"。对于开放性伤口,术后使用促进创面生长的药物,可以避免感染、假性愈合等情况发生。中医药干预(如中药熏洗坐浴、油膏或散剂外敷等)同样可以促进创面愈合,主要作用为清热利湿、活血化瘀药、生肌长肉等,闭合式伤口避免坐浴。
特殊人群肛裂治疗
儿童、孕妇、外阴克罗恩病相关肛裂患者,需注意其特殊人群的治疗特点,以保守治疗为主。
克罗恩病(Crohn disease,CD)肛裂患者
患者肛裂往往没有自觉症状,但35%的CD患者伴有肛裂的表现。所以,当肛裂位置异常,特别是基底较宽或有脓性分泌物时,需考虑是否有炎性肠病。腹痛或腹泻史对诊断有参考价值。术前应行肠镜、小肠镜及肛周磁共振等检查,肛门部活检很有价值。手术需慎重,尤其是行传统的侧方括约肌切开术,加上CD的患者往往都有腹泻症状,这样会加重肛门失禁的表现,影响生活质量。所以,保守治疗仍是首选,包括药物和坐浴。
儿童肛裂
肛裂在任何年龄都可能发生,儿童中很常见。最常见的原因是硬粪的排出或腹泻引起的肛管损伤。68%~86%的功能性便秘患儿伴有排粪疼痛。对排粪疼痛的儿童进行早期治疗,避免发展为慢性肛裂。所以,软化粪便或调整粪便习惯很重要。可使用口服膳食纤维素补充剂(如小麦纤维素颗粒)来软化粪便,促进肛裂裂口的愈合。局部用钙离子通道阻滞剂或硝酸甘油软膏对小儿肛裂都是有效的,儿童肛裂建议保守治疗,不建议手术。
产后肛裂
产后肛裂常累及肛门前侧,通常与括约肌肌肉痉挛无关,其机制与便秘、激素水平和会阴动态变化有关,而这些变化会延迟伤口的愈合。基于问卷调查的结论,大约1/3的妇女在怀孕时或分娩后抱怨肛周症状(痔疮和肛裂)。便秘和妊娠晚期是引起孕妇肛裂的主要原因,建议补充粗食纤维为主,通过改善粪便性状来促进肛裂的愈合。
预防
1) 多饮水,增加膳食中新鲜蔬菜、水果等粗纤维食物的摄入,少食或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以促进胃肠蠕动,防止便秘。
2) 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排便时不要太用力。
3) 便秘时可适当应用缓泻剂,防止肛门损伤。
4) 保持肛门清洁,每天或便后可用温水坐浴。
预后
该病经过规范的治疗一般均可治愈,后遗症及并发症较少发生。关键是手术切除或括约肌切断要适当,比如内括约肌下缘充分切断,肛门狭窄要完全解除,术后一般是不会复发的。复发的因素往往与手术保守、不能充分手术到位有关。术后仍要保持大便通畅,防止干硬粪便损伤肛管,形成肛裂。积极治疗肛门其他疾病,如肛隐窝炎等,防止感染后形成溃疡和皮下瘘。
肛裂术后可能出现以下并发症,防范和处理措施如下:
出血
术后24h内患者可在床上适当活动四肢、翻身等,但不宜过早下床,以免切口疼痛及出血。切口愈合后可恢复正常工作、学习和劳动,但要避免久站或久坐,也应避免承重大的活动。
大便失禁
观察患者排便次数、量及性状。指导患者进行提肛运动。保持床单、衣裤的清洁、干燥。
历史沿革
中国传统医学对该病的认识及其疗法
中国医学文献中虽然没有肛裂的病名,但是对肛裂的临床表现、症状、治疗方法,却有比较详细的记载。认为此病属于"痔"的范畴。《外科大成》中二十四痔的钩肠痔记有:"肛门内外有痔,折缝破裂,便如羊粪,粪后出血秽臭大痛者,服养生丹,外用熏洗,每夜塞龙麝丸于谷道内,一月收功。"《医宗金鉴》痔疮篇中记:肛门围绕,折纹破裂,便结者,火燥也。"等等,这些记载形象地描述了肛裂的表现,而且又强调指出便秘是该病发生的原因,同时也认识到该病发生后又加重了便秘。中国医学治疗该病,主张治病必求其本,重视保守疗法,这与国际强调手术法比较,有明显不同。
在内服中药方面,以消导润燥药物为主。《外科正宗》记载:"预防此证……先用通利通下药物。"中医理论认为该病因是大肠燥热,气机阻塞,气血纵横,经络交错流注肛门而致病。在治疗上遵循"通则不疼"的原则,采用润肠通便为主的药物。从辩证来看,分为实秘和热秘两种类型。治疗实秘(局部无明显炎症),以麻仁丸、苏麻粥、三仁粥为主,治疗热秘(局部有明显炎症)以润肠丸、增液承气汤为主。
熏洗法:各代医书主张在内服润肠药物的同时,配用熏洗法。熏洗的配方较多,如《外科正宗》的洗痔枳壳汤,《医宗金鉴》的祛毒汤等。
枯痔法:对于病久溃破的肛门溃疡,当保守治疗不易治愈时,中国医学根据去腐生肌的理论,也常采用枯痔疗法。历代枯痔法有多种配方,其中以《外科正宗》的枯痔疗法为代表。采用"枯痔﹣﹣生肌敛皮"的方法,使创口达到治愈。
挂线法:对于陈旧性肛裂,特别是对并有内盲的肛裂,祖国医学认为属于内官痿的范畴。《外科大成》记载:"痔通肠者挂以药线……治非取管挂线,不能收功。"关于药线的制法提出了多种配方。对挂线操作、紧线方法、创口外治的原则,都总结出许多经验。
切开法:从明代开始,一些医书就记载用切开法治疗该病。尤其到了清代,切开法也是较为普遍使用的治疗方法。如《图书集成》记载的"菲叶刀切开法”“镰状刀切开法"。
此外,还有针刺法、穴位指压法、导引法(体育疗法),以及一些民间的单验方和简易外治法(外敷法、按摩法、外治法)等。
国际对肛裂的研究及治疗
肛裂由 Lockhart-Mummery 于1934年首次提出, 定义为从肛门边缘延伸至齿状线的黏膜裂口,是常见的肛肠疾病,人群患病率为4%~6% 。现代医学对于其病因尚不明确,多认为其为缺血性溃疡,内括约肌肌肉痉挛导致血供不足,大便干硬便秘或长期腹泻都是大部分患者肛裂发生的重要原因。
国际对肛裂的病因、病理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治疗与手术方法也多种多样。在理论和实践上讨论的焦点是对栉膜带和内括约肌的认识问题。早在1919年 Miles 认为,在慢性肛裂创面下的灰白组织不是括约肌,而是肛管粘膜下的纤维组织,命名为栉膜带。栉膜带是栉膜在肛裂形成后纤维性增生的结果。1930年他应用栉膜带切断术( pectenotomy )治疗慢性肛裂取得良好效果。1951年 Eisenhammer 及1955年Coigher 等人认为这个纤维带是内括约肌下缘的痉挛突出部分。1974年 Eisenhammer 栉膜带及所有的高位的纤维带,均为收宿性内括约肌纤维。但1975年 Hunter 仍认栉膜带是存在的,并不是内括约肌一部分,这是由于肛裂慢性炎症,在肛管粘膜下形为成纤维环,这可在肛管粘膜下触到。他认为分离这些纤维带如同分离内括约肌同样重金要,二者都要分离。1978年 Cotig 等切下栉膜带作活检,证实是正常的平滑肌和横纹肌纤维。日本学者荒川等人在联合纵肌的研究中,证实其一的分支纤维,贯穿内括约肌和顺内括约肌外侧,沿下端向其内上侧走行,汇集在肛管皮肤外上2/3及齿线上方的粘膜下层。另一侧的联合纵肌分支纤维也同样走行。
因之,联合纵肌分支的多数细小纤维在肛管皮肤外方及齿线上粘膜下层走行,这个环绕在齿线附近和肛管外上方的联合纵肌的分支纤维称为肛管皮肤外肌群。其肌群是由平滑肌纤维和横纹肌纤维组成,呈韧带形状。1936年 Miuuigan 等曾认为,肛裂要切断外括约肌皮下部,与他错认为肛裂是复盖在外括约肌皮下部有关。当时,他未认识到内、外括约肌可以异位。正常时,内、外约肌的排列如两个套叠的圆筒,内括约肌下缘稍高于外括约肌皮下部,但在麻醉后,括约肌松弛或在排便用力时,内括约肌则向下拉,与原来定于外下方的外括约肌皮下部平齐,甚至于突出肛外。Brossy1965年也曾在解剖上及病理切片上证实是覆盖在内括约肌下缘,而不是外括约肌的皮下部。因此肛裂手术中切断的括约肌是内括约肌(平滑肌)而不外括约肌(横纹肌)。
1974年 Nothmann 及 Schuster 曾测量了肛裂病人及无肛管疾患病人的内、外括约肌的压力。结论是:①肛裂病人的不正常内括约肌射与直肠膨胀有关;②在所有7例肛裂病人中,其不正常的内括约肌反射是在正常舒张后立即有过度收缩,而17例无肛管疾患病人,则无一例有此表现;③有3例肛裂病人在治疗后,这种反射转为正常;④二组的外括约肌压力均不高,也无差别,故在本试验提出反射刺激(大便时疼痛)所致内括约肌痉挛是产生肛裂的主要病因,因此,手术应切断内括约肌而不是外括约。
正确的命名应该是内括约肌切断术治疗肛裂。其功绩当推 Eisenhammer ,1951年他认为内括约肌具有消化道不随意环形肌的本性,很易肌肉痉挛,痉挛多在肛管出口处,痉挛若持续,可致肛管永久性狭窄。他认为内括约肌痉挛及收缩是造成慢性肛裂的主要原因,故可用内括约肌切断术治疗。
一般认为栉膜就是联纵肌的分支纤维,栉膜带是肛裂慢性炎症增生的结果,手术中应给予切断。内括约肌痉挛是肛裂不愈合的主要病因,手术中必须切断内括约肌。
研究进展
病因研究进展
对肛裂成因的认识有一些假说,如肛瓣学说,最早由Ball提出,认为肛管排出干硬粪块时撕裂肛瓣,并向下延伸形成线样创口。但临床上肛裂多位于齿线以下,距肛瓣尚远,且溃疡上方未见有肛瓣撕脱。不能对肛裂形成给出满意答复,已较少引用。
栉膜带学说。由Miles提出,认为齿状线与括约肌间沟之间的肛管上皮是栉膜区,可在肛窦炎、肛乳头炎等慢性炎症刺激下导致栉膜下结缔组织增生,结构变性,形成一环形纤维带即栉膜带。栉膜带妨碍括约肌舒张,降低肛门伸展度,使肛管弹性下降,便秘或腹泻时易发生肛裂。
肛窦学说由Rankin等提出,肛裂作为静脉曲张性溃疡能引起皮肤的病理性变化,使肛管皮肤防御功能减退,失去对创伤的抵抗力而致肛裂。
栅门学说由Blaisdel基于外括约肌解剖学特点提出呈环形分布的外括约肌皮下部与“Y”形分叉的浅组外括约肌构成肛管前后正中生理上的薄弱区域,即Minor三角。此三角区皮下持不良,易遭到干硬粪便损伤。
Arnous上皮学说由Arnous沿袭Miles的理论,认为栉膜区是肛裂的好发部位。他发现肛裂患者栉膜上皮角化不完全,因而在腹泻、肛管炎症、碱性粪便等外因作用下,使栉膜纤维化,削弱皮肤弹性而诱发肛裂。
Shafik残留上皮学说。Shafik认为肛裂患者的肛直窦上皮在出生后未完全消逝,有部分残留在肛管皮下,可因皮肤破损而暴露感染,被肛管皮肤视为异物,反复刺激裂口,阻止创口愈合。
内括约肌痉挛学说。Eisenhammer首先提出肛裂基底部暴露的组织是内括约肌而不是所谓的栉膜带或外括约肌皮下部,他认为肛管慢性炎症刺激,可使内括约肌痉挛,纤维组织增生,日久形成肛管下缘狭窄,遇有腹泻肛管高压或硬便挤压可撕裂肛管导致肛裂。
牵拉性学说。张作兴认为肿大的外痔或脱出于肛门外的肥大肛乳头经多次脱出和还纳,可通过牵拉刺激导致局部皮肤破溃,继发感染形成溃疡。
高肛压,低血流学说,肛裂发病与内括约肌高张力密切相关,肛裂患者肛管内压力明显高于正常人。该病实质就是肛管皮肤的血流灌注与肛压呈负相关,随肛管张力的增加,肛门局部的血流循环与灌注受阻,缺血产生溃疡。
嵌塞学说是由陈少明提出的肛裂病因的新概念。他认为肛门直肠因痔、直肠息肉、肛乳头瘤等各种原发病变,阻碍大便排出,排便时用力努挣,导致肛管口径扩张,超过生理极限,出现肛管皮肤裂开,形成肛裂。
治疗研究进展
急性早期肛裂以肛管皮肤黏膜撕裂为主要表现,常采取保守疗法,抗感染、解痉止痛及促进创面愈合是其主要治疗原则。对于慢性陈旧性及经系统保守治疗无效的早期肛裂患者,应积极行手术治疗,基于个体化原则,选择恰当的术式。一线治疗应采取中医内外治结合西医非手术疗法,预防宣教、一般治疗亦有些效果。经系统一线治疗无效者,可行手术干预。总之,无论选用何种治法,松解局部高压,促创口愈合,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是治疗本病的主要目标。
保守疗法即通过口服或局部外用药物,缓解括约肌肌肉痉挛,降低肛管压力,阻断局部恶性循环刺激以促进裂口愈合。如采用 A 型肉毒素内括约肌注射术、外用硝苯吡啶凝胶来缓解内括约肌痉挛等。
手术疗法主要包括内括约肌切断术,分为侧方和后位内括约肌切断术,其中侧方内括约肌切断术临床应用最广,又分闭式和开放式两种。认为肛门后位是肛裂好发部位,后位内括约肌切开术直接作用于病变部位,能同时处理肥大的肛乳头和裂痔等,松解肛管括约肌,降低局部张力。
肛裂切除术,沿肛裂溃疡周围做"△"形切口,并切除肥大肛乳头、哨兵痔及潜行瘘管,切口深达溃疡基底部,能彻底清除深部炎性肉芽组织,创面敞开引流,适用于三期肛裂患者。肛裂切除术联合内括约肌切开术的治愈率高于其他术式,且并发症发生率较低。
皮瓣成形术,在肛裂切除术基础上,通过游离创口下端皮瓣覆盖肛管缺损,以增加肛管横径、降低肛管紧张度,适用于狭窄性或混合性肛裂。 Fakhrosa-dat 等采用裂切除和 V-Y 皮瓣成形术治疗慢性顽固性肛裂,愈合率高达98.0%,皮瓣裂开率及复发率为5.9%,且未出现肛门失禁。
另外治疗肛裂的术式还有纵切横缝术、肛管搭桥术及挂线术等。
参考资料
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Diseases,Tenth Revision (ICD-10) .ICD-10 Version:2019.2023-12-01
ICD-11 for Mortality and Morbidity Statistics (Version :01/2023).ICD-11.2023-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