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德利企鹅
阿德利企鹅(学名:Pygoscelis adeliae),别名白眼企鹅,是阿德利企鹅属的一种企鹅。阿德利企鹅是以法国极地探险家杜蒙·德维尔(Dumont d'Urville)的妻子阿德利·德维尔(Adélie d'Urville)命名,其中“adeliae”的含义来源于南极大陆的阿德利地。阿德利企鹅通常是气候变化的有效指标,当它们开始栖息在以前常年被冰雪覆盖的海滩上时,表明南极环境正在变暖;其粪便可以被开采为肥料,栖息地可作为南极生态旅游地。在文化方面,1986年上映的儿童电影《企鹅洛洛的冒险》的主角是阿德利企鹅。此外,阿德利企鹅还曾出现在朝鲜1995年发行的100元硬币上,以及2018年英国广播公司地球纪录片《雪中谍报》中。
阿德利企鹅分布于从南极半岛到南纬80°的区域,冬季一般栖息在大型沿海冰平台上,在繁殖季节(早春、夏季)前往沿海海滩;主要以南极磷虾(Euphausia superba)、侧纹南极鱼(Pleuragramma antarcticum)和鱿鱼(Psychroteuthis antarctica)为食;喜群居,常成群结队游泳或者活动;存在一定的昼夜节律,但不同分布地略有差异,觅食和其他活动均受到南极洲地区日照长短的限制;潜水时间通常较长,在陆地上以摇晃的步态直立行走或者通过两脚跳跃前进,也可用腹部滑行。阿德利企鹅头部为黑色,头后部的羽毛延长,可形成羽冠。喙呈黑色,略带红色。脸、脊背、后肢外侧黑色,身体其余部分为白色。
2017年,阿德利企鹅在全球的种群数量约为1400-1600万只,其中成熟个体约1000万只。2018年,阿德利企鹅在危险群岛(Danger Islands)的繁殖群体约有75万对,2019年在哈里特角(Cape Hallet)有43704对。由于阿德利企鹅的种群数量呈上升趋势,于2020年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ver 3.1-无危(LC)。
命名与分类
阿德利企鹅是以法国极地探险家杜蒙·德维尔(Dumont d'Urville)的妻子阿德利·德维尔(Adélie d'Urville)命名的。种加词“adeliae”的含义来源于南极大陆的阿德利地。其英文名中的“penguin”来自于威尔士语的“pengwyn”,含义为“白头”,或者来自拉丁语的“pinguis”,指的是鸟的脂肪。
阿德利企鹅是阿德利企鹅属(Pygoscelis)的三个成员之一。线粒体及细胞核的脱氧核糖核酸证据显示,王企鹅属(Aptenodytes)在约3800万年前与其他企鹅族群分支。之后的200万年,阿德利企鹅属开始与其他企鹅出现分支。阿德利企鹅在约1900万年前从该属分裂出来。
形态特征
成年阿德利企鹅体长70-73厘米,体重4-6千克。雄性略高于和重于雌性。头部为黑色,头后部的羽毛延长,可以抬起形成羽冠。眼圈为白色,喙呈黑色,略带红色喙部的一半区域被羽毛覆盖。脸、脊背、后肢外侧黑色,身体其余部分为白色。足部皮肤裸露,没有羽毛覆盖,呈浅粉色。
亚成鸟喉咙部位为白色,有黑色的眼环。幼鸟的羽毛从浅灰色到深黑色不等。
分布栖息
分布范围
阿德利企鹅生活在从南极半岛到南纬80°的区域,南极洲的海岸和周围的岛屿上繁殖,数量最多的地区位于罗斯海。在南极罗斯海地区,阿德利企鹅繁殖地集中于恩克斯堡岛北部的海景湾和南湾区域。
栖息环境
阿德利企鹅的栖息地较寒冷,冬季一般栖息在大型沿海冰平台上,在繁殖季节(早春、夏季)会前往沿海海滩,在不结冰的地面上筑巢。
阿德利企鹅的栖息地的冰碛垄呈南北走向,西高东低,区内气候条件严酷,年平均气温为零下18.5℃,年均风速12米每秒,日均最大风速为34.2米每秒,最大瞬时风速45米每秒。海景湾和南湾附近的特拉诺瓦湾有面积约为1300平方千米的巨大冰间湖,能为其繁殖期觅食育雏提供条件,利于其长期在此繁衍。
生活习性
觅食行为
阿德利企鹅主要以南极磷虾(Euphausia superba)、侧纹南极鱼(Pleuragramma antarcticum)和鱿鱼(Psychroteuthis antarctica)为食,也会捕食一些水母,大多数觅食活动都在海平面30米以下进行,最深可以下潜150-180米来捕获猎物。
过去38000年在群体中积累的蛋壳化石的稳定同位素记录揭示从大约200年前阿德利企鹅以鱼类为基础的饮食突然转变为磷虾,可能由于18世纪末到20世纪初南极的海豹(海豹科)、须鲸(Mysticeti)等数量的减少,相应来自这些食肉动物的竞争减少,从而导致磷虾过剩。
社群行为
阿德利企鹅喜群居,常成群结队游泳或者活动,繁殖期也集群。集群可以降低被捕食的风险并提高寻找食物的效率。其没有指定的活动范围,也不保卫巢穴以外的领地,然而一对繁殖对会积极捍卫自己的巢穴。
节律行为
阿德利企鹅在繁殖期存在一定的昼夜节律,但不同分布地略有差异,觅食和其他活动都受到南极地区日照短的限制。在希望湾(Hope Ba)繁殖的个体的觅食活动与光照强度相关,夏至期间,阿德利企鹅倾向于日中的时候到海里觅食,时间与光照强度正相关。在帕默站(Palmer station)附近繁殖的个体在晚10点到翌日凌晨4点期间觅食行为减弱。在哈里角(Cape Hallet)繁殖的个体中午活动水平下降,这可能与中午温度接近其能承受的最高温度有关。在克罗泽角(Cape Crozier)繁殖的个体午间鸣叫会稍微减弱。
在温暖季节,阿德利企鹅主要出现在无冰海岸,在冬季则会向北迁徙到大西洋的开阔水域。生活在南极洲罗斯海地区的阿德利企鹅每年平均迁徙约13,000千米,它们跟随太阳从繁殖地到冬季觅食地,然后再返回。最长的迁徙记录为17,600千米。
活动方式
阿德利企鹅在陆地上会以摇晃的步态直立行走或者通过两脚跳跃前进,在冰上的行走速度平均为2.5千米/小时。当足够多的积雪覆盖冰层时,阿德利企鹅则更喜欢趴在积雪上,用腹部滑行。它们可以像海豚(Delphinidae)一样跳出水面,在水面几米的地方掠过再落下来。当其离开水的时候会迅速地呼吸一口空气。
阿德利企鹅可以潜水,下潜时间通常较长,冬季潜水深度一般会比夏季深。该物种在水中受到的阻力较小,甚至明显低于理想纺锤体(必须在水中移动的物体的最有效形状),其鳞片状的羽毛还能破坏水与体表的粘附性,且它们在用鳍肢划水时会产生推力,整个过程中除尾附近,其余地方几乎不会产生湍流,进一步减小了阻力。
交流行为
阿德利企鹅高度依赖鸣声进行通讯群内通讯,主要在育雏时发出鸣叫,用于亲子联络。
阿德利企鹅的鸣声强度与环境因素有显著关联。其中湿度对成年个体的鸣声强度影响最强,其次是温度和风速,太阳辐射强度影响较弱。
阿德利企鹅会通过扬起头上的羽毛来表示恐惧,通过侧视、扬起羽冠、眼睛向下翻等动作来表示威胁。
防御行为
阿德利企鹅的天敌有虎鲸(Orcinus orca)和豹海豹(Hydrurga leptonyx)、贼鸥属(Catharacta)和巨鹱(hù)(Macronectes giganteus)等,后两者仅捕食其雏鸟,白鞘嘴鸥(Chionis albus)有时也会趁其不备偷食鸟卵。豹海豹会从薄冰下发起攻击,阿德利企鹅则会通过集群游泳、避开薄冰以及很少在距离海滩200米以内的水中逗留来躲避这些捕食者。
渗透压调节
阿德利企鹅会面临极端渗透条件,栖息地常年结冰,可提供的淡水很少,大多数可用水盐度较高,导致其饮食含盐量很高。阿德利企鹅通过反预先消化的磷虾来哺育雏鸟,通过食物在胃中时改变其离子浓度,去除一部分钠离子和钾离子,可保护雏鸟不摄入过量的钠。盐腺也能在排泄过量盐分中起到重要作用,阿德利企鹅的鼻盐腺会分泌一种浓度极高的氯化钠溶液,从而减轻肾脏负担。
生长繁殖
求偶筑巢
阿德利企鹅是“一夫一妻制”,繁殖地点集中在南极大陆无冰的沿海岸区域,常形成高密度的繁殖地。雄性阿德利企鹅会通过“敬礼”来吸引配偶,它们站在距离雌性约4米远的地方,展示其喙部,并把颈部拱起,该动作也用来宣布雄性在群体中的领地。雄性还表现出啄喙和公开叫喊等防御措施来保卫领地和配偶。夏季初期,它们到达无冰区域结成繁殖对,通常雄性先到,这些繁殖对会保持多年,每一对都能识别彼此的求偶声和前一年的筑巢地点。个体会表现出强烈的归巢性,一般来说,它们会在春天前后返回前一年的筑巢地点进行交配,除非其中一个配偶不返回筑巢地点。阿德利企鹅集群繁殖,巢间距可小于0.8米。在哈里特角(Cape Hallet)繁殖的个体会在裸露地面上的浅坑里使用直径1-5厘米的石头来筑巢。
产卵哺育
初生雏鸟体被绒毛,不能自己觅食,雌雄亲鸟共同抚育后代,育雏的前3-4周亲鸟轮流在巢中照顾幼鸟,亲鸟每1-3天轮换一次。此后双方共同出海觅食。大于20日龄的幼鸟通常聚集在一起,形成幼鸟群体。育雏的期间会经历一段时间的极昼环境。
在幼鸟群体阶段初期,幼鸟仍在巢附近,当亲鸟返回空巢并发出鸣叫后,幼鸟可以识别亲鸟鸣叫并回到亲鸟身边。在幼鸟群体阶段末期,亲鸟在到达巢的位置前开始鸣叫,以便与幼鸟会合。亲鸟觅食返回繁殖地后,会发出鸣声以实现亲子识别,以准确饲喂自己的后代。阿德利企鹅储存食物,然后反刍来喂养幼鸟。
大约8周后,幼鸟开始逐渐独立。阿德利企鹅的野外寿命为5-16岁。
物种保护
物种现状
阿德利企鹅是南极陆地动物的代表类群,约占南极鸟类生物量的90%。截至2016年,阿德利企鹅的全球种群数量一直呈现净增长。南极半岛北部西海岸的种群数量在经历了几十年的显著下降后开始稳定下来:20世纪90年代中期估计全球有237(183-288)万对繁殖对,2014年估计全球有379(352-410)万对繁殖对,分布在190-250个地理群。2017年,全球性成熟个体数量增长到1000万只左右,而包括成鸟和繁殖前的鸟在内的总数量约为1400-1600万只。2018年,危险群岛(Danger Islands)繁殖地约有75万个繁殖对。2019年在哈里特角(Cape Hallet)有43704对繁殖对。
致危因素
第一,人类的影响。这其中包括来自渔业的干扰,特别是捕捞南极磷虾;游客、科学家对阿德利企鹅繁殖地的过度关注,飞机飞行造成的干扰也威胁到其种群数量;新科学设施建设和研究站设在栖息地附近也导致适合其繁殖的土地减少;石油泄露造成个体死亡,例如1989年巴伊亚帕拉伊索帕尔默附近的石油泄漏致约16%的阿德利企鹅死亡。第二,由于海冰退缩,当地球平均对流层温度达到比工业化前水平高2.0°C时,南纬67-68°以北的所有栖息地都可能消失,对南纬70°以北的所有栖息地都有负面影响,所以阿德利企鹅的年度迁徙和冬季生存可能受到北纬度海冰覆盖减少的负面影响。第三,在夏季,南极半岛的筑巢栖息地受到严重降雪增加的影响。
保护级别
2020年,阿德利企鹅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3.1中,等级为无危(LC)。
保护措施
哈利特角站(Cape Hallet)是美国和新西兰的联合科学基站,于1957年建在阿德利企鹅繁殖地内,是世界上最大的海洋保护区(MPA)之一,于2017年被南极海洋生物资源保护委员会(CCAMLR)指定为需实现一系列具体目标的保护区。研究和监测计划确定了用于评估生态系统变化的指标物种(CCAMLR保护措施附件91-05)。阿德利企鹅被指定为“指示物种”纳入种群监测范围。
主要价值
阿德利企鹅通常是气候变化的良好指标,例如其逐渐开始栖息在以前常年被冰覆盖的海滩上,这表明南极环境正在变暖。其栖息地是南极生态旅游的亮点。粪便可以被开采为肥料。
相关文化
1986年上映的儿童电影《企鹅洛洛的冒险》(The Adventures of Lolo the Penguin)的主角就是一只阿德利企鹅。
1995年朝鲜发行的100元硬币上刻有阿德利企鹅的形象。
在2018年英国广播公司地球纪录片《雪中谍报》(Spy in the Snow)拍摄的镜头中,阿德利企鹅追赶一只登陆威胁一群帝企鹅幼崽的巨鹱(Macronectes giganteus)。
参考资料
Pygoscelis adeliae.The IUCN Red List.2023-05-08
Pygoscelis adeliae.ITIS.2023-05-08
Adélie penguin.Britannica.2023-05-08
Pygoscelis adeliae.ADW.2023-05-08
Adelie Penguin.Thought Co.2023-05-08
ADÉLIE PENGUIN.Australian Antarctic Division.2023-05-08
The Adventures Of Lolo The Penguin(1986) ENGLISH HARDSUB VERSION.archive.2023-05-08
Penguin chicks rescued by unlikely hero.BBC Earth.2023-05-08
Penguins.英国南极调查局(BAS).2023-05-08
CCAMLR ECOSYSTEM MONITORING PROGRAM (CEMP).Australian Antarctic Division.2023-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