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白斑狗鱼

白斑狗鱼

白斑狗鱼(学名:Esox lucius)又名苏联火箭、狗鱼、乔尔泰等,属于狗鱼科、狗鱼属鱼类。成年雄性体长可达1米左右,雌性可长达1.5米左右;大的个体体重可达35千克,白斑狗鱼体较细长、体型稍侧扁,背侧呈黄褐色,具有黑色细纵花纹,体侧有许多白色斑或淡蓝色斑,腹部为白色。

白斑狗鱼在世界范围内主要分布于北美洲和欧亚大陆北方的冷水及淡水流域,在中国,则主要分布在新疆阿勒泰地区额尔齐斯河流域。白斑狗鱼属于大型冷水性鱼类,常栖息于寒冷地带的有支流的湖泊或流水缓慢的河道中,喜生活于水草丛生的沿岸区域,在16~26℃的温度范围内摄食效率较高。

2011年,白斑狗鱼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评为无危(LC)物种,其具有生长速度快、肉质坚韧少刺、肉味鲜美、营养价值高等特点。

形态特征

成年雄鱼的体长可达1米左右,雌鱼体长可长达1.5米左右,在一些天然水体环境中,大的个体体重可达35千克。其身体较细长、体型稍侧扁,体被小圆鳞。白斑狗鱼的吻端尖锐,口裂极宽大,口裂长度约为头长的1/2;牙齿较发达,下颌稍长于上颔,前颌骨、下颌骨、梨骨和腭骨均有牙齿;牙齿较特殊,上颚齿可伸出并有韧带相连,可以将捕捉到的食物挂住,也可将没吃完的食物挂在牙齿上备用;鳃孔大,侧位,鳃盖膜分离,不连于颊部;颊部和鳃盖上部亦有细小鳞片。背侧呈黄褐色,且具有黑色的细纵花纹,有些鱼体体侧分布有淡蓝色斑或白色斑;腹部呈白色,具有完整且连续的侧线;背鳍软条17~25枚,臀鳍软条10~22枚,背鳍及臀鳍位置靠近尾鳍并相对,鳍黄而微红,奇鳍尚有黑斑,尾鳍分叉。

分布栖息

分布范围

白斑狗鱼的分布范围较广,原分布于欧洲亚洲、以及北美洲北部的冷水水域,现分布地包括大西洋、北极、太平洋、五大湖和密西西比河流域,从阿拉斯加州到拉布拉多,南至宾夕法尼亚、密苏里和内布拉斯加州。本种已经在原产地域以南的许多地区引进培育。

白斑狗鱼在中国分布在额尔齐斯河流域,阿勒泰地区连通额尔齐斯河的流域也有分布。

栖息环境

白斑狗鱼常栖息于寒冷地带的有支流的湖泊或流水缓慢的河道中,喜生活于水草丛生的沿岸区域。虽生活环境在地理分布上属于高寒地带,但其在属性上却属于亚冷水性鱼类,适应能力较强,在35℃的相对高温情况下仍可生存。其最佳的摄食温度是16~26℃,在此温度范围内摄食效率较高。

生活习性

活动特点

成鱼较少集群活动,往往独自觅食,而幼鱼常集群生活。白斑狗鱼活动力强但胆小怕惊,成鱼行动比幼鱼更加迅速敏捷,稍有动静即迅速钻入草丛中隐蔽。

觅食行为

白斑狗鱼的食性依据其生长阶段的变化而变化。全年摄食,而生殖期停止摄食,生殖期后食欲更加旺盛。白斑狗鱼幼鱼的食物以桡足类、小型枝角目轮虫类浮游动物为主,白斑狗鱼成鱼则以其他鱼类为食,成鱼甚至可捕食蛙、鼠及鸟类,为大型肉食性鱼类。阶段性残食是白斑狗鱼特有的摄食特点,当白斑狗鱼的体长达到80毫米以上时会产生相互防御能力,同时残食现象也会得到逐步缓解,当其体长达到到150毫米后,自相残食行为基本停止,饵料鱼缺乏时,成鱼群体中开始自相残食,极大危害种群的生长。

生长繁殖

繁殖习性

白斑狗鱼在生殖季节时会游至沿岸区域进行产卵,冬季则游至大河深处越冬,并继续强烈摄食以提供繁殖时所需要的能量。

白斑狗鱼性成熟时间较长,约2~3龄达到性成熟。当每年的水温达到8℃左右时,即冰解冻时便开始繁殖,其繁殖期较短,大约延续1个月左右。每1千克体重怀卵量2万~7万粒,卵径大,受精卵吸水后卵径可达2.4~3.0毫米。白斑狗鱼产粘性卵,卵附着在水草或其他基质上,卵膜厚。依据成体雌鱼的状态,其产卵量也有所不同,成熟度好的雌鱼,可一次性产空,成熟度差的,其产卵量会受成熟度影响,产卵量相对较低,雄鱼发育较滞后。繁殖季节时雌雄鱼游进浅水区域水草较多地方交配产卵。在不同水体中其受精率也有所不同,在自然水体中受精率较高,但孵化率低,鱼苗成活率低。

生长特性

年龄组成

白斑狗鱼的年龄可根据其鳞片上疏密相间的环片加以区分,鳞片上在年轮形成的位置处有一亮带,此为是年龄的标志,不同生长阶段的白斑狗鱼在种群中所占的比例不同,1~3龄鱼约占白斑狗鱼群体的60%,而其他龄的白斑狗鱼则占种群数量的40%左右。

生长阶段

白斑狗鱼的年龄组成阶段较多,有1~10龄不等,种群中以1~3龄组为主,白斑狗鱼的种群结构较合理,各龄组鱼在种群结构中均有分布。白斑狗鱼的性成熟年龄根据雌雄不同则有所差异,雌鱼的初次性成熟年龄为3龄,雄鱼为2龄至以上。

生长特点

根据相对增长率和生长指标进行生长阶段的划分,能够客观地反映鱼类生长的特点。由此方法得出,在3龄之前白斑狗鱼的生长速度较快,表明此阶段白斑狗鱼摄取的能量主要用在了个体的生长发育,这一阶段是性成熟前的生长阶段;在3龄至10龄之间,白斑狗鱼摄取的能量主要用于性腺的发育和成熟,因此其生长速度相对稳定,白斑狗鱼在性成熟后的相当一段时间内其生长速度不会迅速下降,而是呈缓慢下降的趋势;当其进入10龄以后,生长指标就会开始迅速下降,由此也可说明10龄后,白斑狗鱼因衰老而导致生长速度缓慢。

人工养殖

鱼苗培育

白斑狗鱼卵出膜后便开展鱼苗培育工作。利用水泥池培育作为培育场所。此时可投喂小型浮游动物其他的鱼类幼苗作为白斑狗鱼的开口饵料。在水泥池育苗的过程中,勤换水,确保水体有较高的溶氧量及足够的饲料。

苗种放养

每年6月初,将白斑狗鱼苗种放入池塘主养。要套养鲢鱼(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和鱼(Aristichthys nobilis)以调节水质,饲养管理养殖期间,要及时检查白斑狗鱼生长状况和饵料鱼的存塘数量,温度适宜、溶氧量大、水质清新的环境能够促进白斑狗鱼的生长。

成鱼养殖

白斑狗鱼成鱼养殖的养殖条件至关重要,池塘应保证足够且干净的水源,水质需符合渔业养殖的用水标准水流可采取自流排灌的措施,确保高温下可快速降低水温。养殖池塘需要做好遮荫处理,为白斑狗鱼提供隐蔽场所,避免互相残食的现象出现。在白斑狗鱼下塘前,要准备足够的饲料鱼作为饵料,防止因夺食而导致互相残食。

病害防治

白斑狗鱼病害防治应坚持“预防为主、防重于治”的准则,重点在于做好前期的预防任务;在养殖过程中,需定期利用微生物制剂调理池水,从而不断保持良好的水质,防止养殖环境突变。池塘发现死鱼时要做到及时清理消毒,防止腐鱼造成水质污染,同时做好病害预防工作,及时投放鱼药或给鱼体接种疫苗。

物种保护

物种现状

白斑狗鱼原为自然群体,在20世纪90年代初经人工养殖后形成捕捞群体,且产量一直保持稳步上升。进入21世纪以来,白斑狗鱼在额尔齐斯河的产量逐年下降。而在2007年调查发现,多数白斑狗鱼的起捕年龄约为2龄。白斑狗鱼达到最高产量时的起捕年龄为5龄左右,种群数目在持续减少。

致危因素

由于受水土开发、过度捕捞等因素的影响,该鱼自然资源量急剧减少。这对中国的鱼类资源多样性的减少造成了冲击。随着额尔齐斯河水位下降,以及不利的繁殖条件和人为过度捕捞,导致白斑狗鱼在额尔齐斯河的产量逐年下降。。

保护级别

2011年,白斑狗鱼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评为无危(LC)物种。

主要价值

营养价值

白斑狗鱼,肉味鲜美,肌肉中富含多种人体所需的必需氨基酸及其他微量元素,是一种含肉率较高、高蛋白低脂肪的鱼类,具有滋补之效,且白斑狗鱼无肌间刺,口味独特鲜美,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白斑狗鱼已被列为新疆等地水产业发展的重要土著鱼之一。

保护价值

保护、开发和利用白斑狗鱼自然资源有助于恢复中国淡水鱼类资源多样性,同时增大白斑狗鱼的个体繁殖力,具有生态调控效应,因此白斑狗鱼具有重要的物种保护价值。

参考资料

..2023-05-08

..2024-08-20

Esox lucius. 中国生物物种名录2022版.2023-05-08

..2023-05-08

..2023-05-08

..2023-05-08

..2023-05-08

..2023-05-08

..2023-05-08

..2023-05-08

..2023-05-08

..2023-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