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掌长臂猿
白掌长臂猿(学名:Hylobates lar),别名白手长臂猿、僚棒猴、南尼。长臂猿科长臂猿属动物,有五个亚种。白掌长臂猿体长50-64厘米,体重8-9千克。该物种全身体毛呈褐黄色,面部为棕黑色,手、脚毛色较淡近似白色,眉的边缘经面颊到下颌有圈白毛形成的醒目圆环,无尾。白掌长臂猿分布于东南亚和印度尼西亚的苏门答腊岛等地;在中国仅分布在云南省南部。其是一种高冠层低地物种,生活于1500米海拔之下,很少在林下发现。其在野外的平均寿命为30年,在圈养环境中的平均寿命可达44年。2015年,白掌长臂猿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其保护级别为濒危(EN)。2021年,白掌长臂猿被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其保护级别为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2023年,白掌长臂猿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附录Ⅰ。白掌长臂猿主要食用果类食物,因此对种子的传播有益。
亚种分化
虽然白掌长臂猿在纬度上分布很广,但其亚种的分布并不是很明显,分类标准主要是基于相对较不明显的毛色变化。唯一地理上分离良好的亚种是印尼亚种,其发现于苏门答腊岛;泰国亚种,栖息于泰国北部的湄宏顺府省,其毛发茂盛,脸周围有清晰而浓密的白色环,其下巴更白。所有白掌长臂猿亚种,特别是云南省亚种的分类状况需要进一步调查。
形态特征
白掌长臂猿是一种小型猿类。因手足白色,故称白掌长臂猿。体长42-64厘米,雄性长43.5-58.4厘米,雌性长42.0-58.0厘米;前肢长于后肢,后肢长10-15厘米;体重5-7千克,雄性体重5.0-7.6千克,雌性体重4.4-6.8千克。该物种全身体毛密而长,较为蓬松,呈褐黄色,不同亚种之间色泽有所变化,有黑褐色或棕黄色两种色型。面部为棕黑色,手、脚毛色较淡近似白色,眉的边缘经面颊到下颌有圈白毛形成的醒目圆环,无尾。
分布栖息
分布范围
白掌长臂猿分布于越南、老挝、柬埔寨、缅甸、泰国、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的苏门答腊岛等地;在中国仅分布在云南省南部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西盟佤族自治县和沧源佤族自治县。
栖息环境
白掌长臂猿栖息于龙脑香科森林(Diptero forests)、低地和亚山地雨林、混合落叶竹林、季节性常绿林和泥炭沼泽林(peat swamp forests)中。该物种是一种高冠层低地物种,生活于1500米海拔之下,很少在林下发现。
生活习性
觅食习性
白掌长臂猿主要以果实,嫩叶、嫩芽、花等为食,食物中以无花果占主要成分,也吃昆虫、鸟卵等动物性食物。该物种不同于通常共享栖息地的大多数猴类,其食用许多种子,而某些种类的水果需要白掌长臂猿去掉坚硬的外壳后食用,这种饮食偏好使其传播种子。
社群结构
白掌长臂猿营家族式小群体生活,单雄单雌配偶系,群体由一对成年个体和1-4只未成年的后代组成,领域大小约2-4平方千米。该物种的平均群体大小通常随纬度增加而增加。
交流行为
白掌长臂猿常在早晨太阳初升时晨鸣,叫声是群内与群间传递信息的行为。其叫声的普通“二重唱”有区别地域的功能,可以向构成威胁的相邻群体发出信号。雄性在其领域边缘齐鸣,可以驱赶入侵者,随着群体距离的增加,防御会变得更加重要。白掌长臂猿主要使用“术语歌”进行交流,这些“术语歌”是由成对的“独唱”和“二重唱”组合而成的。该物种叫声大、长且复杂。正常的“二重唱”是由一对白掌长臂猿发出的响亮的叫声,由巨大的叫声和补音组成。引导性叫声是由成对的雌雄性发出的一系列声音,较响的叫声由雌性开始,雄性回应,之后是可变的“间奏序列”,由雄性和雌性的合叫以及雄性的回应声组成。子代通常不参与交流,但雌性后代有时会与母亲一起进行大叫。“二重唱”叫声出现在日出和中午之间,并在中午时声音最大。这些呼叫平均11分钟,可以在一千米外听到。白掌长臂猿的声音是寻找其群体最常见的方法。
其他行为
白掌长臂猿是树栖动物,几乎全部时间都在树上生活,就连晚上睡觉也在树上。双臂取代了双腿的功能,前行时利用双臂像荡秋千似的交替着纵跳攀缘。白掌长臂猿平均每天会花十个小时来梳理毛发,对这个物种来说,梳毛更偏向于清洁需求而不是为了社交。
生长繁殖
野生白掌长臂猿成年较晚,雌性8-10岁性成熟,雄性8-12岁性成熟。大约每3.5年只产一仔,妊娠期为7个月。每年产仔1次,每胎1仔。断奶大约持续20个月。雄性不承担照顾孩子的责任,只有雌性单独抚养后代。其在野外的平均寿命为30年,在圈养环境中的平均寿命可达44年。在泰国考艾国家公园,白掌长臂猿和戴帽长臂猿(Hylobates pileatus)平行分布并在狭窄的区域内进行交配。
物种保护
种群现状
截止至2015年,在过去三代(45年)中,白掌长臂猿的数量下降50%以上。在老挝的南坡益国家保护区,该物种常见。在泰国的一些地区,有一定数量的白掌长臂猿,但在泰国北部,该物种数量现在非常稀少,最多的是岗卡章国家公园(Kaeng Krachan National Park),大概有3000-4000只。西部森林综合保护区(The Western Forest Complex)可能有大约10000只白掌长臂猿,并且可能有超过1000只白掌长臂猿在考艾国家公园的西部、普希奥野生动物保护区(Phukhieo Wildlife Sanctuary)和南瑙国家公园(Nam Nao National Park)存活。
1988年,即最后一次被发现的日期,据估计只有不到10个群体。1992年,也就是最后一次调查的日期,没有发现任何关于该物种持续存在的直接证据,但估计有三个种群,大约10个个体存在。截止至2009年,在中国云南南滚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两岸估计有200只白掌长臂猿。截止至2015年,该物种在中国已灭绝。
致危因素
1、泰国非法宠物贸易及用作食物:导致其被猎杀、捕获和交易。
2、栖息地的破坏:村民砍伐了白掌长臂猿生存所需的芳香木材和其他树木;保护区修建道路(例如,老挝南坡宜的安全公路、马来西亚半岛的南北向公路),导致森林面积减小;农业和棕榈油商业种植园的转移,导致局部森林受损。
保护级别
2000年,白掌长臂猿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其保护级别为低危/近危(LR/NT),2015年,其保护级别改为濒危(EN)。
2021年,白掌长臂猿被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其保护级别为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
2023年,白掌长臂猿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附录Ⅰ。
保护举措
1、像所有长臂猿(长臂猿科)一样,白掌长臂猿在其栖息范围内的所有国家都是保护物种。在其栖息大部分范围内,建立保护区。
2、白掌长臂猿现存数量很少,为了保护这一濒于灭绝的稀有动物,中国已在云南南滚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建立了自然保护区。
生态作用
白掌长臂猿主要食用果类食物,因此对种子的传播有益。人们对它们的生态系统重要性知之甚少。
种间关系
白掌长臂猿的主要捕食者包括大型蜥蜴(姆万扎平头飞龙蜥蜴)、美洲狮(Puma concolor)和蟒蛇(Python bivittatus)等。该物种与泰国中部考艾国家公园的戴帽长臂猿(Hylobates pileatus)和马来西亚半岛北部的黑掌长臂猿(Hylobates agilis)形成了一个狭窄的共生区和杂交区。至少在1925年之前,在曼谷东南约80千米的拉差县(Sriracha)地区,明显存在着一个共生区。因此,在白掌长臂猿和戴帽长臂猿的分布中可能最初存在一个较大的重叠区,但在这一假想区域的大部分地区,长臂猿栖息地似乎已被破坏,考艾公园可能是其生存重叠区的最后残余地区。这些区域表明,长臂猿科物种之间的生殖隔离并不完整的,但其并不能在其接触的野外自由杂交。
文化交流
日本派遣来华和尚圣一国师赵昀淳祐元(公元1241)年返国,带回他赠送的自画《观音》《猿图》《鹤图》三画,其中的《猿图》画即属动物题材。图中绘画白掌长臂猿一只,深受日本人喜爱,特别称之为“牧溪猿”,甚至引起后来一些画家的仿作。【13】
参考资料
Hylobates lar (Linnaeus, 1771).itis.2023-05-08
新调整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公布.中国政府网.2023-05-08
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中华人民共和国濒危物种科学委员会.2023-05-08
Hylobates lar.animaldiversity.2023-05-08
Introgression and mating patterns between white-handed gibbons (Hylobates lar) and pileated gibbons (Hylobates pileatus) in a natural hybrid zone.journals.2023-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