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潮汕英歌舞

潮汕英歌舞

潮汕英歌舞,又称“因歌”“秋歌”“莺歌”“唱英歌”或“扣英歌”,相传起源于明朝时期,已有约四百余年的历史,主要流行于汕头市潮阳、普宁市等地区,是潮汕地区一种传统的民族舞蹈。

潮汕英歌舞的主题具有浓厚的水浒色彩,多以模仿梁山泊水浒一百零八好汉为主,融合了戏剧、舞蹈、武术于一体,是文化遗存的沿革与演变,后来吸收了北方大鼓子秧歌,逐渐演化形成了如今的英歌舞形式。它以刚劲雄浑、粗犷奔放的舞姿,构成了磅礴威武、强壮、豪迈的气势,给人力与美的震撼。完整的英歌舞表演由前棚、中棚、后棚三部分组成,有慢板、中板、快板三种节奏板式,通常舞者彩绘脸谱,双手各持一根木槌,上下左右对击,以锣、鼓、号角伴奏,吆喝起舞,动作雄健有力,节奏感强烈。经过不断流传和潮汕地区民间艺人的创造,形成了神泉英歌、普宁英歌、潮阳英歌等具有独特风格的英歌流派,它经常在宗教祭祀、广场表演、群体锻炼,以及春节元宵节国际劳动节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节等节日吉庆时举行表演,是人们欢度节庆的民间艺术形式,也是人们休闲健身的重要手段。

2006年,广东省揭阳市汕头市的普宁英歌、潮阳英歌相继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其中,广东潮阳区于1996年被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

历史

起源

英歌舞与秧歌有着密切的联系,秧歌的“秧”在潮汕方言中与“英”字相近,因此可能是在民间流传中,久而久之便变化为“英歌”。关于英歌舞的起源,学界说法众多,各执一词。有学者认为是潮汕地区历史上举行大型祭孔仪式演化而来的;有学者认为,英歌舞的击打动作、人物造型、服饰装扮都与戏曲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是受到戏曲的影响而产生的;有学者认为,清朝的统治者对汉族采取了高压手段,人民便借口扮演梁山英雄攻打大名府的故事,舞着英歌以表示反抗官府欺压而形成的;有学者认为,英歌舞的表演程式、道具、锣鼓配套等方面,与山东省的鼓子秧歌、湖南省腰鼓、安徽的凤阳花鼓有某种联系,所以认为英歌舞是外省传入的;也有学者认为英歌舞是在农村传统节日各项民俗活动中应运而生的;汕头大学隗芾教授等学者认为它是由古代傩祭中的仪式舞蹈发展而来的,这是人们普遍认同的说法,后来吸收了北方大鼓子秧歌而逐渐演化形成了如今的英歌舞形式。

早期发展

从出土的新石器、铜盂孤山晋墓文物中可以看出,潮汕地区的越族与中原的傩文化与祭祀为英歌舞的形成起到了关键作用。古时潮汕地区因自然灾害频发环境恶劣,人们无法与大自然对抗,便产生了重视祭祀仪式的拜物教,现在的英歌舞仍参加游神驱邪,说明英歌舞的形成与祭祀驱邪有关;宋元开始,闽地文化逐渐传播至潮汕地区,闽地也是种族大迁移的中转站,仕宦与移民也将闽地文化带到潮汕地区,现在英歌舞队使用的小鼓、碎步表演,都来源于莆田的花鼓舞,可见闽地文化西渐是潮汕英歌形成的重要因素。

成熟时期

明朝时,潮阳区地区有戏剧,是英歌的前身,后来为配合游神赛会的仪式,需要适合行进的表演形式,于是形成了英歌这样的情绪舞蹈,可以说戏剧、民间舞蹈是英歌舞形成的条件之一;清朝时,又将戏曲和武术套路融入其中, 最终形成如今样式的英歌舞。

发展现状

现代的英歌舞需要列队、装扮人物造型来表演,而后棚的潮剧片段如《桃花过渡》《双摇槽》《仙公仙母》、民间舞蹈《打鸟记》、武术表演等可谓熔舞蹈、戏剧、武术于一炉。

表演过程

英歌舞表演一般分为前棚、中棚和后棚三部分。前棚为男子群体舞蹈,中棚由小演唱、小戏、戏曲片段表演等组成,后棚为武术表演。因为中后棚的演出程式相对繁杂,现在的英歌舞为了方便演出大多去掉了演小戏、比武艺的中后棚,只保留了最能体现英歌舞特色的前棚部分。

前棚

前棚被称为“唱英歌”,是舞棒和小军鼓舞蹈表演,也是英歌队的主体部分。 表演人数各队不一,除去玩蛇者之外,其余表演者多为偶数,小规模以 24或36人组成,中大规模有72或108人组成。表演道具为短棒和小鼓,执棒和持小鼓人数占一半,也有全部使用短棒的。全体成员分为左右两个纵队,充当队伍前导的玩蛇人为“时迁”,领头的队员俗称“头植”,为黑脸挂黑须的李逵秦明,“二植”为红脸挂红须的关胜杨志,再往后是鲁智深武松,男扮女装的孙二娘、扈三娘,锣鼓队中的司鼓装扮为宋江,其余队员也画脸谱,作古代武士装扮,但并不明确是何人物,也有英歌队员会佩戴写有水浒人物名字的腰牌,背挂装饰性的各式兵器。表演时,英歌队成二路纵队前进,在开阔的场地变换出长蛇挺进、双龙出海、四虎并驱、粉蝶采花、 孔雀开屏等多种队形。棒法有左敲、右敲、上敲、下敲、胯下敲、背后敲等,伴随着英歌锣鼓的节奏,紧凑整齐,舞姿优美,演出各式各样的舞蹈动作和表现出攻城战阵的舞蹈阵型。

中棚

中棚部分多由小戏、杂耍、武术等传统曲艺节目组成,具有较强的戏剧性、娱乐性,且气氛浓郁。内容多是民间趣闻轶事,有《佛公佛母》《洗佛》《牵猪哥》《徐大江拖车》《钓鱼》《双摇鼓》《桃花过渡》等13个内容丰富的传统曲目,英歌队会选择性地表演其中的一部分。

后棚

后棚为武术表演,表演人数各队不一,通常由16人、24人或36人组成。这部分代表梁山泊起义军与民众汇合在一起,组成强大的后备力量。表演者每人手执各类刀、枪、剑、戟组成声势浩大的武术队伍,他们轮番上场,表演各式套路的武术,以展示该英歌队伍的武功实力,有拳术单打、双打、混合打,也有各种器械的对打。最后以“打布马”为收场节目,以一人扮成朝廷官员,他头戴红婆帽,脸挂鼻须,手执双铜,半腰束挂布制的马匹,作骑马状。这官员两手持双锏, 与手握木棍的徒步和尚进行对打,最后以朝廷命官被打败狼狈而逃作为英歌结束的活动标志。

舞蹈特点

表现内容

英歌舞通常在春节元宵节期间表演,若遇有盛大庆典或其他喜庆节日也会举行表演,它呈现出浓厚的水浒色彩,多以模仿梁山泊水浒一百零八好汉为主,其表现内容有两种,一是梁山泊英雄好汉化装卖艺,攻打大名府,营救卢俊义的故事;二是梁山泊英雄好汉化装劫法场救宋江的故事。舞蹈规模较大,多用来渲染战斗情景和热烈气氛。

人物造型

英歌队表演者大部分都绘脸谱,既有对戏曲脸谱的借鉴,又有自己的特色,多以黑、白、红为主色,配以青、蓝、黄等颜色,色彩鲜艳,对比鲜明,如时迁李逵杨志鲁智深林冲的脸谱。持铃鼓者为戏剧中武生脸,如武松等;锣鼓队员的服饰除司鼓演奏员按宋江装扮外,其余着武士服饰。

服饰道具

服饰是英歌舞的灵魂,决定了英歌队的精气神,表演道具为鼓槌,服饰均由布、绸等为底,运用镶绣、少绣、素绣等特殊的潮绣技法绣制而成,服饰包括了盔头、帽子、头巾、衣、裤、裙、鞋、袜、披肩、靠、带、手包、脚包等。

动作特点

英歌舞的表演形式是由动作、套路、队形图案、移动调度的组合变化构成的。舞槌者的基本动作有握槌、夹槌、旋槌、舞槌、击槌、削槌、伏槌、掺槌、上下击槌等;舞蹈的基本步法有马步、弓步、单腿站立、蹲跪步、前蹉步、横蹉步、提颠步、前提腿蹉跳步、后抬腿蹉跳步、碎步等;舞小铃冬鼓者的基本动作为左手拿鼓柄,右手持鼓槌做上下击鼓。将这些基本动作按照一定的方法和规律进行组合,经过表演实践就形成了相对稳定的传统套路,并不断传承。英歌队按一定的规律移动调度来实现队形图案的形成以及变化,多采用直线、斜线、弧线运动,并且是对称的,即两对或相向,或交替,或反向,或并排运动,每个队形图案会呈现不同的情绪氛围和情感指向,同时又具有不同的美感。

音乐特点

打击乐演奏是英歌舞蹈的重要组成部分,通常采用1个大鼓、4个行锣、1个钦、2个等打击乐器伴奏,表演时只敲奏出“咚咚咚,隆咚咚”这一种锣鼓点,保持匀速,反复循环敲击,直至表演完毕再收点。伴奏乐队根据表演者的动作、队形和表演中的情绪、气氛,可中间短暂地加快节奏,或增强、减弱伴奏音量。舞蹈者每变换一个动作前,有一个八拍的咳喝声,前四拍由头随和二随领喊,后四拍由舞蹈者一齐喊。不同的英歌根据不同的需要来选择打击乐器,它的音乐结构多为方整性的,音乐气势刚强有力,与舞蹈律动的刚健、威武风格相统一。音乐风格与舞蹈风格、音乐节奏与舞蹈节奏完全融为一体。

文化价值

审美价值

潮汕英歌舞的表演形式多姿多彩,作为潮汕地区广场舞的典型代表,它具有形态美、情态美和意态美三大特点。英歌舞的形态美体现在内容结构、动作表现和技艺灵动三个方面;情态美体现在潮汕地区的各种习俗和时节上, 有组织的表演或竞赛形成一条连接海内外潮汕人的情感纽带,人们在观赏这些活动的同时会被它的情态美所感动,并激活了个体潜意识,世代相传,从而形成了潮汕人独特的文化形态;由于潮汕地区倚山面海的自然环境,以及渔农混杂的生活方式,让潮汕人民具有刚柔兼具,动静相济的性格特征,它与英歌舞表演相结合,使文艺作品具有浓郁的地方的意境、 意韵和意味,这便是英歌舞的意态美。同时,英歌舞在长期的发展中,体现了传统与革新的统一、社会功能上实用与艺术的统一、艺术结构上内容与形式的统一、表现风格上阳刚与阴柔的统一、队形布局上均衡与变化的统一,具有丰富的美学含量。

民俗与社会价值

英歌舞的存在形式以“舞”英歌为主,扶正祛邪是英歌舞长存民间的最终目的,它拥有独特的动律,场面恢宏,气势磅礴,表演风格威猛雄浑、粗犷豪迈,体现了中华民族果敢、坚强、团结战斗、勇往直前的可贵品格和精神风貌;在广东省农村地区,英歌往往被看做是英雄的化身、吉祥的象征,入选英歌队的表演者往往都是年轻力壮、英俊潇洒的年轻人,入选者意味着整年都会事事顺利、如意,也有未婚的姑娘们会从英歌队的舞者中挑选自己的意中人,尤其是头槌和二槌,很容易中“好彩头”。

英歌舞表演歌颂了广大劳动人民的劳动与生活情感,歌颂梁山好汉的同时,培育了舞者的英雄气概,宣扬正义,歌颂团结的精神是一种群体性的精神洗礼;它熔戏剧、舞蹈、武术于一炉,具有较强的健身性,是一种民俗体育活动;英歌舞的狂欢,是人们释放压力,实现自我的一种有效尝试;它具有明显的群体性,在全民配合中,将潮汕地区特有的粗犷与豪放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

分类

按节奏板式分类

按舞蹈节奏板式可将英歌舞分为三种。慢板英歌节奏较慢,锣鼓点中间有停顿和拉长,基本舞法是击植3~4下构成一组动作,所用舞棒相比其他流派长,主要特点是动作刚劲雄浑、粗犷奔放、威武豪迈,慢中见势,势中显气,场面恢宏壮观。此外,还有“醉植”英歌,舞时舞者形似醉汉,别具神韵。

中板英歌的节奏较慢板英歌略快,锣鼓点是连续敲点,基本舞法是击植5、7下构成一组动作,也有击植8、10、11、13下构成一组动作的,主要特点是稳健中见洒,古朴中见圆活。主要流行于广东潮阳文光、棉北、城南一带。

快板英歌一般分为打套式、南山文派和南山武派三种类型,相对前两种英歌,它的节奏更快,鼓点更紧密,队形变化丰富,动作的幅度增大增强。

按性别分类

传统英歌舞的参与者都是男子,以表现英歌舞的勇猛威武、雄壮有力的气势;20世纪60年代,开始出现了女子英歌队,其妆容简朴而略具古色,头发梳成鬓,插上红花,身穿红、黄、绿各种鲜艳颜色的束袖斜襟绸衫,腰扎绸带,脚穿绣鞋,显得端庄大方,洋溢着喜气。舞法汲取了男子英歌舞的基本步法和动作,在此基础上融合了一些戏剧舞蹈的舞步造型,动作不受固定形式限制。舞槌的运动幅度较小,一般不高于头部,节奏近似中板英歌。女子英歌动作矫健优美,柔中带刚,形成了刚柔相济的艺术风格。

按地区分类

神泉英歌

神泉英歌是广东省惠来县传承的一支,有威猛雄浑、粗犷豪迈的风格特点。它的基本步法有提颠步、横磋步、碎步等,舞槌者的基本动作有击槌、旋槌、甩槌、对槌、背槌、抱槌等,常用的动作套式有洗街、杀四门、勾脚、雄鹰展翅等。图形队列变化也较为丰富,时为一纵队,时为两纵队、四小队,时而穿梭,时而绕圈,变化聚合,有双龙出海、猛虎下山、麦穗花、中国圆田螺圈等较具代表性的样式。“活槌走指”“指上飞槌”是神泉英歌独特的表演技巧,舞者以五指旋转敲活槌,手举双槌,空中旋舞,技艺独特,表演方式难度大、技巧性强,具有较强的观赏性。神泉英歌表演文武兼备,在粗犷雄浑、豪迈奔放的表演后,还添加了“后棚”演,由潮剧人物进行滑稽表演,有桃花过渡、挑盐买卖、花公子闹元宵、周不错算生辰八字、撒手网捕鱼、卖猪仔养肥猪等内容,具有浓郁的潮汕韵味。

普宁英歌

普宁英歌在总体风格大致相近的前提下,又有一些动态风格上的差异,它独特的风格表现为三个类型,一是持棒与肩平,扣棒在胸前,平臂,马步,多用侧踏步前进,代表地区为流沙周围的南山、新坛村等;二是扣棒在胸上,高提臂,高提腿,单跳步,丁字马,运棒灵活,声势浩大,代表地区为涂坑、咸寮、占陇的下村等;三是扣捧在下,从下而上,右提臂,单踢腿,动作矫健、轻灵且富有舞蹈感,代表地区为燎原的泥沟、大坝的白坑村等。此外,旱塘英歌也别具特色,基本动作分为“舞”和“打”两大类,特点是“打四门”,属“打”的动作,其动作缓慢,每个舞步需按照拳术的步法来做,一定要有马步势。较具代表性的是流沙的南山、燎原镇的泥沟、下架山镇的涂坑与成、占陇镇的旱塘、南径镇的陇华、梅林镇的中央村、云落镇的云落等地区的英歌队,动律独特,场面恢宏,气势磅礴。随着不断发展还出现了不少“女子英歌队”“少年英歌队”,各具特色。

潮阳英歌

潮阳英歌是汉族民间广场舞蹈和傩文化形态的延续,而且融合了北方大鼓子秧歌舞的特点,它集戏剧、舞蹈、武术于一体,较具阳刚之气。主要流行于广东潮阳地区,一般为36人组成,大型的由108人组成。其舞蹈内容一个是梁山泊好汉化装卖艺攻打大名府,营救卢俊义,另一个是梁山泊英雄化妆劫法场救宋江。按照节奏可将英歌舞分为慢板、中板、快板三类。它气势豪壮,气氛浓烈。有强烈的节奏,叱咤风云的气势,配以刚劲、雄浑的舞步,表现了一个波澜壮阔的场面,感染力较强。

传承与保护

民间发展

英歌舞场面恢宏,气势磅礴,风格威猛雄浑、粗犷豪迈,在四百多年的流传发展中,经过各地民间艺人不同的创造,形成了神泉英歌、普宁英歌、潮阳英歌等众多具有地域特色、风格多样的英歌舞流派。潮汕地区人民经常在宗教祭祀、广场表演、群体锻炼,以及春节元宵节国际劳动节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节等节日吉庆时举行表演活动,是人们欢度节庆的民间艺术形式,也是人们休闲健身的重要手段。改革开放以来潮汕地区的民间艺人对英歌舞进行改良和创新,发展出女英歌、少年英歌、老年英歌、学生英歌等多种表演类型的英歌舞,并在城乡群众中和学校体育中推广,作为潮汕地区的一种民间文化艺术,潮汕人民紧跟时代步伐,兼容并蓄,吸收其它外来艺术,在传承基础上不断创新,使其具有生命力,通过打造品牌,扩大了其受众面。

英歌舞随着时代的进步而不断传承与发展,传统英歌舞的参与者都是男子,以表现英歌舞的勇猛威武、雄壮有力的气势。新中国成立后,潮阳英歌曾到北京、四川省浙江省广州市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等地参赛和演出,在海内外潮人特别是海外华侨中产生强烈反响,引起国内舞蹈界专家学者的关注;1954年,陈汉隆首先组织了半支女子英歌队,从此拉开了女子英歌队的序幕;1962年,陈汉隆又设计了适合女子特点的全新动作,组建成全部女子的英歌舞队伍;1972年,泸岗镇溪尾乡也出现了一支16人的女子英歌队伍。女子英歌动作矫健优美,柔中带刚,形成了刚柔相济的艺术风格,被誉为潮阳区的“红色娘子军”;1996年汕头市潮阳区被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1997年,潮阳英歌被载入《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广东卷》,并推出首届英歌中国艺术节;1999年,后溪英歌队赴省参加“广东欢乐节”“中国旅游节”“广州国际美食节”;广东汕头市赴澳门参加“迎澳门回归”文艺大巡游活动,扩大了影响力,使英歌舞这一民间艺术奇葩更鲜艳、更具艺术魅力。

演出与创新

进入21世纪后,因为短视频、自媒体等现代传播方式越来越普及,英歌舞火爆“出圈”,在网络社交平台上获得了较高关注和人气,许多喜爱这一舞蹈的年轻人相继加入;歌手腾格尔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领衔表演的原创歌曲《一身正气》,与潮州话、摇滚、英歌舞时尚“混搭”,由于独特的风格受到了较多关注;同时也由于国潮的兴起,政府也给予了较多支持,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学习和宣传英歌舞,许多来自各地的游客为了现场一睹英歌舞的风采,不远千里驱车前去观摩。

2019年4月27日,由内地100余人组成的顶尖英歌舞表演团队,参与香港特别行政区的“2019元朗十八乡天后宝诞会景巡游”活动,约万人观看巡游,场面较为热闹;2019年12月6日,泰国华人华侨届在曼谷耀唐人街举办盛大活动,众多泰国侨届知名人士以及华人民众、国内外游客数万人参与,表演内容就包括了传统的英歌舞,展现历代泰国王室与中国的友好交往,同时体现泰国华人友爱团结、忠君报国、建设美好家园的情怀,并祈愿风调雨顺,国家繁荣富强。

非遗传承与保护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急剧变迁、农村经济发展不平衡、文化生态发生剧烈的变化、传承人老化等原因,民间英歌队伍青黄不接,逐渐萎缩,出现濒危状况,亟待抢救保护。2006年,广东省揭阳市汕头市的普宁英歌、潮阳英歌相继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陈来发、杨卫被指定为国家级相关传承人;有普宁市文化馆、潮阳区文化馆等多个保护单位,以推动英歌舞的发展和保护。

参考资料

..2023-02-26

香港传统节日天后诞巡游举行 规模盛大逾万人同庆.中国新闻网.2023-03-07

..2023-05-18

英歌(普宁英歌).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2023-02-26

英歌(潮阳英歌).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2023-02-26

..2023-01-19

..2023-05-25

..2023-03-02

..2023-03-02

..2023-06-17

..2023-06-17

..2023-06-17

..2023-06-17

..2023-03-02

潮汕英歌火爆出圈 岭南非遗魅力绽放.金羊网.2023-03-17

爆红”之后,如何“长红”?.南方日报.2023-03-17

为何被誉为“中华战舞”?潮汕英歌舞春节“霸屏”火出圈.广州日报大洋网.2023-03-17

香港传统节日天后诞巡游举行 规模盛大逾万人同庆.今日头条.2023-06-17

泰国国王和王后巡视曼谷唐人街.今日头条.2023-06-17

泰国国王和王后巡视曼谷唐人街 - 国际在线移动版.国际在线新闻.2023-06-17

..2023-0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