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鬣羚
中华羚(食虫类:Capricornis milneedwardsii),是牛科斑羚属哺乳动物。别名苏门羚、四不像等。中华鬣羚体长140~180厘米,体重85~140千克,体高腿长,毛色深。颈背部有长而蓬松的鬃毛,形成向背部延伸的粗毛脊。雌雄均具角,横切面呈圆形,两角几平行并呈弧形向后伸展,角尖斜向下方。耳大,眶下腺大而明显,尾被短毛。毛色黑,带灰或红灰色,特别在长鬃和腿部。毛粗且毛层较薄。
中华鬣羚世界主要分布于东亚和东南亚,在中国主要分布于中部和东南部中华鬣羚主要栖息在海拔200米到4500米的崎岖陡峭丘陵和岩石地带的山坡上,善于在陡峭的山岩间跳跃。
2008年《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曾将中华鬣羚评估为近危(NT),因其种群呈现下降趋势,2020年重新评估后,受胁等级提升为易危(VU)。2021年被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中,为中国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
命名与分类历史
长期以来,中华鬣羚的分类一直存在混淆和分歧。不同文献中对鬣羚属(Capricornis)下各物种的形态、分布、保护状态均有不同的描述和评估,使得中华鬣羚的拉丁学名和分类地位也不断变动。
21世纪前,中华鬣羚一般被认为是鬣羚(Capricornis sumatraensis)的亚种之一“中华亚种”(C. sumatraensis subsp. milneedwardsii)。
2005年,英国动物学彼得·格拉布(Peter Grubb)在《世界哺乳动物物种:分类学和地理参考》一书中通过形态学观点,将当时鬣羚的亚种全部抬升为种。中华鬣羚亦在其中,自此成为一个独立的种(C. milneedwardsii)。
2011年,美国动物学家劳尔·瓦尔迪兹(Raul Valdez)在《世界哺乳动物手册(第二卷):有蹄类》中,将原本的中华鬣羚拆分为两个种 C. milnedwardsii和C. maritimus。
2019年,意大利动物学家莫里(Emiliano Mori)首次使用全线粒体基因组对斑羚属进行重新分类,其中包括中华鬣羚在内的3个种被重新定为鬣羚(Mainland serow,C. sumatraensis)的亚种(Chinese serow,C. subsp. mildneedwardsii)。《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2020)采用了这一结果。但截止至2023年3月31日,综合分类学信息系统(ITIS)、中国生物物种名录(2022版)中,中华鬣羚依然将视为独立的种。
形态特征
中华鬣羚头体长140~180厘米,肩高90~100厘米,尾长115~160毫米,耳长175~205毫米,颅全长280~320毫米,体重85~140千克。
中华鬣羚体高腿长,毛色深。背部有长而蓬松的鬃毛,形成向背部延伸的粗毛脊。雌雄均具角,横切面呈圆形,两角几平行并呈弧形向后伸展,角尖斜向下方。耳大,眶下腺大而明显,尾被短毛。毛色黑,带灰或红灰色,特别在长鬃和腿部。毛粗且毛层较薄。
分布栖息
分布地区
中华鬣羚主要分布于东南亚(缅甸、柬埔寨、老挝、泰国和越南)、东亚(中国)。
在中国主要分布于中部和东南部的大部分地区(延伸至喜马拉雅山脉山脉东部和印缅边界),包括陕西南部、甘肃省南部、青海省东南部、四川省西部、西藏自治区东部、云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贵州省、重庆市、广东省、江西省、湖北、湖南省、安徽、浙江省和福建省。
2009年《中国兽类野外手册》中,中国分布的种群分为2个亚种:(1)华南亚种C. m. argyrochaetes Heude, 1869;分布中国东南部,长江以南。(2)四川亚种C. m. milneedwardsii David, 1869;分布从喜马拉雅到青藏高原东部、经四川、云南、甘肃南部、陕西南部到湖北。
栖息环境
中华鬣羚是典型的林栖兽类,主要栖息在海拔200米到4500米的崎岖陡峭丘陵和岩石地带的山坡上。它同时也栖息在地势较平缓的低地山地森林,包括有灌木的平坦地区。部分中华鬣羚也栖息于近海小岛上(越南卡巴岛、泰国背部半岛沿岸的沿海小岛)。
中华鬣羚对人类干扰很敏感,因此倾向于选择在人类难以抵达的崎岖地形中活动。在相对高海拔的针叶林和杜鹃林中,中华鬣羚更喜欢封闭的树冠栖息地。然而在低海拔的石灰岩森林中,则更喜欢相对开放的树冠环境。
生活习性
活动规律
中华鬣羚大多单独活动,性孤独,不合群,仅在繁殖季节有集小群的现象。平时常在林间大树旁或巨岩下隐蔽和休息,善于在陡峭的山岩间跳跃。有常规挖出的睡眠处,有时也在视角较好的隆起地休息。
中华鬣羚还有定点排粪的习性。会选择其活动区域内的特定位置作为粪场,往往见于岩石底部较为平缓的地段,较为隐蔽且避风。
食性
中华鬣羚以木本植物的嫩枝叶、草类、树叶、菌类和松萝等为食。也会到盐渍地舔盐。
领域行为
中华鬣羚一般仅在几平方公里的区域内活动,具有明显的领域性。除了像其他草食动物一样用粪堆、撒尿等方式标记环境外,还会用独特的眶下腺分泌物擦拭周围环境,以标记领域。中华鬣羚会按照既定的路线,定期在领域内巡视。其领域不允许其他个体的突然闯入,否则会受到严厉的攻击。但在发情期可以允许异性的进入。
节律行为
中华鬣羚多在傍晚到黎明间活动,夜间活动能力较其他草食动物强(如林麝、毛冠鹿等),晨昏为其活动高峰。在不同季节的日活动节律相差较大,冬季基本不在白昼活动。
中华鬣羚会随季节改变而迁移栖息地。通常在海拔较低的林带、平坦和丘陵斜坡上越冬,夏季则会迁移到海拔较高的悬崖和高坡。
生长繁殖
中华鬣羚为季节性多次发情。一般在9~11月进入发情期。发情期间食欲下降,眶下腺分泌物增多,叫声增多。
妊娠期约为200~226天,一般在次年5~6月产仔,每胎1仔。
关于中华鬣羚繁殖行为的研究较少,在动物园中成功繁育并进行观察记录的案例更少。2012年,杭州动物园有中华鬣羚成功繁育的案例,对园中少量个体的观察显示:中华鬣羚在出生后2~2.5小时左右可以开始站立行走。20日龄后母羚会呼唤仔羚开始进食草料,训练仔羚对树枝等物体进行蹬蹄、顶角等动作。1月龄左右,基本完成对蹬蹄爬扑动作的学习,2月龄左右,仔龄已经能跟随母羚进食一定的草料,哺乳次数减少,幼羚单独活动时间明显增多。
物种现状
保护级别
1975年《濒危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将其列为附录Ⅰ物种。
2015年《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脊椎动物卷》将其评为易危(渐危种,VU)。
2008年,《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曾将中华鬣羚受胁等级评估为近危(Near Threatened,NT)。2020年重新评估后,中华鬣羚受胁等级提升为易危(Vulnerable,VU)。
2021年《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将其列为中国国家Ⅱ级保护动物。
种群现状
截至2022年,全世界中华鬣羚的种群总体数量尚不清晰。但中国和东南亚部分地区和种群的已有数据显示,大部分地区中华鬣羚种群分散严重,数量显著下降,其分布范围逐渐缩小,并有持续下降的趋势
中国许多保护区的红外相机监测数据显示,鬣羚是监测到最罕见的、数量也最少的有蹄动物。
2020年,在中国西南部大多数管理良好的自然保护区中,中华鬣羚的种群数量相对稳定,部分保护区有数量减少的情况。
致危因素
过渡盗猎:由于中华鬣羚体型相对较大,能提供肉食、毛皮,且在部分地区有入药的传统,盗猎是威胁中华鬣羚的一大因素。尽管关于中华鬣羚的贸易在许多国家和地区受到严格管制,但盗猎现象仍未杜绝。
栖息地丧失:和其他林栖兽类一样,中华鬣羚的栖息地也受到森林砍伐、农业土地扩张、刀耕火种式农业等人类活动的破坏。且由于中华鬣羚食用的植物大多都是人类药材和食物的来源,使其栖息环境遭到当地人的大量开发,压缩中华鬣羚种群的生存空间。
保护措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限制中华鬣羚及其产品的获取、交易、利用。
截至1998年,在已建的中国自然保护区中,约有30余处使中华鬣羚得以保护:包括四川省、陕西省、甘肃省、云南省的部分保护区(西南亚种);福建省、江西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广东省、贵州省的部分保护区(华南亚种)。
截至2020年,东南亚大多国家亦设有保护地、禁猎区等以实现对中华鬣羚的保护,但柬埔寨、缅甸和泰国暂时还没有旨在保护中华鬣羚的实际立法。
物种文化
安徽古代地方志书《黄山志》中曾有这样的记载:“康熙帝壬寅秋,慈光僧同客登文殊院,远望犀山峰顶有天马,银鬃金毛,四足皆捧以祥云,须臾跃过数十峰,每峰隔越数十丈,一跃便过。”古籍记载和民间相传的翼马可能指的就是中华鬣羚。
物种对比
中华鬣羚和中华斑羚、羚牛同为生活在山地森林中的偶蹄目动物,生态位相似,且在分布和生境选择上有重叠。
参考资料
Capricornis milneedwardsii.GBIF.2024-09-06
Species 2000 China,Catalogue of Life China,CoL China 物种2000中国节点 中国生物物种名录.物种2000中国节点.2024-09-25
The IUCN Red List(2020).iucnredlist.2023-05-10
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2021).国家林业和草原局 国家公园管理局.2023-05-10
Checklist of CITES species.cites.2023-05-10
The IUCN Red List(2008).iucnredlist.2023-05-10
ITIS.itis.2023-05-10
《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脊椎动物卷》.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2023-05-10
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国家林业和草原局 国家公园管理局.2023-05-10
Photo 129532, (c) Smithsonian Wild, some rights reserved (CC BY-NC-SA).inaturalist.2023-05-10
Photo 13646092, (c) Brian Henderson, some rights reserved (CC BY-NC).inaturalist.2023-05-10
中华斑羚 Naemorhedus griseus.中华斑羚.2023-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