鸭跖草
鸭草(学名:鸭跖草属 communis L.),鸭跖草科(Commelinaceae)鸭跖草属(Commelina)—年生披散草本,俗名竹叶菜、挂梁青、鸭儿草、竹芹菜、翠蝴蝶,其常见生于海拔100~2400米的湿润阴地。鸭跖草原产于中国,在越南、朝鲜、日本等国家和俄罗斯远东地区以及北美有分布;在中国分布地为云南省、四川省、甘肃省以东的南北各省区。
鸭跖草为一年生多分枝披散草本,其茎匍匐生根,多分枝,下部无毛,上部被短毛。单叶互生,叶片为披针形至卵状披针形,先端渐尖,抱茎;为聚伞花序,总苞片佛焰苞状,有柄,折叠状;生于枝上部者具花3~4朵,具短梗;生于枝下部者仅有花1朵;花梗果期弯曲;萼片膜质;花瓣深蓝色;内面2枚具爪。雄蕊6枚,雌蕊1枚,卵形,花柱丝状而长。蒴果椭圆形,有种子4粒。种子棕黄色,有不规则窝孔。
鸭跖草气微,味甘、淡,性微寒;具有清热解毒、利水消肿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疗咽喉肿痛,小便热淋涩痛,急性肠炎,痢疾,肿毒等疾病。鸭跖草对重金属的平均富集能力较强,可用来进行土壤污染的修复工作,此外,其还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是良好的室内观叶植物。
形态特征
一年生多分枝披散草本,株高30~60厘米。
根和茎
茎匍匐生根,多分枝,长可达1米,下部无毛,上部被短毛。
叶
鸭跖草单叶互生,无柄或者接近无柄;叶片为披针形至卵状披针形,长3~9厘米,宽1.5~2厘米。先端渐尖,叶基部下延成膜质鞘,抱茎,有白色缘毛,全缘,叶边缘有纤毛,鞘口疏生有长毛。
花
总苞片佛焰苞状,有1.5~4厘米的柄,与叶对生,折叠状,展开后为心形,顶端短急尖,基部心形,长1.2~2.5厘米,边缘常有硬毛;聚伞花序,生于枝上部者具花3~4朵,具短梗,几乎不伸出佛焰苞;生于枝下部者仅有花1朵,具长8毫米的梗,不孕。花梗花期长仅3毫米,果期弯曲,长不过6毫米;萼片膜质,长约5毫米,内面2枚常靠近或合生;花瓣深蓝色;内面2枚具爪,长近10毫米。雄蕊6枚,能育者3枚,花丝长约1.3厘米;不育者3枚,花丝先端退化成蝴蝶状,较短,无毛。雌蕊1,子房上位,卵形,花柱丝状而长。
果实与种子
鸭跖草蒴果椭圆形,长5~7毫米,2室,2爿裂,有种子4粒。种子长2~3毫米,棕黄色,一端平截,腹面平,有不规则窝孔。
物种分布
原产中国。在越南、朝鲜、日本等国家和俄罗斯远东地区以及北美也有分布;中国分布在云南省、四川省、甘肃省以东的南北各省区。
生长习性
鸭跖草生于海拔100~2400米,发生密度大,常成优势或单一群落。常见于庭园、墙脚、山野、菜地、水旁、林边等地。喜温暖湿润、靠近水源的地块,耐旱耐低温,生长的适宜温度为25~30℃;土壤适应性强,以壤肥沃、疏松的夹沙土和低湿地为好;花期7~9月,果期9~10月。
繁殖方式
自然繁殖
鸭跖草雄性器官表现为三型雄蕊在花药颜色大小及花丝长短的分化(长花丝棕褐色L型雄蕊、短花丝黄色S型雄蕊、花丝长度介于L和S之间的黄色M型雄蕊),雌性器官表现为花柱异长(长花柱型L、短花柱型S、无花柱型N),两者在花中的空间布局和资源配置利于蜂类昆虫传粉,居群中自花和异花授粉均存在。鸭跖草没有蜜腺,仅提供花粉作为访花者报酬。
人工繁殖
播种繁殖
春分至清明节施足基肥,翻耕后整地做。顺畦按照一定行间距划沟,将种子均匀地撒入沟内,用锄推一遍浇水即可。
扦插繁殖
剪取一定长度茎段,留节,插入沙土或蛭石中,保持湿润,遮阴培养。
压条繁殖
四季均可压条。鸭跖草匍匐茎触地即能生根,可进行压条繁殖,只需在茎节上覆土,很快即可生根。
分株繁殖
四季皆可分株,以春季最好。在地上部萌发前挖出老根,分劈为带根状茎小株,进行分根定植。
栽培技术
田间管理
鸭跖草较喜肥,生长过程中要勤除草松土,防止禾本科杂草滋生,保持土壤湿润,经常向四周喷水增加空气湿度,夏季高温时要向叶面喷水;并根据植株生长情况施加以氮肥为主的复合肥。若出现黄叶应及时剪除。
病虫害防治
生长期有凤蝶科的美国白灯蛾咬食茎叶,可用硫磷乳油稀释液喷治,收获前几天禁止使用。
主要危害
危害
鸭跖草生长繁茂,多分枝,匍匐茎触地即能生根,有较强的抗逆性,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极强,发生密度大,常成为优势种群或单一群落,由于耕作制度的变化和缺乏有效的选择性除草剂,广泛分布于中国各地,分布面积日益广泛,对农作物生长构成严重的威胁,对旱作物特别是大豆、玉蜀黍属、小麦、蔬菜以及果树等存在危害。是部分农田出现草荒的原因之一。
防治措施
人工除草:以科学的轮作倒茬为基础,深耕为主,通过深耕可有效减少鸭跖草的出苗基数。水旱轮作和合理灌溉对降低鸭跖草的出苗率也有一定的效果。人工防除可在短时间内迅速清除,适宜于那些刚刚传入、定居,还没有大面积扩散的田块。
化学除草:可以根据农作物与鸭跖草发生时间的不同适时进行化学除草,如在农作物播种前用百草枯或草甘膦杀死鸭跖草,再播种栽植;在玉蜀黍属拔节前用使它隆乳油喷雾(甜玉米地勿用,以防产生药害)。由于鸭跖草叶片蜡质层厚,叶片斜向上生长,加工剂型为水溶性的除草剂药液雾滴不易粘着和吸收,在茎叶处理的除草剂中加用适量助剂,增加润湿性、展着性和渗透性,增强雾点的沉积率,减少药剂挥发损失,有助于鸭跖草茎叶对除草剂的吸收,增强除草剂的效果。如天然植物源高效助剂SDP植物油等加于许多除草剂中,都显著提高药效,并可减少药量。严格掌握除草剂用量,提高药效,防止药害。
功用价值
药用价值
鸭跖草气微,味甘、淡,性微寒。归肺、胃、膀胱经。清热解毒、利水消肿。主治风热感冒,热病发热,咽喉肿痛,小便热淋涩痛,急性肠炎,痢疾;外用治麦粒肿,痈肿疔毒。
生态价值
鸭跖草重金属平均富集能力较强,对Cu,Cr,Cd富集能力强,是Cu的超积累植物。可以在生态混凝土工程、因金属矿山的大量开采和冶金工业的迅速发展导致的重金属废弃地中选择鸭跖草进行土壤污染的修复工作。鸭跖草蒸腾作用强,能有效调节室内空气湿度。
观赏价值
鸭跖草生长强健,叶色嫩绿,下垂铺散,花形光亮,是良好的室内观叶植物,可作盆栽放于茶几、书桌上或吊盆悬挂自然下垂,也可作为荫蔽处的花坛镶边。
相关研究
除草剂
鸭跖草适应性强、发生密度大,为一些地区危害严重的恶性禾本科杂草。科学家发现从罹病的鸭跖草上分离得到的病原真菌草茎点霉茎点霉属 herbarum SYAU-06菌株能高度侵染鸭跖草,导致其死亡,且对大多数农作物安全。在相同接种浓度下菌丝体对鸭跖草的侵染力最强,其次是分生孢子,侵染力最弱的接种物是厚垣孢子;具有开发成为真菌除草剂除去鸭跖草的潜能。
药用相关研究
抗菌作用
鸭跖草抗菌有效成分为对羟基桂皮酸,其地上部分甲醇提取物对引起龋病的变异链球菌有杀灭作用。鸭跖草水煎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八联球菌有抑制作用,因此鸭跖草在抑菌方面有较大的开发前景。
抗炎作用
学者发现,鸭跖草含有的对二甲苯致耳廓炎症的肿胀有明显的抑制作用。鸭跖草水溶部位能明显抑制角叉菜胶诱导的胸腔液和肺组织中炎症细胞因子的异常升高,提示其抗炎作用的机制。其抗炎机制与抑制致炎介质PGE2、促炎细胞因子NO、TNF-α、IL-1β的生成以及降低MDA水平,抑制炎症部位脂质过氧化反应,减少氧自由基的生成有关,因此鸭跖草有较大潜力应用于炎症的治疗。
止咳作用
鸭跖草的D-甘露醇为止咳有效成分,因此鸭跖草在止咳方面有较大的开发潜力。
血压调节作用
学者通过研究发现,鸭跖草总黄对高血压大鼠有较好的降血压效果,其作用可能通过改善胸主动脉收缩和舒张功能紊乱,调节RAAS中紊乱的肾素、ALD、AngⅡ、ACE水平及内皮细胞功能NO、ET-1含量发挥降压作用,因此鸭跖草有望应用于治疗高血压的疾病中。
物种对比
同属植物波缘鸭跖草(Commelina undulata R.Br.)形态与前种近似。
参考资料
鸭跖草.植物科学数据中心.2023-05-10
中国生物物种名录.物种2000中国节点.2023-05-10
中国自然标本馆.自然标本馆.2023-05-10
鸭跖草.药用植物图像数据库.2023-05-10
Commelina undulata R.Br. 波缘鸭跖草.自然标本馆.2023-05-10
鸭跖草属.植物科学数据中心.2023-05-10
波缘鸭跖草.植物科学数据中心.2023-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