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是地处江东门集体屠杀及“万人坑”遗址之上的一座遗址型纪念性历史博物馆,该馆因1982年日本历史教科书叙述的右倾化以及为了纪念在南京大屠杀中遇难的中国同胞而建,同时也是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时举行国家公祭仪式的固定举办地,现位于中国江苏省南京市建邺区水西门大街418号。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作为中国第一座抗战史系列博物馆,是中国最具有权威性的研究南京大屠杀历史学以及二战史(日本侵华史)研究的机构,馆内除了有遇难同胞名单墙、张纯如铜像、“倒下的300000人”抽象雕塑等一系列人造景观之外,还有遇难同胞遗骨陈列厅及史料陈列厅。目前,纪念馆内有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史实展、“三个必胜”主题展,以及“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性奴隶——日军‘慰安妇’制度及其罪行展”三大基本陈列展览。纪念馆还先后成立了“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史研究会”“南京大屠杀幸存者援助会”“日本历史教科书问题研究会”等学术研究机构,并通过这些研究机构的研究与交流,在南京大屠杀相关历史研究领域取得了重要成果。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于1985年8月15日正式建成并对外开放,并先后在1997年和2007年经历了两次大规模扩建及整修工程,最终于2007年12月13日正式建成了纪念馆三期工程,落成遇难同胞纪念馆新馆并延续至今。纪念馆总占地面积10.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5.7万平方米,展陈面积达2万平方米。纪念馆于1997年被评为中国首批“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称号,2006年被中国国务院颁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8年被评为中国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
命名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馆名的确定,经历了一个变化的过程。纪念馆馆名最早见于《关于收集、整理‘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暴行史料的方案》(征求意见稿),该《方案》提出,“筹建一个永久性‘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暴行展览馆’”。同时,这一馆名还出现在“编史办”所编记载1984年9月日本“和平之船”访华团部分成员来宁实地了解南京大屠杀真相的《工作简报》中:“他们肃穆地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暴行展览馆奠基碑’前献了花圈”。
1983 年底, 南京市人民政府经中国共产党江苏省委和江苏省人民政府的批准, 开始筹建 “南京大屠杀纪念馆”, 设立 “南京大屠杀” 编史小组、 建馆小组、 立碑领导小组。1984年1月5日,建馆立碑组提交的《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死难同胞纪念馆、纪念碑设计任务书(初稿)》,对馆名进行了新的表述,即“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死难同胞纪念馆”。在纪念馆第一期建筑工程的奠基碑上所刻的馆名也是“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死难同胞纪念馆”。到1985年,纪念馆的馆名又进行了调整。1985年2月3日,邓小平到南京视察,题写馆名为“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因邓小平题写的馆名,将“死难”二字改成了“遇难”,正式确定了纪念馆的馆名并一直沿用至今。
历史沿革
建馆起因——日本“教科书事件”
1982年,日本文部省批准了美化歪曲侵略战争历史、淡化战争暴行的教科书。这些教科书删除和篡改了南京大屠杀等重要历史事实。例如,将“侵略华北地区”修改为“进入华北”,并将南京大屠杀的责任归咎于“中国军队的激烈抵抗”等。这些行为引起了中国舆论的谴责,并引发了广泛的国际关注。1982年7月20日,《人民日报》发表了题为《必须牢记这个教训》的短评,对日本“模糊战争责任”进行了批判。同年8月前后,南京市委、市政府和南京日报社等机构陆续收到了大量群众来信,建议整理编辑南京大屠杀史料,编写南京大屠杀专史,并建立相关的纪念馆和纪念碑等。
编史建馆立碑工作的启动
1983年7月28日,南京市委宣传部提出了《关于收集、整理“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暴行史料的方案》(征求意见稿)。同年8月13日,南京市委宣传部主持了“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事件”座谈会,讨论了《关于收集、整理“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暴行史料的方案》(征求意见稿)。随后,该方案于同年11月3日经江苏省委、省政府批准并正式实施,编史组于同年11月26日成立,中共南京市委于第二日(1983年11月27日)发布了《关于成立“南京大屠杀”编史建馆立碑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此外,在同年的12月9日,领导小组办公室形成了《汇报提纲》,其中提到了“筹备举办江东门遗址纪念馆”的破土奠基仪式。
纪念馆与纪念碑筹建工作的推进
1983年11月20日,为纪念南京大屠杀死难同胞,建馆立碑组成立会议在南京召开,确定了具体落实建馆立碑任务的工作计划与分工;同年年底,建馆立碑组开始重点抓建馆用地的征拨、经费报批和纪念馆设计三项工作。1984年1月5日,建馆立碑组形成了《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死难同胞纪念馆、纪念碑设计任务书》(初稿);同年3月,南京市建筑设计院完成了三种设计方案,经审定后初步采用“以纪念碑为中心,围绕以半圆形馆体建筑”的设计方案,并送市建筑咨询会议会审,之后,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教授齐康等专家对该方案提出重大修改意见;同年8月9日,南京市政府召开专题会议,讨论和落实立碑工作,并就立碑选址、责任分工、设计、时间节点等提出了具体要求;同年11月6日,南京市政府召开市长办公会,确定了“江东门‘万人坑’纪念馆”方案;同年11月9日,南京市勘察设计院接到设计任务后迅速动员,全部施工图到12月底已经完成;同年11月19日,“南京大屠杀”编史建馆立碑工作领导小组就“完成专史初稿,搞好建馆立碑”工作召开了会议。之后,在1985年2月20日,纪念馆正式开始破土动工,并于同年8月15日落成开放。
史料搜集与见证人普查
除了建馆立碑工作,编史工作也在同步加快推进。在1983年12月13日至15日,“南京大屠杀”编史建馆立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召开的“南京大屠杀”编史座谈会上,讨论《编史大纲》并研究编写计划。同时,为了修订《编史大纲》,在1984年1月21日,“编史办”再次进行了讨论,并反复修改了初稿,包括其书名、内容选择、编史体例和章节安排,以及用词等方面。到了1984年6月底,“编史办”的陈立志、段月萍陪同南京电影制片厂的邱中义、汪若柏等人前往上海市,采集参加东京审判的向哲浚、杨寿林、高文彬等人的影像资料。1985年4月,当年曾报道日军在南京暴行的美国记者德丁,参加“重访中国团”来到中国,期间来到江苏徐州。得知消息后,“编史办”派段月萍专程赶赴徐州采访德丁,并记录了口述史料。最终,在1987年12月,《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史稿》由江苏古籍出版社出版发行,这部《史稿》对推动南京大屠杀史研究及纪念馆展陈布展等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扩建与发展
1995年,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开始二期工程建设,并于1997年正式竣工。1997年,纪念馆被中共中央宣传部等命名为首批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之后,在2003年12月,江苏省委省政府正式决定扩建纪念馆,扩建项目于2005年初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正式批复,到了2005年12月13日,正式开始大规模动工扩建,并于2007年12月13日建成开放。
万人坑遗址的发掘历程
从1998年4月至1999年12月,在江东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内“万人坑”遗址,陆续清理发掘出208具南京大屠杀遇难者遗骨,这为日军南京大屠杀研究提供了新的实物史料。1998年4月30日上午,南京市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遗骨陈列室北侧草坪坡地上挖出了4具排列紧密的遗骨骨架,其中两具保存基本完整,另两具仅存下肢骨。考古人员初步认为这可能是又一处大屠杀期间南京遇难者的遗骨埋葬地,并有进一步发掘的价值。为了弄清楚此地点的原始地形、地势、遗骨埋葬的范围、保存情况及其性质、年代等问题,经国家文物局批准,由南京市博物馆、纪念馆人员组成江东门“万人坑”遗址考古队,于1998年6月2日正式开始发掘工作。第一阶段野外工作于7月24日完成,共发掘出35具遗骨。从遗址剖面上看,可以看到7层遗骨。第二阶段清理发掘于1998年12月7日至22日进行,共发掘出20具遇难者遗骨,遗址剖面显示,遗骨共分5层,许多遗骨支离破碎。之后,在1999年7月29日下午,新建“万人坑”遗址保护工程施工现场再次发现了新的遗骨。30日上午,在现场发现其南部已挖成的一个剖面上,清楚地出现5个遗骸个体,呈5层叠压状。由于这一现场紧靠1998年遗骨发掘现场,且在同一层面上,二者有一定的联系。随后陆续发掘出部分遇难者遗骨。此次发掘实际工作约40天,发掘面积为100余平方米,共发掘出遗骨153具。从遗址剖面看,整个遗址遗骨掩埋至少可分7层,这些遗骨呈多层阶梯状交错掩埋,分布凌乱,部分遗骨扭曲现象严重,并有一定程度的残缺或腐败、崩解。最终,三个阶段的发掘历时一年多,遗骨数量从原先的35具扩大到208具,发掘面积也从原先的40平方米扩大到170平方米,并且连成了一片。这些遗骨呈集中埋葬的特点,分布凌乱、层层叠压、相互交错。
分馆的建立
南京利济巷慰安所旧址是由八幢民国时期的历史建筑组成的,为两层砖木混合结构的建筑物,在当时由中国国民党少将杨春普于1935年至1937年间陆续建造,名为“普庆新村”。到了1937年底,日军占领南京后,将位于利济巷2号的建筑改造成了“东云慰安所”,将18号改造为“故乡楼慰安所”。其中,利济巷2号楼上第19号房间是朝鲜籍“慰安妇”幸存者朴永心曾经被迫充当了三年日军性奴隶的地方,2003年11月,她曾回到现场指认,南京利济巷慰安所旧址也成为了极少数经过在世“慰安妇”幸存者指认的慰安所旧址。之后,2014年11月,南京市人民政府启动对利济巷慰安所旧址的修缮保护和陈列布展工作,于2015年12月1日正式对外开放。
场馆布局
总体布局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位于江苏省建邺区水西门大街418号,由南京市人民政府于1985年建于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江东门集体屠杀遗址和遇难者丛葬地上。原纪念馆包括藏品库、遗骨陈列室、电影放映厅和史料陈列馆等建筑。后经过两次扩建,第一次扩建于1994年至1995年,新增了大门、标志碑、雕塑和纪念广场等;第二次扩建于2005年至2007年,新增了和平公园和一些新的建筑,并对老馆进行了改造。目前,新馆占地总面积为7.4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为2.5万平方米,其中史料陈列厅的展示面积近1.2万平方米。
纪念馆的正大门左侧刻有邓小平手书的“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馆名。该馆分为展览集会区、遗址悼念区、和平公园区和馆藏交流区等四个功能性区域。陈列分为广场陈列、遗骨陈列和史料陈列三大部分。广场陈列由悼念广场、祭奠广场和墓地广场等三个外景陈列场所组成。其中悼念广场内有标志碑,标识了南京大屠杀事件发生的时间,以及抽象雕塑“倒下的300000人”,大型组合雕塑“古城的灾难”以及和平鸽等内容。祭奠广场有刻有馆名的纪念石壁、松柏以及用中英日三国文字镌刻的“遇难者300000”的石壁。墓地广场有鹅卵石、枯树和沿院断垣残壁上的三组大型灰色石刻浮雕,以及院内道路两旁的17块小型碑雕。其中部分内容记载了南京大屠杀的主要遗址和史实。在纪念馆内还有大型石雕母亲像、遇难者名单墙、赎罪碑等景观。
一期工程
1985年至1994年是遇难同胞纪念馆建馆的第一个历史阶段。在此阶段,纪念馆的占地面积为2.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为2500平方米,分为遗骨陈列、外景展区以及史料陈列三个部分。建立初期的遇难同胞纪念馆凸显遗址型博物馆的定位,景观设计的重点是保护和展示“万人坑”遗址陈列。集中展示南京大屠杀遗址以揭露日军侵华暴行史实是该馆核心的展示内容。这一阶段博物馆景观建筑是由中国建筑师齐康院士主持设计。其中外景展区由绿树草坪、立雕、“遇难同胞丛葬纪念碑”、遇难者名单墙、浮雕、断垣残壁、群雕、赎罪碑、枯树、标志碑、诗碑等景观要素组成,且都集中在遗址区内。
二期工程
1995年至2005年是遇难同胞纪念馆公共艺术发展的第二个阶段。由于原有博物馆的展示条件已经无法满足现实的需要,遇难同胞纪念馆进行了建馆后第一次大规模的扩建工程,扩建及改造项目仍由齐康负责主持修建完成,建成之后该馆的建筑面积扩大至5000平方米,展厅面积为800平方米。在第二阶段中,纪念馆新增了一系列重要的公共艺术作品及纪念物,“古城的灾难”(1997年)、“历史证人的脚印”(2002年)、“《狂雪》诗碑墙”(2003年)、“和平大钟”(2003年)、“张纯如女士塑像”(2005年)等先后在该馆内落成。1997年12月12日,遇难同胞纪念馆二期工程竣工。
三期工程
2007年,遇难同胞纪念馆新馆扩建工程完工。2007年12月13日南京大屠杀70周年祭,经过大规模扩建后的新馆正式对公众免费开放。此次扩建及改造项目由何静堂主持设计,公共雕塑由当代雕塑家吴为山和孙家彬创作完成。新馆无论在展览主题、规模、空间、格局及展示形式上,都是一座全新意义的战争历史博物馆,其建成开创了遇难同胞纪念馆的第三阶段。新馆整体景观建筑设计有效地保留了原馆第一、二期的景观建筑,同时向东、西方向进行了大规模扩建。该馆总占地面积扩大至7.4万平方米,建筑面积为2.5万平方米。同时,新的史料陈列厅面积由建馆时期的800平方米展示面积扩大至约1.2万平方米。
陈列展览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新馆建成后,随着该馆研究能力的拓展、馆藏数量的增多,新增的史料陈列厅成为了新馆重要的展示部分。展示内容包括基本陈列、专题陈列、遗址陈列三个部分。其中基本陈列是中最重要的部分,体现着该馆最为重要的展示主题。
基本陈列
目前,纪念馆内有三个基本陈列展览形式: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史实展、“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性奴隶——日军‘慰安妇’制度及其罪行展”“三个必胜”主题展,具体地展示了包括南京大屠杀历史史实、日军的“慰安妇”制度历史、中国人民进行抗日战争获取伟大胜利的历史。总共对外展出了近4000幅图册和照片,各类文物达到9992件,影像资料约有262部。
专题陈列
专题陈列的展览名为“胜利 1945”。这部分展览共分为5个部分,分别为“日军侵华暴行”“14年的艰苦抗战”“胜利大受降”“正义的审判”“珍爱和平、开创未来”。
临时展览
馆藏文物
截至2023年12月13日,第十个国家公祭日,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各类藏品总量已达19.3万件(套)。自2014年设立首个国家公祭日以来,纪念馆新增860件(套)文物,其中一级文物63件(套)、二级文物204件(套)、三级文物593件(套)。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共收藏了6000余件国家珍贵文物,其中一级文物300余件,藏品的来源包括出土挖掘、民间征集、社会捐赠等。馆藏文物中最具代表性的藏品有:
相关研究
研究机构
南京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史研究会
1995年8月14日,南京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史研究会成立,是由南京地区从事南京大屠杀以及相关问题研究的历史学、社会学、政治学、法学、新闻学等学科的专家、学者及社会工作者自愿组成的学术性、非营利性、地方性社会团体,挂靠于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
国家记忆与国际和平研究院
国家记忆与国际和平研究院,原名“南京大屠杀史与国际和平研究院”,是由中国共产党江苏省委员会宣传部、南京市委宣传部和南京大学共建的机构,成立于2015年11月10日,并于2016年3月1日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挂牌运行。研究院现为江苏省首批重点高端智库、中国智库索引(CTTI)来源首批智库,是中国文博场馆建立的第一家新型智库。学科领域涵盖历史学、社会学、政治学、心理学、法学、传播学等领域,研究方向为南京大屠杀史、“慰安妇”问题、国际和平研究、国家公祭研究、抗日战争研究、当代日本政治等。此外,研究院还设有紫金草国际和平学校实践平台,开展留学生出国前思政教育“行前一课”活动,并面向国际学员举办“国际和平夏令营”。
研究成果
主办刊物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的主办刊物为《日本侵华南京大屠杀研究》(Journal of Japanese Invasion of China and Nanjing Massacre)。
期刊
以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为研究机构发表在期刊的部分文献:
会议
以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为研究机构发表在会议的部分文献:
文化活动
国家公祭日活动
自1994年起,每年的12月13日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都会组织公祭活动,进行集会悼念。2014年2月27日,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表决通过决定,将每年的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根据国务院批复,自2014年起,每年12月13日在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主会场下半旗。2014年12月13日,中国共产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出席首个国家公祭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公祭仪式并发表重要讲话。此次公祭仪式的主要流程包括国旗下半旗仪式、齐声高唱国歌、拉响防空警报、全场默哀、揭幕国家公祭鼎、朗诵《和平宣言》等。
第十个国家公祭日活动
2023年12月13日,第十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上午8时整,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在公祭广场举行升国旗、降半旗仪式。13日晚,各界人士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集会,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举行“烛光祭”,寄托哀思,祈愿和平。
社会教育活动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专门成立了“未成年人宣教研究及运行项目组”, 聘请在职及退休中小学历史教师、专家学者、历史见证人等作为志愿者,参与到未成年人的历史道德教育建设队伍中。与此同时,纪念馆还成立了非营利性公益组织——“紫金草国际和平学校”,通过举办专家讲座、幸存者座谈会等多种形式,向来自世界各地的青少年普及南京大屠杀历史。
重要事件
所获荣誉
参考资料
联系我们.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2023-05-13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官网.2023-05-13
参观须知.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2023-05-13
场馆简介.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官网.2023-05-13
新闻背景: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人民网.2023-05-13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在替你负重前行——赴南京学习调研报告.临河人大网.2023-05-13
展览.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官网.2023-05-13
听文物讲故事|不容否认!新增文物860件(套)实证南京大屠杀.新华社-今日头条.2023-12-12
藏品介绍.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2023-05-13
南京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史研究会.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官网.2023-05-13
国家记忆与国际和平研究院.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官网.2023-05-13
日本侵华南京大屠杀研究.中国知网.2023-05-13
首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侧记.中国政府网.2023-05-13
12月13日·国家公祭日:铭记历史,勿忘国耻,振兴中华!. 复兴区人民政府官网.2023-05-13
第十个国家公祭日:以国之名悼念同胞,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降半旗致哀.界面新闻-今日头条.2023-12-13
(社会)南京:“烛光祭”寄托哀思祈愿和平.今日头条.2023-12-14
青少年教育.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官网.2023-05-13
馆史事迹.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官网.2023-05-13
生命如灯:南京大屠杀幸存者照片墙又熄灭了两盏灯.中国新闻网 今日头条.2023-08-15
南京大屠杀幸存者高恒发去世 在世在册幸存者仅剩39位.新华网.2023-12-02
再添铁证!1103件(套)文物史料揭露日军暴行,包括当年《纽约时报》报道日军“百人斩”报纸原件.现代快报-今日头条.2023-12-09
90岁台湾老兵捐赠《战犯谷寿夫判决书正本》等史料,希望更多台湾年轻人知道南京大屠杀.现代快报.2024-07-07
再添铁证. 现代快报 -新浪微博.2024-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