劣币驱逐良币
劣币驱逐良币定律又称格雷欣法则,是由格雷欣在四百多年前的十六世纪发现并提出的。
劣币驱逐良币是指在金银复本位制的背景下,质量好、含金量高的良币被质量差、含金量低的劣币取代的定律。
由于国家制度的硬性规定、货币的市场比价和法定比价的不同、以及当时的背景下大量小额交易缺乏小额面值的货币进行交易使得劣币驱逐良币现象的出现。
格雷欣法则在历史中的货币发展的关键节点上也有相应的应用,例如在最近几个世纪,作为“劣币”的纸币取代作为“良币”的黄金的过程:货币的供应链过度使得国际支出大于收入从而导致国际收支逆差,但是由于国内货币需求量不变于是“劣币”逐渐取代“良币”;再例如,作为“劣币”的美国型资本主义逐渐取代作为“良币”的莱因型资本主义的竞争。
劣币驱逐良币现象在成人教育的发展、企业管理等现实生活中均有出现,并得到验证
劣币驱逐良币定律的概念
劣币驱逐良币定理又称“格雷欣法则”,是在铸币流通时代货币的一种替代定律。此处的良币具体指品质高、含金量高的货币,劣币是指品质差、含金量低的货币,劣币驱逐良币定律是指在劣币和良币均为法定货币、两种货币有一定的法定比率、两种货币的总和超过社会总的需求量的情况下:一、市场上的购买者都希望用较小价值的货币来完成相对应的交易,相当于用较低的货币去购买具有较高价值的商品,而两者之间的“差价”相当于劣币被“高估”的部分,由于购买者存在使交易利益最大化的心理,所以这一“劣币代替良币”的现象将被一直适用下去,直到所有的良币被全部取代为止。二:在金银复本位制下,相对商品的价格来说,价值被高估的劣币会最终将价值被低估的良币逐出市场。
历史沿革
历史渊源
其之所以被称为格雷新法则是因为在十六世纪英国财政家汤姆斯•格雷欣在给英国女王改铸货币的相关建议时提出,所以后来被命名为“格雷欣法则”。
早在很久以前,人们所使用进行交易的货币并非现在使用的纸币,而是由金属铸造的货币,当时人们是直接使用这种铸币进行交易的,货币的成色和重量会有一定的差异,同时在货币流通的过程中也会出现货币的磨损,所以造成了及时同样面值的货币其实际价值会有所不同;例如当一个金币能够兑换十五个银币时,由于银币的开采成本等成本低造成其价值低,所以大家都会用自己手中的银币兑换金币并贮存在自己手中,也就出现了市面上最终流通的只有作为“劣币”的银币的现象。
在金银复本位制下,金银的市场比价和法定比价不同的情况下,即存在货币实际价值不相同但是名义价值相同而出现的价值高的良币会被收藏、熔化等,而劣币会成为主要的交易货币进行流通,最终导致市场上最终只剩劣币流通的现象。
在中国的西汉贾谊就曾在《铸钱》一文中提出“奸钱论”,即“夫农事不为而采铜日蕃, 释其耒, 冶炉炭, 奸钱日繁, 正钱日亡, 善人怵而为奸邪, 愿民陷而之刑戮。罪繁积, 吏民且日斗矣”,认为当“良币”不能合理流通利用时,就会造成“良币”和“劣币”所代表的市场比价相同,但是因为两者的实际价值不同,所以就会出现大家交易都会用价值更低的“劣币”进行交易而将价值更高的“良币”贮存在手中,就会出现“奸钱”驱逐“正钱”的情况,即出现劣币驱逐良币定律所描述的情况。
格雷欣法则与货币形态的演变
世界货币形态主要经历了金银复本位制、金本位制和纸币的演变过程。格雷欣法则存在于金银复本位制时期,而到1717年,艾萨克•牛顿对金铸币进行改革,高估了金币的价值,使得金币的市场比价高于法定比价,最终使得金币成为当时的流通的货币,由此体现了格雷欣法则在其中体现的作用。
直到发展到现在的纸币,金本位制到纸币的过渡主要经历了两个阶段:开始的阶段是纸币具有实际价值,能够不受限制地兑换黄金,而随着人们对纸币的使用越来越多,越频繁,使得纸币完全替代金币作为货币在市场上流通,到后来纸币成为信用货币而黄金成为商品不能直接兑换;这是由于黄金的开采难度和其矿产的稀有性等因素使得金币具有稀缺性,而纸币相对于金币来说其更容易生产和交易成本相对来说更低、更易得,使得纸币作为“劣币”在市场上最终作为货币流通。
劣币驱逐良币定律成立条件
市场上的套利机制和国家和货币法律制度
套利机制具体是指在交易市场上以较低的价格买入某种商品并且以较高的价格卖出某种商品的行为,即“低买高卖”的行为;格雷欣法则反应出的套利机制为:一、利用货币在国内外市场上的价差,以较低的价格买入,以较高的价格卖出从中获利;二、在国内市场上利用法定比价和市场比价上的差异进行套利,并从中获利,在信息不对称的前提下,因为国内市场上的交易都是按照法定比价进行交易,这就使得实际价值低的货币通过交换或获得实际价值更高的货币,从而导致最终交易中买者使用劣币进行支付二卖着被迫接受劣币,从而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直到市场上只剩下劣币流通。
只有在法定比价和市场比价不相等时才会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若法定比价和市场比价相等那么套利现象就不会出现,格雷欣法则也就不适用,所以格雷欣法则的实现也是基于国家制度的强制相关规定。
市场中的大量小额交易缺少小额面值的货币进行交易
在交易过程中如果进行小额交易的情况下,劣币能够被鉴定成色,所以缺乏小额面值的货币时交易者多数愿意接受劣币支付作为一种代替的支付手段进行打折支付,为劣币进入流通市场提供了条件。
反格雷欣法则现象
反格雷欣法则主要是指在一个外汇自由的市场上,流通着不同的货币,良币指的是品质较优、含金量高的货币,劣币指的是品质较差、含金量较低的货币,当人们更愿意接受并使用良币时就会导致市场上主要流通良币劣币被驱逐,即“良币驱逐劣币”的反格雷欣法则的现象。
而对于目前的货币体系,根据一价定律,我们用货币的购买力来判断货币是属于良币还是劣币,将购买力强的货币判定为价值更高、质量更好的“良币”,将购买力弱的货币判定为价值低、质量不好的“劣币”,当多种不同购买力的货币在市场上流通时就会出现“良币驱逐劣币”现象。
反格雷欣法则出现的原因
反格雷欣法则的前提假设是处在一个完全自由的外汇市场,没有法定比价的出现,即表明某种货币的实际价值和它的面值是相符的,所以相对于质量低的“劣币”,人们更易接受质量更好的“良币”来进行交易,从而优胜劣汰,即出现了反格雷欣法则。
具体案例
民国期间的反格雷欣法则现象
例如中华民国发币贬值导致物价飞涨,人们没有继续持有并使用这种“劣币”,而是大家都开始使用银元进行交易,甚至用物交换物;即出现了付款方愿意用“劣币”进行支付,但是收款方却不想接受“劣币”,进而导致了“良币驱逐劣币”的局面。
当今国际上的反格雷欣法则现象
现在的国际体系当中货币都是可以进行自由兑换的,没有固定的比例,所以出现了反格雷欣法则现象:由于美国是世界上强有力的大国之一,现在许多国家的货币仍使用的是本国的货币与美元挂钩的体系,所以其他国家的货币在与美元竞争的情况下都是处于劣势的局面,将处于优势的美元比作“良币”,将处于劣势的本币比作“劣币”当美币升值本币贬值时,人们就会选择用本币兑换美元,从而出现了良币驱逐劣币现象。
具体案例
成人高等教育中的“劣币驱逐良币定律”
现象表现
从1979年的“第一轮成人教育热”到1986年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的成人教育的稳定发展时期,再到1992年到20年代末期的“第二轮成人教育热”我国的成人教育一直迅速发展;到20世纪末以来高等教育规模不断扩大,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也使得部分院校出现不严格执行考核标准等的“放水”的现象,加之部分学生的功利的思想的加持使得这些教学质量低下、考核标准松的“劣币”学校相对于教学质量高、考核标准严的“良币”学校来说取得了更好的发展。
具体原因
教育质量标准不统一
我国的教育体系和学校的管理体系庞杂,使得学校的种类众多,很多学校虽然档次相同但是学生的培养方案却不相同,同时生源质量不同,两者的夹杂造成了学校的“市场比价比价”即含金量不同,但是毕业证书的效力即“法定比价”相同。
市场经济的思想影响了高等教育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飞速发展,我国的经济市场发展时间短,法律保障体系和竞争机制不够完善,使得竞争者们更多地关注了竞争中的利益因素而忽略了竞争本身;在高等教育中人们代入了“等价交换”的思想,认为毕业证书是学费而非自己的努力换来的。
“唯文凭”论的影响
我国的就业的竞争日趋激烈使得个别的证书成为评判人是否有能力的标准。
薄弱的道德水平
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国民的财富快速积累,而国民的思想道德的发展并没有和财富水平一样跟上,从而导致了“唯金钱论”“唯利益论”等现象的出现。
企业管理与“劣币驱逐良币定律”
如在企业中的文化素质偏低、技术能力不强、学习能力弱的老员工排斥素质高技术能力强、学习能力强的新员工的现象;当一些新设置的核心岗位引进能力强的新员工时为了平衡老员工的心理,薪酬的设置普遍相较于市场薪资便低进而导致新员工离开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