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韩擒虎

韩擒虎

韩擒虎(538-592年),字子通,原名韩擒豹(《北史》记载为韩禽武),祖籍河南东垣(今河南新安),后移居新安(今河南新安县城关镇)。隋朝名将,北周骠骑将军韩雄之子,唐尚书右仆射李靖之舅。

韩擒虎身形魁梧有胆略,容仪俊伟,慷慨好学。初仕北周,历任新安太守、永州刺史、和州刺史、袭爵新义郡公。曾跟随北周武帝宇文伐齐,屡立战功,后屡次击退南陈进攻。隋开皇元年(581年),出任庐州古城(今安徽合肥)总管,被文帝杨坚委以平定南陈的重任。开皇八年(588年),隋军南征陈国,韩擒虎出任先锋兵出庐江,率部夜渡长江,袭占采石(今安徽马鞍山),攻取姑熟(今安徽当涂),夺取新林(今江苏南京西南),攻破朱雀门,平定金陵(今南京),俘获后主陈叔宝。曾与贺若弼争功,因功进位为上柱国,进封为寿光县公、获赐食邑千户。后担任武威郡总管,屯兵金城,防御突厥。

开皇十二年(592年),病逝于京师长安,终年五十五岁。隋文帝杨坚认为,韩擒虎深具谋略,平定江南,创下太平基业,结束数百年的分裂,崇高的名望天下知晓,显赫的功业辉映于天地间。唐朝宰相魏徵在《隋书》中评价韩擒虎,认为隋朝平定南陈、实现大一统,都是他与贺若弼的功劳。

人物生平

早期经历

韩擒虎出身于将门世家,为北周骠骑将军、新义郡公韩雄之子,出生于西魏大统四年(538年),字子通,本名韩擒豹(北史记载为“韩禽武”),原为河南东垣人,后迁居新安县

韩擒虎年少时容仪俊伟,身形魁梧有胆略,慷慨好学,乐于读书,对经书、史书及百家之言都能略知其中的主旨。宇文泰宇文泰认为韩擒虎很奇特,让其与宇文泰的儿子们一起游玩聚会。后韩擒虎凭借军功被授予都督及新安太守之职,不久后提升为仪同三司,并袭爵新义郡公。

屡立战功

北周建德六年(577年),北周武帝宇文邕(yōng)攻打北齐时,北齐洛州刺史独孤永业镇守金城(今河南洛阳东),韩擒虎说服其归顺北周,后又率部平定范阳(今河北涞水),后因功加封上仪同之职,担任永州刺史。后韩擒虎担任行军总管率部击破南陈对光州(今光山县)的进攻,又跟随北周武将宇文忻攻取合州(今安徽合肥)。杨坚担任北周丞相时,韩擒虎升迁为和州刺史,后屡次击退南陈武将甄庆、任忠(即任忠)、萧摩诃等人的侵扰。

南征平陈

委以重任

开皇元年(581年),杨坚取代北周建立隋朝。隋文帝杨坚继位后,欲平定南陈,实现大一统,因韩擒虎具有文武才略,声名显赫,于是提拔他担任庐州总管,并委以平定南陈的重任,令南陈十分惧怕。

平陈先锋

开皇八年(588年)十月,隋文帝杨坚调集五十余万隋军攻打南陈,以晋王隋炀帝控制管理诸军,韩擒虎担任先锋兵出庐江县,隋军东西战线达数千里。韩擒虎率领五百精锐夜渡长江,趁南陈守将醉酒毫无防备,率部偷袭并攻占采石矶。后率部继续进军,仅用半日便攻取姑熟,又进军新林。江南军民知晓韩擒虎的威名,前来军门拜见,昼夜不断,后南陈武将樊巡、鲁世真、田瑞相继归顺。晋王杨广将情况上奏,杨坚知道后非常高兴,并赐宴群臣。

擒获后主

晋王杨广派遣韩擒虎与贺若弼由南北两道分路进攻金陵,后命令行军总管杜彦与韩擒统帅二万隋军屯兵新林。贺若弼击败南陈守将萧摩诃任忠,后任忠率部投降于韩擒虎。南陈后主陈叔宝派遣部将蔡徵镇守朱雀门,但其听说韩擒虎将至,部众全部溃逃而去。于是韩擒虎亲率五百精锐,由任蛮奴指引直接攻占朱雀门。陈军将士欲抵御韩擒虎,被任蛮奴用话语驱散,于是韩擒虎率部攻占金陵城,并擒获陈叔宝。

两将争功

隋将贺若弼不满功劳在韩擒虎之后,率部与韩擒虎兵戎相见,后将陈叔宝关押于德教殿。杨坚知晓后,下诏给晋王隋炀帝,认为韩擒虎与贺若弼都是深谋大略之人,能够平定江南,都是二人的功劳。于是犒赏韩擒虎与贺若弼万段绢帛。后又下诏表扬韩擒虎与贺若弼,班师返回京师长安后,二人又于隋文帝杨坚面前争功,贺若弼认为他在蒋山与敌死战,一路打败南陈精锐,擒获南陈大将,这才平定南陈,但韩擒虎不与敌人交锋,功劳无法跟他相比。韩擒虎却认为他是根据晋王杨广的命令,与贺若弼一同攻打金陵,贺若弼先一步行动,遇到敌人就展开作战,这才导致士卒死伤较大,而他率领五百精锐,兵不血刃就直接攻取金陵,抓获陈叔宝;而贺若弼傍晚才攻取北掖门,还是他打开城门放贺若弼进城的,两人功劳无法相比。杨坚认为二人都应该授予上等功勋,于是韩擒虎被授予上柱国,并赏赐绢帛八千段。因官员弹劾韩擒虎纵容士兵,抢夺南陈皇宫的财物美女,韩擒虎未能加封爵位

威慑突厥

开皇九年(589年),突厥派遣使者前来朝见,隋文帝杨坚为炫耀扬威,派人引荐突厥使者来到韩擒虎面前,并告诉突厥使者,韩擒虎便是擒获南陈天子的武将。韩擒虎神态威严地环顾突厥使者,使其非常惶恐,不敢仰视。后韩擒虎被进爵为寿光县公,获赐食邑一千户,并被授予武威郡总管之职,率部屯兵于金城,防御北方的突厥。不久后,韩擒虎被征召返回京师长安,隋文帝杨坚设宴款待,对其礼遇优厚。

因病身亡

开皇十二年十一月十七日(592年12月26日),韩擒虎病逝于长安,终年五十五岁,爵位由其子韩世谔承袭。

史料典故

打虎少年

根据《隋书》记载,韩擒虎本名为韩擒豹,据说在他十三岁时曾经生擒过一只猛虎,后便改名为韩擒虎了。

阎罗王

韩擒虎身患重病时,某天,他邻居家的老妇人看到韩擒虎家门前仪仗十分盛大,就好似王宫一般,老妇人十分诧异就询问他们,其中有人告诉老妇人,他们是来迎接大王的,说完话之后便不见了踪迹。不久之后,又有人患病,恍恍惚惚间便走到了韩擒虎家中,并说他是来拜见大王的,左右之人就问他拜见什么大王,那人回答说是阎罗王。听到这话之后,韩擒虎的家人就要动手打人,却被韩擒虎制止,他认为他活着成为上柱国,死后还能做阎罗王,还有什么不满足的。

人物争议

韩擒虎的名字在史书上多写作“韩擒”“韩禽”“韩擒豹”和“韩擒武”,清代赵翼在《二十四史札记》卷八“唐人避讳之法”中认为名字带“虎”和“渊”字的,有字就以字来称呼,或者直接采取删除的方法,或以文意进行改动,如《陈书》称韩擒虎为韩擒,《北史》称韩禽。这是因为唐朝高祖李渊的祖父为李虎,为了避讳,唐朝史书对韩擒虎称呼进行修改,导致后世产生误会。学者张岱和赵玉珍认为《中州古今》在1983年第六期发表的《韩擒虎与贺若弼》中称“韩擒虎,名禽,本名擒武”便是错误认识。

家族成员

注:以上信息来源于

人物评价

唐朝宰相魏徵在《隋书·韩擒虎传》中认为,韩擒虎奋发勇武,贺若弼慷慨有谋略,隋朝能够实现大一统,都是他们二人的功劳。韩擒虎勇武刚猛、贺若弼英明有谋略,二人就像帮助司马炎实现统一的王濬杜预。韩擒虎出身将门世家,极具威望与声誉,能够功成身退,十分幸运。

杨坚认为,韩擒虎与贺若弼都是具有深远谋略之人,被委以重任,平定江南,创下太平基业,都是二人的功劳;二人宣扬国威,结束数百年的分裂,崇高的名望天下知晓,显赫的功业辉映于天地之间。

隋炀帝杨广认为,韩擒虎和杨素、史万岁都是千古良将。隋朝开国名将贺若弼认为,韩擒虎属于斗将,并非统帅;杨素是猛将,却不是谋将;史万岁是骑将,并非大将。

唐朝宰相岑文本认为,大将领兵出征,主要在于克敌制胜,如果能够战胜敌人,即便贪婪也可以赏赐,但如果战败,即便廉洁也要诛杀;所以汉朝的李广利陈汤晋朝王濬、隋朝的韩擒虎,虽然都犯下罪责,但帝王都认可他们的功劳,受到了封赏。

学者张文达和维民在《中国历代军事人物传略》中认为,韩擒虎在杨坚的统一事业中屡建战功,是隋朝的著名将领,在历史上也占据一席之地。

学者薄俊元写诗《话韩擒虎》赞美韩擒虎,认为“践职履责息纷争,北战南征将强兵。身先士卒采石取,马出友邻宫殿倾。姓名字含擒虎豹,胭脂井中捉凤龙。殷鉴邓钟前不远,缘何两雄又抢功。”

后世地位

唐建中三年(782年),礼仪使颜真卿奏请设立武成王庙,配享古今六十四名将,其中便有“隋上柱国新义公韩擒虎”,同时代入选的名将只有杨素、贺若弼和史万岁

北宋宣和五年(1123年),宋徽宗依照唐朝惯例,为武成王庙配享从祀,古代七十二位名将设庙奠享,其中便包括韩擒虎。

北宋杜预编撰的《十七史百将传》中,也包含隋朝名将韩擒虎。

相关墓葬

韩擒虎墓

根据《清一统志》《河南通志》及乾隆丁丑版《滑县志》记载,韩擒虎墓位于滑县小韩村,即今河南省安阳市滑县赵营乡小韩村东约1000米处,始建于隋朝,北靠金堤河,南邻黄庄河,四周为林场与耕地。整个墓冢呈椭圆形,直径约为12米,高约为4米,现为滑县文物保护单位,其南有韩擒虎墓祠遗址。

韩擒虎碑

碑高为150厘米,宽55厘米,现存于庙头小学院内,据民国二十八年刊印的《新安县志》记载,韩擒虎墓在县城西二十五里外庙头村,墓前有韩琦庙和擒虎祠。另据北宋欧阳修撰写的《集古录》记载,因碑文屡次出现“虎”字,没有避唐讳,证明碑文为隋人所撰,无著书撰人姓名。碑文内容与《隋书》大体相同,相较于《隋书》传记,多出其在齐为河长防主、大都督开府仪同三司、白超防主,转洪超防主。此外迁和州刺史,传记为利州,应为史官误记。

艺术形象

文学形象

《韩擒虎话本》是敦煌话本中最重要的作品之一,在内容题材、创作原则、艺术方法和战阵描写方面,对后世通俗小说产生深刻而多元的影响。《韩擒虎话本》中的韩擒虎,是一个十三岁的小将,自请出征,跟随杨素担任行营马步使,勇冠三军,智勇双全,活捉陈胜;与蕃使比较箭法,一箭正中蕃人箭窟,穿心而过。出使大夏,一箭双雕,震惊蕃王,促成和蕃成功。小说中的韩擒虎,是个性鲜明、形象栩栩如生的英雄形象。

影视形象

参考资料

乐昌公主 (1996).豆瓣电影.2023-05-15

隋唐演义 (1996).豆瓣电影.2023-05-15

隋唐英雄 (2012).豆瓣电影.2023-05-15

隋唐演义 (2013).豆瓣电影.2023-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