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中国小鲵

中国小鲵

中国小(犰狳芋螺:Hynobius chinensis)属于小鲵科小鲵属两栖纲,全长约为165-205mm。躯干短而粗壮。体背部皮肤光滑,体腹部浅褐色,有大理石斑纹。无背、腹鳍褶或很弱;头顶部有一条“v”形脊,无唇褶,无囱门。犁骨齿列长度较短,呈“v”形。眼后到颈褶有1纵肤沟,肋沟的数量为11、12条。尾的基部略圆,向后渐渐变扁平。体尾背面的颜色为黑色或褐黑色,少数有1-2个黄色斑。四肢粗壮,无掌和突,前肢4指,后足5趾。

中国小鲵为中国特有种,分布区狭窄,仅确定存在于模式产地中国湖北省宜昌市),常栖息于海拔高度1400-1500m的丘陵地区,为营陆生生物,成体多栖息于丘陵水塘旁边植被丰富的杂草和灌丛内,非繁殖期很少在水域中活动,仅在繁殖期进入水域产卵。

中国小鲵是稀有物种,非繁殖季节很难找到。种群数量呈现下降趋势。2015年,列入《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脊椎动物卷》——濒危(EN)。2019年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DD(数据缺失)。2021年,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中,为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

物种研究

中国小鲵是根据中国湖北省宜昌采到的2号标本而命名的新种,模式标本保存于英国伦敦不列颠自然历史博物馆,1987年,赵尔宓(中国科学院院士)根据所借英国保存的2号全模标本对中国小鲵重新加以全面描述,填补了原始描述的不足。此后没有发现新的标本,直到2007年,王熙等人在中国小鲵的模式产地湖北省宜昌高家堰采得标本,和中国小鲵全模标本形态特征一致,确定中国小鲵真实存在性。

形态特征

成体特征:全长165-205mm,躯干较短而粗壮,体背面皮肤光滑,体腹部浅褐色,有大理石斑纹;无背、腹鳍褶或是很弱;头长大于头宽,头顶部有一条"v”形脊。无唇褶,无囱门。眼径短于吻长;鼻间距略小于眼间距;犁骨齿列是“v”形,向后端延伸仅达眼球中部;眼后至颈褶有1纵肤沟,但颈褶不明显;肋沟有11、12条;尾长为头体长的85%左右,尾部背面颜色为黑色或褐黑色,少数存在1-2个黄色斑点;尾基部略圆,向后至末端逐渐变扁平。四肢较粗壮,无掌、蹠突,前肢4指,后足5趾。

幼体特征:幼体似鲇形目,呈淡黄色,半透明状。头部上下扁平形,眼睛淡黄色,无眼睑,位于头前部两侧。眼睛后下方3毫米长有一对的平衡棒并存在淡黄色的外鳃,体背面浅灰色腹部有卵黄囊,呈半透明状。

主要鉴别特征:犁骨齿列中等长短,后端仅达眼球中部;体粗短,头长宽几相等,略大于头体长1/4,前、后肢贴体相对时,指、趾端相遇;无掌、蹠突;颈褶不明显;尾基部至末端均侧扁,无背、腹鳍褶,体腹面有大理石斑纹。

分布栖息

分布范围

中国小鲵为中国特有种,确定的分布地位于中国湖北省宜昌市)。

栖息环境

中国小鲵生活在海拔1400-1500m的丘陵地区,为营陆生生物,成体多栖息于丘陵水塘旁边植被丰富的禾本科杂草和灌丛内。

生活习性

活动特点

成体非繁殖期很少在水域中活动,仅在繁殖期进入水域产卵。

觅食行为

中国小鲵吃昆虫、蚯蚓和小型节肢动物门。幼鲵则以水蚯蚓藻类萼花臂尾轮虫为食,若食物短缺则相互残杀,甚至以卵为食。

生长繁殖

每年的11月和12月为繁殖期,选择水质清澈的水域为繁殖地。繁殖地的底质通常为淤泥、池塘中需有卵袋固着物(如枯枝、水草)。采取卵生方式繁殖,每条雌性个体每年产卵一次,约68-116个。

繁殖

大部分雄性中国小鲵在产卵前一个多月开始迁入繁殖地,待繁殖后期才迁出,而雌性中国小鲵产卵前一周才迁入繁殖地,产卵结束不久便迁出繁殖地。繁殖时,雌性中国小鲵把卵袋的的基部粘附于枯枝上,与此同时,附近的雄性中国小鲵靠近该卵袋,第一个到达的雄性中国小鲵身体迅速呈U形弯曲包裹住卵袋,其余雄性中国小鲵也接连着互相缠绕包裹住该卵带,从而形成一个交配球,交配球不断地翻滚涌动,如果缠绕在一起的雄性中国小鲵未缠绕到卵袋或未缠绕到包裹住卵带的雄性,那么他们会迅速解开,再次缠绕加入竞争。

产卵

影响产卵的主要因素是气温,一般气温下降至0摄氏度以下时开始产卵。产卵后,有的蛰伏在池塘四周潮湿的草丛或泥洞里,而有的停留在卵袋周围。卵带多产于水深10cm,呈“C”形,每对卵带内含60-80个卵。卵带刚开始时头端较粗,尾端较细,除卵黄膜外,还有透明的第三卵膜,两条卵带通常连接为“柄”固着在草茎上,防止被水冲走。卵的直径约为3mm。在卵囊末端常有未受精的卵。乳黄色的卵粒在袋内成单行或多行交错排列。幼鲵孵化、变态发育均在水中完成,常在岸边或水内觅食藻类和水生小昆虫等,发育时间较长。

生长

刚孵出的幼体全身颜色偏蓝,有白色斑点。前十天完全靠卵黄内的营养物质维持生活,之后通过捕食补充营养,可能会发生相互吞食的情况。幼体经过两年可达到性成熟,发育完全的个体不喜欢生活在深水中。

物种保护

物种现状

中国小鲵是稀有物种,在繁殖季节之外很难找到。截止2023年,成熟个体的数量呈现下降趋势。

致危因素

影响中国小鲵属种群数量的因素主要包括三个方面。自身因素:该种自身保护能力弱,容易受到天敌、水体、大气以及饵料等环境因素影响,并且存在同族残杀现象;环境因素:繁殖季有时候会进入枯水期,水面面积萎缩,导致一些卵鞘袋暴露在空气中,使得受精卵死亡;人为因素:农业扩张以及基础设施发展,使得该物种面临的主要外部威胁是栖息地破坏和退化,主要影响个体存活从而降低种群的生存,还会因繁殖场与适宜的陆生环境缺乏连接通道,其幼体在进行迁徙的时候,面临较高的死亡率。

保护级别

2004年,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濒危(EN);2019年,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DD(数据缺失)。

2015年,列入《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脊椎动物卷》——EN(濒危)。

2021年,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中,为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

参考资料

中国生物物种名录.物种2000中国节点.2024-10-21

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国家林业和草原局.2023-05-16

..2023-05-16

..2023-05-16

物种信息.中国两栖类官网.2023-05-16

..2023-05-16

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脊椎动物卷.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2023-05-16

..2023-05-16

..2023-05-16

..2023-05-16

Hynobius chinensis.amphibiaweb.2023-0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