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蘑菇

蘑菇

蘑菇(学名:Agaricus campestris L.),又名菌子、肉菌、四孢蘑菇、黑蘑、鸡脚蘑、野蘑菇、白蘑菇、田蘑菇、雷窝子等。蘑菇科(Agaricaceae)蘑菇属(Agaricus)真菌。广泛分布于欧洲北非亚洲以及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地。在中国分布于黑龙江省江苏省、台湾、陕西省内蒙古自治区云南省等地。春、夏、秋季野生于草地、田野、路旁、林间空地,常成群或单个生长。

蘑菇子实体中等至稍大。菌盖初期球形至扁半球形,后渐平展,白色至乳白色,有时呈浅褐色,光滑或后期具丛毛状鳞片。菌肉白色,厚。菌褶初粉色,后变至褐色及深褐色,较密,离生,不等长。菌柄较短粗,圆柱形,近光滑或略有纤毛,白色,中实。菌环单层,白色,膜质,生菌柄中部,易脱落。孢子印褐色。孢子褐色,椭圆形至广椭圆形,光滑。

蘑菇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口感好,被誉为“素中之荤”,是一种对人体健康有益的食用菌。此外,蘑菇子实体为中药蘑菇的基源之一,尤以菌蕾为佳。具有健脾开胃,平肝提神的功效。

历史

蘑菇的人工栽培始于法国路易十四时代(1707年),起初是由巴黎附近的劳动人民栽培,他们利用开掘碳酸钙后的洞穴进行栽培,所用菌种取自野生的蘑菇菌丝体,这种原始的栽培方法持续了近200年。1893年,Costantin 和 Matruchot 发明了蘑菇孢子的发芽培养法;1902年,Dugger 用蘑菇的组织培育纯菌种,并获得成功。从此蘑菇进入了科学种菇的阶段。19世纪初,蘑菇栽培开始从法国传至英国荷兰德国和美国等国家,并进一步扩大到世界各地。中国蘑菇人工栽培起步较晚,于1935年引进,只在上海等几个大城市郊区少量种植,产量较低。中国蘑菇规模性生产起始于20世纪60年代,2002年就已成为蘑菇的主产国之一,超过美国、法国,居世界第一位。

命名

1753年,卡尔?冯?林奈正式对蘑菇进行描述,并将其命名为 Agaricus campestris,沿用至今。种加词 campestris 来自拉丁语中的“田野”一词。有很长一段时间,蘑菇属(Agaricus)被命名为 Psalliota,源于一个希腊单词,指的该属真菌的菌环。因此,在一些古老的文献中把蘑菇称为 Psalliota campestris ,这也是蘑菇的主要异名。

特征

蘑菇子实体中等至稍大。子实体由菌盖、菌柄、菌褶、菌环组成。

菌盖

菌盖初期为半圆形,被菌膜包裹,成熟时好像一把撑开的伞,老熟时趋于平展。白色至乳白色,有时浅褐色,表面光滑而不黏,着生有纤维表皮或纤维鳞片,干燥时边缘裂开。直径5-15厘米,边缘具有卷毛,是菌膜的残留物。菌肉白色,厚。

菌褶

菌褶着生于菌盖下面,呈放射状,与菌柄离生。初粉色,后变至褐色及深褐色,较密,离生,不等长。菌褶表面覆以子实层,子实层表面密生担子,担子顶端产生担孢子

菌柄

菌柄圆柱形,基部略粗,上部渐细,白色,中生,内充实,长5-12厘米,直径2-3厘米,表面光滑,肉质,基部着生菌索。

菌环

菌环是菌膜的残留物,单层,白色膜质,具条纹状痕迹,易脱落消失,着生在菌柄的中上部。

担孢子

蘑菇成熟开伞后,在菌盖的下面散落的白色粉状物就是担孢子。在显微镜下观察,担孢子为椭圆形,表面光滑,初为白色,后逐渐变成褐色。孢子印褐色。

分布

分布范围

蘑菇广泛分布于欧洲北非亚洲以及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地。在中国分布于黑龙江省吉林省河北省江苏省、台湾、陕西省甘肃省山西省、新疆、西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四川省云南省等地。

栖息环境

蘑菇春、夏、秋季野生于草地、田野、路旁、林间空地,常成群或单个生长。

习性

蘑菇是一种腐生真菌。其菌丝生长温度5-25°C,28°C时停止生长,最适温度20-25°C;子实体生长温度8-22°C,最适温度13-16°C。蘑菇菌丝生长阶段空气相对湿度要求在70%左右;子实体生长阶段,需要较高的空气湿度,以85%-90%为宜。适宜蘑菇生长的pH范围是3.15-9.02,最适pH为7,小于3.15时不生长。氧气对蘑菇菌丝生长的影响不显著,菌丝在生长初期对氧气的要求不严格,后期需求较多。蘑菇菌丝可在较暗环境下正常生长,子实体生长阶段也不需要光照。

生活史

蘑菇的子实体能产生上亿颗孢子,在子实体成熟后从菌褶的两面弹射下来,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萌发。孢子萌发时先在一端伸出芽管,芽管不断发生分枝和延长,形成单核菌丝(初生菌丝)。初生菌丝发生质配形成双核菌丝(次生菌丝)。次生菌丝是蘑菇菌丝的主要存在形式。次生菌丝发育到一定阶段,在适宜环境条件下形成子实体,在子实体即将成熟的时候,菌褶两侧的次生菌丝顶端的一个双核细胞(原担子)逐渐变宽扩大,顶端产生4个突起,两个核也融合为合子,然后进行二次分裂,发育成4个孢子,因此蘑菇也被称为四孢蘑菇。子实体发育成熟后,再次弹射出孢子,完成一次生活史。

栽培

培养料前发酵

秸秆、粪肥可作蘑菇培养料,按配方配制培养料后,经过堆制发酵才能用来栽培蘑菇。发酵场地应选择离水源较近的地方,场地要硬化。一层秸秆一层粪肥的堆积起来,一般堆6-8层。堆制后,在温度上升到一定高度时及时翻堆,改善发酵条件,防止中心温度过高,同时检查培养料的干湿情况。一般情况下,从堆制开始到发酵结束需要30天左右,中间需翻堆4-5次。

培养料后发酵

将发酵好的培养料运进室内,进行后发酵。将门窗及通风口关闭,并将室内温度提高到60°C,保持5-6小时,然后降至50°C并维持4-5天,再将温度降至25°C左右,然后接种。后发酵的作用是进一步改善培养料的营养物质,使蘑菇菌丝更好地生长。

接种及覆土

发酵结束后,当料温稳定在28°C时开始接种。接种方式有穴播、条播、撒播等,穴播较为普遍。人工栽培必须熟料覆土 ,否则不能出菇。接种后15-20天,即可覆土。

出菇管理

覆土后进入发菌期。此阶段温度应控制在22-24°C,相对空气湿度保持在70%-80%。当出现白色米粒状蘑菇原基时,标志着蘑菇由营养生长进入生殖生长,这时温度应降至适宜子实体生长的14-16°C,并注意补水,保持良好通风。待蘑菇充分膨大而没有开伞之前及时采收。

病虫害防治

病害及其防治

蘑菇在栽培中常见的病原菌胡桃肉状菌、疣泡霉菌、轮枝霉等。胡桃肉状菌是蘑菇菌的一种较常见竞争性杂菌,会抑制蘑菇菌丝生长,造成蘑菇减产。疣泡霉菌会引起蘑菇湿泡病,受轻度感染时,菌柄肿大成泡状畸形;子实体分化时被感染,会形成不规则组织块,上面覆盖一层白色绒毛状菌丝,这种菌丝会逐渐变成暗褐色,常从患病的组织中渗出暗褐色的液滴,有腐败臭味。轮枝霉会引起蘑菇干泡病,干泡病和湿泡病症状相似,但质地较干,不腐烂,无臭味,组织块较小。以上蘑菇病害可通过多菌灵、多菇丰、甲醛、代森锰锌等进行防治。

虫害及其防治

蘑菇在栽培中常见的害虫有菇蚊、瘿蚊科、菇蝇等。菇蚊以美国白灯蛾为害,咬食培养料、蘑菇菌丝,也危害子实体,使菌柄内出现隧道,蘑菇变松软,最后死亡腐烂。蚊幼虫常大量聚集在菌柄附近,有时爬在菌柄上蛀食。菇蝇以幼虫蛀食菌丝体和菌柄、菌盖,严重时可使幼菇死亡。成虫不直接危害,但传播病菌。蘑菇虫害可通过菇净、敌敌畏鱼藤酮等药剂进行防治。

用途

食用营养

蘑菇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口感好,被誉为“素中之荤”。其蛋白质含量高于一般蔬菜,含有的氨基酸种类丰富,除常见的谷氨酸精氨酸赖氨酸L-苯丙氨酸等,还有一些稀有的氨基酸。此外,蘑菇还含有丰富的各类维生素和矿物质,如维生素B2维生素c、钙、铁、钾、钠等。是一种对人体健康有益的食用菌。

医学药用

蘑菇子实体为中药蘑菇的基原之一,尤以菌蕾为佳。味甘,性平。归肠、胃、肺经。具有健脾开胃,平肝提神的功效。主治饮食不消,胃纳呆滞,产后缺乳,高血压病,神倦欲眠。此外,蘑菇于23-30°C培养22天,其培养液能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肠道沙门氏菌大肠杆菌。蘑菇乙醇提取物有降血糖作用。

相关研究

蘑菇生长过程中会形成的蘑菇圈。王波等研究表明,蘑菇圈内、外的植物生长状况一致,而圈上的植物长势明显强于圈内、外,可能是蘑菇生长过程中,产生的代谢产物对植物生长具有促进作用,或是促进了固氮微生物的繁殖,为植物生长提供了氮素营养。此外,该研究还发现,同一个蘑菇圈上的蘑菇子实体存在生长期差异,以及不同程度的遗传差异,遗传相似系数在0.473-0.755之间。

物种对比

参考资料

Agaricus campestris L..First Nature.2023-05-18

蘑菇.物种2000中国节点.2023-05-18

..2023-05-18

..2023-05-30

Agaricus Campestris.Ultimate Mushroom.2023-05-18

Amanita Virosa.Ultimate Mushroom.2023-05-18

Agaricus xanthodermus.Ultimate Mushroom.2023-0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