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新觉罗·舒尔哈齐
爱新觉罗·舒尔哈齐(1564-1611),又名速儿哈赤,显祖塔克世第三子,清太祖努尔哈赤同母胞弟,是努尔哈赤早期阵营中,仅次于努尔哈赤的二号人物。
舒尔哈齐生于明嘉靖四十三年(1564),五岁时,母亲离世,而继母那拉氏为人寡恩,怂塔克世分家,只分给少许家产,舒尔哈齐兄弟被迫靠采集山货运到集市出售,以维持生计。万历十一年(1583),因父祖在混战中遭到明军的误杀,于是随努尔哈赤起兵。“自幼随征,无处不到”的舒尔哈齐很快展示出了杰出的军事天赋,辅佐努尔哈赤完成了女真的统一。但二人在政见上却发生了分歧,时有争端,万历三十五年(1607)乌碣岩之战中,舒尔哈齐虽被赐予“达尔汉巴图鲁”称号,但其部将常书、纳齐布由于避战缘故被努尔哈赤下令处死,舒尔哈齐以死据争,保全二人,但被努尔哈赤剥夺了统兵权。
地位不下努尔哈赤且实力雄厚的舒尔哈齐,早年便与明朝关系密切,其与努尔哈赤闹翻后,转而接受明朝的册封,移居黑扯木,准备重建建州右卫。努尔哈赤很快诛杀了舒尔哈齐长子阿尔通阿、三子扎萨克图,迫使其回归并幽禁。万历三十九年(1611),舒尔哈齐死于幽禁处,享年48岁,初葬于辽宁新宾的清永陵,后于天命九年(1624年)迁葬于东京陵。顺治帝十年(1653年),舒尔哈齐被追封为和硕庄亲王。
人物生平
随兄起兵
有鉴于金朝曾给宋朝造成巨大的创伤,明朝对女真各部采取“分而治之”的分化政策,分别授于各部首长都督、都指挥、指挥等官职和数目不等的敕书,使之各自为政。在这一背景下,明初,舒尔哈齐六世祖爱新觉罗·孟特穆接受了明成祖朱棣授予的建州卫都指挥使一职,掌建州左卫;至祖父爱新觉罗·觉昌安时,家族已没落,虽是建州左卫都指挥,却是有名无实,乌拉部首领布占泰与叶赫部首领那林孛罗就曾称努尔哈赤、舒尔哈齐为“本以无名常胡之子”。
觉昌安之子塔克世有两位妻子,第一位是喜塔喇氏,生有努尔哈赤、舒尔哈齐、爱新觉罗·雅尔哈齐兄弟三人,其中舒尔哈齐生于明嘉靖四十三年(1564),五岁时,母亲喜塔喇氏去世,继母那拉氏为人寡恩,待前妻之子颇为刻薄,怂恿塔克世分家,只分给少许家产,舒尔哈齐兄弟被迫靠采集山货运到集市出售,以维持生计。
万历三年(1575),舒尔哈齐的外祖父王杲为后金右卫的首领,曾率部屡犯明边,遭到辽东总兵李成梁的围剿后凌迟处死。王杲死后,其子阿台、阿海欲再犯明边,舒尔哈齐的祖父爱新觉罗·觉昌安担心祸及孙女,与爱新觉罗·塔克世一同前往劝说阿台投降,在混战中遭到明军的误杀。明朝虽给与努尔哈赤兄弟补偿,但并未处罚作为明军向导的图伦城城主尼堪外兰,努尔哈赤兄弟遂以“十三副遗甲”起兵,开启了兼并之路。
左辅右弼
舒尔哈齐与其兄起兵后,建州众多部落纷纷归附,部分女真族人因担心遭兄弟两人牵连,反而阻挠已结盟的诸位首领出兵;接着又派人多次暗杀,导致了努尔哈赤妹夫以及侍卫被杀。不过,兄弟俩同仇敌忾,不仅手刃了尼堪外兰,而且相继征服了浑河、董鄂、苏克素浒、哲陈等部后,又开始了兼并海西女真、东海女真,历经十年,完成了统一女真各部。
舒尔哈齐作为最得力的辅弼佐理,遇到军政大事时,则与努尔哈赤“策定而下,无一人闻者”;出击征讨则与努尔哈赤一同披甲上阵,统兵厮杀,其先是在万历二十七年(1599)建州部和哈达部的关键一战中,自告奋勇作为先锋,率领先头部队抵挡住了哈达部出城之兵,使得努尔哈赤得以率部绕行,寻找哈达部防御薄弱之处进攻,最终建州部生擒了哈达部贝勒孟格布禄。此外,面对强大的乌拉部时,努尔哈赤先期采取了怀柔政策,不仅扶持布占泰成为乌拉国主,还与其联姻;舒尔哈齐紧随兄长的脚步,先后三次与布占泰联姻。
关系密切
与努尔哈赤是个坚定“反明派”不同,当代学者冯年臻认为,尽管舒尔哈齐是努尔哈赤起兵中不可或缺的一员,但却是个“拥明派”,与明朝一直关系密切。早在万历二十三年(1595),舒尔哈齐首次进京朝贡,便对明朝怀有好感;万历二十五年(1597)第二次进京朝贡时,明朝给予特别的优抚,舒尔哈齐得到了与努尔哈赤同等的政治待遇和礼遇;而后舒尔哈齐还与明总兵李成梁结成亲家,将女儿嫁给了李成梁之子李如柏为妾室;万历三十四年(1606),在努尔哈赤连续二年不肯进贡的情况下,舒尔哈齐第三次入京朝贡,明朝再次确认了其都督、都指挥的政治身份。期间,舒尔哈齐的妻子于万历三十三年(1605)病故,明朝的辽东官员不仅派遣专人前往吊唁,而且还动支夷税银两,置办桌席二十张,羊牛等物。
两头政长
女真人素来有“两头政长”的传统,在地位上,努尔哈赤、舒尔哈齐是平等的,不存在高低尊卑之分。二人同为建州“左卫酋长”,服色也基本相同;明朝同称二人为“都督”,努尔哈赤被称为“大都督”,舒尔哈齐被称为“二都督”,以示区分;建州女真内部同样将舒尔哈齐视作为“国主”;而舒尔哈齐也可以单独设宴接待使臣,另外其还要求朝鲜使臣日后送礼的规格要与努尔哈赤等同。且各自独立,努尔哈赤与舒尔哈齐同住一城时,二者的住处在布局上基本对称,各以十座,分为木栅,各造大门。军事力量方面,努尔哈赤拥有重兵万人,将领150余名,战马700匹;舒而哈齐有重兵5000人,将领40余名,战马400匹。
乌碣岩之战
出于维护其统治的需要,明朝对女真人采取了“分而治之”的政策,扶持某一部以抑制另一部。见努尔哈赤崛起,明朝便转而极力拉拢舒尔哈齐。随着时间的深入,关系日益紧张,互不妥协的兄弟俩“在国家大政中”发生激烈争吵时有发生,以致于发生了兄弟墙的一幕。
万历三十五年(1607),东海蜚敖城部众因不堪海西四部中乌拉部的欺压,转而投靠建州女真,不过需要穿越乌拉部的控制范围,加之路途遥远,提出希望派兵护送,舒尔哈齐受命与爱新觉罗·褚英、爱新觉罗·代善等人领兵三千,前往接应,在乌碣岩重创了乌拉部,战后被赐予了“达尔汉巴图鲁”称号。但战后努尔哈赤以作战不利为由,欲将舒尔哈齐部将常书、纳齐布处死,舒尔哈齐以死据争,最终努尔哈赤罚常书一百两黄金,夺了纳齐布下属的人马,并剥夺了舒尔哈齐的统兵权。
幽禁致死
由于明朝辽东的控制力不断下降,便有意在铁岭东南重建后金右卫。 万历三 十六年(1608),舒尔哈齐接受明朝册封,成为建州右卫首领,旋而与长子阿尔通阿、三子扎萨克图商议,移居铁岭东南的黑扯木,准备重建建州右卫。努尔哈赤亦是于万历三十六年(1608)开始着手改善与明朝的关系,先是积极交涉朝贡事宜,此后不久又亲赴北京补贡。同时,也向夙敌乌拉部示好,再度与乌拉部首领乌喇那拉·布占泰联姻,为自已争取了有利的外部环境。随后,努尔哈赤迅速出手,于万历三十七年(1609)诛杀了阿尔通阿、扎萨克图,迫使舒尔哈齐回归,并将其幽禁。万历三十九年(1611),舒尔哈齐死于幽禁处,享年48岁,初葬于新宾满族自治县的清永陵,后于1624年(1624年)迁葬于东京陵。顺治帝十年(1653年),舒尔哈齐被追封为和硕庄亲王。
人物评价
当代学者冯年臻在《舒尔哈齐死因新探》一文中,认为舒尔哈齐的思想具有两重性,一方面是进取,其自幼随征,成为努尔哈赤“复祖父之仇”的同路人,为建州女真的统一大业立下了汗马之功。对此,《清史稿》评价其:庄亲王佐太祖建业,将出师,登而谋,策定驰而下,黄道周亟称其骁勇。但另一方面随着地位的改变,舒尔哈齐开始转向了保守,毫不动摇地向称臣明朝,接受明朝的各种政治待遇,成为坚定的“拥明派”,从而与努尔哈赤发生了巨大的分歧,从而被剥夺了兵权,继而选择出走,打算重建后金右卫,与努尔哈赤分庭抗礼,结果落得了幽禁致死的悲惨结局。
家族成员
父母
兄弟
诸子
相关争议
明朝方面称舒尔哈齐“多智习兵”“骁勇雄部落中”,朝鲜方面也称其“有战功,得众心”。不过,因政见分歧逐渐增大,舒尔哈齐最终遭到努尔哈赤幽禁致死,导致后世的清代典籍隐没了其诸多正面的记载,仅留下两次作战记录也作出了更改,予以了贬低。对此,当代学者刘德鸿在《论舒尔哈齐》一文中认为,在万历二十七年(1599)对哈达部的作战中,努尔哈赤见自告奋勇作为先锋的舒尔哈齐兵临城下却又按兵不动,便怒斥向后,是不可信的。一则如若此时努尔哈赤所部接替舒尔哈齐的前锋,已然出城迎战的哈达部很容易趁机进攻,其次两军短兵相接,努尔哈赤却统兵绕城,容易陷入哈达部的内外包夹,实际上此战是在二人通力合作之下,才大获全胜的。而在万历三十五年(1607)的乌碣岩之战中,早先的《满文老档》记载舒尔哈齐被一大山所阻,导致“未能多杀敌兵”,而后的《清太祖武皇帝实录》却改为了“未得掩杀大敌”。事实上,舒尔哈齐在此战中的功劳比带头奋力冲杀的爱新觉罗·褚英和斩杀乌拉部主帅的爱新觉罗·代善都大,因为赐予褚英“阿尔哈图土门”称号,意为广略、多谋,赐予代善的“古英巴图鲁”称号,意为有突出贡献的英雄,都不及赐予舒尔哈齐的“达尔汉巴图鲁”称号,意为神圣的英雄。
墓葬
舒尔哈齐陵园位于辽阳东京陵阳鲁山,占地面积1800平方米,坐东朝西南,两院寝,前为碑院,后为坟院,陵园四周绕以矩形丈余高的青墙,前有陵门一间,两级石阶,门为硬山式,青砖布瓦。拱门两侧下堿及券脸均为石砌成,下堿雕饰麒麟图案,拱形门券及两侧镌刻对联:上联“忠思言”,下联“执事敬”,横批“江山千古”。院内正中的碑亭为光绪年间钦派山西省候补同知光监修,建在约一米高台基上。单檐四券门,券门雕花卉图案,亭内彩绘天花藻井。碑龟首,高近5米,宽124厘米,厚42厘米,碑文满汉合壁。其文言文曰:“庄达尔汉巴图鲁亲王碑。惟国家褒显宗英,推崇皇族,生颁荣秩,殁予追封。笃本支,昭亲爱也。尔达尔汉把免鲁舒尔哈齐乃太祖高皇帝胞弟,朕之叔祖,系序即尊,天潢孔切,更生览,克奏肤功宜用追崇,以彰德,兹特加封尔为亲王,列在屏藩,聿展贻孙之微,光施泉壤,允敷敦族之仁。勒诸贞,永垂不朽!顺治十一年三月初十日立制作所。”右侧镌满文七行,碑身四周有龙戏珠纹。
影视形象
参考资料
努尔哈赤 (1986).豆瓣电影.2023-05-21
满清十三皇朝1 (1987).豆瓣电影.2023-05-21
太祖秘史 (2005).豆瓣电影.2023-05-21
独步天下 (2017).豆瓣电影.2023-0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