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燕
家燕(学名:Hirundo rustica),又称燕子,是燕科燕属鸟类。家燕是小型鸟类,体形纤细,体长15~19厘米,体重14~22克,翼展为31.8~34.3厘米。额部深栗色;上体羽毛为蓝黑色,闪金属光泽;颏喉部及前胸栗色;腹部白色。尾深叉形,长,形成“燕尾”。
家燕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多见于北纬71°以南的欧洲、亚洲、北美洲地区,以及非洲北部地区。其在部分地区是一种夏候鸟,越冬时会向低纬度地区迁移,如生活在中国东北地区的种群会到东南亚地区越冬,生活在加拿大、美国部分地区的种群会到墨西哥中部地区越冬等。它们是常见的伴人鸟类,喜栖息于人类居住环境,常成群栖息于房顶、电线、谷仓或其他附属建筑等人工构筑物上。
截至2018年评估时,家燕的全球种群数量在减少。2000年,家燕被列入中国《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2018年,它们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无危(LC)”等级。2021年,家燕被列入《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征求意见稿)》。家燕以有害昆虫为食,是一种重要的食虫益鸟。
形态特征
家燕是小型鸟类,体形纤细,体长15~19厘米,体重14~22克,翼展为31.8~34.3厘米。虹膜褐色。喙黑褐色,短面宽扁,基部宽大,呈倒三角形,上喙近先端有一缺刻;口裂极深,嘴须不发达。跗和脚黑色;脚短而细弱,趾三前一后。尾深叉形,长,形成“燕尾”。
雄鸟:额部深栗色。上体包括翅上内侧覆羽蓝黑色,闪金属光泽。初级飞羽黑色,内具宽阔褐色羽缘;次级飞羽外翈蓝黑色,闪金属光泽,内翈黑褐色;翅狭长面尖。尾羽暗里褐色,微闪蓝色光泽;最外侧两枚尾羽特别延长;除中央一对尾羽外,所有尾羽的内翈具白斑。颏喉部和前胸栗红色。后胸有不完整的黑色胸带(颏喉部的栗红色向后延伸入胸带),后胸、腹部、尾下新羽淡棕白色,无斑纹。
雌鸟:最外侧一对尾羽较短,额、颏喉部的栗红色也较暗,余部与雄鸟相似。
家燕幼鸟的尾羽较成鸟短;羽色与成鸟相似,但上体羽较暗淡;下体羽比成鸟深,呈栗棕白色。
分布栖息
分布范围
世界分布
家燕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多见于北纬71°以南的欧洲、亚洲、北美洲地区,以及非洲北部地区。在欧洲,其主要分布于挪威、瑞典、芬兰、德国、法国以及地中海地区等;在亚洲,其主要分布于土耳其、印度、缅甸、日本、中国及堪察加半岛地区等;在北美洲,其则主要分布于加拿大、美国、墨西哥等国。其在部分地区是一种夏候鸟,越冬时会向低纬度地区迁移,如生活在中国东北地区的种群会到东南亚地区越冬,生活在加拿大、美国部分地区的种群会到墨西哥中部地区越冬等。
中原地区分布
家燕在中国分布于大部分地区。
亚种分布
栖息环境
家燕是常见的伴人鸟类,喜栖息于人类居住环境,常成群栖息于房顶、电线、谷仓或其他附属建筑等人工构筑物上,低声细碎鸣叫;它们还会在桥下、老房子的屋檐、船坞、岩石洞穴中、甚至在缓慢移动的火车上筑巢。它们通常在海拔3000米以下筑巢。
生活习性
觅食行为
家燕主要食物为昆虫,包括蚊、蝇、虻、蛾、叶蝉、象甲、金龟甲、蚁、蜂等;偶尔会食用饲料。它们喜欢在飞行中张着嘴捕食昆虫,如在高空滑翔及盘旋,或低飞于地面或水面捕捉小昆虫;不善啄食。它们还会跟着拖拉机和犁,捕捉被翻出的昆虫;在飞行时会通过掠过水面的方式来喝水。
家燕是单独觅食的鸟类,但也有大量的鸟常取食于同一地点。它们在巢穴1.2千米内觅食;在欧洲,它们在离巢穴500米以内觅食。它们在飞行中的捕食活动范围通常在距村庄2千米内。
迁徙行为
家燕在昼间迁徙;芦苇甸是家燕迁徙前和迁徙中重要的食物来源,芦苇甸可以给它们补充脂肪沉积物。它们在迁徙时往往会飞越开阔的地区,通常是靠近水或沿着山脊飞行。
家燕迁徙到非洲南部、印度、斯里兰卡、中南半岛、马来半岛、印度尼西亚、新几内亚岛西部、阿鲁岛到澳大利亚北部及美洲南部越冬。在中国,它们于4月中旬迁到内蒙古自治区,9月份集群,10月初迁离,留居期约5个多月。在西半球,大多数家燕在北美洲和中美洲繁殖,冬季则从墨西哥南部到南美洲的大部分地区;迁徙路线是通过中美洲以及墨西哥湾和加勒比群岛的陆路进行的。
行为方式
家燕每日活动时间较长,一般凌晨开始活动,直到傍晚才停止,中午常作短暂休息。它们善飞行,飞行敏捷迅速,白天大部分时间在栖息地附近飞行;从清晨开始就在空中飞来飞去,有时飞得很高,像鹰一样在高空翱翔,有时急闪过田间或掠过水面,忽上忽下,忽左忽右,即使刮风下雨也不停止;有时还不断地发出尖锐急促叫声。家燕的飞行速度不是特别快,速度约为每秒11米,最高可达每秒20米,翅膀拍动率约为每秒5次,最高可达每秒7~9次。
社群行为
繁殖季节家燕常成对活动于居民点及其附近农田;常可见到它们停落在村落附近的田野和河岸的树枝、电线杆和电线上。它们有时亦停息在河边沙滩或村庄里比较潮湿的地上休息和摄取泥土。它们在城市有时也会集大群夜栖一处。它们会保卫巢穴周围的领域;在欧洲,家燕的领域面积从4到8平方米不等。
沟通感知
家燕通过鸣叫和肢体姿势、动作来交流;它们会独自或一起鸣叫。它们在不同情况下鸣叫声不同,有面对捕食者的警报鸣叫,有求爱时的鸣叫,还有巢穴中雏鸟的鸣叫;雏鸟在乞讨食物时会发出微弱的“嗡嗡”声;它们还会通过咬住下颌来发出“咔嗒”声。如在北美,家燕会与鱼鹰建立互惠关系,它们会在鱼鹰的巢穴下面筑巢,这样就可以免受其他害怕鱼鹰的捕食者的伤害,而鱼鹰通过家燕的叫声来警告赶走捕食者。
生长繁殖
家燕繁殖期在4~7月。
择偶交配
雌性家燕会根据雄鸟的翅膀和尾巴的对称性来挑选交配对象,翅膀和尾巴更对称的雄鸟会更快地找到交配对象;雌鸟还倾向于选择尾羽较长的雄鸟为交配对象,因为尾羽较长的雄鸟更长寿,而长寿基因会遗传给它们的后代;尾巴上白色斑点越大的雄鸟,寄生虫就少,而没有寄生虫伤害的雄鸟繁殖质量就高,后代数量也越多,故被雌鸟选择交配的几率就高。雄鸟会选择尾羽较长的雌鸟为交配对象。
家燕实际上是多配偶的;每年春天,在繁殖地上互相竞争后,繁殖对就形成了;到次年春天,它们可能会与其它鸟组合成一对,但是也可能会在一起交配数年。雄鸟通过张开尾巴展示自己和鸣叫来吸引雌鸟。
未交配的其它家燕成鸟通常会与一对繁殖对生活在一起长达整个季节,它们通常不会帮助繁殖对喂养幼鸟,但它们可能会帮助防御巢穴、筑巢、孵化;“它们”主要是雄鸟,可能会与繁殖对中的雌鸟交配,最终形成“一夫多妻制”。
筑巢
家燕的巢多置于人类房舍内外墙壁上、屋下或横梁上;多营巢于室内,少数营巢于屋外。巢距地高1.5~3.0米。巢的固着面为2个或3个。雌雄亲鸟共同筑巢,衔取泥、枯草、线等巢材,混合唾液,从下至上编织成碗状巢,开口面向上,内部铺垫细干草根,并与巢底用唾液粘住,其上再铺少许羽毛。巢外径13~15厘米,内径8~10厘米,高6~12厘米,深4~6厘米。巢距地高1.5~3.0米。
大部分家燕每年会营造新巢;只有部分家燕第二年会重复使用旧巢,一般在对旧巢检查后对其进行修补,去年巢内的底衬物都被叼出巢外而另寻新鲜干净的鸟类羽毛、干草等垫在里面。营造新巢一般需14~16天。
产卵孵化
家燕在巢筑好后通常间隔2~3天才产卵,在此期间雌雄鸟通常在巢中栖息和过夜。家燕一年繁殖2窝。两窝间隔时间较短,通常在第一窝出飞后7天左右开始繁殖第二窝。第一次繁殖每窝产卵4~6枚,常见5枚;第二次繁殖每窝产卵2~5枚,多数4枚;产卵时间多在早晨,每产1枚卵通常要间隔24小时才产另枚卵;卵为长卵圆形,白色,具不规则褐色或淡红褐色斑点,尤以钝端较多;平均大小为13.6毫米x18.6毫米,平均重1.1克。
家燕孵卵期14~15天。通常在卵产齐后才开始孵化,亦有边产边孵卵的,孵卵由雌鸟承担。雌鸟孵卵期间,雄鸟便常常站于离巢不远的电线上;在孵卵期间亲鸟仍有叼回羽毛保持巢温的行为。雏鸟出壳后由亲鸟把破碎卵壳叼出巢。
育雏
家燕雏鸟由亲鸟轮流喂食,每天可以喂食达400次;20天左右出巢。初生雏鸟的粪便由亲鸟叼出巢外,至雏鸟爪能攀附在巢边时,才自己退于巢边把粪便排于巢外。雏鸟在出巢试飞阶段亲鸟时常会在空中对雏鸟喂食。出巢的幼鸟由亲鸟继续喂食5~6天后可自行捕食。第一窝和第二窝幼燕常与双亲一起活动。
生长发育
家燕雏鸟为晚成鸟。刚出壳的雏鸟体重约2克,体长约32毫米;头软弱无力;体呈肉红色,除头顶、肩部和腰部被以稀疏的淡灰色绒羽外,身体其他地方赤裸无羽,绒羽至19日龄后脱落。眼泡大,灰黑色还未开裂;嘴白色透明,上喙端部有一白色透明卵齿;腹部膨大呈圆球状;跗跖白色,爪白色透明。
中国南充市的家燕,在2日龄时能张嘴乞食,能发出微弱叫声,头部仅能抬起几秒钟;4日龄时,跗跖肉红色,嘴尖开始变黑,透过皮肤可见翅中线羽毛原基上的黑色色素;6日龄时,眼泡黑色,耳孔开始内凹,整个翅上可见黑色羽毛原基,翅上长出1.5毫米纤羽,羽域清晰可见,尾羽轴9.0毫米,爪乌黑色,趾背稍带黑色;11日龄时,翅、尾羽轴羽缨开放;12日龄时,嘴角乳白色,眼已完全张开;17日龄时,嘴角微黄色,腿脚无力,不能站立;19日龄时,体羽中有皮肤表面角质化脱落的白色小碎片,受刺激能飞出几米远,但仅能从高处往低处飞行;21日龄时,常在巢边做展翅动作,能从地面飞至房顶。
年轻家燕在孵化后的第一个繁殖期就能参与繁殖;一般来说,年轻家燕没有年长家燕产卵多。它们的平均寿命是4年;寿命似乎与尾巴长度、翅膀和尾巴对称性相关,会随着尾巴长度、翅膀和尾巴对称性的增加而增加。
物种保护
种群现状
至2013年,家燕仍是非全球受胁种,分布广泛,种群数量非常普遍;在欧洲和俄罗斯的总繁殖数量大约1300万~3300万对。至2018年,家燕的全球种群数量在减少;欧洲的种群数量为29000万~48700万对,中国的种群数量为10万~100万对。
欧洲家燕的种群数量在1980~2016年波动明显,如英格兰的家燕种群在1966~2017年存在明显的波动,但整体并无下降的趋势;而芬兰的家燕种群在1986~2012年呈下降趋势,年均下降1.4%,且2001~2012年的年均下降率增至4.2%。北美洲家燕的种群数量在1966~2015年间年均下降率1.2%,累计下降率高达44.3%;2005~2015年的年均下降率为0.9%,累计下降率8.8%;其中加拿大的种群几乎为连续下降:年均下降3.3%,累计下降了80.8%,美国的种群在1989年之后总体上呈下降趋势,年均下降0.5%,累计下降了16.1%。亚洲家燕的种群变动趋势在不同地区间也存在差异,中国整个苏南地区的燕巢数量较20世纪80年代初下降了55%;石川县燕巢数量在1988年之前稳定,1989~1992年连续增长,此后累计下降44%。
致危因素
家燕种群呈现出长期下降趋势的主要原因为全球气候变化和农业生产实践(农业集约化)的改变。受气候影响家燕种群会出现年际波动,主要体现在气温和降水波动对巢材和食物的影响。越冬、繁殖地区的恶劣天气会影响它们的繁殖。而农业集约化导致家燕食物来源减少、适宜巢址减少、人类直接干扰增加(如破坏燕巢乃至捕杀)。
在中国,一些地区的村民出于卫生原因不再欢迎家燕入室筑巢,往往会封闭门窗、捣毁燕巢;或对家燕在房上筑巢加以驱赶和毁巢。在北美洲,引入的家麻雀(Passer domesticus)会与家燕竞争巢址,占用家燕的旧巢穴,摧毁家燕巢中的卵和杀死早成雏。
保护等级
2000年,家燕被列入中国《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2018年,家燕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无危(LC)”等级。
2021年,家燕被列入《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征求意见稿)》。
保护措施
家燕被列入《伯尔尼公约》附录二。另外,其已被列入美国《候鸟条约法案》(US Migratory Bird Act),受到该法案保护。
主要价值
家燕以有害昆虫为食;在育雏期间一对家燕平均每天捕捉450只昆虫喂雏鸟,它们每年育两窝雏鸟,加上它们自己所食的昆虫确实是一个很大的数目,可见,家燕是一种重要的食虫益鸟。
它们常栖居于庭院内,与人类的关系密切;同时可预测天气变化,如燕子低飞,可能大雨将来临。
物种危害
有些人认为家燕在建筑物和其他人造结构上筑巢时,会滋扰人类,而且对于建筑来说会难看;在城市内,家燕的粪便也会给人类造成清洁问题和健康问题,沙门氏菌可以通过它们的粪便传播,对生活在附近的牲畜会构成威胁。
参考资料
Species 2000 China,Catalogue of Life China,CoL China 物种2000中国节点 中国生物物种名录.中国生物物种名录2022版.2024-08-17
Hirundo rustica.The Red List Partnership.2023-05-22
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中国政府网.2023-07-21
Hirundo rustica.Animal Diversity Web.2023-05-22
Hirundo rustica Linnaeus, 1758.GBIF.2023-05-22
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国家林业和草原局 国家公园管理局.2023-05-22
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中国政府网.2023-0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