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红尾鸲
北红尾鸲(黑枕黄鹂普通亚种:Phoenicurus auroreus),别名倭瓜燕儿,雀形目鹟科红尾鸲属动物。体长13~15厘米,体重13~22克,属小型鸟类。该鸟具有明显的性二态性。雄鸟头部呈灰色或者深灰色,两翅覆羽、飞羽黑色或者黑褐色,白翼斑较明显,腰部和尾上覆羽棕橙色;雌鸟羽色较淡,眼圈微白色,头部橄榄褐色,白色翅斑比雄鸟的小,尾上覆羽淡棕色,中央尾羽暗褐色。
北红尾鸲主要分布于东南亚、东亚、南亚、东北亚地区。它繁殖于蒙古、俄罗斯远东地区、朝鲜、韩国和中国等国家和地区,向南迁徙至印度东北部、缅甸、泰国、老挝、中国南部、日本等地越冬。
北尾红鸲经常单个或成对活动于居民点或附近农田、公园的灌木丛或低矮丛中,不喜茂密的树林中栖息。喜好筑巢于人类废弃的房屋、房檐、墙壁缝隙或堆积的柴草垛中。吸引北红尾鸲能够抑制害虫的大量发生,保护植物的同时也可降低人类感染疾病的风险。
北红尾鸲于2023年被列入中国《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2016年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3.1中,等级为无危(LC)。
形态特征
北红尾鸲属于小型鸟类,体长13~15厘米,体重13~22克,虹膜褐色,嘴、脚黑色,与所有红尾鸲属的物种相同,都具有性二态性。
雄鸟
其额、头顶、后颈部灰色或者深灰色,前额基部、头侧、颈侧、颏部黑色;头至上背部呈灰色或深灰色,个别个体为灰白色,下背呈黑色,腰部橙棕色。两翅覆羽和飞羽黑色或者黑褐色,次级飞羽、三级飞羽基部白色,呈一道明显白色翅斑。尾上覆羽橙棕色,中央一对尾羽黑色,最外侧一对尾羽外具黑褐色羽缘。其余下体为棕橙色,色如方瓜,中原地区俗称“倭瓜燕儿”。
秋季换新羽颏部、喉部、上胸等黑色部分具灰色窄缘;上体灰色和黑色部分均具暗棕色或者棕色羽缘,飞羽、覆羽也缀有淡棕色羽缘,随后渐渐磨损不显。
雌鸟
雌鸟羽色较淡,眼圈微白色,额、头顶、头侧、颈、背、两肩以及两翅内侧覆羽橄榄褐色,其余翅上覆羽和飞羽黑褐色具白色翅斑,但翅斑比雄鸟的小,胸部黄褐色沾棕色,腹中部近白色,腰、尾上覆羽和尾淡棕色,中央尾羽暗褐色,外侧尾羽淡棕色,其余下体黄褐色。
分布栖息
分布范围
北红尾鸲主要分布于东南亚(泰国、老挝等)、南亚(印度)、东亚(韩国、中国等)、东北亚(蒙古、俄罗斯远东地区等)。
亚种分布
指名亚种(Phoenicurus auroreus auroreus)分布于西伯利亚地区南部到蒙古,到日本和琉球群岛。
青藏亚种(Phoenicurus auroreus leucopterus)分布于中国(西至西藏自治区)、泰国西北部、缅甸等国家。
栖息环境
北红尾鸲主要栖息于山地、林缘、河谷、居民房舍附近耕地、公园的灌木丛或低矮树丛中,且多在路边林缘地带的次生林或阔叶林内活动。分布于中国长白山区的个体夏季主要栖息于亚高山森林、灌木丛或林间空地,冬季栖息于低地落叶矮树丛及耕地,很少进入郁闭度高的原始森林中活动。
生活习性
节律行为
北红尾鸲指名亚种繁殖于中国东北部、蒙古、西伯利亚地区和朝鲜,越冬于中国长江以南地区和日本。北红尾鸲青藏亚种主要繁殖于中国西北部地区(包含西藏自治区、青海省、甘肃省、宁夏回族自治区、四川省等地),越冬于中国南部、印度东北部、泰国、老挝和缅甸等地。
其在中国为夏候鸟和部分冬候鸟,指名亚种在北方地区为夏候鸟,长江以南则是冬候鸟;青藏亚种在中国西南地区为夏候鸟,部分在繁殖地南部越冬,这些候鸟每年3~4月向北迁徙到北方繁殖地,在10~11月向南迁徙过冬。也有部分北红尾鸲不迁徙,为留鸟。
觅食行为
北尾红鸲在繁殖期间主要各种以昆虫为食,其中成年鸟的主要食物以鞘翅目(Coleoptera)、双翅目(Diptera)、直翅目(Orthoptera)、膜翅目(Hymenoptera)、半翅目(Hemiptera)、鳞翅目(Lepidoptera)中的50多种昆虫的成虫或幼虫为主,这些昆虫大部分为树木和农作物害虫;初期雏鸟多以柔软的食物,如昆虫幼虫、蛾、蝶等为食,且其主要食物随雏鸟的生长逐渐选择口感较硬的昆虫种类(如:金虫等)。在非繁殖期间也间或吃一些灌木的浆果和种子,如蓝靛果(Lonicera caerulea)。
捕食方式主要是时常静止站立于树枝观望猎物,继而飞翔空中追捕,但活动范围通常在距离鸟巢80~100米内,每次不作高空飞翔,飞翔距离也不远,通常只是地面和丛林间不断跳跃或短距离的逐步飞翔前进寻找食物。性格极为胆怯,遇人便藏于丛林间。
占区行为
分布于中国长白山地区的北尾红鸲具有强烈的占领巢区行为,在其繁殖期间如果有对其产生威胁的鸟类或其他的红尾鸲属进入领域,则占领该领域的雌雄红尾鸲就会立即飞至入侵者前并不时发出“咕咕咕”叫的鸣叫声,直到入侵者离开。巢区的大小一般为是以80~150米为直径的圆形区域,且从未在80米以内同时发现两窝该鸟。
生长繁殖
繁殖交配
北红尾鸲繁殖期一般在山地繁殖,繁殖期通常在每年的4~7月,但由于地理位置差异,不同地区的繁殖期有所不同,有些地区的繁殖期最早发生在3月中旬,有些地区最晚可至8月底。求偶行为发生在繁殖期前15天左右,一般是雄鸟在天明时站立于枝头并持续发出清脆的鸣叫声,点头翘尾的吸引栖息于附近的雌鸟,雌鸟听到鸣叫声飞至雄鸟旁,此时雄鸟点头翘尾更为频繁,并不断拍翅跳跃,双脚忍不住的踏动,持续1~2分钟后,雌雄双鸟先后起飞追逐于低空中。随后雌鸟双翅张开,头颈部和嘴部紧贴地面,尾羽上翘,雄鸟随即跳起伏在雌鸟背部,并将喙贴在雌鸟头颈部,同时扇动双翅维持平衡,压低尾部,不断抖动尾羽进行交尾,持续3~5秒,交尾后分别整理羽毛并鸣叫。分布在中国辽宁白石砬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个体通常在7~11时进行交尾,偶尔会在下午发生。
营巢方式
营巢前先由雄鸟寻选巢址,选择的营巢环境多样,多营巢于人类建筑的废弃房舍的屋檐、房屋墙壁缝隙、破洞、顶棚、牌楼或柴草垛等堆积物的缝隙处,还有树洞、树根下和田园土坎埂的凹陷处,大部分都是洞穴营巢方式。雌雄鸟共同衔草筑巢 ,大约花费6~10天便可完成。巢形多为圆杯状,外层材料为苔藓植物和树皮,内层铺垫各种鸟类羽毛、兽毛、软草根、棉花等类,也有个别北红尾鸲将鸟类羽毛插在巢沿,覆盖鸟巢洞口。通常鸟巢都会营造在距地面1~1.5米的距离。巢外径约为8~14.3厘米,内径约为5.2~9厘米,高约为4.77~9.5厘米。
产卵规律
北红尾鸲筑巢后开始产卵,每天产卵时间段为18:00至07:00,日产汽车公司一枚,每窝大多数产卵6枚,也发现过7或8枚。有三种类型的卵颜色:常见深鸭蛋绿色和鸭蛋青色,还有一种呈白色,钝端均杂以红褐色斑。卵形状有钝卵圆形和尖卵圆形,卵重1.5~2.3克。雌鸟从产完最后一枚卵当天便开始承担孵卵,雄鸟则负责整天在巢边警戒,站立于巢附近高处枝头窥察周围动静,不会轻易离开,但若发现有人观察它时,便即刻更换警戒位置或隐没于丛林中。而雌鸟在孵卵期间则十分恋巢,人走至巢前也不愿飞走,除非人伸手捉拿才从巢中飞起,夜晚也在巢中孵卵。
生长过程
北红尾鸲一年繁殖两窝,一年三窝少见。孵化期为13天左右。刚出生的雏鸟全身赤裸无羽,仅头部、背部和两肩上有10毫米长的纤羽,双腿软弱无力不能动,只能低伏于巢内张嘴求食。体重比卵重轻,约为1.2~1.3克。雌雄双鸟共同喂养雏鸟,喂雏鸟初期雄鸟喂食次数多于雌鸟,则雌鸟承担暖雏任务,在后雌鸟喂雏鸟频率高于雄鸟。其捕食率较高,每次喂虫子1~2条,最多4~5条,且每次只能喂养一只雏鸟。
分布于中国长白山的早成雏于孵出第5日完全睁眼,第6日各羽区明显可辨;第11日胎羽大部消失,已能做跳跃与短距离滑翔;至12~13日,雏鸟已不能卧于巢中,而会站在巢口等待喂食、向外张望。经过大约14天喂养,雏鸟便可出飞。雏鸟出飞前几日,雄鸟对雏鸟的喂养次数骤减,且会和雌鸟一同在巢外向巢中鸣叫。随后雏鸟出飞,首次飞行距离约十余米,并在亲鸟的引导下逐渐飞入附近的林区。出飞3日内,亲鸟仍会给予雏鸟少量的喂养。5日后,雏鸟飞离巢区进入更远的林中。
物种保护
种群现状
北红尾鸲种群数量具有稳定趋势,分布范围较为广泛。尽管在其活动范围的北部边缘少见,但在其大部分的繁殖范围内却很常见,特别在贝加尔湖西南部极为丰富。2009年的一项研究估计,北红尾鸲在中国约有100~10万对繁殖个体、约50~1万只迁徙个体和约1000~1万只越冬个体,在韩国约有1万-10万对繁殖个体,在俄罗斯约有1万-10万对繁殖个体。
致危因素
北红尾鸲易受到天敌的威胁,分布在中国长白山地区的种群的天敌主要是猫(Felis catus),伯劳属鸟类(Lanius)以及一些猛禽等,北红尾鸲不但能够认识它们的天敌,而且很警惕。其次,当其所处栖息所受到破坏时,缺乏食物也会致其种群衰亡。
保护级别
2023年,北红尾鸲被列入中国《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2016年,北尾红鸲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3.1中,等级为无危(LC)。
主要价值
北红尾鸲食性决定了它们在抑制有害昆虫大量发生、植物保护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因此可利用人工巢箱招引它们捕食大量森林、农田和果园里的各种害虫,这样不但保护了森林、农田和果园免遭虫害,还可以阻止昆虫上对人类有害的传染疾病,保证人类身体健康。
参考资料
Daurian Redstart.iucnredlist.2023-05-23
Phoenicurus auroreus.itis.2024-09-11
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国家林业和草原局.2024-09-09
北红尾鸲在长白山地区的生态学及其在植物保护中的意义之研究.中国知网.2023-05-23
北红尾鸲.Avibase.2023-05-23
Phoenicurus auroreus (Pallas, 1776).gbif.2023-0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