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头蜂鹰
凤头蜂鹰(学名:Pernis ptilorhynchus),鹰科蜂鹰属,是一种飞行较缓慢的猛禽。别名蜜鹰,蜂鹰,凤鹰等。成体全长平均为50~66厘米,体重一般在1000~1800克。凤头蜂鹰体型中等大小,个体间体羽色泽多变,头小颈长,眼先处被短而圆的鳞状羽,头后戴钩状短冠羽,眼大而圆,兼具深褐色上挑状贯眼纹,尾羽处镶以2~3道褐黑色宽阔带斑,其间为淡褐色与暗褐色相间的波形窄斑。
凤头蜂鹰主要分布于亚洲东部至南部。在中国,凤头蜂鹰广泛见于东北、华北地区、西北、华南及华东地区的部分省份。通常栖息于山区、丘陵的阔叶林、针叶林和混交林中,最高可见于海拔1800米。凤头蜂鹰具有特殊的食性,主要以蜂类为食,也会捕食其他昆虫、小型兽类、鸟类等动物性食物。通过捕食农林害虫及鼠类,凤头蜂鹰一定程度维持着生态系统的平衡。
凤头蜂鹰于2021年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3.1,等级为无危(LC)。
同年在中国,凤头蜂鹰作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被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
分类研究
命名历史
1821年,荷兰动物学家科恩拉德·雅各布·特姆明克(Coenraad Jacob Temminck)首次描述了凤头蜂鹰,并将其命名为Falco ptilorhynchus。此后该物种的命名一度存在争议,并出现了Buteo cristatus等同物异名词。2022年鉴于特姆明克命名时间最早,发表在《英国鸟类学家俱乐部公报》(Bulletin of the British Ornithologists’ Club)上的一篇文章认为凤头蜂鹰应当被定名为Pernis ptilorhynchus。截止到2023年,在综合生物分类信息系统(Integrated Taxonomic Information System , ITIS)中,凤头蜂鹰被承认的学名为Pernis ptilorhynchus。
亚种分布
凤头蜂鹰的亚种分布范围如下:
形态特征
凤头蜂鹰为中型猛禽,体重一般在1000~1800克;体长平均为50~66厘米,其中嘴峰长21~39毫米,翅长400~501毫米,尾长241~291毫米,跗部长54~60毫米。
凤头蜂鹰头小颈长,头后具短的黑色羽冠,眼先处被以短而圆的灰褐色鳞状羽,双翼较宽大,具6枚翼指,尾部较长,呈圆形。跗蹠部前缘被盾状鳞,后缘被网状鳞。喙黑色,脚和趾黄色,爪为黑色。凤头蜂鹰体羽具有差异,大致可分为三种类型:体羽呈黑褐色的褐色型,上体羽淡褐色、下体羽棕色或棕栗色的棕色型,以及上体羽褐色、下体羽白色兼具黑色纵纹和淡棕色杂斑的杂色型,上述各色型喉部皆为浅色,飞羽下面亦色浅且具黑色横带。
雄性凤头蜂鹰上体羽色往往呈现出斑驳的褐色、灰褐色至近黑色,下体羽色则呈现具斑纹的白色至深褐色。前额、头顶至后枕通常为黑色,羽缘处稍沾棕色,颊部、耳羽及颏为淡棕黄色,可见黑色颚纹向后延伸至颈侧和下喉,形成领斑,虹膜深褐色,部分个体前额和头侧为烟灰色;后颈通常为黑褐色,喉部白色,具黑色中央斑纹,喉和颊的黑色条纹在喉下部汇合形成一条宽的包围喉的黑线;背部和翅上覆羽暗褐,羽缘棕褐色,飞羽褐黑色并隐现淡色带斑,初级飞羽端部较黑,羽端狭缘白色,次级飞羽端部的白色端缘较宽;胸、腹、腋羽、覆腿羽和尾下覆羽为棕栗色或茶黄褐色,胸部具暗褐色纤细羽干纹;尾上覆羽呈棕褐色,其上具不规则的白色横斑,尾羽镶以2~3道褐黑色宽阔带斑,其间为淡褐色与暗褐色相间的波形窄斑。
雌性凤头蜂鹰与雄鸟相似,但下体羽色变化较大,呈现出棕色、淡棕白、黑褐色,或白色兼具黑色点斑和纵纹,且雌鸟飞羽和尾部的黑色横带明显细于雄鸟,虹膜呈黄色。
分布范围
世界分布
凤头蜂鹰主要分布于亚洲东部至南部,繁殖于西伯利亚地区南部至库页岛,日本以及朝鲜,越冬于菲律宾、马来半岛和印度尼西亚,在菲律宾、缅甸、泰国、马来半岛、印度尼西亚及印度等地区为留鸟。
中国分布
在中国,凤头蜂鹰主要在东北地区及四川省、云南省等地区繁殖,在华北地区、西北、华南及华东地区的部分省份为旅鸟或冬候鸟。
栖息环境
凤头蜂鹰对森林类型接受度高,最高可见于海拔1800米,通常栖息于山区、丘陵的阔叶林、针叶林和混交林中,在林缘疏林地带较常见,此外,在林外村屯、山区养蜂场、农田和草原平原等地区亦可见。
生活习性
觅食行为
凤头蜂鹰的食性较为特殊,主要以蜂类的成虫、幼虫以及蜂蜜、蜂蜡等为食,同时也会捕食如蚱蜢、象(Aspongopus 黑枕黄鹂普通亚种 Dallas)等其他昆虫和昆虫幼虫,偶尔也食用小型兽类、蛙类、蛇类、鸟及鸟卵等动物性食物。凤头蜂鹰通常在树上或地上猎食,有时可见其用爪挖掘地上的胡蜂(Vespidae)窝,啄食其中的美国白灯蛾和卵。
社群行为
凤头蜂鹰喜好单独活动,但在迁徙季节可见结成8~10只小群或成大群飞行。
节律行为
凤头蜂鹰部分为留鸟,部分为候鸟。部分种群在8月下旬自西伯利亚地区向南迁移至东南亚大陆,来年5月份返回繁殖地。相比成鸟,凤头蜂鹰亚成鸟的迁徙路线距离更短,速度也更慢。
防御行为
相较于其它一些捕食性鸟纲,凤头蜂鹰头部狭长的鼻翼以及稍长的颈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呼吸系统,而头颈部羽毛的特殊结构可以减少蜂类对其的伤害,在羽毛表面存在的独特丝状覆盖物可能降低蜂类的活跃性,从而规避伤害。
生长繁殖
凤头蜂鹰繁殖期一定程度取决于食物丰度,且在各地差异较大,北部地区生活的凤头蜂鹰繁殖期通常在每年的5~9月,印度地区则多在4~8月,其中印度南部区域早至2月,繁殖期间雄鸟往往会高举双翼、抖动数次,做“鼓掌”炫耀飞行,并发出响亮悦耳的四音节叫声。凤头蜂鹰一般在树上营巢,巢呈盘状,主要由枯枝筑成,巢内垫少许杂草,有时也利用苍鹰和鵟的旧巢,在西伯利亚地区,其巢穴直径可以达到80厘米,深度至25厘米或更深,而在印度部分区域,巢穴直径仅达40~45厘米,深度则为20厘米。
凤头蜂鹰每窝产卵约1~3枚,鸟卵外表呈砖黄色或红褐色,其上密布有咖啡色斑点,大小一般为(49.8~58.2)毫米×(37.9~46.2)毫米。产卵后由雌鸟承担孵卵,孵卵期往往需28~55天,雏鸟晚成,育雏期通常为35~45天,在5~8周后独立生活。幼鸟虹膜褐色,头顶和后枕羽白色沾棕,或为褐色而具棕色羽缘,有时亦为红褐色而具暗色羽轴纹;背部类似成鸟,但羽缘较淡;下体白色,具暗色条纹,少数个体无条纹,有时为淡褐色,具窄而密的黑色条纹;尾部类似雌鸟。
物种保护
种群现状
凤头蜂鹰的野外种群数量缺乏国际性的统计和数据,截止2001年,库页岛、哈萨林岛及日本北部预估共计存在10000对凤头蜂鹰,巴厘岛也曾有过2200只凤头蜂鹰的迁徙记录。截止2021年,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预估凤头蜂鹰野外种群数量为100000~1000000只,成熟个体数量为66,666~666,666只。
致危因素
凤头蜂鹰依然面临着栖息环境缩减及狩猎等威胁。森林砍伐等人工活动直接影响了凤头蜂鹰的生境,风电场极易影响凤头蜂鹰的飞行从而导致伤亡发生,此外,各类非法的狩猎活动同样削减着凤头蜂鹰的种群数量。
保护等级
凤头蜂鹰于2021年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3.1,等级为无危(LC)。
在中国,凤头蜂鹰于2021年作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被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
主要价值
凤头蜂鹰可捕食农林害虫及鼠类,对于净化环境、控制鼠害、维持生态系统平衡具有一定的价值。
参考资料
Oriental Honey-buzzard.iucnredlist.2023-05-22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 农业农村部公告(2021年第3号)(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国家林业和草原局 国家公园管理局.2023-05-22
凤头蜂鹰.itis.2023-0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