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棕点石斑鱼

棕点石斑鱼

棕点石斑鱼(拉丁学名:Epinephelus fuscoguttatus),鮨科石斑鱼动物,又称老虎斑、过鱼、褐点石斑鱼。棕点石斑鱼个体大,一般为0.6-0.7米,最大体长可达1.2米。18个月体重为485-520克,性成熟个体体重约3.5-7千克。身体长椭圆形,侧扁而粗壮。体褐色,全身及各鳍密布黑色小点。头部及各鳍上均有不规则的暗色斑纹。

棕点石斑鱼是珊瑚礁暖水性鱼类,适宜生长温度为25-28℃,最低耐受温度12℃,最高耐受温度38°C,具有广盐性,在10-30盐度范围内都能生存。分布于印度-太平洋海域。棕点石斑鱼雌雄同体,一定年龄及大小时,雌鱼发生性转变,变为雄鱼。棕点石斑鱼一般寿命为42年,世代更替时间估计为25.5年。

棕点石斑鱼鱼肉质鲜美、抗病力强、经济价值高,但大型个体常含珊瑚礁鱼毒,在21世纪初棕点石斑鱼取得人工繁殖突破,成为中国广东、福建省海南省和台湾等东南沿海省份的重要经济鱼类之一。2016年棕点石斑鱼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易危(VU)物种。

形态特征

棕点石斑鱼个体大,一般为0.6-0.7米,最大体长可达1.2米。18个月体重为485-520克,性成熟个体体重约3.5-7千克。身体长椭圆形,侧扁而粗壮,体被小圆鳞。头大,几乎全部具鳞,背缘浅弧形。眼中大,上侧位,眼间隔宽。鼻孔每侧2个,互相靠近;前鼻孔具鼻瓣;后鼻孔裂状。口端位。上颌前端具2-3个圆锥齿,两侧齿外行稀疏、较大,内行细绒毛状。下颌齿细尖,排列稀疏。前鳃盖骨后缘有细锯齿,下缘光滑。鳃盖骨后缘有2扁平棘。颊部及鳃盖部被鳞。

棕点石斑鱼背鳍一个,具11根硬棘和14根软条,第3、第4鳍棘最长,鳍棘部和鳍条部连续,无缺刻。胸鳍具19根软条,宽大,圆形。腹鳍具1根硬棘和5根软条。臀鳍具3根硬棘和8根软条,臀鳍与背鳍鳍条相对且同形,第二鳍棘粗。尾鳍圆形。侧线完全,与背缘平行,伸达尾基。

体褐色,全身及各鳍密布黑色小点。头部及各鳍上均有不规则的暗色斑纹。背鳍基底下方有5个暗色鞍状斑,尾柄部也有鞍状斑。

分布栖息

分布范围

棕点石斑鱼分布范围在北纬29°至南纬27°,东经33°至西经171°之间,广泛分布于印度-太平洋海域,沿东非从莫桑比克到红海,东至萨摩亚基里巴斯的凤凰群岛,北至日本,南至澳大利亚东帝汶南部帝汶海的海伯尼亚礁。

栖息环境

棕点石斑鱼常栖息于潟湖顶部、渠道、外礁斜坡及珊瑚丰富的干净水域,分布水深范围为1-60米,幼鱼喜栖息于海草床。

最宜生长温度是25-28℃,最低耐受温度是12℃,最高耐受温度是38°C,具有广盐性,在10-30盐度范围内都能生存。

生活习性

觅食行为

棕点石斑鱼为热带浅海底层食肉性鱼类,主食底栖甲壳亚门和鱼类。

生长繁殖

性发育

棕点石斑鱼雌雄同体,一定年龄及大小时,雌鱼发生性转变,变为雄鱼。澳大利亚的棕点石斑鱼一般9年左右性成熟,寿命为42年,世代更替时间估计为25.5年。

交配产卵

棕点石斑鱼通常在一年中的几个月内形成短暂的产卵聚集。聚集行为有特定的周期(每年几次)。它们会利用迁徙通道到达产卵聚集地(迁徙距离可达25公里),雄性往往先于雌性到达,个体在聚集地居住长达14天。产卵聚集区通常形成于深度为3-70米的水道、补丁礁和外礁坡,面积为16-175平方千米。

棕点石斑鱼产卵时间一般为晚上10点至次日凌晨1点。受精卵为硬骨鱼类端黄卵,卵圆形,浮性,透明,卵径为0.820±0.015毫米,卵的中央有一直径约0.235±0.010毫米的大油球。

幼鱼生长

在水温26.5-28.0℃,盐度30-32的海水中培育22小时后受精卵完成胚胎发育过程,之后进入胚后发育。胚后发育过程中最显著的变化是第一腹鳍棘与第二背鳍棘以及鳍棘上小刺的伸长与收缩。胚后发育分为仔鱼期、稚鱼期及幼鱼期。

仔鱼期是指从早期孵化到卵黄囊消失之间的时间。刚孵出的仔鱼全身透明,全长约为1.81±0.12毫米,带有一个大的朝下的椭圆形卵黄囊。发育过程中仔鱼逐渐吸收卵黄囊直至其消失。

稚鱼期指从第二背鳍棘开始和骨盆鳍棘收缩到完全长出鳞片的时间。第二个背鳍棘和骨盆鳍棘开始收缩。第二长的背鳍棘和骨盆鳍棘仍然比其他棘长,并逐渐缩短。这个过程逐渐长出鳞片。

幼鱼期从第二背鳍棘和骨盆鳍棘收缩到最大之后开始。第二背鳍棘和盆鳍棘缩小到最短;鳞片完全;幼鱼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生态习性与成鱼相同,但性腺不成熟。

物种保护

物种现状

棕点石斑鱼的产卵聚集群体受到渔业的大量开发。由于过度捕捞,55个已知鱼群中至少有42%大量减少或者消失。菲律宾印度尼西亚密克罗尼西亚联邦帕劳马尔代夫斐济的棕点石斑鱼数量都出现了显著下降。由于保护区管理良好以及限制捕鱼,澳大利亚大堡礁和查戈斯群岛种群数量保持健康。自1970年代和1990年代以来,棕点石斑鱼全球数量下降了至少30%,甚至可能到50%,而且预计将持续下降。

致危因素

棕点石斑鱼的主要威胁是人类大量捕捞产卵聚集群体和从野生种群中捕获个体用于水产养殖,次要威胁是由于海岸发展和气候变化导致的海草床和珊瑚礁的退化。

保护级别

2016年棕点石斑鱼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易危(VU)物种。

保护举措

波恩佩州政府于1980年代开始在棕点石斑鱼产卵季节(3月至4月)禁止交易买卖棕点石斑鱼;密克罗尼西亚联邦的丘克每年1月1日至5月31日禁止捕捞和销售石斑鱼;巴布亚新几内亚马努斯省禁止在产卵聚集区炸礁和夜间长矛捕鱼;布卡岛领导人在为棕点石斑鱼制定相关法规;澳大利亚昆士兰州珊瑚礁鳍鱼管理计划制定了棕点石斑鱼捕获尺寸限制、数量限制、重量限制以及商业捕捞配额;帕劳1994年的《海洋保护法》禁止在每年4月1日至7月31日期间销售棕点石斑鱼;马尔代夫2014年3月制定了棕点石斑鱼的捕捞量限制。

养殖技术

棕点石斑鱼一般为深水网箱养殖,养殖区域为风浪相对较小的水域,海底地势平坦,底质为泥质或泥沙质。水深15米以上,水温18-30℃,盐度25-32,pH值7.8-8.5,透明度8-15,溶解氧每升5毫克以上。鱼种适宜投放密度为每平方米20-30尾,时使同一网箱中鱼种规格相同。这种养殖方式棕点石斑鱼生长快、饲料转换率高、养殖产量高。

良种选育

采用野生群体进行扩繁的方式养殖会导致许多问题,例如养殖群体遗传多样性下降、生产性能下降、病害频发等,这些问题制约石斑鱼产业可持续发展,因此需要选育优良的石斑鱼品种。

常见的育种方式有家系育种、杂交育种、细胞学育种和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等。

在棕点石斑鱼原始种群内进行种内杂交,从子代中选出优良性状的个体作为下一次种内杂交的亲本,重复此操作,最终选择出具有优良、显著、稳定性状的新品种。

杂交育种也可以运用于棕点石斑鱼,例如以鞍带石斑鱼为父本,棕点石斑鱼为母本杂交的虎龙杂交斑杂种优势明显,其将两种石斑鱼的优势进行整合,抗逆性强、成活率高、生长速度快、饵料系数低。另一杂交种沙巴石斑鱼(Epinephelus fuscoguttatus x E.lanceolatus)也生长迅速、肉质良好。

人工诱导棕点石斑鱼雌核发育会导致仔鱼存活率低,畸形率高。

主要价值

经济价值

棕点石斑鱼抗病力强、经济价值高,是重要的名优养殖品种。在21世纪初棕点石斑鱼取得人工繁殖突破,成为中国广东、福建省海南省和台湾等东南沿海省份的重要经济鱼类之一。

相关知识

棕点石斑鱼产热带太平洋海域的大型个体常含鱼毒。在香港特别行政区有人因进食“老虎斑”而中毒。许多患者不同程度地发生四肢肌肉麻痹、呕吐、腹泻、冷热感觉颠倒等。有的患者接受治疗后其麻痹症状要持续数周才会消失。在台湾也有中毒事件的发生。食用该鱼时需加注意。

参考资料

棕点石斑鱼.中国生物物种名录.2023-05-25

棕点石斑鱼.Integrated Taxonomic Information System.2023-05-25

棕点石斑鱼.IUCN RED LIST.2023-05-25

..2023-05-25

..2023-05-25

..2023-05-25

..2023-05-25

褐点石斑鱼(Epinephelus fuscoguttatus)胚胎及仔稚幼鱼发育研究(英文).中国知网.2023-05-25

..2023-05-25

..2023-0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