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雕
乌雕(学名:Clanga clanga),别名白尾海雕、鵰属,鹰科乌雕属中大型猛禽。体长61-74厘米,雄乌雕体重约1.73-1.75千克,雌乌雕可达2.1-2.4千克。通体暗褐色,虹膜褐色,鼻孔较圆,嘴黄色。颏部、喉部和胸部为黑褐色,其余下体稍淡。羽衣具白色的“U”形斑,尾上覆羽白色,与体色对比强烈。蜡膜和趾为黄色,爪黑褐色。飞行时两翅平直,翅膀不上举,以此和其他雕类区别。
乌雕世界范围内分布于欧洲和中南亚,在中国分布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甘肃省、内蒙古自治区等地。乌雕栖息于靠近河流的丘陵、低山开阔森林中,有时也出现在开阔水域周围,栖息地平均海拔0-1400米。乌雕可作观赏鸟;对维持自然界生态平衡有一定意义;其骨骼和肉可作药用,在中国受到保护,禁止滥捕及私人饲养。
2021年,《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3.1将乌雕列为无危(LC)。2021年,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将乌雕列为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
分类命名
乌雕由Pallas于1811年命名为Clanga clanga,“Clanga”与“Aquila”同义,“Aquila”来源于拉丁文“aquila”,意思是鹰,也可能来源于拉丁文“aquilus”,意思是黑色的;“clanga”源自希腊文“klangos”,意思是鹰。
形态特征
乌雕是中大型福特猛禽。雄性略小而雌性体型更大一些,雄乌雕体重约1.73-1.75千克,雌乌雕可达2.1-2.4千克。
体长61-74厘米,通体暗褐色,背部略微缀有紫色光泽。眼先具须,虹膜褐色。鼻孔较圆,嘴黄色,端部黑色,具黄色蜡膜,嘴峰3.4-3.6厘米。颏部、喉部和胸部为黑褐色,其余下体稍淡。羽衣具白色的“U”形斑,翼下腕处(初级飞羽基部)有一块逗号形白斑。尾长约25厘米,尾上覆羽白色,与体色对比强烈,尾羽短而圆,基部有一“V”字形白斑和白色端斑。跗完全被羽,腿覆羽棕褐色无斑。趾为黄色,爪黑褐色。翼长50-51厘米,飞行时两翅平直,翅膀不上举,以此和其他雕类区别。
亚成鸟和幼鸟的体色较淡,幼鸟头、颈黑褐,微闪紫辉,背和翅膀上有很多灰白色斑点。下背褐灰色,尾上覆羽外近白,内翈基部褐色,端部淡棕灰或黄白;大覆羽和次级飞羽具褐灰羽端,内翈淡褐,杂有不显著的褐点斑;胸较头稍淡,向后渐淡,腹棕褐,至尾下覆羽几为棕白色,覆腿羽基部褐或黑褐,羽端褐灰沾棕,跗跖黑褐色,羽基近白,下端被有白羽。
分布栖息
分布范围
世界分布
中国分布
乌雕在中国分布广泛,见于东北地区(如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华东地区(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福建省、江西省、山东省、台湾省)、华北地区(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内蒙古自治区)、华中地区(河南省、湖北省、湖南省)、华南地区(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香港特别行政区)、中国西南地区(四川省、云南省、西藏自治区)和西北(青海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栖息环境
乌雕栖息于靠近河流的丘陵、低山开阔森林中,有时也出现在开阔水域周围,栖息地平均海拔0-1400米。冬季更频繁地出没于人工生境,如人工湖、垃圾场和水库。在地中海盆地越冬的个体优先使用盐沼、沿海潟湖和水道。
多栖息在湿地附近的树林及草地,也常见于水边、河谷、沼泽地的琉林中。捕食鼠、蛙、鱼、鸟以及。
生活习性
觅食行为
乌雕为食肉动物,主要以野兔、鼠类、燕鸭类、蜥蜴、蛙、鱼、鸟类等小型动物为食,有时也吃动物尸体和蚱蜢,金虫、蛾类、蝶类等昆虫。西班牙东南部、希腊、泰国等越冬地区乌雕主要以水禽为食,其次是哺乳动物和鱼类;繁殖地主要以啮齿动物等哺乳动物为食。。
地中海盆地越冬的乌雕以未回收的采石场、小型哺乳动物、水鸟、青蛙和蛇为食,在沼泽、潮湿的草地和欧洲广泛管理的农田上捕食;西班牙越冬个体主要以黑水鸡(Gallinula chloropus)、大鼠(家鼠属)、绿翅鸭(Anas crecca)、黑嘴鸥(Chroicocephalus ridibundus)、苍鹭(Ardea cinerea)和镜鲤(Cyprinus carpio)为食,猎物大小从小至25克的雀形目到大至3千克的不等,乌雕可能会因摄入铅弹射击的猎物而导致铅中毒。
乌雕的食物可通过狩猎、食腐或偷取沼泽鹞和秃鹰等较小猛禽的猎物获得。乌雕在狩猎时会飞到约100米高。
节律行为
乌雕昼夜活动。性情孤独,常单独活动,多见于长时间站立在树梢上,有时在林缘和森林上空盘旋。
乌雕为旅鸟,于10-11月离开繁殖地,到印度次大陆、中南半岛、阿拉伯半岛和撒哈拉沙漠以东地区过冬;次年2-3月返回。在中国繁殖于东北和新疆;迁徙时经过中部、东部地区;在西南、华南等地区有少量越冬个体。往往以单独、三两只迁徙,偶尔集成较大的群体一起迁徙。秋季,乌雕迁徙至非洲时长23-38天,飞行速度每天88-176千米;春季,返回时长17-35天,波兰乌雕迁徙时间均最长。在欧洲,乌雕通常在繁殖后向南迁徙越冬,但不同地区群体的迁徙路线不同。
在中亚,乌雕沿着印度开伯尔山口向北飞行,在开伯尔-普赫图赫瓦省转向西北,避开了高海拔的兴都库什山脉;从塔吉克斯坦开始转向北飞,越过塔吉克斯坦北部泽拉夫尚山脉,到达吉尔吉斯斯坦;4月飞往哈萨克斯坦。繁殖后向西移动,越过阿姆河、阿富汗,到达巴基斯坦越冬。
防御行为
乌雕有明显的领地行为,当大型猛禽进入它们的领地时,雄性会通过展示飞行宣示领土权,会追逐入侵者进行驱赶,在云层覆盖的高空,追逐会持续很长时间,大多数情况下入侵者离开其领地;少数情况下冲突变得更严重,甚至引发身体接触打斗。
交流行为
乌雕通常使用叫声交流,叫声为单调而响亮的“jiu jiu”声。
生长繁殖
乌雕约4年可性成熟。每年繁殖一次。繁殖期5月,求偶行为为空中飞行表演并发出鸣叫“kyak”。
乌雕繁殖于林地,会根据繁殖地条件在不同类型的树上筑巢,通常营巢于森林中松树(Pinus)、槲树(Quercus dentata)等高大乔木上,巢离地面8-25米不等。巢主要由树枝、树皮构成,为盘状,外径70-100厘米,高约60-80厘米,深约5厘米。
雌乌雕每窝产卵1-3枚,通常2枚,卵为白色具少量淡褐色斑点,斑点下为淡紫色;卵长径6-7厘米,短径5-6厘米,卵重110克。
孵卵时间平均约42.5天。从早成雏孵出起约43天内,亲鸟在巢中过夜,主要是雌鸟夜晚在巢中值守,雄鸟几乎仅在送猎物时进巢,几乎不停留;雏鸟在25天大的时候可自行吞下小猎物,离巢前仍依赖亲鸟喂养。雏鸟约62.5天离巢,此时体重约1.9千克,翅膀长约43厘米,仅能飞大约30米。
乌雕平均寿命9.2年,最长27.9年。
乌雕与小斑雕(Clanga pomarina)可杂交,2011年,在一些欧洲国家,混合配对占乌雕配对的50%;在重叠区,小斑雕的数量远多于乌雕。
物种保护
种群现状
2008-2012年,乌雕在西西伯利亚南部和伏尔加河乌拉尔地区比较常见。2012年,中国大陆约100-10000对繁殖对,约50-1000对迁徙个体和约50-1000对越冬个体;在中国台湾,迁徙个体小于50只、越冬个体小于50只;俄罗斯估计为2500-9999成熟个体。截至2021年,乌雕的种群数量很少,欧洲估计有1900-2500只个体,占全球范围的25-49%,乌雕在三代内种群数量下降速度可能超过30%。
保护级别
2016年,《中国脊椎动物红色名录》将乌雕列为濒危(EN)。
2021年,《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3.1将乌雕列为无危(LC)。
2021年,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将乌雕列为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在中国受到保护,禁止滥捕及私人饲养。
潜在威胁
乌雕种群面临的重大威胁是栖息地丧失和退化,由于森林砍伐和湿地排水导致乌雕相应适宜栖息地丧失;东欧农业集约化和缺乏传统漫滩管理降低了其觅食栖息地的质量,2016年,泰国适宜乌雕觅食的低强度、雨养单一作物水稻被不适合觅食的集约化水稻农场所取代;繁殖区的森林砍伐导致乌雕筑巢地点丧失;越冬栖息地也在减少。
乌雕种群面临的其他威胁包括干扰(林业作业)、迫害(触电、与风力涡轮机碰撞、射击、中毒、偷猎卵和幼鸟)和与貂属(Martes)等捕食者竞争的影响。
保护措施
乌雕的保护措施包括立法保护、行动恢复计划、明确的系统监测方案和建立保护区。
乌雕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附录II、《保护野生动物迁徙物种公约》(CMS)附录I和II。在白俄罗斯、爱沙尼亚、法国、希腊、拉脱维亚、波兰、罗马尼亚、俄罗斯和泰国受到法律保护。白俄罗斯、爱沙尼亚和乌克兰制定了该物种的国家行动计划。白俄罗斯、波兰和爱沙尼亚的主要地点已采取场地保护措施,包括在繁殖季节限制巢址的林业活动。
主要价值
乌雕可作观赏;捕食鼠、鸟、虫,蛙等,对维持自然界生态平衡有一定意义;其骨骼和肉可作药用,雕骨具有活血止痛功效,主治跌扑骨折、类风湿性关节炎痹痛;雕肉可壮筋骨、益气力,主治体质虚弱,软弱无力。
参考资料
Clanga clanga (Pallas, 1811).中国生物物种名录.2024-11-07
Aquila clanga Pallas, 1811.ITIS.2024-11-07
《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2021年.国家林业和草原局 国家公园管理局.2023-05-25
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濒 危 物 种 进 出 口 管 理 办 公 室.2024-11-13
《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国家林业和草原局 国家公园管理局.2023-0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