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边土鳖
金边土鳖(食虫类:Opisthoplatia orientalis)是姬蠊科土鳖属的一种杂食性昆虫,又称东方后片蠊、赤边水、金边地鳖、山甴。其在南美洲、日本有分布,在中国主要分布于北京、福建、台湾、广东、香港、广西等地,主要栖息在有机质丰富且阴暗潮湿的场所,若虫栖息于水边。
金边土鳖呈长卵形而扁,黑色,雌虫体长3.5~4.5cm,雄虫体长2.5~3.5cm。头部棕褐色,口器咀嚼式,眼不发达,触角细小,线状;雄虫有翅,雌虫翅退化;足棕褐色;寿命约为一年半至两年。其为杂食性昆虫,具有喜新鲜、厌陈旧,有膩胃现象以及因天气而择食的特点;性喜温怕冷,喜暗怕光,喜洁怕脏,具有群栖,昼伏夜出的习性。它的成虫和若虫都有假死性,被捉时会口吐黄棕色唾液,借以御敌。此外,金边土鳖在食物不足,虫体密度过大或者湿度过小时,往往会有自相残食,噬食卵鞘的恶习。
金边土鳖是一种有着重要药用价值的昆虫,被视为益虫,开发利用价值较高。其性咸、寒,有毒,有逐,破积等功效;主治血滞经闭,产后瘀血腹痛,跌打损伤等。孕妇忌用。此外,刚蜕壳的金边土鳖还可供食用,口感细嫩松脆、清香。
命名
由于金边土鳖的前缘及侧缘有棕黄色镶边,因此叫“金边土鳖”。
形态特征
金边土鳖呈长卵形而扁,黑色而有光泽。雌虫体长3.5~4.5cm;雄虫体长2.5~3.5cm。
头
头部棕褐色,有稀疏的银白色的短毛;头部完全隐菠于前板之下,细小,头宽仅及前胸背板宽的1/4。口器咀嚼式, 大颚甚发达,棕黄色,大颚齿黑色,左大颚有4个强大而尖的齿;右大颚有3个钝而强壮的齿;上唇长,盖过大颚,棕黄色。眼不发达,两眼距离宽。 触角细小,线状。
胸
前胸背板甚发达,完全盖过头部,其前缘及侧缘有黄色镶边;中胸背板长度仅及前胸背板之半。胸部背板有密致的小刻点。雄虫有翅;雌虫翅退化,仅在中后胸留下三角形翅鳞。
足
足棕褐色;跗节5节,1~4跗节的腹面上各有1个淡黄色的垫;胫节的背面和腹面都有2列强大的刺;腿节腹面也有2列稀疏的刺,而背面只有1列短小白色的毛。
腹
雄虫腹部8节;雌虫腹部7节,最末腹节呈半月形而向后缘内陷。尾须粗短,有11节。
分布
分布范围
金边土鳖在南美洲、日本有分布,在中国主要分布于北京、福建省、台湾、广东省、香港特别行政区、广西壮族自治区、海南省、云南省、贵州省。
栖息环境
金边土鳖主要栖息在有机质丰富且阴暗潮湿的场所,在室内多栖息于伙房、仓底、酱油坊、缸底、碾磨坊、墙角等各种糠堆、饼底下,在室外多栖息于树下枯枝落叶层和阴暗松土、草堆中、石头下、石缝、屋壁下、墙壁缝中。其若虫栖息于水边。
习性
金边土鳖的寿命约为一年半至两年,为杂食性昆虫,具有喜新鲜、厌陈旧,有膩胃现象以及因天气而择食的特点,喜食带碱性或甜味的食物,如糠、南瓜等瓜豆类,杂鱼、杂肉等,其若虫一经出世就会爬行觅食,能独立生活。其性喜温怕冷,怕炎热,喜暗怕光,喜洁怕脏,具有群栖习性,并且通常白天隐蔽不外出,晚间才外出活动,以黄昏后2小时内最为活跃,其次是黎明,若虫畏光性差,昼夜均可活动、取食。金边土鳖生长发育的最适温度为20~30℃,一般温度在8~15℃时,其活动基本正常,在16℃以上,行动活跃,7℃以下,则进入“冬眠”,4℃以下,部分幼龄若虫会被冻死;适宜的相对湿度为50~80%。它的成虫和若虫都有假死性,被捉时会口吐黄棕色唾液,借以御敌。此外,金边土鳖在食物不足,虫体密度过大或者湿度过小时,往往会有咬食卵鞘、大虫吃小虫、同龄期若虫吃刚蜕皮的若虫等恶习。
生长繁殖
金边土鳖属卵胎生,为不完全变态昆虫,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阶段完成一个世代,约需要一年半至两年半的时间。通常,金边土鳖从5月初开始繁殖,6~9月为盛期,如果温度不低于22℃,可延期至12月。
求偶与交尾
通常,金边土鳖雌雄成熟后,雌成虫能够在腹部散发出含有性引诱物质的气味,以引诱雄成虫来交尾。雌虫一旦放出这种气味,则会有许多雄虫朝放此气味的方向爬去,同时边走边振翅,若有一只雄虫与雌虫接触、交尾,其他雄虫便自动散去。交尾一般在傍晚天暗时进行,交尾时,雄虫会失去主动,被雌虫拖着跑,每对成虫交尾时间约为30分钟。
产卵
金边土鳖的雌成虫交配一次就可陆续产卵,未经交配的虽也能产卵,但不能孵化。通常,其雌成虫产卵期在6~9月,交配后一周左右产卵,以后每隔几天产卵一次,一只雌虫一生可产卵鞘30~40块。产卵时,生殖附腺分泌粘液将所产的卵粘在一起,形成肾形的卵鞘,附着于雌虫尾部末端,两天后脱离母体。
孵化
通常,金边土鳖的孵化期在7月,但若是于8月下旬才产卵,则当年多不能孵化,多数延至第二年6月下旬至7月上旬才开始孵化。气温在26℃时,金边土鳖的卵需经过约2个月孵化;气温在30~35℃时,其卵需约1个月孵化。
若虫期
金边土鳖的若虫自卵鞘孵化后,经过多次蜕皮至羽化前为若虫期,初孵若虫为白色,形如臭虫,活跃,8~12天后蜕第一次皮,蜕皮时不食不动呈假死状,经1~2天后恢复活动,以后每隔25天左右蜕皮一次。通常,金边土鳖的雄虫一生蜕皮7~9次,雌虫一生蜕皮9~11次。在金边土鳖雌雄若虫发育过程中,蜕去最后一次皮则羽化成为成虫。
人工饲养
饲养方式
金边土鳖的饲养可根据饲养的数量、规模等具体条件,因地制宜地准备饲养设备,通常可分为三种:饲养缸、饲养坑(池)、多层饲养台。饲养缸适用于小规模饲养或专门作为卵块孵化缸;饲养坑(池)较适宜于大规模饲养,尤其适宜饲养五龄以上较大的若虫及成虫,还可根据若虫大小(或不同批次)分格饲养;多层饲养台可充分利用饲养室的空间,且可大大缩短生长时间,年产量也高。
饲养管理
饲料种类
金边土鳖的饲料一般分为三种:精料、湿料、青料。精料为粮食加工后的下脚料,如米糠,麦麸等;湿料可以使用湿茶叶渣。青料有带糖分的瓜、果皮或南瓜片、番薯片、马铃薯片、桑叶、芥兰菜、苦脉叶、豆角叶、菜叶等。饲料需新鲜干净,不可使用含动物脂肪和植物油类的饲料。
喂食方法
金边土鳖食量很少,在不同的生长时期,其食量变化大,一至三龄为小吃期,四至五龄为中吃期,六龄以后为暴吃期,但在孵化前的20天内,成虫吃量会明显减少。其喂食方法主要有搭配法、轮食法、看天投料法三种,搭配法即每天干料、湿料、青料混合搭配;轮食法即每隔一定时间,需要换上另一种干料和青料;看天投料即根据天气变化情况,决定干料和青料的投放量。暑天多放青料,少放干料,阴雨天多放干料,少放青料。喂食时,为使每只金边土鳖都能吃到饲料,可采用盘装和散放结合或是多点置料和多层置料相结合的置料方式。
其他管理
金边土鳖饲养时,需控制饲养密度适宜,以防密度过大造成饥饱不均,影响它们的生长发育,幼龄若虫饲养时,需将一至五龄的若虫单独饲养。饲养期间还需要做好卫生管理工作,日常清洁食物残渣,定期清理掉粪便、霉烂物质,清换垫料。此外,还需要做好温度管理,在金边土鳖越冬时期,要做好防寒工作,可采用并缸合群饲养,以干茶叶渣替换缸底垫料,提供越冬食粮等进行越冬,入冬后,可在水缸周围捆绑稻草、加盖棉被等进行保温。夏季高温时,需遮荫、通风以及在饲养场喷洒凉水等进行降温。
病害与敌害防治
金边土鳖的病害主要是肠胃病(屙烂屎),患病主要表现为屙稀粪,使其体弱而亡,可采用及时清理缸池,换上干砂及瓦片,投入干燥且稍带碱性的饲料或药物进行防治,同时,在金边土鳖患病期间,不可投放生菜叶、南瓜等青料,否则会加速其死亡或者发育、繁殖不良。金边土鳖的敌害主要有蚂蚁、蟑螂、蜘蛛目、老鼠、家猫等,面对蚂蚁侵害时,可采用在金边土鳖饲养缸外壁涂凡士林的方式进行防治;其它敌害可采用加窗纱盖的方式进行防治。
捕捉与加工
捕捉方式
金边土鳖一般在5~8月份进行捕捉,主要有人工捕捉和诱捕两种方式。人工捕捉时,可使用草垫或草帘放在金边土鳖藏身处的四周,移开躲避物,这样金边土鳖就会跑到草垫或草帘下,然后分别顺序去捕捉即可;诱捕时,可使用大口缸类的器皿,内装炒香的玉米糠或麸类等金边土鳖喜吃的食物,并在上边盖上乱草或树叶,傍晚时再将器皿置于金边土鳖常活动处,以等待它们主动进去,第二天早上用布袋盖紧容器。此外,还可于夜间使用灯光诱捕。
加工
金边土鳖捕捉后可用沸水烫死后晒干或者烘干;也可用清水洗净,再用盐水煮到腹部扁瘪后捞出,晒干或烘干。其品质以虫体体型较大,完整有光泽,“金边”明显、无霉变且洁净的为佳。
用途
金边土鳖是一种有着重要药用价值的昆虫,被视为益虫,开发利用价值较高。其性咸、寒,有毒,有逐瘀,破积,通络,理伤的功效;主治血滞经闭,产后瘀血腹痛,跌打损伤,木舌,重舌。孕妇忌用。此外,刚蜕壳的金边土鳖还可供食用,其脱壳后白而带米黄色,可取最后一两次刚蜕壳的金边土鳖,处理并清洗干净、晾干后油炸,然后放入调料下锅炒拌匀后即可,食用口感细嫩松脆、清香。
物种对比
金边土鳖的近似品种有中华真地鳖(Eupolyphage sinensis Walker)和冀地鳖(Polyphaga plancyi Bolivar),同时,其与金边龙虱(Cybister)也较相似,但龙虱实际上是伪品,与前三种地鳖虫是两类不同目的昆虫,药理功用也不相同,不应混用。金边土鳖、中华地鳖、翼地鳖以及龙虱四者的具体区别如下:
参考资料
Species.物种2000中国节点.2024-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