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热带高压
副热带高压(Subtropical high),气象学名称,是一种低纬度的暖性高压天气系统,主要分布在副热带地区(南北纬20-30°)。
受海陆分布不均的影响,地球纬线圈方向上产生不均匀的加热作用,副热带高压主要呈闭合状态分布在海洋洋面上,副热带高压一年四季都存在,根据其地理位置不同可分为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夏威夷高压)、北大西洋副热带高压(亚速尔高压)、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南大西洋副热带高压和南印度洋副热带高压。夏季大陆高原上空也会出现副热带高压如青藏高压、墨西哥高压。
副热带高压受大气环流控制,主要形成干燥、少雨的炎热天气,是导致夏季副热带地区高温热浪的主导因素之一。副热带高压所笼罩的地带称为“副热带无风带”或“马纬度无风带”,盛行下沉气流,北半球为顺时针方向,在南半球为逆时针方向环流,常在一定的条件下形成热带气旋。副热带高压具有明显季节性的特点,冬季位置偏低纬度地区,夏季偏高纬度地区,南北变化约20°。
定义
副热带高压带
副热带高压带是赤道地区上升的气流在高空分向两极方向流动,在南、北半球副热带地区受环流影响在高空积聚形成下沉气流,形成沿纬圈分布的高压带。
副热带高压
副热带高压也称作亚热带高压、副热带高气压或副热带高压脊,主要是大气环流在亚热带地区形成的副热带高压带,受海陆分布差异形成不均匀的加热作用和地表介质的影响,使副热带高压带形成若干个有闭合中心的高压单体,这些暖性高压单体被称为副热带高压,简称副高。
形成原因
副热带高压的成因主要是由动力因子作用形成,副热带高压处于低纬环流和中纬环流的汇合带,主要受来自低纬度的哈得莱环流(Hadley Cell)和来自高纬度的费雷尔环流(Ferrel Cell)的影响。
哈得莱环流(Hadley Cell)是赤道附近低纬地区的空气受热上升至高空,在气流上升的途中吸入周围的空气,形成向赤道汇聚的信风,来自北方的空气转向右侧,来自南方的空气转向左侧。信风的上升气流在经过海洋时混入水汽,在约15千米的高空凝结、冷却、变干,在重力作用下失去上升动力,该信风要保持住其质量流速,必须在以弯曲形式的水平风作为其运动轨迹,于是该气流在南北半球分别向南北方向移动至高纬度地区。在南北纬30°附近受地转偏向力和重力影响形成下沉气流,导致南北纬30°的地区对流层中下层气压高形成暖高压系统。
费雷尔环流(Ferrel Cell)是与哈得莱环流相对的大气环流,费雷尔环流的上升气流位于副极地地区,受地转偏向力强度的影响,来自高纬度地区的对流层高度较低纬度地区的对流层高度较低,约为7千米至8千米的高度,在西风带的影响下向低纬度地区移动,与哈得莱环流在副热带地区合并下沉,共同形成亚热带高压系统。
分布与分类
分布范围
受海陆分布的影响,副高不是沿纬圈连续均匀分布的,而是成若干个具有闭合中心的高压单体,这些高压单体主要位于海洋上,在北半球主要分布在在北太平洋西部、北太平洋东部、北大西洋中部、北大西洋西部墨西哥湾和北非等地;南半球主要分布在南太平洋、南大西洋和南印度洋等地。此外,夏季大陆高原上空出现的青藏高压和墨西哥高压,也属副热带高压。
分类
副热带高压通常按其地理位置分为北太平洋亚热带高压(夏威夷高压)、北大西洋副热带高压(亚速尔高压)、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南大西洋副热带高压、南印度洋副热带高压。
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夏威夷高压)
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又称为夏威夷高压,是中心位于北太平洋夏威夷群岛附近的半永久性气压中心。夏威夷高压的影响范围局限于副热带地区,夏季的夏威夷高压势力最强,影响范围几乎包含整个北太平洋;冬季减弱,夏威夷高压中心向东轻微移动。
北大西洋副热带高压(亚速尔高压)
北大西洋副热带高压又称为亚速尔高压,是中心位于北大西洋亚速尔群岛附近的半永久性气压中心。亚速尔高压的影响范围局限于副热带地区,夏季的亚速尔高压势力最强,影响范围几乎遍及北大西洋温带纬度以南广大洋面及其沿岸;冬季势力减弱,亚速尔高压中心退到西北非以西海洋面上。
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
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是位于南美大陆西部南太平洋的半永久性副热带高压区,其影响范围主要位于南太平洋的副热带地区,夏季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较弱,位置位于南纬35°附近;冬季较强,位置位于南纬30°附近。
南大西洋副热带高压
南大西洋亚热带高压是位于南美大陆东部南大西洋的半永久性副热带高压区,其影响范围主要位于南大西洋的副热带地区,夏季南大西洋副热带高压较弱,位置位于南纬25°附近;冬季较强,位置位于南纬20°附近。
南印度洋副热带高压
南印度洋副热带高压是位于非洲东部、澳大利亚西部的半永久性南印度洋副热带高压区,其影响范围主要位于南印度洋的副热带地区(主要对非洲东南部气候影响大,是该地区降水的主要因素)。夏季南印度洋副热带高压较弱,位置位于南纬30°附近;冬季较强,位置位于南纬35°附近。
活动规律
季节变化
副热带高压具有明显季节变化的特征,是由于其太阳辐射的能量来源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的特点,主要表现为不同季节的南北移动。
北半球季节变化
南半球季节变化
南半球副热带高压的季节变化基本与北半球相同,在南半球夏季副高体从低纬向高纬移动,冬季从高纬向低纬度移动。南北半球副热带高压强度并不相同,主要由南北半球海陆分布的差异导致,南半球的副高带强度整体要弱于北半球,其副热带高压最强的时间段要比北半球晚2个月左右,季节变化的幅度也要弱于北半球。
非季节变化
副热带高压在南北移动的同时还有短期的活动,即在南北移动时收到阻力问题时可能形成短暂的南退或北进,且在北进的过程中常伴随有西伸、南退的过程中常伴有东缩的移动状态,这种移动多为中短期变化,一般以6~7天为周期。
系统结构
副热带高压是常年存在的永久性暖性系统,其强度和位置随季节变化而有所不同,不同地区、 不同高度的副高结构也各不相同,按其结构变化分为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
垂直结构
从垂直剖面来看,高压脊线总体呈曲线变化,在200hPa(高度约为12000米)时高压中心向暖区偏移,在地表和高空区向低纬度地区偏移;副热带高压一般分为上下两部分,下层气流(600hPa,高度约为4200米)以暖性气流为主,下沉气流,气流从中心向四周辐散流动;上层气流(600~100hPa,高度约为4200米~16000米)以冷性气流为主,上升气流,气流从四周向中心辐合流动。
水平结构
从500hPa图上看,副热带高压呈带状分布,高压单体呈椭圆形,其长的一方大致同纬线圈平行。副热带高压区域内水平温度的梯度较小,形成气压梯度小、水平风速小的特点;南北两侧边缘温度梯度明显增大,形成气压梯度大,水平风速大的特点。
天气特点
副热带高压内部为下沉气流,以副高脊线两侧为甚,其气压梯度小,风力微弱天气炎热,常呈现万里无云的状态。在卫星云图上副高表现为大片无云或少云区,云区边界比较清楚,南界一般为热带辐合带云带的北缘,北界一般是温带锋面气旋云系的南缘。
副热带高压的西部和东部天气有很大差异,副高东部为偏北向冷气流,且大洋东部存在冷的涌升流,下层数百米高度内大气层结构稳定,长期受其控制的陆地会因久旱无雨形成沙漠;副高西部为偏南向暖气流,位于暖海流上空,大气层不稳定多雷雨大风和雷阵雨天气;副高北部边缘与西风带交界,冷暖空气对流多形成锋面和气旋活动,暖空气受上升气流影响被迫抬升,在高空遇冷凝结多形成阴雨和风暴天气;副高南侧是赤道信风带,信风气流通常风向稳定,风力较低,多为晴天,但在东风波和热带气旋等对流天气系统活动时会形成大风、暴雨等恶劣天气。
影响因素
副热带高压的研究一直是气象学的重要课题之一,副热带高压是大气环流系统之一,副热带高压的强弱及影响因素主要受陆地、海洋形成的热力差异影响,其中主要受环流、高原作用、季风、海温、海冰、太阳辐射、地球自转等因子的影响。
环流因子
副热带高压是热带与中高纬度环流之间的过渡带,副热带高压的形成主要受大气环流的作用形成,副热带高压又是制约大气环流变化的重要成员之一,是控制热带、副热带地区的、持久的、大型天气系统之一。冬季冷空气爆发可以引起副热带高压的断裂,夏季热带地区对流活动的增强也会促使副热带高压向高纬度地区移动。
高原作用
高原的夏季对大气的环流活动产生影响,在春夏季节高原会形成一个热源影响其上空及邻近地区的大气环流系统,其对流层的加热作用可以引起副热带高压夏季加强,热源减弱时不利于其发展。
季风
副热带高压是季风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副热带高压脊的南北位移与西伸东退受季风气流的强弱及转向有关,北半球夏季副热带高压的存在与增强的原因主要与东部陆地上的季风潜热释放而产生的暖性波和西风气流作用造成的下沉运动有关。
海温
海温是副高活动的重要影响因子,有研究表明赤道太平洋海面温度的变化可以引起西太平洋副高的强弱变化,厄尔尼诺现象-南方涛动(ENSO循环)是热带东部太平洋海面温度不规则的周期性变化,海水温度升高称为厄尔尼诺现象,海水温度降低阶段称为拉尼娜现象,ENSO爆发年西太平洋副高强度偏弱,位置偏东,次年夏季副高会明显偏强,位置偏西。
海冰
海冰主要位于高纬度海洋地区,极地海冰具有明显的局地效应,可以通过冷流作用影响海温或陆地降雪,进而影响副热带高压的活动。
太阳辐射
太阳辐射是影响大气运动的外部因子,太阳辐射的变化与副高的移动和季节性跳跃存在着显著的关系。
地球自转速度
地球自转速度由春到夏加快,根据角动量守恒的原理,北半球中纬西风指数要降低或作为大气密度较大地区的低层副热带高压北移。
相关研究
对副热带高压的研究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对副热带高压结构、活动规律及其对天气气候作用的研究;一类是对影响副热带高压活动因子的研究。从时间上来看对副热带高压的研究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在20世纪60年代前,主要的研究方向是对副热带高压成因的探讨分析,并形成了各种成果的分析解释;第二阶段约在20世纪60年代初至70年代末,对副热带高压观测资料的增多和一部分科学实验的开展,使得主要研究方向转变为以天气气候学研究为主;第三阶段为20世纪80年代初至今,该段时间的主要研究方向为副热带高压的动力学分析、数据模型和诊断分析相辅相成。近年来对副热带高压带形态、形成机理、季节变化规律、年际变动规律、对季节变化的影响等研究,逐渐建立了“全型涡度方程”“热力适应”理论、“Lindzen Nigam”理论及“两级热力适应”模式等研究理论及模型方法,进一步推动对副热带高压活动的动力学研究、影响因子以及对副热带高压的计算和预报。
参考资料
副热带高压.术语在线.2023-07-11
高温使者:副热带高压.中国气象科普网.2023-05-29
副热带高压.术语在线.2023-05-28
副热带高压.中央政府门户网站.2023-05-28
浅谈副热带高压.湖北省气象局.2023-07-11
subtropical high.Britannica.2023-05-29
什么是“哈得莱环流”.中国气象科普网.2023-06-01
大气环流及其构成.环境百科.2023-06-01
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活动特点.中国科普博览.2023-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