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懒熊

懒熊

懒熊(学名:Melursus ursinus),是一种熊科懒熊属哺乳动物,在印度又被称为“跳舞熊”。其体长为140~190厘米,雌性体重为50~100千克雄性体重为70~150千克。全身为黑色,胸部通常有浅色区域成“V”或“Y”字形状。其鼻子很长,可以活动,可以自动打开和关闭鼻孔,舌头较大。前爪长而弯曲,脚和爪子都较大。

懒熊仅分布在斯里兰卡、印度、尼泊尔不丹,其栖息地广泛,包括潮湿和干燥的热带森林、热带稀树草原、灌木丛和草原。懒熊不冬眠,主要在夜间活动,以白蚁、蚂蚁和水果为食。懒熊是季节性繁殖,大多数个体在5~7月进行交配。

懒熊具有一定的生态价值,其能够传播所吃水果的种子和控制白蚁的数量。2016年,懒熊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3.1——易危(VU)物种。2021年,懒熊被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当中,属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

命名与分类历史

由于懒熊与南美树懒(Folivora)一样没有两颗第一上门牙,爪的形态也相似。南美树懒有时在树上倒吊和将其幼仔背在背上的行为也与树懒接近,因此它被认为与南美树懒有关,本种最初分类与南美洲的树懒为同一属,即树懒属(Bradypus)。乔治·肖在1791年将该物种命名为Bradypus ursinus。1793年,Meyer将其命名为Melursus lybius。1817年,因为它的嘴唇很长,De Blainville将其命名为Ursus labiatus。伊利格将其命名为Prochilus hirsutus,希腊属名表示为长嘴唇,而具体名称则指出了它的长而粗糙的毛发。Fischer称其为Chondrorhynchus hirsutus,而Tiedemann将其命名为棕熊属 longirostris。

形态特征

懒熊的头体长为140~190厘米,尾长为10~12.5厘米,肩高为61~91厘米,雌性体重为50~100千克,最大可达120千克,雄性体重为70~150千克,最大可达190千克。其全身为黑色,极少是深褐色或红褐色,胸部通常有浅色区域成“V”或“Y”字形状,吻鼻和面部颜色较浅。其吻部无毛,在熊科中吻部比例最长的。懒熊的鼻子很长,与食蚁兽的鼻子相似,但较短。鼻子可以移动,可以自动打开和关闭鼻孔。臼齿宽而平,舌头非常大。毛长而凌乱,尤其是肩上的毛最长,为黑色。前爪长而弯曲,脚和爪子都较大。

分布栖息

分布范围

懒熊原产于印度次大陆。其分布在南亚地区,在世界范围内仅分布在斯里兰卡印度尼泊尔不丹,而世界上至少有90%的懒熊分布在印度地区。在中国其分布于西藏自治区。懒熊有两个亚种,下表为其亚种分布。

栖息环境

懒熊主要生活在海拔0~1200米的地区。其主要是低地物种,偶尔能分布到海拔2000米,例如印度的西高止山。懒熊主要栖息在树林中,在印度大陆中占据了广泛的栖息地,包括潮湿和干燥的热带森林、热带稀树草原、灌木丛和草原。

生活习性

觅食行为

懒熊是食蚁动物和杂食性动物,它的饮食受食物供应的影响存在季节性差异。在果实生长季节,其以水果为主;在果实成熟的季节时,懒熊则以果实,特别是榕树果实为主要食物;在其他时间则以白蚁和其他昆虫为主。除了取食球茎、根和一些花朵之外,其很少取食植物性食物。偶尔会捕食小型脊椎动物和腐肉,没有捕杀家畜的记录,也会摄食甘燕、玉米、水稻、阳芋番薯等农作物。

懒熊是唯一适应于以蚁类为食的熊类,其嘴唇灵活而且可以伸缩,上颚无内门齿,在牙龈上形成一个空隙,便于吮吸白蚁。在捕食白蚁时,懒熊会先用无力的爪子将蚁穴扒开,吹去浮土,之后把白蚁吸人口内。在吸食的过程中,鼻孔会自主关闭,防止异物进入呼吸道。在进行吸吮的动作时会伴随着一系列的喘息和呃逆声,这些声音较大,在远处可被听见。懒熊主要是拣食地面上的落果,但它能够爬到树上采集蜂蜜。

交流行为

懒熊非常善于发声,其会通过吠叫、尖叫、呼噜、咆哮、吼叫、呼啸和呜呜声进行交流。当熊被激怒、威胁或打架时,其会发出叫喊声。当它们受到伤害或害怕时,其会尖叫、嚎叫或呜咽。懒熊在休息或吮吸爪子时会发出咯咯声或嗡嗡声,雌性懒熊会向幼崽发出低吟声。

社会性和空间行为

除了育幼期外,懒熊是单独栖居,没有领域行为。怀孕的母熊最长在洞内居住2个月,其他的个体则是常年活动。懒熊通常用撕树皮来标记巢域,但在自己的巢域内很少有对外来者的攻击行为。个体的巢域之间经常有很大程度的重叠,个体在进食时可能相距得很近而互不影响。在斯里兰卡,雌性巢域面积约为2平方千米,雄性巢域面积约为4平方千米。

节律行为

在森林覆盖稀少但白天温度很高的地区中,懒熊主要是夜间活动或黄昏活动,当白天炎热时其会栖息在岩石、灌木丛树洞中。部分懒熊个体会在白天在保护区内进行活动。其不进行冬眠行为,但在雨季时期有一段时间不活动。带幼崽的雌性树懒熊偶尔会改变夜间活动的倾向,以避开这些夜间捕食者。懒熊会在树上用折断的树枝做白天的床,雨季时在洞穴里休息。

其他行为

懒熊的嗅觉发育良好,但视力和听力较差。当它感觉受到威胁时会进行自卫。其走路缓慢,步履蹒跚,但能比跑步的人跑得更快。在睡觉时会发出很大的呼噜声。

生长繁殖

交配产仔

懒熊是季节性繁殖,在不同的栖息地其繁殖时间不同,大多数懒熊在5~7月进行交配。部分在斯里兰卡的个体在一年中的大部分时间里都会交配。通常几只雄性个体连续几天共同跟随一只雌性个体,轮流与之交配,彼此之间没有相互攻击的行为。其交配时间为1~2天,雌性通常会寻找洞穴或地面庇护所来分娩。在人工饲养下,其妊娠期为4~7个月,有延迟着床的现象。通常母熊会选择在树洞这产仔,其会在11月~翌年1月产仔。每胎产仔1~3只,通常为2只。

育仔发育

在育仔阶段中,主要由母熊负责,雄性懒熊没有参与到此阶段。在出生后,懒熊幼崽会失明约3周。在幼仔出生的3个月内,母熊会留在洞穴中照顾。与大多数其他熊种相比,懒惰熊幼崽的发育速度很快,出生一个月后开始行走,幼仔在6~10月龄后出穴,出穴后还要骑母熊的背上随母熊活动,最长达6个月,这是一种应对天敌捕杀的防卫策略。幼仔在12~14月龄时断奶,根据食物的多寡,幼仔会与母熊共同生活1.5~2.5年,这导致了母熊有2或3年的产仔间隔。幼仔在24-36个月时独立,到2至3岁时,其达到成年。雌性个体在4岁时开始繁殖,雄性开始繁殖的年龄可能会更晚一些。在自然条件下,懒熊的寿命为20~25年,在人为饲养下,其寿命可达40年。

物种保护

种群现状

2004年,懒熊的数量已经从1997年的1万只骤减到的4000只左右。懒熊的种群数量呈现下降趋势。

生存威胁

截至2004年,在印度北部的北方邦,每年有大约200只懒熊被非法猎捕。懒熊在自然保护区以外面临着栖息地破碎化和人类捕杀的严重压力。

栖息地破坏

印度的人口增长是懒熊面临的最大威胁。由于它们依赖低地地区,而低地往往是人类最容易利用和开发的地方,因此人口的增长导致了其栖息地的丧失和退化,不利于懒熊种群的生存。

人类猎捕

在人熊冲突的地区,人类会报复性和预防性地捕杀懒熊,或为了供应熊产品,特别是熊胆的商业性贸易去捕杀懒熊。在印度的部分地区,人们会杀死母熊,捕捉幼崽交给卡兰达尔吉普赛人将其训练成“舞蹈熊”进行表演。这些因素都增加了懒熊的死亡率,导致了懒熊种群数量的下降。

保护级别

2016年,懒熊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3.1——易危(VU)物种。

2019年,懒熊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一中。

2021年,懒熊被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当中,属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

保护措施

法律保护

1972年《印度野生动物保护法》附表一规定懒熊受到法律的完全保护。它们也在不同程度上受到其他范围内国家的国家法律的保护。

保护区的建立

印度的174个保护区(PA)中存在懒熊,其中包括46个国家公园和128个野生动物保护区。在这些保护区内,懒熊的生存与繁殖得到了一定的保护。

救助站的建立

在印度,一个名为“野生动物SOS”的组织在北方邦设立了懒熊救助站,专门收养和救治那些从艺人手里解放出来的懒熊。2004年,救助站已经先后救治了60多只懒熊。

加强宣传

2021年,印度制定了国家熊保护行动计划,该计划强调缓解人类与熊之间的冲突,有利于缓解人类与懒熊之间的冲突。

物种危害

懒熊素来以性格无常、脾气暴躁而闻名,其会主动攻击人,给人类的生活造成一定的危害。在1989~1994年期间,印度中央邦一共发生735起懒熊袭击人的事件,其中造成了48人丧生。袭击人的事件多发生在田间和附近的森林,在这些地点人和熊都在寻找同食物,但熊极少把人当成食物。在印度的一些地区,懒熊经常袭击花生、玉米和水果作物,给人类生活带来一定的经济损失。

种间关系

成年的懒熊很少有天敌,但有被虎和豹猎杀的记录,其与虎和豹形成了捕食关系。为了避免夜间捕食者以及与其他熊的潜在攻击,带着幼崽和亚成熊的母熊会转向日间活动。除了繁殖季节,懒熊有时会被动的聚集(多达5~7只雌雄年龄混合的个体)。这种聚集的联系可能会持续几周到一年多,以起到防御联盟的作用,以对抗其他懒熊和捕食者。

主要价值

懒熊具有一定的生态价值。由于懒熊的饮食中含有一些水果,因此它们会传播其所吃水果的种子。此外,懒熊通过大量捕食白蚁,可以控制白蚁数量。

物种对比

由于懒熊和熊瞎子棕熊属 thibetanus)外观相似,因此经常混淆。

参考资料

懒熊.中国大百科全书.2023-05-30

懒熊.sp2000.2024-09-21

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Ⅰ、附录Ⅱ和附录Ⅲ.中华人民共和国濒危物种科学委员会.2024-09-21

Melursus ursinus.The IUCN Red List of Threatened Species.2023-05-30

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国家林业和草原局.2023-05-30

..2023-05-30

Melursus ursinus.Animal Diversity Web.2023-05-30

Melursus ursinus.britannica.2023-05-30

Melursus ursinus.animalia.2023-05-30

Melursus ursinus 亚种.itis.2023-05-30

Melursus ursinus inornatus分布.allenpress.2023-05-30

Melursus ursinus ursinus分布.bioone.2023-05-30

Sloth Bear.Bear Conservation Website.2023-05-30

Sloth Bear Conservation Action Plan.researchgate.2023-05-30

亚州黑熊.中国大百科全书.2023-05-30

Ursus thibetanus.The IUCN Red List of Threatened Species.2023-05-30

Melursus ursinus.gbif.2023-05-30

Ursus thibetanus.gbif.2023-05-30

懒熊图片.wjbk.2023-05-30

亚洲熊图片.wjbk.2023-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