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孙叔敖

孙叔敖

孙叔敖(生卒年不详),姓,蔿(wěi)氏,名敖,亦名艾猎、饶,字孙叔,曾隐居于楚国期思邑(在今淮滨县期思镇),春秋时期楚国名相,中国历史治水名人。

孙叔敖生卒年虽不见记载,但通过其父亲的生卒年和楚庄王在位时间来推断,通常认为其生卒年为约公元前630年至约公元前593年。学者经过考据认为孙叔敖任国相的时间为楚庄王九年。《史记》中,记载有孙叔敖担任楚国国相,实施货币,政治,车马形制等方面改革,令楚国国力大增的事迹。《左传》中记载了孙叔敖为楚北上征战,建造沂城的经过。除此之外,在《淮南子》中记载了孙叔敖主持修建了诸多水利工程的事迹。

孙叔敖任职期间,大规模修建水利工程,使寿春成为楚国除江汉平原以外的另一粮食生产储备中心。同时积极改革,发展经济,帮助楚国打赢与晋国的战争,使楚庄王成为春秋时期霸主之一。前593年,因积劳成疾,孙叔敖病逝他乡,年仅38岁。所以世人对孙叔敖评价以褒奖为主。《吕氏春秋》《韩非子》《楚相孙叔敖碑》中均认为楚庄王的立威定霸与孙叔敖的奉职循理、忠心辅佐是分不开的,孙叔敖可称为一代名相。毛泽东曾评价孙叔敖为了不起的水利专家。

人物生平

生平考据

籍贯

孙叔敖的籍贯没有明确记载,历来众说纷纭。在《荀子》中,有“孙叔敖,期思之鄙人也。”的记载。在《史记》中,有“楚之处士也”的记载。在《孟子》中,有“孙叔敖举于海”的记载。

在《辞海》中,延续《荀子》的说法,认为孙叔敖为期思(今淮滨县期思镇)人,学者黄德馨在《楚国史话》中也持有隐居于期思的说法。

清代学者阎若璩在《四书释地》指出,孙叔敖出自公族,应该是楚都人,不会生活在期思这样偏远的地方。说他是期思之鄙人,实际指的是孙叔敖的后代不成器,只能世代守着封地,没有才能去做官,所以这么称呼。历史学者袁纯富也认为认同这一看法,认为孙叔敖应居住在楚国首都故地,今湖北一带。而历史学者李柏武根据《荆门直隶州志》和《皇览》中关于孙叔敖墓的记载,推断认为孙叔敖居于荆门的孙家山一带。进一步根据“孙叔敖举于海”,认为海指的是长湖(今长湖,在荆门市江陵县交界处),确认孙叔敖为楚国公族,期思之鄙人是讹传。历史学者徐少华同意孙叔敖为楚国人的说法,认为期思之鄙人的说法是文学创作,但他也同时指出,期思应是孙叔敖先辈的封地,而不是孙叔敖后代的封地。目前学界将几种说法融合,认为孙叔敖家族大部在楚都,孙叔敖有过期思居住经历。

生卒年

孙叔敖生卒年未有文献直接记载,一般通过孙叔敖父亲的生卒年和楚庄王在位时间来推断,通常认为其生卒年为约公元前630年至约公元前593年。中原地区水利部在公布治水历史名人时,采用了这一说法。历史学者陈立柱考据后认为孙叔敖生年不会早于公元前627年(孙叔敖父15、16岁时),去世在公元前596—公元前594年间,即楚庄王去世前三四年。年寿在27岁到33岁之间,生卒年约为公元前627年至公元前594年。

官职

孙叔敖官职为楚国令尹,即国相。关于他开始担任楚国令尹的时间,学术界是众说纷纭。明代周圣楷在《楚宝》卷一中认为孙叔敖是楚庄王十六年始为令尹的,其依据为《左传》中记载鲁宣公十一年令尹孙叔敖建造沂城,而鲁宣公十一年为楚庄王十六年。学者顾栋高认为孙叔敖的令尹之位是继子越之后,学者金家年进一步根据《左传》考证出楚庄王诛杀子越的时间为楚庄王九年(公元前605年),所以认为孙叔敖任令尹的时间为楚庄王九年。

主要事迹

在《史记·循吏列传》中,记载有孙叔敖的事迹。孙叔敖为楚国的隐者,楚国国相虞丘知晓他的才能,于是把他推荐给楚庄王,让他接替自己的职务,所以孙叔敖为官三月后便升任国相。孙叔敖上任三个月以后,楚国的风气焕然一新。法令虽然宽松但令行禁止,奸邪官吏和盗贼都大为减少。同时,他因势利导,指导楚国的生产。秋冬季节,他鼓励人们上山采伐。春夏季节,他指导人们趁着河水高涨,用水力把砍下的竹木运送到山下。

楚庄王认为楚国钱币个小量轻,所以按自己的意愿把小钱币改铸成大钱币,结果使楚国经济陷入混乱,人们不能安心做生意,商铺的秩序也无法维护,市场管理的官员将乱象汇报给孙叔敖。五天后,孙叔敖劝谏庄王放弃失败的货币改革、沿用旧的货币制度,楚庄王采纳了孙叔敖的建议。三天之内,市场秩序就得以恢复如初。

西楚人习惯于乘坐底盘低矮的马车,而庄王认为底盘太矮不便于马拉,打算下令改变马车的形制。孙叔敖认为频繁下命令,民众会无所适从。想让大家升高底盘,不妨把街门的门槛都升高一点,让低小的车过不去。坐车的人大多是贵族,他们不愿意频繁地下车步行,就会自觉改造高车了。楚庄王按孙叔敖的提议来做,结果半年不到,人们就自发地把底盘调高了。

在《左传·宣公十一年》中记载了孙叔敖为楚北上征战,建造沂城的经过。鲁宣公十一年 (公元前598年),楚国北上征战,孙叔敖在沂地筑城。其派遣主持人考虑工程计划,将情况报告司徒。同时计量工程,规定日期,分配材料和用具,详细规定放平夹板和支柱,规定土方和器材劳力的多少,研究取材和工作的远近,巡视城基各处,准备粮食,审查监工的人选,三十天便建造完成。

除此之外,在《淮南子·人间训》中记载了孙叔敖主持修建了诸多水利工程的事迹。其曾于期思之地带领当地人民进行有利于农业生产的水利建设,后来又在寿春地区主持修建了芍陂。孙叔敖任楚相期间,对西楚军事、人事、礼制等级等制度都进行了一定的改革。后来楚庄王在孙叔敖辅佐下,成为春秋时期霸主之一。

人物成就

兴建水利

孙叔敖为令尹起于期思治水,成名于芍陂的营造。历史学者梁霞认为孙叔敖可能在避公室之乱,隐于期思之时,对当地以及相邻的农田水利灌溉系统加以改进提升,开启了当地大规模修建水利工程的序幕,孙叔敖的入仕之路由此而展开。

芍陂大致位于今大别山北麓余脉。楚国北境当时都是小国,较之楚地其他地区,军事威胁较小,因此楚国将其作为重要的农业产区。但是该地东、南、西三面地势较高,北面地势低洼,向淮河倾斜,每逢夏秋雨季,山洪暴发,容易形成内涝。雨少时则又容易出现旱灾。于是孙叔敖在此地建造大规模的农田水利设施,用于调节农业生产,使当地成为楚国除江汉地区以外的另一粮食生产储备中心。

助楚称霸

孙叔敖在辅佐楚庄王时,主张施教导民,宽刑缓政,发展经济。并且凡事以民为本,减少征战,休养生息,在楚国农商并举,发展文化,使楚国国力迅速壮大。在楚庄王发动征战时,孙叔敖辅佐楚庄王打赢楚晋之间的邲之战,使楚庄王继齐桓公晋文公之后,登上春秋霸主地位,成为后世的春秋五霸之一。

人物轶事

杀两头蛇

孙叔敖小时候,有一次出去玩,见到一条两头蛇,就把它杀了埋起来。他回到家见到母亲就开始哭泣,母亲问他原因,他说因为听说见到两头蛇的人都会死,而他今天见到了。孙叔敖母亲问他蛇还在不在,孙叔敖告诉母亲因为他担心其他人再次碰到钝尾两头蛇,他已经把双头蛇杀死并且埋掉。此时孙叔敖母亲告诉他,帮助别人的人上天都会给善报,所以他不会死的。后来孙叔敖果然平安,并且长大后成为楚国令尹

狐丘丈人

孙叔敖曾遇到一位狐丘丈人,狐丘丈人告诫他,有三利必有三害。如果爵位高了,士大夫就会嫉妒他。权势膨胀了,国君就会厌恶他。俸禄高了,百姓会埋怨他。这就是三利三害。孙叔敖询问狐丘丈人,如果他的爵位越高,欲望更小。官位越大,野心越小,如果俸禄多了,就施舍给他人。能否免于害。狐丘丈人说这样的做法已经超过尧、舜,能够避免三害。

三为楚令尹

孙叔敖成为楚国的令尹后,一国的官吏和百姓都来祝贺。但有一个老人穿麻布粗衣,戴着白色的丧帽,最后来吊丧。孙叔敖整理好衣冠出来接见,询问老人在别人都过来祝贺的时候来吊丧,是不是有什么话要指教。老人告诉她当了大官就骄横的人,百姓会离开他,登上高位就大权独揽的人,国君会厌恶他,俸禄优厚而不知足的人,灾祸就会降临在他头上。孙叔敖听过后,表示诚恳的接受指教。老人又告诉孙叔敖,地位越高,就要越谦虚,官职越大,就要越小心,俸禄越高,就不要再索要其他财物,尊崇这三点,楚国就会治理好。孙叔敖表示自己非常认可,会牢记。

四论其相貌

楚之孙叔敖,期思之鄙人也,突秃长左,轩较之下,而以楚霸。

孙叔敖纳言

孙叔敖为楚令尹,一国吏民皆来贺,有一老父衣麤衣,冠白冠,后来吊,孙叔敖正衣冠而出见之,谓老父曰:“楚王不知臣不肖,使臣受吏民之垢,人尽来贺,子独后来吊,岂有说乎?”父曰:“有说,身已贵而骄人者民去之;位已高而擅权者君恶之;禄已厚而不知足者患处之。”孙叔敖再拜曰:“敬受命,愿闻余教。”父曰:“位已高而意益下,官益大而心益小,禄已厚而慎不敢取;君谨守此三者足以治楚矣。

寝丘之志

楚庄王赢取邲之战后,打算封赏孙叔敖,孙叔敖坚决推辞。后来,孙叔敖得了恶疮,弥留之际对他的儿子说:“我死后,君王肯定要赐你封地。你必须推辞肥美之地,而接受荒地。楚、越之间有个叫寝丘的贫瘠地区,楚国人信鬼,越国人信吉祥,两国都不觉得寝丘是个好地方。”孙叔敖死后,国君果然把富饶之地封给他的儿子,他的儿子坚辞不受,按孙叔敖所说那样请求寝丘之地。楚国的习俗是功臣的封地只能保留两代人,可是孙叔敖儿子的封地一直没有被楚王收回。

优孟衣冠

楚国乐工优孟为人正直,受到孙叔敖的善待。孙叔敖去世前,对他的儿子说:“我死后,你可能会很贫困,到那时你就去找优孟。”后来,孙叔敖的儿子果然穷困潦倒,靠砍柴养家糊口。有一天他在砍柴途中碰到了优孟,便向优孟求助。优孟仿制了一套孙叔敖的衣帽穿戴起来,并努力模仿孙叔敖的言谈手势,练习了一年以后,居然能够以假乱真。

楚庄王举办酒宴时,优孟走进来敬酒,楚王大吃一惊,以为是孙叔敖复活了,让优孟做楚相。优孟要求推迟三天再任命他,以便他和妻子商议要不要做官。三天后,楚王问优孟是否受命,优孟回答说:“我妻子叫我千万别当宰相,因为楚国的宰相干不得啊。即便像孙叔敖那样忠贞廉洁、一心为国,辅佐大王成为霸主,妻子和孩子竟连个立脚之地都没有,穷得靠着自己打柴来糊口。要是像孙叔敖那样活一辈子,还不如自杀痛快。”优孟说完唱起歌来,感慨孙叔敖好人没好报。楚庄王感谢了优孟的提醒,把孙叔敖的儿子找来,封给他寝丘之地四百户供他祭祀先人。孙叔敖的家族因而传了十来代都没有断绝。

人物评价

司马迁在《循吏列传》的开头,用“奉职循理”点明了孙叔敖、子产等优秀政治家的共性:奉行为官的职责、遵循法律条文而不滥用刑罚。这一理想境界符合黄老之道提倡的温和政治,和《酷吏列传》中刘彻时代的酷吏政治形成了对比。唐朝史学家司马贞在《史记索隐》中赞曰:“奉职循理,为政之先。”

《吕氏春秋·情欲》认为,世俗之人认为孙叔敖受楚庄王器重是一件幸事,可得道之人则认为这是楚国的幸事、孙叔敖的不幸。孙叔敖为楚庄王分担了繁重的国务,使庄王能在享受快乐的同时身霸主,自己却不能支配自己的欲望而养生。

韩非子·外储说左下》认为,孙叔敖当着令尹,却过着贫苦的生活,乘下等马车、吃粗粮和干鱼、穿粗劣衣服。这么做不妨碍大家认为他是一位好官,但这却威胁了居下位的人,使他们被逼着吃苦。

《楚相孙叔敖碑》盛赞孙叔敖富国强民的功绩、清廉无私的品质,即便是子臧、伯夷和叔齐、季札、子罕这样的贤者,也不能同孙叔敖相提并论。

学者魏昌评价孙叔敖:“楚庄王的立威定霸,与孙叔敖的奉职循理、忠心辅佐是分不开的。楚庄王、孙叔敖‘主明臣贤’,其霸业政绩,永垂史册。”“为民办事,政绩斐然,不愧为一代名相。”

由于孙叔敖兴建诸多水利设施,楚国史学者魏昌评价这些水利措施:“不仅为楚庄王争中原奠定了物质基础,而且也为我国水利建设树立了光辉的榜样,有着深远的影响。”

治淮委员会的顾应昌、康复圣指出:芍陂的修建意义非凡,它促进了楚国农业的发展和古寿春经济的繁荣,使得寿春成为楚国重要都会,为公元前241年楚考烈王迁都寿春奠定了基础。

毛泽东评价孙叔敖为“了不起的水利专家”,中国水利部亦评价其“为国为民、鞠躬尽,科学治水、勇于创新”。

后世纪念

中国历史治水名人

2019年12月,中原地区水利部公布了第一批历史治水名人的名录,共计十二人。孙叔敖入选,同大禹、李冰、郭守敬、林则徐等人物并列。

安丰塘

安丰塘即孙叔敖主持修建的芍陂,位于安徽省淮南市寿县城南30公里处,至今仍在发挥灌溉作用,被誉为“天下第一塘”。1988年入选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5年入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 2016年入选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在寿县博物馆,又名安徽楚文化博物馆中,馆内设有“孙叔敖治水安民”大型多媒体场景,反映了孙叔敖修建安丰塘的故事。

孙叔敖纪念馆

原名孙书敖祠,又名楚相祠、芍陂祠、安丰塘祠,始建不晚于北魏,经过历代修缮,于2007年12月更名孙书敖纪念馆。孙书敖纪念馆位于安丰塘北岸,坐北向南,占地3000平方米,现存大殿、还清阁、崇报门。孙书敖纪念馆保存的明代石刻塘图,记载了塘的位置、水源、斗门、灌区概况,在水利科学史上有较高价值。

孙叔敖墓

孙叔敖基位于沙市中山公园东角高岗之地,距春秋阁 10米处。清代乾隆二十二年(公元1575年)荆宜施道观察使来谦鸣考证基址后,在这里立碑建亭。来谦鸣题墓碑“楚令尹孙叔敖之基”。原碑及碑亭已毁,1980年重立基碑,后修建了碑亭和环绕基冢的小道。

研究书目

《史记·循吏列传》

《史书·列女传·仁智·孙叔敖母》

《史记·滑稽列传》

参考资料

..2023-06-12

关于公布第一批历史治水名人的通知.水利部.2023-06-05

..2023-06-12

非相第五.国学网.2024-06-17

敬慎.https://so.gushiwen.cn/.2024-06-17

古文苑卷第十九·楚相孙叔敖碑.识典古籍.2023-06-13

孙叔敖纪念馆.淮南市人民政府.2023-06-05

史记·循吏列传.ctext.org.2024-05-06

史书·列女传·仁智·孙叔敖母.ctext.org.2024-05-06

史记·滑稽列传.ctext.org.2024-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