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颊山鹧鸪
白颊山鸪(Arborophila atrogularis)是雉科山鹧鸪属鸟类。白颊山鹧鸪雌雄形态特征相似,体长约为24~28厘米,体重约为220克。虹膜为深褐色;喙为暗褐色或黑色;脚为深蜡黄色,繁殖季节变为鲜橙红色或红色。白颊山鹧鸪的额为灰褐色;头顶至枕部为皮黄色具有黑色斑纹,脸颊有一显著的白色斑块;颊、喉和前颈为黑色。背部、腰部和尾上覆羽多为棕褐色。胸部蓝灰色,上胸具放射状的黑色滴状斑;腹部及两胁蓝灰色;两胁为灰色,带有橄榄褐色。
白颊山鹧鸪在世界范围内分布在亚洲的喜马拉雅山脉周边,如孟加拉东部、印度东北部、缅甸北部和西北部、中国等国家与地区。主要栖息在900米及以下的低山丘陵地带,海拔1700米的山地地区为该物种的分布上限,它们多在常绿阔叶林、竹林等生境中活动,这些生境比较潮湿。会出现在植被稀疏的地方,也会出现在茶园等与人类有接触的地方。
白颊山鹧鸪的种群规模缺少量化的数据,根据2016年,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的评估显示,该物种的全球种群数量呈现下降趋势。2016年,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3.1,等级为近危(NT);2021年,被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为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
物种命名
1849年,英国动物学家爱德华·布莱斯(Edward Blyth)首次描述了白颊山鹧鸪,并将其学名命名为 Arboricola atrogularis,后续研究根据物种命名的原则,将该物种移入先设立的山鹧鸪属(Arborophila)中,白颊山鹧鸪的学名确定为 Arborophila atrogularis。也有观点认为白颊山鹧鸪、台湾山鹧鸪(Arborophila crudigularis)和海南山鹧鸪(Arborophila ardens)为同一种鸟,由于这三种鸟具有地理隔离,该观点没有得到广泛的认可。
形态特征
白颊山鹧鸪雌雄形态特征相似,体长约为24~28厘米,体重约为220克,雄性体型相对于雌性较大。
白颊山鹧鸪的额为灰褐色,头顶为橄榄褐色,羽端为黑色;头顶至枕部为皮黄色并具有黑色斑纹,具有黑色的贯眼纹,脸颊有一显著的白色斑块。下须颜色为黑色,向后延伸至颈侧;枕部为黄褐色并具有黑色斑纹。眼周和喉部的裸露皮肤为粉红色,在繁殖季节会变为鲜红色或栗色。颊、喉和前颈为黑色、羽毛稀疏,前颈基部为白色。背部、腰部和尾上覆羽的颜色多为棕褐色,密杂以有规则的黑色横斑,尾上覆羽横斑较窄而不明显;尾羽黑斑曲折而呈不规则形状。翅上覆羽与背部颜色相近,具有较粗的黑色横斑,羽端微微带有栗色;初级飞羽与覆羽均为暗褐色,羽端略带有淡栗色;次级飞羽为黑褐色,外羽带有栗色并具有宽阔的黑色羽缘;三级飞羽为棕褐色,具黑色粗斑以及栗色羽端。胸部为蓝灰色,上胸具放射状的黑色滴状斑;腹部及两胁蓝灰色具白色点状斑纹;两胁为灰色,带有橄榄褐色,具有白色羽干纹,其末端带有黑色并扩成滴状。背部、两翼多棕褐色或黑色;尾下覆羽为棕褐色,具有黑色次端斑,羽端色淡棕褐或白色。
白颊山鹧鸪的虹膜为深褐色;喙为暗褐色或黑色;脚为深蜡黄色,繁殖季节变为鲜橙红色或红色。
白颊山鹧鸪的一些常见测量数据见下表:
分布栖息
分布范围
世界分布
白颊山鹧鸪在世界范围内分布在亚洲,比如:喜马拉雅山脉周围,如孟加拉东部、印度东北部、缅甸北部和西北部、中国等国家与地区。
中国分布
白颊山鹧鸪在中国分布狭窄,主要分布在云南省西南部的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盈江县周边地区。
栖息环境
白颊山鹧鸪主要栖息在900米及以下的低山丘陵地带,海拔1700米的山地地区为该物种的分布上限,在印度一般在海拔750米以下的地区分布,它们多在常绿阔叶林、竹林等生境中活动,这些生境比较潮湿。白颊山鹧鸪与山鹧鸪属(Arborophila)其他物种喜好植被密集的生境不同,它还会出现在植被稀疏的地方,通常会出现在森林边缘,也会出现在茶园等与人类有接触的地方。
生活习性
节律行为
白颊山鹧鸪在世界范围内为一种不进行迁徙行为的留鸟,在中国为不常见的留鸟。
觅食行为
白颊山鹧鸪的食性和山鹧鸪属(Arborophila)其他物种类似,食物主要以植物为主,包括植物的嫩枝、嫩叶、芽、果实和种子等部位,也会取食昆虫和其他小型无脊椎动物等动物性食物,其中植物性食物约占食物组成的90%,动物性食物约占食物组成的10%。
社群行为
白颊山鹧鸪主要在林下活动,多在地面上奔跑或行走,常聚集为小群活动,群体多在5~8只或10多只。群体分散后,会发出柔和的哨声保持联系。
交流行为
白颊山鹧鸪刚开始鸣叫的时候会以一串快速而略带颤音的“gugugu,gugugu”声开始,之后发出清脆响亮的“zhe-gu,zhe-gu”声。白颊山鹧鸪在黄昏时会发出反复多次而近似口哨的“whew,whew”声,当这种反复鸣叫快结束时即发出一声尖锐、更快和完整的“whew”声。
生长繁殖
白颊山鹧鸪的世代长度约为5.4年。白颊山鹧鸪的繁殖期一般在每年的4~7月,在不同海拔地区,繁殖期有差异,其中低海拔地区在3~4月,高海拔地区一般在6~7月。白颊山鹧鸪为一种采用单配偶制的鸟类,即采取一夫一妻制。
营巢
白颊山鹧鸪会将巢穴营在低山丘陵、山脚平原地带等地的常绿阔叶林、竹林或林缘灌丛等生境。巢有时会置于地面凹陷处,内部会垫有干草叶和树叶等植物性垫材,周围会被灌木丛或高草地覆盖,具有很高的隐秘性。
产卵孵化
白颊山鹧鸪每窝产卵多在3~5枚之间,很少有一窝7枚卵的情况。卵的颜色为白色,卵表面缺少斑点,平均大小约为37.6毫米×28.4毫米。卵由雌鸟进行孵化,在孵卵期间雌鸟很少离开巢穴,即使有其他动物靠近巢穴也会选择不离开。
育雏
白颊山鹧鸪的早成雏为早成鸟,在孵出后不久就可以跟随亲鸟一起活动。
物种保护
种群现状
白颊山鹧鸪的种群数量与规模缺少量化的数据,根据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的2016年估计结果显示,该物种的全球种群数量呈现下降趋势。白颊山鹧鸪在印度东北部的地理种群数量较多;偶尔可以在孟加拉国东北部见到;在20世纪40年代前,该物种在缅甸很常见。
致危因素
栖息地的破坏或丧失是等原因是威胁白颊山鹧鸪种群数量的主要因素。非法猎杀包括白颊山鹧鸪在内的鸡形目鸟类也是影响该物种种群数量的因素。
保护级别
保护措施
白颊山鹧鸪在中国受到《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有关法律法规的严格保护。
物种对比
白颊山鹧鸪与山鹧鸪的红喉山鹧鸪(Arborophila rufogularis)形态较为相似,分布范围具有重叠。
参考资料
Arborophila atrogularis.ITIS.2023-06-05
Arborophila atrogularis (Blyth, 1849).COL.2024-11-20
Arborophila atrogularis.IUCN.2023-06-05
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中国政府网.2023-06-05
Arborophila atrogularis.sp2000.2024-11-20
The journal of the Asiatic Society of Bengal.biodiversitylibrary.2023-06-05
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生态环境部.2023-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