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晓亮
谢晓亮,男,汉族,1962年6月出生于中国北京,生物物理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医学院院士,美国艺术与科学院,昌平实验室主任,北京大学李兆基讲席教授、理学部主任。
谢晓亮是单分子生物物理化学的奠基人之一、相干拉曼效应显微成像技术和单细胞基因组学的开拓者。1992年,谢晓亮进入美国太平洋西北国家实验室工作;1999年,谢晓亮被聘为哈佛大学化学与化学生物系终身教授。谢晓亮在201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于2023年6月2日,由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转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先后获Coblentz奖、以色列Raymond and Beverly Sackler 物理科学奖、美国化学会Rochester分部Harrison Howe奖、美国Albany 医学奖、求是杰出科学家奖等荣誉。
人物关系
人物经历
早期与学业经历
谢晓亮1962年出生于中国北京。1980年考入北京大学化学系,大四的时候,谢晓亮跟随蔡生民教授做毕业论文。1985年夏,谢晓亮抵达美国,开始了在加利福尼亚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的学习,他选择了从事超快激光研究化学动力学的约翰·西蒙(John Simon)教授做自己的导师。1990年在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博士毕业后,进入芝加哥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师从物理化学教授格雷厄姆·弗莱明(Graham Fleming)。
工作经历
1992年,谢晓亮进入美国太平洋西北国家实验室工作。1999年被聘为哈佛大学化学与化学生物系终身教授。
2001年,谢晓亮受聘北大化学学院客座教授。2008年,谢晓亮当选为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2009年担任哈佛大学Mallinckrodt讲席教授;同年,北大生命科学学院特聘谢晓亮为长江讲座教授。1年后,他主持创办了北京大学生物动态光学成像中心“BIOPIC”(现更名为生物医学前沿创新中心),并担任主任。2011年当选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2012年,谢晓亮在单细胞全基因组学研究有了突破性进展,开发了单细胞全基因组均匀扩增的新方法—多重退火循环扩增法。2013年,谢晓亮第二次获得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先锋奖。2015年3月9日谢晓亮受聘为分子动态与稳态结构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2016年,他当选为美国国家医学院院士。2016年,在BIOPIC组建了北京大学未来基因诊断高精尖创新中心,并担任主任。201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2017年9月,谢晓亮获得求是杰出科学家奖。2018年,全职回到北京大学工作。2019年11月,谢晓亮受聘担任北京大学理学部主任。2020年10月,北京昌平实验室成立,谢晓亮担任实验室主任。2023年6月2日,谢晓亮由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转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主要成就
谢晓亮主要从事单细胞测序技术的开发、单细胞测序技术在基因表达调控中的应用、技术在医学转化上的应用。
1998年,研究团队利用荧光显微镜实时观察单个酶蛋白分子的催化循环过程,这项工作被学术界认为是单分子酶学的重要进展,为单分子脱氧核糖核酸测序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并且推动了一系列生物物理及分子生物学的新发现。谢晓亮团队在1999年和2008年分别开发了相干拉曼显微成像技术,这一创新性成果使得在无需标记样本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分子振动频率观察到高清晰度的细胞图像。这项技术为生物医学研究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成像方法。
在2006年,谢晓亮团队成功地在活细胞中实时观察到了单个蛋白质分子的产生过程。这一重大成果实现了生物学中心法则的定量描述,同时也为研究基因表达开辟了新的研究领域。2012年,谢晓亮团队发明了一种新技术,名为单细胞全基因组扩增(MALBAC)。该技术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乔杰、北京大学汤富酬合作,应用于筛查植入前胚胎基因组,以帮助携带单基因遗传疾病的父母获得健康的后代。2014年9月19日,世界上第一例“MALBAC婴儿”诞生,标志着中国胚胎植入前遗传诊断技术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人才培养
在谢晓亮看来,创造性是优秀学生身上必备的素质。他总是对学生们说,大学本科阶段主要是积累知识,但研究生期间要创造新知识,特别需要培养自己的原创能力。谢晓亮先后培养了多名研究生,他的学生已遍及世界各地,在40多所著名大学任教或从事科学研究。代表性学生有北京大学生物医学前沿创新中心副研究员曹云龙。
主要论文
截至2017年4月,谢晓亮共发表SCI收录科学论文210余篇,以下为部分论文。
社会职务
荣誉奖项
人物评价
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表示:“谢晓亮教授作为单分子生物物理化学家,他勇于突破学科界限,从物理化学、生物物理到生物化学,再到分子生物学、基因组学及临床医学,无畏探索,不断创新,在相关新兴交叉学科做出了创造性贡献。”
求是杰出科学家奖颁奖词:“他利用化学与物理手段在单分子水平上研究生命过程,成为单分子单细胞生物学的国际领军人物。他富有创造力的研究工作以及在生物技术方面的革新改变了人们对很多生物学基本问题的研究方式。谢晓亮在基础研究方面和临床医学转化方面尤其是精准医疗领域也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中国科学院表示:“谢晓亮为中国单分子生物学和精准医疗领域的研究走向世界做出了杰出奉献,也为祖国人民的健康做出重要贡献。”
北京大学国际合作部表示:“谢晓亮是学科交叉研究的践行者,从物理化学、生物物理到生物化学,再到分子生物学,基因组学及临床医学,他无畏探索,不断创新。”
新京报表示:“谢晓亮是单分子酶学的创始人、单分子生物物理化学的奠基人之一、相干拉曼效应显微成像技术和单细胞基因组学的开拓者。谢晓亮教授作为单分子生物物理化学家,勇于突破学科界限,从物理化学、生物物理到生物化学,再到分子生物学、基因组学及临床医学,无畏探索,不断创新,在相关新兴交叉学科领域做出了创造性贡献。”
参考资料
Xiaoliang Sunney Xie, Director.北京大学.2023-06-05
谢晓亮.北京大学.2024-04-22
谢晓亮.中国科学院.2023-06-05
谢晓亮.中国日报中文网.2023-06-05
孙立成、谢晓亮由中科院外籍院士转为中科院院士.北京日报客户端.2023-06-05
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北京大学.2023-06-05
谢晓亮.北京未来基因诊断高精尖创新中心.2024-04-22
关于孙立成、谢晓亮转为中国科学院院士的公告.中国科学院.2023-06-05
人物 | 外籍院士与北大.北京大学国际合作部 港澳台办公室 汉语国际推广工作办公室.2023-06-05
谢晓亮:科学家的探索与担当.《中华英才》半月刊.2023-06-05
专访:谢晓亮的科学人生2.科学网.2023-06-05
专访:谢晓亮的科学人生.科学网.2023-06-05
专访:谢晓亮的科学人生.科学网.2024-04-22
谢晓亮.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2024-04-22
北京大学谢晓亮教授获2017“求是杰出科学家奖”.北京大学新闻网.2024-04-22
谢晓亮教授受聘担任北京大学理学部主任.北京大学新闻网.2024-04-22
关于我们 - 昌平实验室 实验室简介 - 昌平实验室.昌平实验室.2024-04-22
关于我们 - 昌平实验室 实验室领导 - 昌平实验室.昌平实验室.2024-04-22
谢晓亮/曹云龙团队新冠病毒突变株免疫逃逸机制研究入选2022年度“中国生命科学十大进展”.北京大学新闻网.2023-06-05
【海归人才创新创业风采录】谢晓亮:通往精准医学之路.央广网.2023-06-05
Xiaoliang Sunney Xie.sunneyxielab.org.2024-05-04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四届全国委员会委员名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部.2023-06-05
第1届编委会.物理化学学报期刊.2023-06-05
学术委员会.国家纳米科学中心 .2023-06-05
学术委员会.分子动态与稳态结构国家重点实验室.2023-06-05
“2017年度中国留学人员50人榜单”发布.中国日报网中文资讯.2024-04-22
谢晓亮院士获北京市突出贡献中关村奖.新京报.2023-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