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珠母贝
大珠母贝(学名:Pinctada maxima),又称白蝶贝、银唇贝、金唇贝,是珍珠贝科珠母贝属动物。其壳长一般在15~30厘米,体重4~5千克,是珍珠贝科中个体最大的种类。贝壳近圆形,左右两壳几乎相等,但左壳外观比右壳稍隆凸。贝壳表面的颜色一般为黄褐色。内面的中央部为银白色的珍珠层,边缘有的黄色(称金唇),有的银白色(称银唇)。
大珠母贝主要分生活于印度洋和太平洋热带、亚热带海区;分布范围在东经108~163度,北纬13度至南纬15度。大珠母贝栖息在海水温度比较稳定、高比重、高盐度的海底,主要生活在低潮线至100米水深处,喜埋栖在珊瑚礁、贝壳、岩礁、沙砾等底质中。
野生大珠母贝由于捕捞过度,种群数量一度濒临灭绝。2021年,大珠母贝的野外种群被中原地区列为《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二级”保护动物。它是世界公认的生产大型海水优质珍珠“南洋珠”的理想贝类;也是最有养殖前途的食用贝类之一。
形态特征
大珠母贝壳长一般在15~30厘米,体重4~5千克,是珍珠贝科中个体最大的种类。在生活时一般左壳在下,右壳在上。
大珠母贝的贝壳近圆形,左右两壳几乎相等,但左壳外观比右壳稍隆凸;贝壳高度略大于长度,宽度约为高度的1/5。贝壳有背、腹方,前、后方和左右两侧方之区别。贝壳的背缘除壳顶稍突出外,一般较为平直;在壳顶的前下方具一明显的三角形突出部,为前耳,前耳与壳顶之间的沟即足丝沟,足丝沟下方较深陷处称足丝窟,前耳明显,足丝窝明显可见;背缘的后下方又且一较不明显的三角形突出部,即后耳,后耳不甚明显;以壳顶为中心有近乎同心圆的环纹,为生长线,近壳的腹缘处为鳞片状和薄片突起,鳞片薄而脆极易脱落;腹缘的鳞片层紧密,不规则,末端稍翘起。贝壳表面的颜色一般为黄褐色,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壳色也逐渐变淡。贝壳的中央部常被磨损,呈现出珍珠层。贝壳内表面的珍珠层厚,呈闪闪的银白色,略带彩虹色,边缘有的黄色(称金唇),有的银白色(称银唇)。
大珠母贝左右两贝壳在背缘部相连,为合线,铰合线直达背缘的全长,成直线形;铰合线的直下为黑色切带,韧带稍短于铰合线;韧带的中段部分的前、后两端为韧带槽,两条韧带槽均向前缘倾斜似梯状排列着。珍珠层表面呈现几种肌痕,近背缘的前耳处为前、后举足肌痕,其下方有一系列的窝痕即外套肌痕,外套肌痕排列成S形;珍珠层的中央区,具一大面呈葫芦状的肌痕,称闭壳肌痕;闭壳肌痕的后缘较为隆起,为有纹部,而其它为平滑部;闭壳肌痕的前缘稍凹陷,此处嵌入近似三角形或蔓形抑或纺形的收足肌痕;珍珠层近腹缘处的弧痕即外套痕。
分布栖息
分布范围
世界分布
大珠母贝主要分生活于印度洋和太平洋热带、亚热带海区;分布范围在东经108~163度,北纬13度至南纬15度。自然分布在中国、澳大利亚、所罗门群岛、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国的热带沿海。
中国分布
大珠母贝分布于中国的广州雷州半岛、海南岛、西沙群岛沿岸海域。
栖息环境
大珠母贝栖息在海水温度比较稳定、高比重、高盐度的热带、亚热带海底,主要生活在低潮线至100米水深处(偶尔出现在200米水深处),以20~50米水深处分布密度较大,喜埋栖在珊瑚礁、贝壳、岩礁、沙砾等底质中。幼贝以足丝附于海底的岩石、珊瑚、石砾等上面,成贝躺卧在沙泥或石砾处生长。
生活习性
摄食行为
大珠母贝是一种食料种类很多的杂食性的滤食贝类。它的食物包括:如圆筛藻属、菱形藻属、针杆藻属等硅藻类和其他单细胞藻类,桡足类及其美国白灯蛾、纤毛门类、贝类和其他无脊椎动物幼虫以及各种原生动物等,还有有机碎屑和钙质骨针等。
大珠母贝幼虫在面盘初期幼虫时还未能摄食,但一进入直线铰合期不久就开始摄食长度约1.3微米甚至稍大的炭颗粒,此时是在受精卵后22~27小时之间,但要达到全部的幼虫摄食,即摄食率为100%,需要在受精后约30小时之后。在自由游泳幼虫时期,其在海水中浮游生活,其摄食方式为用面盘纤毛在腹方连续摆动而引起环流,卷进食料;环流的直径和所能卷进的食料大小,与幼虫的大小和纤毛的强弱都有关系。大珠母贝美国白灯蛾摄食率整天都很高,大多数时间幼虫都在摄食,而以半夜后至中午以前的食量最大。
在大珠母贝幼虫附着而成苗之后,由面盘摄食改变为鳃纤毛运动摄食,完全依靠从外套腔内的鳃和唇瓣上的纤毛、褶绉的摆动引起的进出于腔内外的水流中摄取食料;由于鳃纤毛的排列有一定的密度,所以对通过鳃丝之间的食料颗粒大小有过滤和选择的作用,比重太大的颗粒不能进入滤食器官;食料外套腔内的水流通过鳃后,搬运到唇瓣,送进口内而被摄食。
环境适应性
大珠母贝整体的适温范围为20~35℃,其最适温度范围为25~30℃;低温16℃和高温39℃是它生活的温度界限,在15℃低温时频临死亡,在40℃高温时会死亡。它们一般都在39~40℃开壳而停止动作,进入热麻痹状态,如持续这样的高温会导致其死亡;在14~16℃它们即半开口,停止贝壳运动或闭壳进入冷麻痹状态,水流交换也停顿。
大珠母贝生活所能适应的海水比重范围是1.0150~1.0300;盐度范围是24%(电导率约为36)~43%(导电率约为61)。
大珠母贝的成体和幼贝需要不同的耗氧量;适合它们正常生活的海水中溶解氧含量为3.0ppm以上,低到1.0ppm以下便会很快因缺氧而死亡。
生长繁殖
产卵繁殖
大珠母贝一般为雌雄异体,有性转换,不同海区、不同年龄的雌雄性比变化很大,生殖方式为异体体外受精。生殖期在4~11月,以5~8月为盛期。每年低温期过后,海区水温达到20~25℃时,自然生活的大珠母贝生殖腺开始发育;水温升到25~30℃时生殖腺成熟并能排放配子,在海水中受精卵、发育。月相周期及潮汐运动对大珠母贝的性细胞的排放有诱发作用,一般在新月前后或满月期间的低潮期或高潮期排放性细胞。
大珠母贝的怀卵量很大,约有9000万~2亿粒;壳长25.5厘米的一个雌性亲贝,怀卵量就约有9350万粒。大珠母贝在繁殖期内会多次产卵。大珠母贝的卵为沉性卵,成熟卵子一经排出,很快在水中分散。
生长发育
大珠母贝的个体发育过程,根据胚体外形、营养和运动方式等,一般分为3个主要时期:胚胎发育前期从受精卵至胚体形成、胚胎发育后期即自由游泳幼中时期、变态期;各时期都包含一定的发育变化。
胚胎发育前期:开始分泌第一原壳,软体部仍布满卵黄粒,作为营养来源,是为面盘初期。
胚胎发育后期:面盘体积逐渐增大,游泳和摄食纤毛加粗变长,同时收缩肌也相继出现而逐渐发达。受精卵经过1天时间的发育后,第一原壳长近100微米;过约1星期达到壳顶初期时第二原壳长约110微米;至10天左右壳顶期美国白灯蛾长达110微米以上;过半个月左右至眼点期即壳顶后期,幼虫长240微米左右。
变态期:约20天成为足-面盘幼虫即进入变态期时,长270微米左右。变态期时幼虫由面盘-口唇游泳摄食生活转变到鳃-唇瓣滤食生活,形成了具有匍能力和分泌足丝的足,面盘开始萎缩、退化,外形和结构逐渐与成体近似,形成了位于足的后部两侧的羽状鳃。
到了附着期结束幼虫的生长时,即完成第二原壳并出现后生壳时约为300微米,一般在受精卵后20天以上。其进入幼贝期,营固着生活。
大珠母贝的壳顶在1~6个月时明显,6个月时壳顶呈紫褐色,从1龄起逐渐不明显;贝壳的颜色在1~2个月时呈浅褐色,3~4个月时呈黄褐色,1龄以后贝壳均为浅黄褐色;放射肋在1~2个月时清晰可见,6个月以后,放射肋不明显;后耳从4个月至2龄,从大而明显渐趋于小而又不明显,8龄时后耳小不明显,10龄以上的后耳则很不明显;足丝窝从1龄至8龄都可以见到,10龄以上者则不显;6个月以前的贝壳未见鳞片突起,6个月时的鳞片突起呈钝齿状,1龄的薄片突起小,呈乳突状,排列很有规则,2龄突起较大,呈舌状或似锥状,3龄突起小而较不明显,排列不很规则,8龄的薄片突起较长,鳞片层次增多,参差不齐,排列不规则,10龄以上的鳞片突起不明显,于近腹缘处排列似波浪式。
大珠母贝1龄的生长最快,2龄次之,3龄更次之,而4龄以上每年壳高、壳长的增长都没有超过1.1~1.8厘米;满2龄壳高、壳长平均超过16厘米,是贝类中生长最快的;在中晚年每年平均生长约1厘米;在晚年可能已很难再增长贝壳的面积,转为增加贝壳的厚度。1龄的贝壳略似方形,2龄和3龄者近似圆形,而且不很对称,8龄至10龄以上者逐渐接近椭圆形。
大珠母贝性腺成熟周期为12月,24月龄时达性成熟;一般低龄小个体成熟较早;雄性比雌性先成熟;低龄个体雄性多,随年龄增大而减少。大珠母贝的天然寿命约为15年。
人工养殖
养殖技术
大珠母贝亲贝挑选闭壳有力,壳缘鳞片锐利,贝壳完整的个体进行促熟培育;饵料以扁荡、盐荡、角毛荡及混合藻等活饵为主,辅以绿藻粉、螺旋藻粉等人工饵料。亲贝经过促熟培育,根据其性腺发育的饱满度及时进行人工催产。人工育苗授精方法为从生殖腺中取出配子的解剖法。
大珠母贝的养殖方式有吊养和放养两种,吊养是把幼贝放在网笼里或钻孔串耳,然后垂吊于浮筏、浮绳、固定架或固定柱上养殖;放养是把幼贝直接散播在海底养殖。幼贝壳高超过18厘米时即可插核育珠;插核期全过程需1.5~2个月。插核处一般选用3个部位,一是腹嵴近末端外,称“左袋”;二是缩足肌基部背面、用心腔和泄殖孔附近,称“右袋”;三是唇瓣腹缘基部与泄殖孔之间,称“下足”。
养殖管理
大珠母贝的人工育苗一般都是在最适温度范围内,加以足够的饲料和清洁的水质等条件下进行的;如果原来卵质较好而又孵化正常,美国白灯蛾会正常生长直至附着成苗。大珠母贝幼虫附着与海水深度、生物膜、离子等有关,水深增加其附着密度也增多;如果大珠母贝幼虫期未能找到适当的附着基,它们就会推迟附着,从而影响变态的顺利进行和完成,而幼虫的长期不附着还会造成幼虫的大量死亡。
人工培育中的满3龄的大珠母贝已完全具备成体的体型,除了个别能保留足丝至5龄之外,一般个体的足丝在3龄以上就退化了。人工培育的1龄个体可达到性成熟。
病害防治
在大珠母贝的美国白灯蛾和稚贝的培育过程中,一发生病害很难治疗,所以在培育过程中,要预防病害的发生,可以挑选性腺成熟度好的亲贝、控制幼虫的培育密度、投喂新鲜不过量的饵料、保证稳定新鲜的水质。
大珠母贝常见的疾病是贝壳穿孔病,此病是由穿孔动物如羽状石蛏、肉桂、青口贝、环节动物门等钻入成体贝壳内引起的,防治方法主要靠人手操作,清除附着生物和捕捉各种有害的海洋生物,对于已穿孔的大珠母贝,可用水泥砂浆涂盖法治疗。
物种保护
大珠母贝由于捕捞过度,种群数量一度濒临灭绝。1993年,所罗门群岛禁止出口大珠母贝,以使其种群从过度捕捞中恢复过来,但在2007年进行其全国性的调查,确定大珠母贝的种群数量依然很少。
中原地区开展大珠母贝及其珍珠的人工培育后,在中国的种群资源得以挽教;中国关于大珠母贝的主要保护区有中国海南省白蝶贝自然保护区和中国雷州白蝶贝自然保护区。2021年,大珠母贝的野外种群被中国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二级”保护动物。在澳大利亚,他们则是有效地控制采捕数量,采取定额制(每年约50万个)及发放养殖许可证的措施避免过度采捕,保护大珠母贝野生资源。
主要价值
经济价值
大珠母贝的贝壳可供作贝雕和螺钿等工艺品的高级原料,也可用于制成珍珠层粉,代替珍珠粉末供化妆品用;贝壳的角边料部分还可以粉碎制成禽畜的饲料;所以大珠母贝是非常难得的优良工艺品和化妆品的原料。通常一片大珠母贝的高级贝雕,相当于数百千克大米的价值,而一颗优质大型的养殖珍珠的价值,却跟几万千克或更多的大米相当。
大珠母贝是世界上最珍贵的珍珠贝,主要用来培育大型珍珠,它出产的珍珠个大质优,价值很高,一般都在10毫米以上,是名贵装饰品,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在国际珍珠市场上供不应求。大珠母贝核位可植人直径1厘米的大规格珠核,外套膜分泌珍珠层的速率快,是世界公认的生产大型海水优质珍珠“南洋珠”的理想贝类。大珠母贝产出的珍珠大部分呈银白色,少部分为金或金黄色。
食用价值
大珠母贝是最有养殖前途的食用贝类之一。按大小考虑大珠母贝的食用年龄,3龄以内是最合适的。大珠母贝的闭壳肌比扇贝的要肥大,可制成大而味美的大“鳐柱”。
污损及寄居生物
大珠母贝的污损及寄居生物有46种,主要包括贝壳表面附生型生物、贝壳层寄居型生物、贝壳内侧寄居型生物、外套腔寄居型生物,如海绵、江虾、石蛏、吻蛇稚虫等。自然生活条件下野生大珠母贝污损及寄居生物种类有24种;养殖条件下污损及寄居生物种类有所增加。附生在自然生活条件下野生大珠母贝表面的海绵、缨鳃虫、龙介沙蚕、藤壶等只是零星分布,而人工养殖条件下常覆盖整个贝壳表面。
大珠母贝贝壳表面附生型生物的危害表现为此类生物大量附生时与贝本身竞争饵料和溶氧,影响贝的活动与生长;贝壳层寄居型生物大部分为具有贝壳穿孔能力的动物,其危害主要表现在为孔穴穿透贝壳,在穿孔生物分泌物的刺激下引起外套膜的继发性感染;贝壳内侧寄居型危害表现在虫体的分泌物直接接触外套膜,可对外套膜形成强烈的刺激,并可引起外套膜产生严重的炎症反应;外套腔寄居型生物直接寄居在外套腔中,对贝的呼吸与摄食有一定影响。
参考资料
pinctada maxima.中国生物物种名录2022版.2023-0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