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英文:Army Medical University),位于重庆市,别名“陆军军医大学”“第三军医大学”,是一所军队重点建设院校、全国首批博士学位授权单位、全国重点大学、“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全国首批开办八年制医学教育高校,是“红色军医精神”(根脉可追溯至1931年建立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所军医学校——中国工农红军军医学校)的积极倡导者和传承者,也是“白求恩精神”的发源地。
学校于1954年由原第六军医大学(南昌)和第七军医大学(重庆)合并而成,两校合并后定名为第七军医大学,1969年迁往上海,1975年迁回重庆并正式命名为第三军医大学。大学2017年以第三军医大学为基础重建,纳入白求恩医务士官学校、西部战区陆军综合训练基地军医训练大队、解放军第八医院、解放军第二六〇医院、解放军第三二四医院,形成重庆、河北石家庄、新疆呼图壁县、西藏日喀则市四地部署格局,校本部定在重庆,对外仍可称第三军医大学。
截止至2023年5月,学校共有4个校区,总共占地9079亩,其中校本部占地6210亩,建筑面积194万㎡,学校共有8个院系,19个专业。学校拥有高级专业技术人员1700余人,其中有两院院士2名,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工程院院士3人。仪器设备总值50.2亿元,藏书80余万册。
历史沿革
学校第一附属医院前身系建于1929年的南京中央医院,第二附属医院系建于1944年的国民党军政部陆军医院,第三附属医院前身系建于1951年的西南军区第一门诊部和建于1952年的军事医学科学院实验外科系。
中国工农红军军医学校
1931年11月在江西苏区成立的中国工农红军军医学校。次年的2月22日,在江西于都一个老旧教堂,从200多名战士、通讯员、看护员中招考录取的25人成为中国工农红军军医学校第一批学员,这个被毛泽东称为“卫生小学”的我党历史上第一所医学院校,从此开启了荣光熠的红医传奇。1934年10月,军医学校随军长征,1935年10月到达陕北后不久,在瓦窑堡复校开课,定名为红军卫生学校。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七军医大学
学校于1954年由原第六军医大学(南昌)和第七军医大学(重庆)合并而成。第七军医大学前身系建于1941年的第二野战军医科大学。1954年,两校合并后定名为第七军医大学,1969年迁往上海,1975年迁回重庆并正式命名为第三军医大学。
刚到重庆的第二野战军医科大学师生们,面前只有原中正中学及家属工厂的361间破旧房舍,部分学员甚至要到重庆大学医学院,乃至更远的贵阳医学院借读。 早在1950年,华中医学院就有建设成为“中南军区医学教育中心”的设想,但即使吸纳了第四野战军医科学校和南昌医学院,她也只有7名教授,11名副教授,22名讲师和12名助教,不得不从上海、广州、福州、南昌等地聘任教师。
1955年6月,第七军医大学接收由1944年创建的国民党军政部陆军医院改编的西南军区总医院,作为其第二附属医院——新桥医院;1956年8月,合并陆军第48医院;1957年8月,接收总后勤部重庆办事处大坪门诊部,作为其第三附属医院——大坪医院。
1959年,第七军医大学首次启动“军事医学研究”专项计划,重点项目涵盖防原、防化、反生物战、烧伤、高山病、野战外科、野战医院装备标准等。
1963年,为加强第七军医大学的军事医学研究,原属军事医学科学院的野战外科研究所迁至重庆,入驻该校校园,并于两年后划归学校建制。王正国夫妇也随野战外科研究所一起加入该校。
1964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已初步研究了放射病的年轻教师程天民立即上书原总后勤部,请求参加核试验。第二年,他以学校参试小分队副队长身份奔赴戈壁滩核试验现场,迈入几乎一片空白的防原医学领域。
十年间,第二、四、七军医大学换防,第七军医大学于1969年搬迁上海,1975年5月迁回,7月更名为第三军医大学。
2013年12月,第三军医大学一口气与西藏军区总医院、解放军第8医院、第22医院、第41医院、第75医院和第115医院等驻西藏青海6所部队医院,签订了为期五年的一揽子整体帮带协议,规模之大,时期之长,范围之广,均属全国全军首例。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六军医大学
白求恩医务士官学校位于河北石家庄,前身是建于1939年的晋察冀军区卫生学校(同年中国工农红军军医学校派出部分师生开赴华北与该校合并),于次年更名为白求恩学校。
西藏军区第8医院建于1945年,前身为东北抗联牡丹江军分区医院和解放军内蒙古绥远县丰镇医院。1957年与志愿军13医院、522医院合并,正式改编为解放军第8医院。1970年3月西藏军区军医学校和成都军区卫生学校合并,组建成都军区后勤部卫生干部训练队校址为四川省新津区纯阳观。1974年4月以成都军区后勤部卫生干部训练队为基础,成立成都军区军医学校,校址位于成都市金牛区天回镇。
1986年6月成都军区军医学校和昆明军区军区军医学校合并,组建成都军区卫生学校。1993年6月成都军区卫生学校更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成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1999年5月并入第三军医大学,更名为第三军医大学成都军医学院。
位于新疆呼图壁县的边防卫勤训练大队和陆军乌鲁木齐综合训练基地军医训练大队前身为建于1947年的西北野战军第二纵队医训队,1949年随部队进疆,1973年在呼图壁县建校办学。
第六军医大学前身系建于1946年的第四野战军医科学校和建于1937年的国立中正医学院。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
陆军军医大学本部位于重庆,前身可追溯到建于1941年的第二野战军医科大学、1946年的松江军区军医学校和1937年的国立中正医学院(两者为第六军医大学前身)。
1954年,原第六军医大学(南昌)、第七军医大学(重庆)合并组建第七军医大学,1969年移防上海。
1975年迁回重庆并更名为第三军医大学。
以上学校皆为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于2017年以第三军医大学为基础重建的组成部分,前后纳入学校包括白求恩医务士官学校、西部战区陆军综合训练基地军医训练大队、解放军第八医院、解放军第二六〇医院、解放军第三二四医院。
后经几次更名,2011年的白求恩医务士官学校,2016年边防卫勤训练大队更名为西部战区陆军综合训练基地军医训练大队,2017年改建为陆军军医大学边防卫勤训练大队,2017年改建的陆军军医大学士官学校,为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医院的合并部分之一。
2017年8月25日,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揭牌仪式在重庆的校本部举行,该校校长王云贵、政委季富、院士程天民为学校东大门上的新校名金字揭牌,金字“陆军军医大学”由该校程天民院士题写。
2020年5月12日,加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校联盟”。
学校规模
院系设置
截止至2023年5月,学校拥有8个院系包括基础医学院、军事预防医学系、药学与检验医学系、生物医学工程与影像医学系、高原军事医学系、全科医学系、医学心理系、护理系。以及教学保障中心4个,下辖附属医院6个,开设11个本科专业,以及8个军士职业技术教育专业。除此之外,学校辖有第一附属医院(重庆西南医院)、第二附属医院(新桥医院)和陆军特色医学中心(大坪医院)等6个医院。
师资力量
截止至2023年5月,学校拥有高级专业技术人员1700余人,有两院院士3名,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工程院院士3人,专业技术少将、待遇级别五级和技术三级以上专家22人,高职专业技术人员880名,“国家优青”13人,“国家杰青”“长江学者”“万人计划”等国家级高层次人才110余人次,23人入选军队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工程,13个团队入选国家教育部、科技部、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团队。
学科建设
截止至2023年5月,学校拥有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0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2个、专业学位类别7个、博士后流动站9个,国家重点学科13个、军队“双重”建设学科专业领域3个、重点培育学科4个,重庆市“一流学科”3个,3个医学学科在国家第五轮学科评估中进入A类,7个学科进入国际ESI前1%。
教学建设
截止至2023年5月,学校拥有军队首批重点临床专科22个,33个国家、军队和省部级重点实验室。拥有45个智慧教室和互动录播教室、军体馆、器械训练场、恒温游泳池。学校所辖医院医疗设备先进,拥有“达芬奇”手术机器人、术中核磁、7.0T核磁共振、TOMO刀、射波刀、大型高压氧舱群等国际一流高精尖仪器设备,总值近70亿元。
教学成果
截止至2023年5月,先后为部队输送20万名高素质军事医学人才,19位院士、160余位技术三级以上专家和100余位将军在此诞生,拥有的英模典型包括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军学习成才标兵、全军践行强军目标标兵个人、全国模范教师、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中国十大杰出青年、最美新时代革命军人、陆军“四有”新时代革命军人标兵、国际南丁格尔奖获得者等。学校获得“创建现代军事医学学科体系,培养新型军事医学人才的研究与实践”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
截止至2020年5月,学校本科生参加国际基因工程机器大赛、全国大学生临床技能、数学建模等国内外各类竞赛屡获最高奖,勇夺全军首届勇士杯、陆军首届精武杯军事技能竞赛野战救护第一名;入选全国百篇优博论文9篇、全军优博优硕论文104篇、重庆市优博优硕论文209篇。学校拥有全国优秀教材(高等教育类)2个,分别是《医学微生物学(第三版)》《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技术 (第2版)》。
合作交流
2021年9月29日,重庆市第一中学(下简称“重庆一中”)举行了“国防特色教育示范校”挂牌仪式,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下简称“陆军军医大学”)将与重庆一中共同建设国防特色教育示范学校。
2021年7月7日,东部战区总医院与陆军军医大学联手探索卫勤建设新模式,东部战区总医院与陆军军医大学举行深度发展研讨会,并签署联建合作协议。东部战区、陆军、联勤保障部队、无锡联勤保障中心首长和机关部门领导出席签约仪式。
2018年1月14日,陆军军医大学第四批援助埃塞俄比亚军医专家组将在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陆军总医院执行为期一年的医疗援助任务。
学术研究
科研资源
图书馆
图书馆占地9200平方米,总藏书量145.7万余册,期刊2.1万余种,期刊合订本16.2万余册,中外文硕博士论文136万篇。
学术期刊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创刊于1979年,截止至2023年6月仍为半月刊,主编为卞修武院士,属于由陆军军医大学(第三军医大学)主管、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医药卫生类学术刊物,版本采用国际标准210mm×297mm开本,国内统一刊号:CN50-1126/R,国际标准刊号:ISSN1000-5404。国内邮发代号:78-91,国外代号:M6529。主要栏目包括但不限于专家论坛、论著(军事医学、基础医学、临床医学、药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检验医学、生物医学工程、神经科学、医学心理学和军事心理学等)、研究快报、特别报道和学术沙龙。
截止至2023年6月,学报已拥有31个刊文地区的分布,涉及159个国内外机构,涵盖了生物医学的全部学科,各类基金资助项目论文占每期刊出论著的63%左右。并且拥有大量知名的国内外检索系统对其进行收录,包括美国《化学文摘》(CA)、波兰《哥白尼索引》(IC)、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平洋地区医学索引(WPRIM)、俄罗斯《文摘杂志》(AJ)、Scopus、DOAJ、《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中国文献数据库》(JST)、英国农业与生物科学研究中心文摘(CAB)和全球健康(GH)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CSTPCD)(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北京大学图书馆)、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国知网等。
2019年10月28日,《第三军医大学学报》复合总被引频次4484次,复合影响因子1.062,综合排名在214种综合性医学期刊中排15名(中国知网发布《第三军医大学学报》的各项计量指标)。2019年度学报核心总被引频次为2332次,核心影响因子为0.713,核心他引率0.94,基金论文比0.58,综合评价总分69.0,在56种医药大学学报中名列第4位(《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数据显示)。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自1979年以来,先后30余次获全国、全军、教育部和省、市优秀科技期刊一、二等奖。其中,2003、2005年两度被评为“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期刊”,6次荣获“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称号,4次被评为“中国精品科技期刊”,3次荣获教育部“中国高校精品科技期刊奖”,2014年获中国高校优秀期刊,2次荣获中国高校百佳科技期刊,于2018年获得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颁发的第三届全国“百强报刊”,在2019年8月作为两届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期刊获奖者、中国百强报刊入选期刊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精品期刊展”上展出。2012年获批为重庆市报刊发展专项资金首批资助期刊,之后连续8年获此基金资助。
科研平台
截止至2023年5月,学校建有全军“卫勤综合训练基地”“战创伤临床技能培训中心”和“卫生列车训练基地”等实战化训练平台,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国际联合研究中心各2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4个,军队后勤科研重点(功能)实验室4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3个。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拥有中国军队唯一、也是全国唯一的“创伤、烧伤与复合伤”国家重点实验室和武器杀伤生物效应评估中心、世界最大的生物激波管实验室、亚洲最大的高原环境模拟低压舱群、中国最大的轨道式生物碰撞实验室。
学术成果
学校形成了以战创伤医学、高原军事医学、军事预防医学等为代表的军事医学学科体系,拥有中国人民解放军唯一、也是全国唯一的“创伤、亚洲最大的高原环境模拟低压舱群,成功研制中国首列卫生列车、中国人民解放军所有型号装甲救护车和系列战伤急救器材,烧伤与复合伤”国家重点实验室和武器杀伤生物效应评估中心、牵头建设全军高原医学研究中心和生物安全防御实战化训练演练基地,获得了以7项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34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和2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为标志的2000多项科技奖励。
校园文化
校徽
校训
以质量取胜、以特色取胜
校歌
原《第三军医大学校歌》
作词:程天民、高福锁
作曲:刘青
长江之滨,嘉陵江畔,屹立着中国军医的殿堂,医学之星,军旗之光,光荣传统源远流长。跨越松辽,决战太行,汇合于西南大后方。名师荟萃,群星灿烂,我们纵横在科学的海洋。求实创新,勤奋献身,奋勇前进,前进三医大!大道康庄,大道康庄!巴渝大地,歌乐山下,屹立着中国军医的殿堂,育人为本,桃李芬芳,科学发展指引方向。听党指挥,服务人民,英勇善战救死扶伤。质量取胜,特色取胜,攀登医学高峰,铸造新辉煌。求实创新,勤奋献身,奋勇前进,前进三医大!大道康庄,大道康庄!
所获荣誉
两次被中共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授予“全国抗震救灾英雄集体”称号。
2020年7月,“2020年中国大学百强榜”排名第66位。
参考资料
陆军军医大学(第三军医大学)2023年无军籍地方本科生招生章程.中国教育在线.2023-06-06
大学简介.陆军军医大学.2023-06-06
一个理念何以坚守23年 ——第三军医大学“以质量取胜、以特色取胜”的办学思路给我们的启示 ■刘胜江 赵虹霖 胡鸿飞.新浪网.2023-12-27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中国军网.2023-12-27
第三军医大学校歌 - 华语群星.酷我音乐.2023-12-27
第三军医大学校歌.网易云音乐.2023-12-27
Chinese researchers develop monitoring device to help doctors treat strokes quickly.新华网.2023-06-29
教育部卫生部关于批准第一批卓越医生 教育培养计划项目试点高校的通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23-06-29
陆军军医大学举行新校名揭牌仪式 形成四地办学格局.中国军网.2023-06-20
权威发布|陆军军医大学2023年招生简章.微信公众平台.2023-12-27
记第三军医大学教授程天民.中国科学家博物馆.2023-06-20
三军医大王正国院士荣获吴阶平医学奖.新浪网.2023-06-20
毛泽东与中国医科大学,光辉题词“救死扶伤,实行革命的人道主义”,成为医务工作者的座右铭.百家号.2023-12-27
这所医科大学从瑞金出发,演绎红医传奇90年.百家号.2023-12-27
【特辑】致敬,陆军军医大学!.微信公众平台.2023-12-27
历史沿革.成都医学院.2023-12-27
陆军军医大学举行新校名揭牌仪式 形成四地办学格局.中国军网.2023-12-27
重庆8所四川12所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校联盟成立 .人民网.2023-06-29
最新!中国工程院2021年院士增选结果公布.微信公众平台.2023-06-20
关于公布2017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当选院士名单的公告.中国科学院.2023-06-20
新增3个 重庆已有39个学科进入ESI学科排名前1%.上游新闻.2023-12-27
陆军军医大学学校简介.中公考研课堂.2023-12-27
信息名称: 关于下达第十批博士和硕士学位授权学科、专业名单的通知.教育部网站.2023-12-27
2019年陆军军医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陕西中公考研.2023-12-27
2014年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入选名单公示.南华大学核科学技术学院.2023-06-20
基于新冠肺炎病理生理机制的治疗策略.微信公众平台.2023-12-27
电磁辐射后小胶质细胞活化状态和分泌功能的变化.知网空间.2023-12-27
第九站:陆军军医大学.微信公众平台.2023-12-27
全国优秀教材(高等教育类)奖励名单.教育部网站.2023-12-27
重庆一中与陆军军医大学合作共建国防特色教育示范学校.百家号.2023-12-27
东部战区总医院与陆军军医大学联手探索卫勤建设新模式.中国军网.2023-12-27
陆军军医大学第四批援埃军医专家组出征.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部.2023-12-27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陆军军医大学学报.2023-06-06
人才发展 - 重庆市沙坪坝区人民政府.重庆市沙坪坝区人民政府.2023-12-27
创伤、烧伤与复合伤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河北省科技创新券信息管理平台.2023-12-27
“军事作业环境损伤与医学防护实验教学中心”获批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知网空间.2023-12-27
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获奖项目目录(通用项目).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2023-06-20
陆军军医大学西南医院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微信公众平台.2023-06-20
2019年度国家技术发明奖获奖项目目录(通用项目).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2023-06-20
2017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获奖项目目录.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2023-06-20
刘良明*.重庆大学医学院.2023-06-20
2014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获奖项目.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2023-06-20
2013年度国家技术发明奖获奖项目.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2023-06-20
2012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获奖项目.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2023-06-20
2011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获奖项目.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2023-06-20
201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获奖项目.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2023-06-20
2009 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目录(通用项目)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2023-06-20
2007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获奖项目.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2023-06-20
2006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目录.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2023-06-20
200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获奖项目目录.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2023-06-20
2002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获奖项目目录.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2023-06-20
2001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目录.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2023-06-20
200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目录.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2023-06-20
“2020年中国大学百强榜”出炉,排名前十的是这些高校.百家号.2023-0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