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刘半农

刘半农

刘半农(1891年5月27日—1934年7月14日),江苏江阴(今江苏省无锡市)人,原名寿彭,后名复,初字半侬,时用瓣,后改字半农,号曲庵,曾用笔名寒星,曾化名范奴冬女士。中国新文化运动先驱,语音学家、摄影理论家、著名诗人和教育家。

刘半农出身于一个清贫的知识分子家庭。武昌起义爆发后,他离开学校投身于革命,担任文和翻译工作。后辗转上海市求生,先后在中华书局和《中华新报》任职,期间创作和翻译了大量的小说和诗歌。1917年,刘半农赴北京任北大法科预科教授,并参加了“文学革新”运动。1920年,受教育部指派,刘半农前往欧洲留学。他以实验语音学为研究对象,获得博士学位,其论文荣获法国康士坦丁·伏尔内语言学专奖。学成回国的刘半农继续在北京大学执教,同时进行语音学的专项研究工作。1927年,奉氏军阀执政,刘半农辞掉了教职工作以示对新任教育总长刘哲的不满。1928年,刘半农被聘为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研究员、古物保管委员会委员等要职,次年重返北大国文系任教,并兼任多个文教系统职务。北大任教期间,刘半农关于语音的研究成果相继出炉,编撰出版《调查中国方音音标总表》《宋元以来俗字谱》《释吃》《释来去》《“一”字稿本》《北平方音析数表》等专著。1934年暑假,刘半农在去往西北调研方言的途中,不幸染病,因医治无效于7月14日在北平市逝世。次年,刘半农的灵柩安葬于北京香山玉皇顶南冈的大木坨。

在中国近代史上,刘半农既是新文化运动的先驱,又是中国语音学的奠基人、教育家。他前期倡导新文化运动,破旧立新;后期转向学术,教书育人,创立中国第一个语音乐律实验室,填补了中国在语音乐律研究上的空白。鲁迅在《忆刘半农君》中夸赞刘半农是《新青年》里的一个战士。蔡元培评价刘半农是无数青年的楷模。文学史家王瑶则认为刘半农从海外回来后丧失了战斗的勇气,称他为“叛徒与隐士”。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1891年5月27日,刘半农出生于江阴县一个清贫的知识分子家庭,其父曾考取过秀才,后做了一名老师。刘半农出生后,父亲给他取名为寿彭,希望他健康长寿。刘半农四岁开始接受启蒙教育,1901年时入读翰墨林小学,开始接受新式教育,1905年,刘半农考入常州府中学。17岁时,刘半农开始学习摄影,经常利用暑假的时期钻研摄影技术。毕业前一年,母亲重病,根据当地习俗,刘半农与未婚妻朱惠结婚以冲喜。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学校关闭,刘半农不得不离开学校,回到江阴的母校教书。闲暇时,他和吴研因等编辑《江阴杂志》。后受弟弟刘天华参加革命运动的影响,刘半农在清江参加了革命军,从事文牍工作,同时四处筹款以支援革命。

1912年,刘半农因不满革命军内部的管理混乱在,转赴上海市谋生,先在人新剧团开明社任文字编辑,后去到一家小报任编辑及校对工作。1913年,经杂文家徐半梅的介绍,在中华书局担任编辑员。《中华新报》创刊后,刘半农任特约编译员。在此期间,他以“半侬”“瓣秾”“海澄”等笔名,发表了40多篇翻译和创作的小说,在文坛崭露头角。1916年,刘半农离开中华书局,在上海实验学校和铁路中学任教。

同年,长女刘小蕙出生。

参与革新

1917年,刘半农应蔡元培的邀请赴北京担任北京大学法科预科教授,负责国文和文法的教学工作。同年,胡适和陈独秀先后发表了《文学改良刍议》和《文学革命论》,旨在批评否定旧文学、反对文言文,主张革新文学,提倡白话文。刘半农积极投身于“革新文学”的运动当中,并在《新青年》上发表了《我之文学改良观》《诗与小说精神上之革新》《复王敬轩书》等文章,对文学革命从形式到内容都提出深刻见解并对反对文学革命、为封建旧文学辩护的观点痛加批驳。

刘半农一边教书的同时,一边进行新诗创作,并以“寒星”的笔名发布在《新生活》《新潮》等颇有影响的主流刊物上。在征集歌谣方面,刘半农也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他将收集到的几千首经过整理,发表了其中的一百四十多首,开创了研究民间文艺的先河。

1919年4月,国语统一筹备会在北京成立,刘半农作为北京大学代表出席会议,被推选为会员。会上通过了由他起草的《国语统一进行方法案》,提出改国文为国语及编辞典等意见。“五四”运动中,刘半农选为北大教授临时会议的干事负责人,坐守北大指挥部。1920年5月,国语会召开第二次大会时,组织成立了国语辞典委员会,刘半农成为委员会委员之一。

海外留学

1920年,经教育部指派,刘半农带着妻女一同前往伦敦大学的大学院学习。此间他的双胞胎儿女出生,分别取名为刘育伦和刘育敦。同年九月,刘半农谱写了新诗《教我如何不想她》, 首次将“她”字运用到诗歌中, 后由赵元任谱曲,经年传唱,至今不衰。

1921年,刘半农由伦敦大学转入巴黎大学。10月,他发表了《国语问题中一个大争点》一文,提出“国音乡调”的主张,即不同意以北京音调作国语的统一标准,认为只要达意,字调可以不管,任其带有家乡口音。同年,刘半农的民俗音乐专集《瓦釜集 》编撰完成,并加入了文学研究会

1923年,刘半农用了半年的时间,在巴黎国家图书馆抄录所收藏的中国敦煌写本中关于文学、语言、历史等方面的资料;次年年底,经巴黎大学语音学院院长贝尔诺提名,刘半农被吸收为法国巴黎语言学会会员。

1925年,刘半农以《汉语字声实验录》《国语运动略史》两篇论文和自制的测音仪器“音高推断尺”“刘姓音鼓甲种”,获得法国国家文学博士学位,其中《汉语字声实验录》一文,荣获法国康士坦丁·伏尔内语言学专奖。除获得博士学位外,刘半农完成了《守温三十六字母排列法之研究》和《实验ㄗㄘㄓㄔ四母之结果》两文,出版了关于语音知识的专著《四声实验录》。

刘半农在法国巴黎攻读博士学位时,因为失眠严重,又重新捡起了摄影爱好,以松弛心思。他把摄影作为一项业余兴趣,积极参加巴黎举办的摄影作品展览会,也经常翻阅有关摄影的书报。

归国任教

1925年秋,刘半农学成回国,再度担任北大中国文学系教授,兼任北大研究所国学门导师、中法大学讲师。

刘半农从事教学工作的同时,还与音韵学家魏建功创建了调查方言同音字的计划。1926年,“三·一八”惨案发生当时,刘半农写成诗歌《呜呼三月一十八》,几天后,他以“范奴冬女士”的化名,在《语丝》上公开发表了这首诗。次月,《瓦釜集》和《扬鞭集》相继出版。年中,《世界日报·副刊》创刊,刘半农兼任主编,并发表了《打雅》一文,对以“打”字作词头的八千多个词进行释义讲解,这是刘半农对编撰辞典做的初次尝试。

1927年,刘半农任中瑞共同组建的西北科学考察团常务理事之一。同年,他还加入北京摄影团体光社,组织编纂了《光社年鉴》,并为其作序,后发表《半农谈影》一书。

1927年,张作霖的心腹爱将刘哲担任教育总长兼京师大学校长。刘哲治校手段狠戾毒辣,学生稍有反抗,便会遭到逮捕。为表示对刘哲的不满,刘半农辞掉了所任国立各校的教职工作。

教学与著述

1928年,国民党南京政府聘刘半农为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研究员、古物保管委员会委员、国语统一筹备会委员和中国大辞典编纂处特约编纂员。 次年春,刘半农重返北京大学任教,并出任北大研究所国学门委员会委员、国立北平图书馆委员会委员,台湾辅仁大学教务长及高中部主任、国立北平大学女子学院院长、北大评议会评议员多个职位。

1929年底,在刘半农多年的努力下,中国第一个语音乐律实验室在北大建成开放,刘半农与白涤洲、魏建功、敖士英等人,在实验室中记录了七十余种方言,整理编撰成《调查中国方音音标总表》一册。11月,北平光社在北平中山公园举办摄影展,展出了25幅刘半农的摄影作品。12月,他又将1925年创制的“音高推断尺“,改进为“最简音高推算尺”,将“刘氏音鼓甲种”,改进为“刘氏音鼓乙种”。

1931年8月,北京大学实行教授专任制度,并建立“研究教授”职称,刘半农与周作人、徐志摩等五人被聘为北大文学院研究教授,并辞去校外一切兼职。

1932年5月,刘半农与李家瑞合编的《中国俗曲总目稿 》出版;次月,北平光社摄影展再次展出26幅刘半农的摄影作品。该月,刘半农的二弟刘天华因患腥红热逝世,刘半农作《书亡弟天华遗影后》一文,以寄托对弟弟的怀念。年底,刘半农被任命为北大文史部主任和文学院教授代表。

1933年,刘半农完成了《半农杂文》的整理和编撰;改进“声调推断尺”为“乙二声调推断尺”;主编完成《中小字典》,首创了“点直曲检字法”;并在年中前往河南省,研究乐律。

1934年1月,刘半农成为郑振铎、朱自清冰心、吴晗等人担任主编的《文学季刊》的特约撰稿人;同月,发表 《莽权价值之重新考定 》《西汉时代的日》等科研性文章。

因病逝世

1934年暑假,刘半农与白涤洲等一行五人,从北平市出发,沿京包铁路去前往西北调研方言。途中,刘半农不幸染上了回归热,因医治无效,于7月14日在北平逝世。北京大学为他举行校葬,蔡元培鲁迅等知名人士均撰文表示悼念。《世界日报·国语周刊》《青年界》《人间世》等报刊为刘半农的逝世特意出刊纪念片辑。

1935年5月,刘半农的灵柩安葬于北京香山玉皇顶南冈的大木坨。

家族成员

主要作品

个人主要著作

翻译作品

校点作品

思想主张

文学主张

刘半农支持由胡适和陈独秀发起“革新文学”运动。在他发表的《我之文学改良观》中,首先确定了“文学”与“文字”的边界,并指出二者的本质差别在于有无精神。刘半农认为,文学创作要凸显“我”的价值,只有个人价值确定了,才能谈得上反对旧文学。在语言形式的改良上,刘半农认为白话与文言文各有所长,各有不相及之处,不能彻底以取代而论之。刘半农还主张白话要吸收文言的优点,文言应力求浅显,主张增多诗体和以今语作曲,注意分段,尽量采用新式标点符号等。

在随后发表的《诗与小说精神上之革新》中,刘半农阐述了作诗为文与“思想”的关联,并把文学的根本精神归结为人的内心、情感世界的真实表达,他通过介绍英国约翰生和美国樊戴克的文学思想,强调文学的真实性,批判背离现实的虚伪文学。

刘半农主张文学从内容到形式都应该创新。核心思想追求“真”,真实表达作者的个人情感和思想见解 ,不作只重平仄对仗的虚假文章;主张文章内容翻新,体裁多样,不必束缚在格式里;不必为了押韵而押韵,甚至应该有 “破坏旧韵,重造新韵”的尝试;多采用新式语言创作。

摄影主张

在《半农谈影》一书中,刘半农提出了关于摄影的主张:他认为摄影是生活中消遣的良药,参与这项实践将有益于身心,也启发人们利用摄影来获得自我精神上的愉悦与满足。刘半农还认为,摄影作品需具有一定的形式美;也要重视曲线的使用,一幅好的摄影作品应该兼具主线、陪线和衬线的合理组合;在空间布局应该有主有次,通过画主、陪从与附从的合理搭配使画面保持均衡;光是摄影自身的艺术语言,光与形在摄影中一样重要,两者缺一不可;在结构方面,讲求结构上的章法布局。

创作特点 

小说

由于刘半农身处特定的文学时期,在他的小说观里,表现出重视文学的社会作用、重视小说的道德力量和价值的这一特点来。他重视小说的知识性和认识价值,强调小说对世道人心的有益影响,认为要真正使小说具有影响社会向善的力量,除了在小说的写作技巧上应有所追求外,更需要作家具有道德完善的人格力量。在他创作的侦探小说里,主人翁都会特别塑造成有智慧、有人格的形象。

朴实幽默、简短精悍的艺术表达是刘半农小说最重要的特点。他的小说从来没有那些华丽的辞藻,更谈不上奢华的笔调,利用多种叙述手法,就能使人在轻松幽默的调侃讽刺中感受刘半农特有的语言艺术魅力。如小说《局骗》里,刘半农在对话里插入外貌描写、心理描写,又运用了倒叙插叙等方法,直白的的语言就让故事变得有趣。

刘半农小说多选择百姓日常生活中喜闻乐见的场景,用夸张的情节和犀利幽默的讽刺,揭露和批判人性的自私、卑鄙、虚伪、仗势欺人,传达爱国、爱情、惩恶扬善的庄严而肃穆的主题思想,自造出一理想世界。如小说《呜呼西南风》,讲述的是一个善于打麻将的男的吝啬鬼、穷光蛋和几个家庭妇女打麻将的故事,在小小的麻将桌上,人们各怀鬼胎。又比如《奴才》里的那些在洋行里做工的“奴才”,在洋大人面前卑躬屈膝、谄笑斜肩,但对自己同胞却是颐指气使、耀武扬威。

神话式的荒诞和夸张是刘半农小说常用的手法,不仅使小说具有吸引人的作用,而且还具有浓缩主题的作用。如《神鬼马大炮》里,就是让《西游记》中的孙悟空“穿越”,和不同朝代的历史人物之间发生的故事。又比如《新地狱》的主人公夫已氏,死后的鬼魂来到阴间,在包拯的陪同下一起参观阴间,当看到“新地狱”后心中极度的恐惧想溜走。小说里以“夫已氏”代指袁世凯

诗歌

刘半农创作的诗歌与他所翻译的诗歌,从诗体、创作主题、创作方法上都有着互文性关系。刘半农是中国第一个写出散文诗作品的诗人,这一突破也是源于对伊凡·屠格涅夫诗歌的翻译,如散文诗《无聊》就借鉴了屠格涅夫诗歌的体裁。在创作主题上,刘半农与拉宾德拉纳特·泰戈尔、屠格涅夫和朗费罗都有互文性关系。如诗歌《雨 》,就是在创作主题上借鉴了泰戈尔的《恶邮差 》,都是以歌颂的童真为主题,展现天真烂漫的儿童世界。在创作方法上,刘半农与“咏花诗派”、屠格涅夫及朗费罗皆存在某种互文性关系。在英国诗人Edmund Waller的《寄赠玫瑰》的感染下,刘半农将象征主义手法运用到诗歌创作中,创作出了《敲冰》等颇具象征主义意味的诗篇。在《铁匠》一诗中,他借鉴了朗费罗运用五感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

尽管刘半农的诗歌创作与译诗有较强的互文性关系,但仍然有着极强的个人特色。他的诗歌多以现实主义思想为主,用艺术的手法表现内容的真实性。如《诗神》一作,就明显地带有这一创作倾向。在文字的处理上,“明白易懂”是刘半农创作诗歌的首要前提,用最直白的文字表达诗歌的内涵。如《我们俩》《巴黎的秋夜》就是用白描的手法、朴实无华的语言表达出了意境。

翻译

刘半农的翻译题材从诗歌到小说,再到戏剧,均有涉猎。

在诗歌的翻译上,刘半农有着明显的阶段特色。1916年至1918年间,刘半农翻译的多为格律诗,翻译时多采用中国旧体诗四言诗、五言诗和七言诗的节奏模型,如他翻译的《颂花诗》,就是用夹杂着五言的四言诗经体。1918年至1921年间,刘半农翻译的诗歌主要以散文诗或自由诗为主,翻译的方法要么直译,要么译成成没有明显的节奏、不需要严格押韵的分行散文。如他所翻译的印度诗人S.Paramahansa的散文诗 《I Walked in the Snow》,译作带有句式相对比较短的散文体特征。1922年至1927年间,刘半农诗歌翻译转向了民歌,在直译的基础上尽量保留原文的语言方式,同时兼顾文从字顺和语言的流畅。如他所翻译的法国民歌《Verduronnette》,就完整体现了原诗的韵式。

在小说的翻译上,刘半农主要选择现实主义题材的作品,内容直接反映了外国下层劳动人民痛苦不幸的遭遇。如《廿六人》里,就描绘了面包房里的二十六个工人干活的场景就如同在阴间一样。刘半农借小说中传统的保守、麻木思想与现代的自由、平等、解放的思想的对撞,来体现他所要表达的传统与现代的冲突与融合。刘半农的翻译小说另一个特点是用多种叙述手法或多种视角来增加故事的层次感。如《福尔摩斯大失败》中就采用了顺序、倒叙、插叙和第三人称等叙事手法,更能展现出福尔摩斯本人强烈的“成功欲望”、 “名利欲望”和“金钱的欲望”。刘半农在翻译小说时,借鉴了西方小说的心理描写的手法,通过心理描写的方式将人物形象刻画得更加鲜明。如《诛心》里,对一个即将被执行死刑的犯人的内心轨迹的描写,再现了一个死刑犯的内心忏悔的情景。

在戏剧的翻译上,刘半农能将现实主义作品用直白朴实的白话直译,如《琴魂》《小伯爵》等,同时,他也能将唯美派的作品用新颖的翻译设计手段创造出意外的惊喜。如唯美派的代表作《天明》,戏剧本身是超于生活的“纯粹美”,但在故事结尾,刘半农设计出儿童麦琪死而复生的一幕,将叙事层次、故事情节延展出新的美感和教育意义。刘半农戏剧翻译的另一个特点是强化配角的行为来反衬主角或推进剧情。如《戍獭》中,他通过刻画反面人物扫把星推进了情节中的矛盾冲突。在戏剧题材的选择上,刘半农着眼于现实,多选择表达反映生活的人道主义作品。如《琴魂》里,主人公过着忍饥挨饿的生活,但精神上却一直眷恋着“克雷孟那“。

主要成就

刘半农的主要活动集中在文化教育领域,在文学、翻译和语言乐律研究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同时,作为摄影爱好者,刘半农加入光社后,从理论研究出发,为中国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摄影艺术理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文学成就

创制“她”

1920年,刘半农写了《“她”字问题》,论证并倡导他所创制的新字“她”;三个月后,刘半农发表新诗《教我如何不想她》,在诗中用“她”“”(后简化为“它”),以区别第三人称的阴性和无生物,被誉为开创了“她”时代。“她”字已成为中国语言文学的一项宝贵财富。后被谱成歌曲,传唱至今。

文学创作

1913年至1918年,是刘半农小说创作的高峰期,他著译短篇小说90余篇、100多万字,大多发表在《小说月报》《中华教育界》《中华小说界》《中华学生界》《中华妇女界》《礼拜六》等十几家在当时上海颇有影响力的主流报刊上。

刘半农还对戏剧改革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他认为应重视雅化了的昆曲,而对京剧应进行改良,要摒弃 “恶腔死调”,改正剧本没有理想和文词不通的弊病,而以白描笔墨和方言去写脚本。为引导戏剧的改良,刘半农还特意为《梅兰芳歌曲谱》和《腔调考原》作序,又翻译了剧本《戍獭》《小伯爵》《琴魂》《茶花女》等经典剧目。

刘半农首倡歌谣运动。北大于1918年发布了《北京大学征集全国近世歌谣简章》,向全国征集民俗音乐,刘半农对所征集歌谣择优进行详细的考订与研究,并陆续以《歌谣选》为题,发表在《北大日刊》上。一年的时间里,共刊出148首民间歌谣,其中的注释涉及到各地民俗、方言等许多领域的知识,在社会各界引起了极大反响,也吸引了鲁迅周作人顾颉刚胡适等人参与到民间文学活动中来。

1918年,刘半农采集了20首吴语民歌,集成《江阴船歌》,中国民歌学术采集上的第一次成绩。留学期间,刘半农还翻译了海外的中国民歌,搜集了许多海外民歌及与歌谣有关的书籍,集成《外国民歌译》。刘半农还将光绪八年(公元1882年)至宣统三年(公元1911年)间,北平40家戏班子上演的几百出戏搜集编纂成《五十年来北平戏剧史材》,这部书成为北京地方文化的珍贵史料著作。1932 年,刘半农编成《中国俗曲总目》,里面收录了俗曲六千多种,为民间文学研究积累了大量的资料。

刘半农还对民间文学的概念和关系进行了界定。在他的学术主张中,民间文学包括民间文学,也包括民间艺术及其他民众作品,如歌谣、传说、故事、俗曲、俗乐、谚语、歇后语、切口语、叫卖声等,凡一般民众用言、文字、音乐等表示其思想情绪的作品,皆属于民间文学。这一界定,体现出鲜明的兼收并蓄的广义特点,为现代民间文艺学提供了广阔的学术空间和研究对象,有利于推动学科体系的完善。

在古典文学方面,刘半农校点出版了唐韩偓的《香奁集》,清董若雨的《西游补》,张南庄的《何典》,著述有《读<海上花列传>》《<西游补>作者董若雨传》。

此外,刘半农对新诗和白话文也进行过多种试验。他首先从事无韵诗和散文诗的创作,以方言俚调写拟民歌、拟拟曲。刘半农作著的诗集《瓦釜集》和《扬鞭集》,共收录新诗一百四十三首,其中《瓦釜集》是中国新诗史上第一部用方言写作的民歌体新诗集,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刘半农生前编定杂文集,共收录文章九十五篇,形式涵盖论文、杂感、序跋,牌示和供状等等。

实验语音学研究

刘半农最主要的工作是对汉字声调的研究。他测试了中原地区十二种方音的四声,撰著《四音实验录》,指出:四声和声音的强弱没有关系,和音质、长短有一定关系,而决定四声的主要是音的高低。这个论断,科学地解决了四声是什么的问题。

回国后,他建立了语音乐律实验室,根据记录的七十余种方言的音素,编成《调查中国方音用标音符号表》。 1932年,刘半农撰写了《北平方音析数表》,分字音为“头”“面”“颈”“腹”“尾”“神“六项,以六位数字表示一字的切音,后又翻译了法国保尔帕西的《比较语音学概要》。

根据计算语音声浪的需要,刘半农创制了“刘氏尺”,后改进为“最简音高推断尺”,最后又在尺的基础上,研制成为“乙二声调推断尺”,这一发明比原来的测算声浪方法的效率提高了数十倍。为了方言调查的需要,刘半农又将原来的浪纹计改成手提式小型流纹计。由于“刘氏音鼓”的灵敏度不够,他又设计了“电流音鼓”。刘半农创制的音准相当精确,对于乐器频率的测算准确易行。

翻译硕果

刘半农在1913年至1916年期间,主要以翻译小说为主,共翻译海外经典小说54部;1916年之后,翻译的作品以诗歌为主,至1927年,刘半农翻译诗歌达354首。

摄影创作

加入光社后,刘半农担任编辑,刊印了两集光社年鉴,这是中国最早发行的摄影类年鉴,为研究中国摄影发展史留下珍贵的资料。在从事摄影创作的同时,刘半农还研究摄影艺术理论,他撰写的《半农谈影》系统、全面而通俗地阐述摄影艺术创作理论,是中国第一本研究摄影艺术理论的专著,为中国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摄影艺术理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刘半农还担任过北大摄影研究会的导师,定期和摄影爱好者做技术上的指导和交流。

人物评价

著名文学家鲁迅在刘半农去世后,撰文《忆刘半农君》纪念他。在文中,他夸赞刘半农是《新青年》里的一个战士,活泼、勇敢,很打了几次大仗。同时,鲁迅也在文中批评刘半农:“在报章上看见了他禁称”密斯“之类,却很起了反感:我以为这些事情是不必半农来做的。从去年来,又看见他不断的做打油诗,弄烂文言文,回起先前的交情,也往往不免长叹。

中国现代文学家、思想家胡适怀念刘半农时写道, 守常(指李大钊)惨死,独秀幽囚,新青年旧伙,如今又弱一个 ;拼命精神,打油风趣,老朋友当中,无人不念半农。

中国近代教育家蔡元培评价刘半农虽不幸而死,但无数青年如能以刘先生为模范,对于所学能由“知之”以至及“好之”而至于“乐之”,则刘先生就永远不会死了。

原北京大学教授钱玄同评价刘半农是一个富于情感嫉恶如仇的人,但他不是纯任情感的人,他有很细致的科学头脑。

中国大辞典编纂处理部原主任白涤洲评价刘半农多才多艺,他的每一种研究都值得专家作一篇论文来纪念他。

北大教授魏建功先生在《中华民国故国立北京大学教授法国国家文学博士刘先生行状》中评价刘半农,既崇活语,首集歌谣,中国近代采录民众文艺之风,自先生开之。

著名教育家王森然评价刘半农为中国唯一研究语音乐律的专家,平日研究学问,异常热心,对我国语言学上贡献甚多。

现代文艺理论家胡风肯定了刘半农在“五四”之前的行动,但对他之后的行动继承了鲁迅的看法:刘先生是怎样地渐渐失去了他的锋芒,那路径我们无从看到,总之他是没有逃出大多数“五四”战士们大同小异的运命。

文学史家王瑶在《中国新文学史稿》中引用了鲁迅和胡风的话,并给刘半农冠以“叛徒与隐士”的头衔,说鲁迅对刘半农的评价是“最真实的评价”,还说刘半农自从留学归来变成学者以后,战斗的勇气就消散了,于是“平凡的战斗主义”光剩下了上半截。

墓葬与纪念

刘半农墓

刘半农墓位于海淀区的香山玉皇顶南岗,与其兄弟刘天华一南一北。刘半农墓的墓基是一个石砌方台,北端石砌基座上有一座方形大理石柱,南向立面镶嵌着刘半农的巨幅遗像。墓前原竖两块石碑,一块是周作人撰写墓志,魏建功书石,马衡篆盖;另一块由吴稚晖题碑,蔡元培撰写墓志,章太炎篆额,钱玄同书丹。

刘氏兄弟纪念馆

位于江苏省江阴市西横街49号,原为刘氏故居,由刘半农的父亲刘宝珊所建。江阴市人民政府为纪念中国现代文化名人刘半农、刘天华刘北茂三兄弟,把刘氏后裔捐赠的祖籍故居改建为刘氏兄弟纪念馆。纪念馆占地约四百平方米,门头是邑人书法大家朱穆之题名的“刘氏兄弟纪念馆”字样,里面分为前、中、后三大院落。故居的墙上还有冰心先生手书的“刘氏三杰,江阴之光”。江阴市博物馆在馆内常设刘氏兄弟业绩馆,收藏和保存了400余件刘氏兄弟遗物。刘氏兄弟故居于2013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轶事典故

合唱双簧

1918年,新文化运动刚起步时,为了扩大影响,更好地同旧派做斗争,刘半农与钱玄同一起在《新青年》扮演“双簧”,由钱玄同化名“王敬轩”写信给《新青年》,提出旧派的各种理论,陈述新文化运动的“罪状与弊端”。再由刘半农以新文化运动捍卫者的身份,在《新青年》上发表《奉答王敬轩先生》一文,从正面逐条驳斥旧顽固派的观点。

“她”的提出

1920年,刘半农主张造一个“她”字,来承担表示女性第三人称的任务。当他将该想法向朋友提出时,竟引起了人们的争议,鲁迅周作人以及刘半农的好友钱玄同等大多数知识分子坚持用“伊”来指代女性第三人称,更多的支持者和反对者选择在杂志上展开你来我往的交锋。夏日的一个晚上,病得不轻的刘半农回到家中,妻子朱惠和女儿小惠不得不前去邻居家请求帮助,询问医生的地址。医生和邻居赶到刘半农家中时,才发现在这个家里,不仅有一个生病瘦弱的父亲、一个四岁的孩子,还有一个辛苦虚弱的、临近分娩的母亲。朱惠很快被送去了医院进行剖腹产手术,一对双胞胎得以挽救。为了区分这对双胞胎,刘半农不顾众议,创造出了“她”字。而这个“她”字,延用至今,成为中国字的一个重要部分。

相关作品

文学作品

影视作品

参考资料

父亲刘半农.豆瓣.2023-08-24

刘半农传.豆瓣.2023-08-24

革新的号手.豆瓣.2023-08-24

流风:刘半农、刘天华、刘北茂三兄弟的家国情怀.豆瓣.2023-08-24

觉醒时代.豆瓣.2023-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