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地枫皮

地枫皮

地枫皮(学名:八角属 difengpi B. N. Chang et al.),别名钻地枫、矮顶香、枫榔等,为五味子科五味子科八角属(Illicium)植物,为中国特有种,产于广西马山、都安、天等、龙州、德保、靖西、田阳等地,零星分布于广东梅州和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等地。地枫皮主要生长在温带生物群落中,根系发达,垂直自然分布区域一般在海拔450~1200米之间,以500~800米之间的范围更为常见,多生长在石灰岩山顶裸露岩石上或丛林中,偶见于半山腰石山疏林下。

地枫皮为灌木,株高1~3米,全株均具八角的芳香气味,根外皮暗红褐色,内皮红褐色。嫩枝褐色,较粗,气芳香。叶聚生或簇生,革质或厚革质,倒披针形或长椭圆形;叶柄较粗壮。花紫红色或红色,腋生或近顶生,单朵或簇生;最大一片花被片宽椭圆形或近圆形,肉质。聚合果,具果梗,蓇葖9~11枚;种子长6~7毫米。花期4~5月,果期8~10月。

据《中华本草》《全国中草药汇编》等典籍记载,地枫皮的树皮可作中药材入药,具有祛风除湿,行气止痛的功效。此外,地枫皮保持水土与绿化石山的效果好,是石灰岩山区的主要植物资源。地枫皮于1991年被列入《中国植物红皮书》中,为濒危物种;并于2021年被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中,保护级别为二级;此外,其在中国珍稀濒危植物信息系统中的《受威胁物种信息》中也有收录。

形态特征

地枫皮为灌木,高1~3米,全株均具八角的芳香气味。

根系发达,根外皮暗红褐色,内皮红褐色。

嫩枝褐色,较粗,直径3~5毫米,树皮有纵向皱纹,质松脆易折断,折断面颗粒性,气芳香。

叶常3~5片聚生或在枝的近顶端簇生,革质或厚革质,倒披针形或长椭圆形,长7~14厘米,宽2~5厘米,先端短尖或近圆形,基部楔形,边缘稍外卷,两面密布褐色细小油点;中脉在叶上面下凹,干后网脉在两面比较明显;叶柄较粗壮,直径1.5~4毫米,长13~25毫米。

花紫红色或红色,腋生或近顶生,单朵或2~4朵簇生;花梗长12~25毫米;花被片11~20片,最大一片宽椭圆形或近圆形,长15毫米,宽10毫米,肉质;雄蕊20~23枚,稀14~17枚,长3~4毫米;心皮常为13枚,长4.5~5.5毫米,花柱长2.5~3.5毫米,子房长2~2.5毫米。

果实

果梗长1~4厘米;聚合果直径2.5~3厘米,蓇葖9~11枚,长12~16毫米,宽9~10毫米,厚3毫米,顶端常有向内弯曲的尖头,长3~5毫米。

种子

种子长6~7毫米,宽4.5毫米,厚1.5~2.5毫米。

物种分布

地枫皮为中国特有种,产于广西马山、都安瑶族自治县天等县龙州县德保县靖西市田阳区等地,零星分布于广东梅州和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等。地枫皮主要生长在温带生物群落中,垂直自然分布区域一般在海拔450~1200米之间,以500~800米之间的范围更为常见,主要生长在石灰岩山顶裸露岩石上或丛林中,偶见于半山腰石山疏林下,但生长较弱,不能正常开花结果。分布区年平均气温19~22℃,极端低温约零下2℃,极端高温38℃,年降水量1040~1740毫米,干湿季节交替明显。

习性

地枫皮为阳性树种,适生土壤为中性石灰岩,常与多种阔叶树混生,穿透力强。花期4~5月,果期8~10月。

栽培技术

人工繁殖

种子繁殖

8~10月果实成熟后采收,摊放于室内通风处,待开裂后脱出种子。因种皮薄,在干燥时油脂变质,过湿时又易腐烂,极易丧失发芽力,故宜随采随播;也可混湿沙贮藏至翌年春播种。播种时按适宜株行距进行条播,播后覆土,并在行间盖草,维持圃地的湿润。

扦插繁殖

选择2~3年生、带腋芽、生长健壮的枝条作插穗,插前,可将插穗底部消毒后,用生根剂浸泡一段时间。之后扦插于育苗基质中,插后每天早晚对苗床喷水,一周后喷洒营养液,培养至生根、出苗。

组培繁殖

用地枫皮的种子、顶芽或茎段作为外植体,依次在适宜的基本培养基、初代诱导培养基、继代增殖培养基中进行生根诱导培养,培养得到完整植株后炼苗几天,之后洗净根部培养基,将幼苗移栽到适宜的基质中。

整地移栽

将适宜种植的地块进行整理,填适量土壤。移栽时间宜在2月下旬,选小雨天或阴天,将两年生、生长健壮的幼苗底部营养袋整片割除,保留营养袋其余部分及土球,然后一起放置于岩石窝或岩石缝中,再进行土壤覆盖;覆土以盖住营养袋为宜,用小石块压住覆土,尽量在植株周围形成一个圆盘;最后,缓慢淋足定根水。

养护措施

定植后加强松土、除草、施肥等工作,若有死苗要及时进行补植,没有雨水的情况下需进行浇水,8~10月若没有雨水,需要在每天下午4点之后进行浇水。为了遮阴保湿,11月前植株周围的灌木杂草可保留,11月后需要将植株周围的生长过旺、过高灌木杂草进行清除,同时每株可施含复合肥。

病虫害防治

病害

地枫皮的主要病害有茎腐病、炭疽病、煤烟病等。茎腐病、可通过选用山地作为育苗地或对土壤进行消毒,或喷洒瑞苗清、普力克、百菌清等药剂稀释液进行防治。炭病可用退菌特、托布津等药剂对种子进行消毒处理,或喷洒多菌灵可湿性粉剂、百菌清可湿性粉剂、福星乳油等药剂进行防治。

虫害

地枫皮的主要虫害有尺蛾科、小地考虎、龟蜡蚧矢尖盾蚧棉蚜卷叶野螟等。可通过引诱尺蠖在疏松的土层里化蛹,防止其羽化,或喷洒安杀宝、高效氯氰菊酯等药剂稀释液进行防治尺蠖。

采收

地枫皮的树皮、枝皮于秋季采收,选择10年生以上的树,从树干的一边锯树皮的上下两端,用刀刻画,将皮剥下,留一边树干皮不剥,以免树枯死。将剥下的树皮放于通风处阴干供药用。

物种保护

物种现状

有学者采用实地调查和走访调查相结合的方法,于2011年对中国广西境内的地枫皮野生种质资源进行详细调查认为,地枫皮主要分布在22°18'15.4"~25°2'33"N,106°1'39.6"~108°46'20.6"E,海拔450~1200米。在中国广西忻城县、靖西县、马山县龙州县天峨县平果市等地野外自然分布有15个居群。地枫皮除在中国广西主要分布外,在中国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和广东梅州等地也有零星分布。

致危因素

由于地枫皮分布区域狭窄,生长环境中岩石多、土壤少,野生资源量少,自然繁殖能力相对低弱,很难正常开花结果。此外,随着地枫皮药用需求量不断增加,人们直接采挖或砍伐,造成了其生存环境不断恶化,地枫皮已处于濒危状态。

保护级别

1991年,地枫皮被列入《中国植物红皮书》中,为濒危物种。2021年,地枫皮被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中,级别为二级。此外,该物种在中国珍稀濒危植物信息系统中的《受威胁物种信息》中也被收录为濒危物种。

保护措施

中国科学院广西植物研究所于2010~2013年首次开展了地枫皮种质资源全面调查,收集地枫皮类型11个,筛选出优良类型2个,建立种质圃1667平方米、良种繁育示范基地3467平方米、良种苗木生产基地2000平方米,培育出优质种苗4.5万株,成功进行了地枫皮野生变人工栽培。此外,也有学者对地枫皮进行了种苗繁育如种子繁育、扦插繁育和组织培养繁育等。

医学药用

据《中华本草》《全国中草药汇编》等典籍记载,地枫皮的树皮可作中药材入药,其性温,味辛、涩,小毒,祛风除湿,行气止痛,主治风湿关节痛,腰肌劳损,蜈蚣咬伤。以地枫皮为主药或辅以相关药材制成的制剂有:风寒双离拐片类风湿性关节炎安泰片、舒筋止痛酊风湿镇痛丸附桂风湿膏等。

生态应用

地枫皮是石山地区的重要植被,保持水土、绿化石山的效果好,为石灰岩山区的主要植物资源。

物种对比

厚皮香八角(学名:Illicium ternstroemioides A. C. Smith)、短柱八角(学名:Illicium brevistylum A. C. Smith)与地枫皮相似,地枫皮与这两种共同的区别在于地枫皮的叶密布褐色细小油点,在扩大镜下叶背尤其明显。其他区别在于地枫皮蓇葖9~11枚,顶端尖头向内弯曲,长3~5毫米,而厚皮香八角12~14枚顶端渐狭尖;短柱八角蓇葖11~13枚,尖头长1~3毫米。

参考资料

地枫皮 (dì fēng pí).植物智.2023-06-15

地枫皮.物种2000中国节点.2023-06-15

..2023-06-15

地枫皮.POWO.2023-06-15

《中国植物红皮书》.中国植物.2023-06-15

2021年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中国政府网.2023-06-15

受威胁物种信息.植物智.2023-06-15

中国珍稀濒危植物信息系统.植物智.2023-06-15

..2023-06-15

..2023-06-15

植物标本(含模式) 简介.中国数字植物标本馆.2023-06-15

..2023-06-15

厚皮香八角 (hòu pí xiāng bā jiǎo).植物智.2023-06-15

短柱八角.植物智.2023-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