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孔雀雉
海南孔雀雉(黑枕黄鹂普通亚种:Polyplectron katsumatae)是雉科孔雀雉属鸟类。海南孔雀雉是世界上最小的孔雀雉,体长约0.5米,体重约0.5千克,全身棕褐色,密布白色斑点,前额至额顶羽毛蓬松翘立如冠状,冠向前倾,虹膜灰色,眼先到眼周部分皮肤裸露,呈栗色梭形,颊部至喉部为浅灰色,鼻孔不被羽,喙粗而长,背部和尾部具或深或浅的紫色眼状斑,紫色眼状斑外围为黑色,嘴和脚呈蓝灰色。雄鸟体型较大,体长较长,体色较鲜艳;雌鸟体型较小,体长较短,体色较暗。
海南孔雀雉仅分布于中国海南的中部和西南部,栖息于海拔200~1300米的热带原始林或者成熟的次生林内。倾向于选择具有浓密的林下郁闭度、靠近水源、草木茂盛、远离人为干扰的山地中具有常绿阔叶林或半常绿阔叶林的区域,且对优势树种有一定要求,个体居所较小且固定。
截至2021年,海南孔雀雉的数量呈下降趋势。2021年,海南孔雀雉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3.1中,等级为濒危(EN);同年被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为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
分类与命名
孔雀雉属下含6个-7个分类单元,是亚洲热带地区一组体型较小,体色相对较暗的生活在森林中的环颈雉,海南孔雀雉的分类地位一直存在争议。1978年时,海南孔雀雉曾被划分为灰孔雀雉(Polyplectron bicalcaratum)的一个亚种,1906年海南孔雀雉首次被描述为一个独立的物种,2008年的实验表明二者在分子层面有较多差异,因此将二者各作为一个种,根据实验推测在1.4百万年前随着海南岛与中国大陆的分离,海南孔雀雉与灰孔雀雉产生地理隔离,进而发生物种分化。
形态特征
海南孔雀雉是世界上最小的孔雀雉,体长约0.5米,体重约0.5千克,全身棕褐色,密布白色斑点,前额至额顶羽毛蓬松翘立如冠状,冠向前倾,虹膜灰色,眼先到眼周部分皮肤裸露,呈栗色梭形,颊部至喉部为浅灰色,鼻孔不被羽,喙粗而长,背部和尾部具或深或浅的紫色眼状斑,紫色眼状斑外围为黑色,嘴和脚呈蓝灰色。
雄鸟体型较大,体长较长,体重660克-710克,体长48.7厘米-53.64厘米,体色较鲜艳,雄鸟的发状羽冠较显著,背部和尾部具较明显的金属色眼斑,尾长;雌鸟体型较小,体长较短,体重460克-500克,体长31.11厘米-42.15厘米。体色较暗,羽冠不甚发达,背部和尾部的眼斑色浅或近于消失,尾短。
分布栖息
分布范围
海南省孔雀雉仅分布于中国海南的中部和西南部,海南的3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及5个省级自然保护区内均有分布,如1987-1988年时海南孔雀雉分布在如坝王岭、尖峰岭、水岭(吊罗山)和黎母山的部分地区。
栖息环境
海南孔雀雉栖息于海拔200米~1300米的热带原始林或者成熟的次生林内,如原生性山地雨林、沟谷雨林、山地常绿阔叶林、次生性落叶季雨林和常绿季雨林,其中前三者是主要栖息地类型,且对山地雨林具有很强的偏好性。
海南孔雀雉选择生活区域的要素重要性从高到低依次为:灌木郁闭度、乔木类型、水源、食物的丰富度。倾向于选择具有浓密的林下郁闭度、靠近水源、草木茂盛和远离人为干扰的山地中具有常绿阔叶林或半常绿阔叶林的区域,对优势树种也有一定要求,偏好红花天料木、鸡毛松、青梅、线枝蒲桃等作为优势树种的区域。
生活习性
觅食行为
海南孔雀难是以植物为主的杂食性鸟类,主要取食果实和种粒以及地面落叶腐质中的昆虫、植物病原线虫。该物种取食的落果包括鸡毛松,高大陆均松和高山榕等;浆果包括悬钩藤、九节等;落花包括三角瓣等,其对高山榕的落果尤其喜食。
海南孔雀雉的觅食方式多是用嘴啄食,偶用脚、爪刨找,有研究者认为其觅食行为可能受到季节变化、地区差异、个体年龄差异等因素的影响。
社群行为
海南孔雀雉没有明显的集群行为,基本上为单独活动,在繁殖季节有时也可成对出现。
活动模式
海南孔雀雉的活动区稳定且范围较小,雄性的活动范围略大于雌性,约3公顷,雌性的活动范围约2.5公顷。
海南孔雀雉的活动范围随发育期和性别有变化。亚成体的活动区面积较成年雄性个体的小一倍左右。在繁殖期不同月份雄性海南孔雀雉的活动区面积变化较小,而雌性的活动区面积则变化较大。繁殖前期雌鸟活动区面积略大于雄鸟。繁殖期雌鸟活动区面积逐渐减小,雄鸟不变。繁殖后期又接近繁殖前期的活动区大小,雄鸟活动区略大。
海南孔雀雉的活动区有分区。其日常活动大部分发生在其活动区内,个体并不是均匀地利用活动区的每个部分。海南孔雀雉的活动区可以进一步划分为3个具有不同功能的亚区,即夜栖区、觅食区和过渡区。夜栖区并不十分固定,因为海南孔雀雉所栖息的热带山地雨林中,适合夜栖的乔木资源十分丰富。觅食区也不固定,一般位于植物种类和土壤动物较丰富、灌木层郁闭度较大的区域。随季节和植物果实丰富度的变化而改变。过渡区多为相邻沟谷间陡峭的山坡、郁闭度,隐蔽和觅食条件较差,通常只是连接夜栖区和觅食休憩区的廊道,海南孔雀雉在此区停留的时间不长。
节律行为
海南孔雀雉没有迁徙行为。海南孔雀雉的活动时间与光照有关,但季节性变化不明显。清晨开始活动,最初的活动范围较小,随时间推移而活动区域面积增大,到中午时,是海南孔雀雉的活动高峰。当天气较炎热和干燥时,常选择地表腐质较小,土质较疏松,且有一定光照的地方进行沙土浴,浴坑较固定。下午是海南孔雀雉的第二个活动高峰。当光照低于5勒克斯-10勒克斯时,活动停止,栖于藤本植物高处较隐蔽的横枝上,或在倒木或巨石下栖息。
防御行为
若遇惊扰,海南孔雀雉常飞快逃走,很少高飞到树端,而是钻进密林。或者利用自身的保护色躲进灌丛静止不动,待危险过后才活动。
鸣叫特点
海南孔雀雉性隐匿,雄性在通常情况下鸣叫为嘹亮悦耳的“guang-gui,guang-gui”两声一度的鸣叫,繁殖期间鸣叫时间不固定,持续时间也不固定,但是鸣叫地点和鸣叫领域较明确,以“guo-guo”声鸣叫占区;雌鸟一般不鸣叫,只有在被追赶或紧急时才发出“ga ga ga”的鸣叫。
生长繁殖
求偶与筑巢
海南孔雀雉为一雌一雄制。每年的2月份开始繁殖发情,繁殖期间进行鸣叫占区,占区的区域与水源距离相关度大,雌鸟一般不鸣叫。求偶炫耀为正面型,当雄鸟接近雌鸟时,雄鸟降低身体前部,稍展双翅,抬起并展开尾羽,朝向雌鸟,当雌鸟走开时,雄鸟又恢复常态。
海南孔雀雉在山脊旁的树林或树基、岩石底筑巢。巢多置于树根旁或丛中地面上,较简陋,主要利用地面自然凹坑,内垫以枯草茎、树叶或羽毛,周围有灌木,高草本或者乔木覆盖。巢的直径约13厘米,深2厘米。
产卵与孵卵
每年2月-6月是海南孔雀雉的繁殖期,繁殖期约持续5个月。满巢卵数1~5枚,卵灰黄白色,无斑点,2月中旬就开始产卵孵化,雌鸟孵卵,孵化期为21天。整个繁殖孵化期持续至6月底。
人工养殖
饲养时应饲养在大笼中,笼中栽灌木供栖息,泥地铺沙,保持干燥,冬季室温不低于0℃。饲喂玉蜀黍属、小麦、稻谷等或鸡全价颗粒饲料;在换羽、繁殖期增喂营养窝头,内配维生素、矿物质、微量元素等。饲喂的青绿饲料需洗净,谨防农药污染,饮用水要清洁。
物种保护
物种现状
海南孔雀雉的种群数量呈下降趋势。截至1990年,海南孔雀雉约有2700只个体,到2021年大约有1865只个体,其中约1230只成年个体。
威胁因素
狩猎、贸易、栖息地的丧失以及海南孔雀雉自身对栖息地的高要求是导致其数量下降的主要因素。1960年前海南岛有食用海南孔雀雉的习俗,1960年以后海南孔雀雉面临的主要威胁是非法贸易、生活环境被过度开发,森林树木被过度砍伐,以及因为海南孔雀雉对生境中优势树种的要求较高,从而导致分布区狭小和栖息地丧失与破碎化,进而导致种群自交的概率增加,种群的基因多样性降低。
保护级别
2021年,海南孔雀雉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3.1中,等级为濒危(EN)。
2021年,海南孔雀雉被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中,为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
2022年,海南孔雀雉入选中国《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优先保护物种名录(草案)》。
保护措施
已有的保护措施有效性并不清楚,许多保护区中常有狩猎记录。2012年对海南孔雀雉开展人工繁育以进行异地保护,如2012年时华南濒危动物研究所持有海南孔雀雉圈养种群;截至2021年已在海南孔雀雉活动区建立了保护区以进行就地保护。
主要价值
海南孔雀雉作为中国仅有的两种孔雀雉之一,对于中国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有重要意义。由于稀有且颜色较鲜艳,具有观赏价值。
物种对比
海南孔雀雉和灰孔雀雉是中国仅有的两种孔雀雉属鸟类,具有相似的形态和分类地位,对其进行简要物种对比:
参考资料
Polyplectron katsumatae (Rothschild,1906).物种2000.2024-11-22
The IUCN Red List.iucnredlist.2023-06-15
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国家林业和草原局 国家公园管理局.2023-06-15
中国生物物种名录.sp2000.2023-06-15
海南孔雀雉.中国动物志库·动物.2023-06-15
《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优先保护物种名录(草案)》.央视网.2023-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