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尔曼·白求恩
诺尔曼·白求恩(Henry Norman Bethune,1890年3月3日~1939年11月12日),加拿大胸外科专家,医学博士。加拿大共产党员,国际主义战士,加美援华医疗队医生。
诺尔曼·白求恩出生在加拿大安大略省,1916 年毕业于多伦多大学医学院。他曾参加远征军,在法兰西战场从事外科救护工作;他率领医疗队在西班牙战场,建立流动血库,挽救了很多伤员的生命。中国抗日战争爆发后,1938年1月,他率领医疗队来到中国,担任八路军晋察冀军区卫生顾问,援助中国抗战。1939年10月,白求恩在抢救伤员时,手指被手术刀割破,之后受到细菌感染,因病情恶化医治无效,于11月12日在河北省唐县逝世,终年49岁。
白求恩关心社会底层劳苦大众的生活和健康,主张建立覆盖全民的福利医疗,成为第一个提出建立公共医疗制度的人。他作为国际共产主义战士,先后参加了西班牙和中国的反法西斯主义的斗争,弘扬了国际主义精神。他发明了世界上第一个流动血库和输血技术,开创战地输血的先河。在中国,他创办了国际和平医院、特种外科医院和卫生学校,培养大批医务干部;他要求到抗战前线服务,创新医疗技术与器械,制作了各种特色、实用的医疗器材。在中国不到两年时间,白求恩进行了千例手术,并编写了《战地救护须知》《战场治疗技术》等多种战地医疗教材。白求恩是英国皇家外科医学会会员,美国胸外科协会的五人执委之一。他于2009年被中原地区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之一,2014年被中国民政部评为首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与英雄群体之一。
人物生平
早年生活
1890年3月3日,诺尔曼·白求恩出生于加拿大安大略省格雷文赫斯特镇的一个牧师家庭。祖父是当地有名的外科医生,父母都是基督教徒,基督教精神统摄着白求恩的家庭生活。白求恩从小胆大好奇,经常拿小刀解剖苍蝇和鸡骨头,自己制作动物标本。因为父亲从事牧师职业,需要经常变动工作地点,白求恩常因为家庭搬迁而中途退学,断断续续地完成了初中学业,在珴昂峡高级中学毕业。
青少年时代的白求恩,家庭条件并不宽裕。为了生活和求学,他到餐厅做过招待,上轮船当过伙夫,通过打零工赚钱支付自己的学费。出于对祖父的尊敬和怀念,白求恩立志学医,于1909年考入多伦多大学。然而,由于之前没有上过作为必修课的希腊语或德语,他未能进入医学院。为了维持生计,他一边打工,一边时断时续地补习课程。在阿尔戈马区,他做过伐木工并兼职为工人们传授知识;他还曾担任图书管理员,并在《电讯报》担任实习记者等职务。1912年10月,白求恩复学进入多伦多大学医学院,开启了新的半工半读的生活。
欧洲经历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白求恩再次宣布休学。他报名参加远征军,跟随加拿大第二师医疗队赴欧洲战场从事外科救护工作。在法兰西战场,他担任担架员,冒着枪林弹雨抢救伤员,却在一次战斗中左腿受了伤。经过半年多的医疗康复,白求恩被遣送回加拿大。此后他重回校园读书,于1916年毕业于多伦多大学医学院,获得医学博士学位。
结束学业后,白求恩到伦敦的儿童医院实习;三年实习期满,他在伦敦一家私人诊所谋得职位。1923年,白求恩在英国爱丁堡结识了名门闺秀弗朗西丝·坎贝尔·彭尼,两人虽然年龄差距十多岁,但是情投意合,三个月后他们即在伦敦结婚。次年,白求恩偕妻子到美国底特律开诊所行医,面对处于社会底层的汽车产业工人,他经常免费给予治疗,并为穷苦病人排忧解难。在这期间,白求恩患了严重疾病,在当时被认为是“不治之症”的肺结核。为了不拖累妻子,让弗朗西丝继续幸福生活下去,1927年10月,白求恩坚持与她离了婚。此后他独自回到加拿大,在北美防治肺结核最前沿的特鲁多疗养院专心治疗。他主动提出采用尚处于试验阶段的人工气胸疗法,取得了很好疗效,两个月后即告康复,弗朗西丝也重回他的身边。
潜心医术
1929年,病愈后的白求恩作为加拿大外科权威爱德华·阿奇博尔德的助手,进入了皇家维多利亚医院。白求恩认真学习先进的医学技术知识,逐渐在医学界脱颖而出,成为知名专家。在手术实践中,白求恩发明了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外科手术器械,被推广应用,成为胸外科手术的标准器械。1933年,白求恩担任美国底特律的赫曼·济弗医院胸外科主任,因整日忙于工作,无暇照顾妻子,两人的感情出现危机,当年3月再次离婚。次年,白求恩转至加拿大蒙特利尔的圣心医院,专门负责复杂的胸外科手术;在他的主持下,医院增添了一千多床位,白求恩亲自做了三百多例胸部手术。因在医学领域的突出表现,白求恩于1934年6月当选为美国胸外科协会的五人执委之一,同时被加拿大联邦和地方政府、疗养院聘为卫生顾问。
1935年8月,白求恩以学者身份到苏联参加国际生理学大会,会见了巴甫洛夫和苏联医学科学家,深入了解了苏联的经济社会状况。白求恩认识到,苏联肺结核病例较少的根本原因,在于优越的社会制度和先进的医疗体系。
政治活动
白求恩在底特律行医期间,并没有因医术出名而沉浸于荣誉之中,他放弃了生活享受,自愿到人民中间去,并呼吁改革医疗制度,建立覆盖全民的福利医疗。他接触了共产主义者团体,自苏联回来后,开始参加魁北克省共产党组织的报告会和马克思主义研究小组的活动。1935年10月,白求恩加入了加拿大共产党 。他组织上百名医务和社会工作者,发起成立“蒙特利尔保卫人民健康安全委员会”,并以个人名义发表宣言,谴责政府的不作为,提议为失业者免费医疗;号召大家行动起来、改变现状。
1936年,西班牙内战爆发,受加拿大人民援助西班牙委员会的指派,白求恩率领医疗队来到西班牙。在战场上,白求恩注意到输血设备十分缺乏,很多伤员往往得不到及时救治,因失血过多而死,战地医生对此深感棘手。他对输血进行了探索,建立了流动血库,并创新输血技术,挽救了很多伤员的生命。
前往中国
1937年,七七事变后,白求恩主动向国际援华委员会提出前往中国援助抗日战争的请求。第二年,他受加拿大劳工进步党和美国共产党派遣,携带医疗器械及药品,于1月23日飞抵当时的抗战大本营汉口,接着奔赴延安,开始了一段援助中国人民的抗战事业。
延安停留
白求恩在延安市共停留两个多月的时间,他考察了陕甘宁边区医院,对医疗器械、治疗药物的缺乏和医疗条件的艰苦深感震惊,将自己带来的一部分药品和器械送给医院。他示范做了两台手术,并对延安医院如何建章立制、规范管理,提出了中肯的建议。他对政府在医疗设备简陋的情况下,仍然坚持实行免费医疗制度表示赞赏;对前线伤员因为医疗条件有限,需千里转运到延安而延误病情感到震撼。他下定决心到前线去组建医疗队,及时抢救伤员。
奔赴前线
在白求恩的多次请求下,中央同意了他到前线的申请。1938年5月,白求恩担任晋察冀军区卫生顾问,为了适应战时环境,他组建了骡马流动医疗队。同年9月,他在晋察冀建立了第一所“模范医院”,这所利用现有条件建设的功能完备的医院,满足了八路军和游击队的需要,推动了边区卫生工作。白求恩还发明了大量的医疗器械,改进手术台,组织“志愿输血队”。为了适应战争环境,方便战地救治,他根据游击战争的特点,组织战地流动医疗队出入火线,并制作了药驮子和换药篮。同年12月,白求恩创办了“特种外科医院”。
战地救护
在晋察冀抗日根据地,白求恩用一周时间对军区后方医院的520多名伤员逐一检查,用四周时间为147名伤员做了手术,使重伤员在短时间内康复,重返战斗一线。1939年1月,八路军120师进入冀中,准备打击侵犯的日军。2月19日,白求恩奉命组织“东征医疗队”,越过敌人封锁线,抵达冀中军区司令部,配合八路军的军事行动。他巡视了六个军分区的后方医院,对两千余名伤员进行问诊;4月的一次战斗中,白求恩在离前线仅五里的小庙布置手术室,连续工作69小时,他亲自抢救的伤员即达115名之多,救护工作取得了成功。同年7月,他转移到冀西地区,建议军区开办卫生材料厂,创设卫生学校;在他的周密安排下,卫生学校晋察冀分校(后来改称白求恩卫生学校)成立,他把珍贵的一台X光机和显微镜赠送学校。
不幸逝世
1939年10月20日,在涞源县摩天岭进行的主力作战中,白求恩把临时救护站设在前线村庄。在为伤员做手术时,他的左手中指不慎被手术刀刺破,后来因细菌感染转为败血症;至11月7日,他的病情已越发严重,肘关节下发生转移性溃疡,出现了昏迷状况,可是他仍然坚持带病工作。11月12日晨,白求恩在河北省唐县黄石口村逝世,终年49岁。
白求恩牺牲后,延安各界为他举行了隆重的殡殓仪式,在杨家岭大礼堂举行了悼念活动。1940 年2月,晋察冀军区决定将白求恩创建的军区卫生学校和模范医院分别命名为白求恩学校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1953年,白求恩的灵柩迁入石家庄市华北军区烈士陵园。
思想与成就
主张全民福利医疗
白求恩以一个医者的角度,对社会底层劳苦大众的生活和健康更为关注,对社会和医疗系统存在的弊端表达了不满。在美国底特律行医期间,他放弃自己作为名医所享有的报酬和待遇,乐于到人民中间去,并呼吁改变整个医疗制度,建立覆盖全民的福利医疗,成为第一个提出建立公共医疗制度的人。回到加拿大,他曾到蒙特利尔失业者协会的办公室,宣布免费为穷人治病。1935年,白求恩去苏联参加国际生理学大会,亲身感受了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医疗事业。加入加拿大共产党后,他成立了“蒙特利尔保卫人民健康安全委员会”,为最需要医疗救助的人提供帮助,并向魁北克省政府提议推行“适用于全体工资劳动者的强制健保体系”,失业者由政府提供免费医疗。这是加拿大首份系统提倡全民医保的纲领性文件。
创新医疗技术与器械
在西班牙战场,白求恩针对伤员输血困难,经常因失血过多而死的实际问题,发明了世界上第一个流动血库和输血技术,可以储备为500人包扎、做100例手术所需的药品和器械,这项技术大规模应用于战场,挽救了很多伤员的生命,开创了战地输血的先河。他身患肺结核时,主动要求以自己的病体,临床测试尚处于试验阶段的“人工气胸疗法”,取得了成功疗效,为人类健康事业作出了贡献。在加拿大皇家维多利亚医院工作期间,他发明了很多医疗器械和治疗方法,如“白求恩气胸器械”“白求恩肋骨剪”“白求恩胸膜涂粉法”等,被欧美各国采用。因为这些发明,白求恩的名字于2010年被纳入加拿大科技名人堂。在晋察冀,他针对游击战争的特点,组织了战地流动医疗队,并制作实用的药驮子和换药篮,其中药驮子可装100次手术、换500次药和配制500个处方所用的全部医疗器械和药品,被喻为“马背上的医院”,换药篮则被称为“白求恩换药篮”;此外,他还发明了“毕普”药膏,具有疗效长、消毒好的特征,方便伤员自己换药,有效避免感染。
弘扬国际主义精神
白求恩作为一名国际共产主义战士,主动报名参加中国远征军,到法兰西战场任担架员,冒着生命危险抢救伤员;西班牙内战期间,已过不惑之年的白求恩放弃优厚的行医待遇,投身战场救护工作;在日本侵略中国的关键时刻,他舍弃名誉地位,只身奔赴中国反法西斯主义战场,投入世界共产主义运动中,用医术支援中国抗战事业,直至献出生命。白求恩在中国抗日战争中发挥一名战地医生的重要作用,他曾写道:“我现在到中国去,因为我觉得那儿是需要最迫切的地方,那儿是我最能够发挥作用的地方。”“我必须重申,你们的战争是正义的,你们并不孤立,世界人民支持你们。我们加美医疗队来中国,就是证明反抗法西斯是我们共同的任务。”白求恩还在加拿大、美国、英国的报刊上发表文章,向国际社会宣传中国人民的抗日事业。
论文著作
1910年,白求恩对北美155所医学院校实地考察,发表了调研报告《美国与加拿大的医学教育:呈给卡内基教育基金会的报告》,该报告详细描述了医学教育现状,分析研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颇有见地的改革建议。这份报告奠定了以美国为代表的现代医学教育的基础,对美国乃至世界各国的医学教育产生了深刻而久远的影响。1926年至1936年的十年间,他发表了14篇有影响的医学学术论文。在中国抗日战场,他编写了《战地救护须知》《战场治疗技术》《初步疗伤》《消毒十三步》等教材,以及《游击战争中的野战医院的组织与技术》《模范医院组织法》等战地医疗书籍,为八路军培养干部人才奠定基础,为军区提高医疗水平作出贡献。
社会任职
人才培养
白求恩专心人才培养工作,在底特律药物和外科学院,他兼授处方学;他资助创办蒙特利尔儿童美术学校,校址设于他的住宅。在晋察冀军区,白求恩建立了第一所“模范医院”,创办了国际和平医院、特种外科医院和卫生学校,培养大批医务干部;为了更好提高军区卫生人员能力水平,他专门举办了“实习周”,各卫生机关派员参加学习交流,全面熟悉医院各环节工作,白求恩始终跟踪指导,推动了边区卫生人才培养。他编写教材,撰写专著,为八路军培养干部人才奠定基础,为军区提高医疗水平作出贡献。
荣誉奖项
人物评价
相关人物
后世纪念
白求恩医科大学
1939年9月18日,晋察冀军区卫生学校正式成立,白求恩参与了学校的创建和教学工作。1940年1月,为了学习和纪念白求恩,学校更名为白求恩卫生学校。1946年6月,白求恩卫生学校与张家口医学院合并,组建为白求恩医科大学。2000年,白求恩医科大学与原吉林大学等院校合并成为新的吉林大学,成为吉林大学白求恩医学部。
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
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诞生在中国抗日战争时期。1937年11月7日,晋察冀军区后方医院成立,这是白求恩亲手创建并工作过的医院。白求恩牺牲后,1940年1月5日该院更名为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印度援华医疗队员柯棣华担任首任院长。1975年,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建立了白求恩纪念馆,聂荣臻题写馆名。
白求恩纪念馆
白求恩纪念馆位于河北省唐县钟鸣山。1940年,晋察冀边区军民在唐县县城西北的军城南关修建了白求恩陵墓;1986年11月,唐县在县城两千米处钟鸣山重建白求恩纪念馆并正式开放,这是中国规模最大的白求恩纪念馆。纪念馆分为三个展室,陈列面积350平方米,分为坎坷的青少年时代、投身国际反法西斯主义前线、奔赴中国抗日战场、战斗在晋察冀边区、永久的纪念、不灭的光辉等内容,翔实记录了白求恩的感人事迹。
白求恩故居纪念馆
1976年的8月,白求恩故居纪念馆正式向公众开放。纪念馆位于加拿大安大略省格雷文赫斯特,已接待超过50万人次的访客。
白求恩奖章
1991年,卫生部第14号部长令发布《全国卫生系统荣誉称号暂行规定》中规定,在全国卫生系统个人荣誉称号中设置白求恩奖章,由人事部、卫生部共同颁发。以著名国际人道主义医生白求恩名字命名,旨在表彰在医疗卫生战线上做出突出贡献的医疗卫生工作者。
白求恩墓
白求恩墓位于河北省石家庄市华北军区烈士陵园,于1953年从位于河北省唐县的晋察冀烈士陵园迁入,每年有超过30万社会各界人士来墓前瞻仰、凭吊。
纪念邮票
中国先后三次发行关于白求恩的纪念邮票,分别是:1960年11月20日,邮电部发行志号纪84《诺尔曼·白求恩》纪念邮票,一套两枚,邮票图案为白求恩像、白求恩在抢救伤员。1979年11月12日,邮电部发行志号J50《诺尔曼·白求恩逝世四十周年》纪念邮票,一套两枚,邮票图案为诺尔曼·白求恩像、鞠躬尽瘁。1990年3月3日,邮电部发行志号J166《诺尔曼·白求恩诞生一百周年》纪念邮票,一套两枚,图案为白求恩在中国、白求恩在加拿大。
艺术形象
电影
电视剧
图书
参考资料
白求恩.中国大百科全书.2023-06-22
白求恩.中国大百科全书.2023-06-21
中外百余名人士纪念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建院80周年.中国新闻网.2023-06-23
白求恩精神永存.人民网.2023-06-23
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150名候选人及事迹.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 .2023-06-24
民政部公布第一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中国军网.2023-06-24
巴甫洛夫.中国大百科全书.2023-06-22
白求恩年表.白求恩精神研究会.2023-07-14
卢沟桥事变.中国大百科全书.2023-06-19
追寻白求恩.人民网.2023-06-23
白求恩墓前清明祭.中国新闻网.2023-06-23
周而复.中国大百科全书.2023-06-23
加拿大驻华大使高度评价白求恩 河北唐县捐展板.中国新闻网.2023-06-23
白求恩生平简介.白求恩精神研究会.2023-07-19
聂荣臻.中国政府网.2023-06-24
吉林大学白求恩医学部简介.吉林大学白求恩医学部.2023-06-23
白求恩、柯棣华纪念馆.中国大百科全书.2023-06-23
加拿大白求恩纪念馆庆祝开馆40周年.中国新闻网.2023-07-14
全国卫生系统荣誉称号暂行规定.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政府.2023-07-14
【赏邮票 学党史】光辉的历程——方寸天地话党史.澎湃.2023-06-23
白求恩大夫 (1965).豆瓣电影.2023-06-23
白求恩:一个英雄的成长.豆瓣电影.2023-06-23
诺尔曼·白求恩 (2006).豆瓣电影.2023-0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