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脸鸭
花脸鸭(学名:Sibirionetta formosa)属小型鸭类,体长约39-43cm,体重约0.5kg。因雄鸭头部饰纹类似京剧脸谱而被称为“花脸鸭”。在繁殖期雄性较雌鸟的颜色鲜艳,头颈部均为黑褐,颊部呈乳黄色,眼后有金属光泽的铜绿色脸纹;翼镜为金属铜绿色,腹部纯白色,胸部点缀有分散的黑斑,胸侧和尾基两侧各有一条垂直白带,可区别于其他野鸭。而雌鸭体型较雄鸟小,身体呈暗褐色;翼镜亦较雄鸭小,且碱式碳酸铜的金属色较黯淡。
花脸鸭繁殖栖息在河流、小湖、池塘和伴有较茂盛森林的沼泽地;主要以植物种子、植物叶茎、稻谷等农作物和水生无脊椎动物为食。它们在5-7月间,于俄罗斯和东西伯利亚地区繁殖;并在11月中旬至次年2月底或3月初,越冬于中国长江流域和东南部,韩国和日本;冬季迁徙会经过蒙古、朝鲜、韩国等地。在中国东部,花脸鸭于每年9-10月间向南迁徙,而在3月中旬至4月间北返。其他区域如中国香港、中国台湾和印度,则偶有花脸鸭分布。
因过度捕猎与栖息地丧失,花脸鸭曾在二十世纪到二十一世纪初期间,种群数量急剧下降。在多国实施禁猎、开展越冬地保护、跨地联合保护等措施后,花脸鸭的种群数量逐渐回升。在2005年-2019年,花脸鸭都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Ⅱ中;在2011年,IUCN将花脸鸭从易危(VU)等级调整回无危(LC)。中国也在加大对花脸鸭的保护力度,在2021年把花脸鸭列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形态特征
雌雄鸟的喙部都是黑色;虹膜都为棕色或褐色;跗为石板蓝色,爪青黑色。在繁殖期,雄鸟羽色比雌鸟鲜艳,易于辨别;雌鸟体型通常较小。成体雄鸟的蚀羽期和雌鸟较为相像,但雄鸟有更为明显的长肩羽。
雄性成鸟(繁殖羽)
雄鸭头顶和后颈为黑褐色,羽毛边缘呈淡棕色。眼周黑色,眼睛下方有黑色的纵纹向下延伸至喉部,纵纹两侧为乳黄色的颊纹;眼后有一宽阔的翠绿色三角形纵纹延伸至后颈下部;在后颈基部正中与翠绿色带斑中间,有一个三角形的大黑斑;眉部和靠近颈部的区域有白色狭纹。颏、喉及前颈上部均黑褐色。上背和两胁是蓝灰色,点缀以黑褐色的波状细纹。下背至尾上覆羽暗褐色,具淡色羽缘,尾上覆羽的羽缘更浅。尾羽褐色,具细狭的棕白色羽缘。
肩羽细长且醒目,其内呈棕白色,外翈呈绒黑色,具宽的棕红色羽缘,如平邑雪萝树般披在肩部。翅上覆羽暗褐色,大覆羽具宽的棕色端斑,形成翼镜前面棕色边缘。次级飞羽上的翼镜为金属铜绿色,往外缘逐渐转变为黑色、白色;其余飞羽大多暗褐色,只有初级飞羽的先端较黑,外侧三级飞羽的外羽片边缘有棕色狭缘。腋羽纯白色。胸部淡棕色,缀以黑色斑点;腹纯白色,尾下覆羽黑褐色,居中者端部棕白,两侧者的外侧边缘浓棕色:下胸两侧具一白色宽阔横斑;下胁之后亦有一条白色宽斑,有别于其他鸭类。
雌性成鸟(繁殖羽)
上体大都呈暗褐色,羽缘色稍淡;头顶褐色较浓近黑色,并夹杂棕色羽端;外侧尾羽的内侧边缘近白色。翅膀花纹和颜色与雄鸟相近,但翼镜较小,且碱式碳酸铜的金属色较黯淡。头和颈的两侧稍白,夹杂以暗褐色细纹;颏棕白色;喉与前颈纯白色。眼先和嘴基处有一棕白色椭圆斑;眼后上方还有一条栗色眉纹。胸与雄鸭相似,但黑色点斑较少。腹亦白色,下腹中央微具淡褐色粗斑。两胁暗褐色,有鱼鳞状的覆羽,各羽边缘浅棕色并渐变为白色。尾下覆羽白色且具有褐色轴纹。
分布栖息
分布范围
花脸鸭在俄罗斯、俄罗斯东西伯利亚经济区繁殖,并迁徙经过蒙古、朝鲜、韩国和东北地区及华北地区。根据2016-2022年间的不完全统计数据,它主要在日本、韩国、朝鲜,和中国大陆的华中地区、华东和华南地区越冬,并在韩国存在数量较大的越冬种群;在印度北部偶尔有越冬记录,而在中国台湾和中国香港则是罕见的冬候鸟。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西伯利亚地区的贝加尔湖。
栖息环境
花脸鸭通常栖息在河流、小湖、池塘和伴有较茂盛森林的沼泽地,和北极冻原地区。繁殖时喜在水边开阔的草丛、草地和长有青苔、有成片的柳树和落叶松的沼泽地里筑巢。集群越冬时,则多栖息于淡水湖泊、咸水湿地、洪泛区,稻田和草地中;白天经常在水面上栖息,晚上在田间觅食。在日本,它们的栖息地和觅食地点可能长达10公里。花脸鸭分布地点多在低地,偶有记录其在海拔2650 m的地区越冬。
生活习性
食性
花脸鸭以水生植物、种子、其他草类、陆生植物叶茎和农作物(例如冬季的水稻),还有水生无脊椎动物(软体动物门、昆虫)等为食。
在中国地区,据1936年寿振黄先生和1958年郑作新先生在河北省的调查,及1963年关贯勋等在洞庭湖的调查,花脸鸭主要以植物种子、植物叶茎、稻谷等农作物和水生无脊椎动物为食。
韩国和俄罗斯的调查研究发现,花脸鸭在迁徙时以川蔓藻和大叶藻的种子为食;在繁殖时期,它们的主要食物会变为马尾草、新鲜草叶和一些无脊椎动物;在秋季迁徙前,主要食物又会变成莎草种子和无脊椎动物。根据冬季迁徙的中停地(兴凯湖调查)记录,花脸鸭在迁徙过程中,亲水植物的种子是它们重要的食物和能量来源(如黍属 鹤属galli,车轴草属,Digitaria linearis,Viola,萹蓄属和Setaria)。
觅食行为
在沼泽地觅食时,花脸鸭会将头部低下,将喙部插入水中左右摇摆,并偶尔抬起;同时一边步行一边寻找食物。在水中游泳时,会将头部探入水底,倒立在水面觅食。它们偶尔会在树林中寻找橡子,甚至夜间在道路上寻找谷物和种子。觅食时会集大群移动,最多可达1000只,并在一个区域停留20分钟之久。
声音与发声行为
花脸鸭通常在春季进行鸣唱,在秋季也偶尔有表现。飞行时叫声洪亮,常迅速地二声一度地连续着叫“mog, mog”。雄鸟会发出低沉的“wot-wot-wot”和“ruk-ruk”声音。雌鸟则发出低沉的“quack”或“kweck”声,在鼓励雄鸟交配时会发出柔和的、重复的“geg-geg-geg”声。在隆冬时节,花脸鸭通常相当安静,但集群时会发出低沉的隆隆声,声音拟远处公路上的汽车行进声;如果天气晴朗,在500米外都能听到。
昼夜节律
曾有观察记录记载,花脸鸭经常昼伏夜出,白天在湖中央等较为安全的区域休憩,而在傍晚后便集群飞到附近的稻田觅食,在黎明时分又再回到湖心。但根据日本对其越冬地的研究记录,发现冬季时花脸鸭在白天也有很高的活动频率。
迁徙和越冬
根据花脸鸭重要的中停地——中俄边境的兴凯湖(L Khanka)和俄罗斯的刀兵河山谷(Daubikhe)的记录,花脸鸭秋季迁徙的高峰期为8月中旬至9月末,春季迁徙高峰期为4月末至6月中旬,曾记录集群迁徙数量达86000只。
花脸鸭的越冬主要为11月中旬至次年2月底或3月初,它们通常在中国长江流域和东南部(南至广东省、云南省),韩国和日本南部(本州岛)越冬。据1963年关贯勋等的调查,在长江流域,花脸鸭越冬数量的高峰期出现在12月至次年3月初在台湾南部,海南省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则鲜有花脸鸭过冬记录,仅少数迷鸟会远赴巴基斯坦和印度北部、东北部,尼泊尔和孟加拉国。同时在缅甸、泰国菲律宾和俄罗斯西南部也曾有少量越冬个体记录。
而花脸鸭到达和离开越冬地的时间,也在不同地点呈现出差异:在长江流域越冬的花脸鸭大群,会在11月中旬后陆续迁来,而在第二年的4月底前全部离开。而在韩国越冬地,花脸鸭迁到时间较早,有的早在9月中旬就已到达。在日本北部(北海道)越冬地的迁离时间较晚,有的会晚至次年5月离开。
繁殖
花脸鸭主要在西伯利亚地区进行繁殖,并在4月下旬至5月间春迁到达繁殖地;到达时多数已经配对,繁殖期为6-7月。在北极圈南部地区进行繁殖的种群,通常在5月下旬开始产卵;在森林-冻原地区繁殖的种群,在6月初至6月中旬产卵,并多数于6月第三周孵化,早成雏在8月第一周左右出飞。
巢多数为地上刨出的凹坑,内部垫以干芦苇、干草和青苔等,孵化开始后,雌鸟会从自己身上拔下绒羽垫于巢内。在非传统繁殖地繁殖,由单对或零散的花脸鸭组成的群体,通常繁殖时营巢在靠近水边、有隐蔽植被的地上。
花脸鸭一窝产4-10枚浅灰绿色的卵,卵的长径约45-52.5 mm,短径约32-38 mm,质量约31g。卵通常由雌鸟单独进行孵化,孵化期约为21-25天;幼鸟抚育也单独由雌鸟负责,并约在49天左右出飞离巢。早成雏背部为深褐色的绒毛,腹部为黄色;幼鸟在一岁左右可达性成熟。
相关文化
因雄鸟醒目的面部花纹酷似“京剧脸谱”,中国的人们称其为“花脸鸭”。花脸鸭是一种羽色极为漂亮的鸭子,其种加词“formosa”就来源于拉丁语的“fōrmōsus”,对应的英文解释是handsome,beautiful。来自西伯利亚地区的萨哈人认为,花脸鸭是云上彩虹的化身;而在日本、朝鲜等东亚文化中也有较高的艺术地位。
据记载,其彩色羽毛的种类还有多样的俗称,如:用红小弯(又称赤颈鸭弓子)形容花脸鸭的内侧肩羽;用蓝花毛形容其宽大、呈蓝灰色且含细密斑纹的外侧肩羽;用珍珠毛形容中部近端有一个黑褐色的圆点羽片的胸羽;还有形容其两胁和尾基两侧羽毛的灰银边毛、形容翼镜的花脸鸭翠等。
保护沿革
保护级别
在1994年,花脸鸭因数量急剧减少,而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列入易危(VU)物种。而在2011年至2016年,根据全球种群的评估情况,花脸鸭种群数量并未出现预期中的下降,反而在逐渐上升,因此被调节为无危(LC)物种。
2019年,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Ⅰ、附录Ⅱ和附录Ⅲ》(CITES)附录Ⅱ。
2021年,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2021年2月5日)二级。
种群兴衰
在20世纪初,花脸鸭是东亚地区数量最多的鸭子之一。1919年3月16日,日本鸟类学家都田甚三郎在韩国调查候鸟迁徙时曾记录:“这天恰逢春迁高峰,一群规模庞大的花脸鸭自天际线滚滚而来,如乌云般遮蔽天空,振翅声引起江波翻滚。鸭群总长度绵延超过4公里,仿佛与汉江并行的羽毛之河,又似乎要将白昼变成黑夜”。在民国五年(1916年),洞庭湖地区也曾记载花脸鸭的盛况:“每飞则数万成群,声如怒涛,蔽天而过,俗名野鸭阵”。由此可见,中国中部地区曾有大量花脸鸭越冬。
而因数量众多,味道鲜美,在20世纪中后期,花脸鸭曾是中国和日本主要狩猎鸟类之一。特别是在中国长江流域一带,猎取量极为可观。而在日本西南部,曾记录3个人在1947年初冬就捕猎花脸鸭5万只,其中1天能捕捉1万只。
到了20世纪60年代左右,在中俄边界兴凯湖环志站工作的苏联学者发现,曾经湖里停歇超过百万只的花脸鸭,数量正在不断下降;到70年代,该湖每年停歇的花脸鸭数量已不足4万只。到80年代初,整个日本和中国越冬地累计统计到的花脸鸭只剩下不到2万只,伴随过度捕猎带来的影响,花脸鸭种群一度岌岌可危。
自80年代起,花脸鸭的锐减引起了各国学者的关注。在1994年,IUCN组织将花脸鸭的受胁等级提升至易危(VU);在2006年,韩国和俄罗斯将花脸鸭列入红色数据手册(the Red 数据 Books);中国在《中日联合候鸟保护协定》《俄日迁徙候鸟保护协定》等一系列跨区域的鸟类保护合作中,也将花脸鸭纳入其中。
在各国对捕猎的严加管控和栖息地的有力保护下,花脸鸭的种群逐渐开始恢复。根据韩国的越冬鸟类调查记录,20世纪80年代首次发现的花脸鸭数量仅约2万只;然而到2001年12月,花脸鸭在韩国越冬的数量已增加到26.5万只。在2016-2022年的调查记录里,韩国已经成为花脸鸭最大的越冬地。同时,每年在日本越冬的花脸鸭数量也在逐步增长,从80年代最低谷时的不足千只,到2020年已经稳定增长到近十万只,一跃成为花脸鸭的第二大越冬地。
根据花脸鸭种群的恢复情况,IUCN在2011年将花脸鸭从易危(VU)调整至无危(LC)。但如果未来花脸鸭的栖息地和繁殖地,如稻田、农田等用地类型继续减少,其种群数量仍可能下降并被重新列入易危等级。而曾有大量花脸鸭越冬的中国,在2015年联合湖南省、湖北、江西省、安徽和江苏省五个省份的越冬调查中,却仅记录到5只;未来中国是否还能成为花脸鸭的重要越冬地,还待考究。
致危因素
花脸鸭种群下降的主因,可能是源于大量捕猎和狩猎。尽管在21世纪前期,捕猎情况已有改善,但以花脸鸭喜好集大群越冬的习性,捕猎在未来仍可能是威胁它们的一个重要因素。同时农药、塑料垃圾、环境污染等,也威胁到了花脸鸭的生存。花脸鸭致危的另一因素,是栖息地丧失:在中国的三江平原和鄱阳湖地区,由于农业发展造成的栖息地丧失,花脸鸭的数量出现了大幅下降。此外,花脸鸭在冬季形成密集的群体,也使该物种容易受到传染病的影响。在2002年10月,有记载约10,000只花脸鸭因禽流感病毒而死亡。
保护措施
2020年9月,中国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发布了《关于规范禁食野生动物分类管理范围的通知》,禁止以花脸鸭为食用目的的一切养殖活动;要求除适量保留种源等特殊情形外,引导养殖户停止养殖。在2021年,花脸鸭列为中国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
参考资料
中国生物物种名录.物种2000中国节点.2024-11-22
花脸鸭-中国动物主题数据库.国家基础学科公共科学数据中心.2023-06-20
Baikal Teal Sibirionetta formosa.The IUCN Red List.2023-06-20
《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中国政府网.2023-06-20
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Ⅰ、附录Ⅱ和附录Ⅲ.中华人民共和国濒危物种科学委员会网.2024-11-22
BirdLife International (2023).Species factsheet: Sibirionetta formosa.2023-06-20
有苏煜骧.花脸鸭的100年.2023-06-20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关于规范禁食野生动物分类管理范围的通知. 林护发〔2020〕90号.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网.2023-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