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藤子
酸藤子(学名:Embelia laeta (L.) Mez)是紫金牛科酸藤子属下的一种植物,分布于中国、越南、泰国、老挝、柬埔寨、菲律宾等地。它是一种攀援灌木或藤本,生长于海拔750~1500(~1850)m的山坡疏、密林中或疏林林缘灌木丛中。酸藤子的根、叶可用于散止痛、收敛止泻、治跌打肿痛、肠炎腹泻、慢性咽炎、胃酸少、痛经闭经等。此外,它的果实可食用,具有强壮补血的功效。兽医学也会使用酸藤子的根、叶治疗牛伤食膨胀、热病口渴等症状。酸藤子的花期为12月至翌年3月,果期为4-6月。
植物名称
其它中文名:白花酸藤果(福建省)、酸藤果(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纤冠藤(广东)、鸡母酸、挖不尽、咸酸果(广西)。
形态特征
攀援灌木或藤本,稀小灌木,长1—3米;幼枝无毛,老枝具皮孔。叶坚纸质,倒卵形或长圆状倒卵形,长3—4厘米,宽1—1.5厘米,稀长达7厘米,宽达2.5厘米,顶端圆形,钝或微凹,基部楔形,全缘,两面无毛,无腺点,背面常被薄白粉,侧脉不明显;柄长5—8毫米。总状花序着生于次年无叶枝上,侧生或腋生,长3—8毫米,被细微柔毛,有花3—8朵,基部具1—2轮苞片,花梗长约1.5毫米,被疏微柔毛;小苞片钻形或长圆形,具缘毛,通常无腺点;花4数,长约2毫米;花萼基部连合达1/2或1/3,萼片卵形或三角形,急尖,无毛,通常具腺点;花瓣白色或带黄色,分离,开花时强烈展开,卵形或长圆形,顶端圆形或钝,具缘毛,外面无毛,里面密生乳头状突起,具腺点;雄蕊在雌花中退化,长达花瓣的2/3,在雄花中超出花瓣很多,基部与花瓣连合;花丝挺直;花药卵形或肾形,背部具腺点,雌蕊在雄花中退化或几无,在雌花中较花瓣略长,子房瓶状,无毛;花柱细长,柱头扁平或几呈盾状。果球形,直径约5毫米,光滑,腺点不明显。花期12月至翌年3月,果期4—6月.
分布范围
产凤庆县、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西畴县及富宁县等地,我国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江西省、福建省、台湾省亦有。越南,泰国,老挝,柬埔寨,菲律宾均分布。我国云南省新记录。
生长环境
生长于海拔750—1500(-1850)米的山坡疏、密林中,或疏林林缘灌木丛中。
主要价值
化学成分
含紫金牛酚Ⅰ、Ⅱ(ardisinolⅠ,Ⅱ),紫金牛素(ardisin)、岩石菜内(dergenin)、信筒子(embelin)、酸金牛醌(rapanone)及槲皮苷、芳香油等。
文献来源
Embelia laeta(Linn.)Mez(1902);Pitard in Lecte.(1930);Walker(1940);广州植物志(1956)*;H.L.Li (1963).
Samara laeta Linn.(1771);Myrsine laeta A.DC.(1834) et in DC. (1844);Choripetalum obovatum Benth.(1842);C.benthamii Hance (1852);S.obovata Benth.(1852);Embelia obovata Hemsl.(1889); Ribesiodes obovatum O.Ktze.(1891).
参考资料
物种2000中国节点.物种2000中国节点.2024-08-21
《广西中药资源大典》.读秀.2024-08-21
命名者.物种2000中国节点.2024-08-21
酸藤子Embelialaeta.植物智.2024-0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