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叶泥炭藓
粗叶泥炭藓(Sphagnum squarrosum Crom. in Hopp),是泥炭藓科(Sphagnaceae)泥炭藓属(Sphagnum)孢子植物。粗叶泥炭藓分布于朝鲜、日本、印度、俄罗斯等国;在中国分布于新疆、内蒙古自治区、云南省、吉林省、黑龙江省、四川省等省区。常生于海拔2000~3500米的林地,是云冷杉林下的常见种。
粗叶泥炭藓体形较粗壮,黄绿色或黄棕色。茎叶大,舌形,先端圆钝,叶缘具白色分化狭边。每枝丛4~5枝,倾立。枝叶阔卵圆状披针形,内凹成瓢状。雌雄同株。孢子黄色,四面体形,具细疣。
粗叶泥炭藓全草可入药,治疗目赤红肿、目生云、皮炎、虫叮咬瘙痒等,还可用于制备外伤绷带。其可用作工业填充物,亦可作兰花的种植基质。此外,粗叶泥炭藓群落具有强大的蓄水功能,有助于沼泽地的恢复与维持。
2021年粗叶泥炭藓被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为国家重点二级保护野生植物。
特征
粗叶泥炭藓体形较粗壮,黄绿色或黄棕色。茎叶大,舌形,长1.6~1.7毫米,宽1~1.4毫米,先端圆钝,往往消融而破裂成齿状,叶缘具白色分化狭边。每枝丛4~5枝,2~3强枝,粗壮,倾立。枝叶阔卵圆状披针形,内凹成瓢状,长2~2.3毫米,宽1~1.2毫米,先端渐狭,强烈背仰,边内卷,顶部钝头,具齿。雌雄同株,雄枝绿色,雄苞叶较枝叶为小。雌枝往往延伸甚长;雌苞叶较大,阔舌形,纵长内卷。孢子黄色,四面体形,具细疣,直径22~25微米,萌发孔三裂缝,孢具球形盖裂,顶蒴无蒴齿。
粗叶泥炭藓生于海拔2000~3500米的林地,是云冷杉林下的常见种,多见于沼泽、塔头水湿地或积水的林地中,偶见于阴湿林下腐木上。粗叶泥炭藓是东北地区泥炭地的常见种,在黑龙江省兴凯湖沼泽地中,其多分布于水位埋深较大(≥20厘米)、pH5.3的生境中,常出现于以细叶苔草(薹草属 rigescens) 为主的群落中;在西南高山地区则主要生长在高海拔针叶林的溪流旁。
分布
分布范围
粗叶泥炭藓主要分布于亚洲(朝鲜、日本、印度、俄罗斯等)、欧洲、北美洲(格陵兰岛)、非洲北部;在中国分布于新疆、内蒙古自治区、云南省、吉林省、黑龙江、四川省等省区。
生境
繁殖
粗叶泥炭藓的自然繁殖是通过释放孢子来实现的,属外生孢子萌发类型。其孢子成熟期在7月底到8月初,释放出的孢子会形成持久孢子库并在泥炭地长期保持活力,在条件适合的时候萌发形成新的植株。
栽培
营养栽培
采用平底带孔的育苗盘,将酸性栽培介质(腐叶土等)撒在育苗盘上。将采集的粗叶泥炭藓鲜品植株整条或切碎成段作为种苗,均匀播撒在介质表面,再用稻草碎段覆盖种苗。在育苗盘上方安装四面喷头,并用绿色遮阴网盖好育苗盘,四周压实。采用微喷法,种植18个月后植株生长成熟,用刀割取其地上部分进行采收。
组织培养
选择饱满、带柄的粗叶泥炭藓成熟孢蒴,消毒后挤破孢蒴,接种于适宜的培养基上进行组织培养。在培养过程中,加入碳源和植物生长调节剂或改变培养基pH,均可显著提升粗叶泥炭藓原丝体的增值效果。
保护
保护等级
2021年,粗叶泥炭藓被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为国家重点二级保护野生植物。
致危因素
粗叶泥炭藓虽然是东北地区和西南泥炭地的优势物种,但由于无节制地采集,其野外种群遭到严重破坏,自然储量急剧减少,同时还引起了沼泽的退化,湿地地下水位的下降及森林涵养水源能力的减弱。
生态
沼泽地生态系统中的泥炭藓植物对水分循环、养分循环、植被结构维持以及破坏后的恢复都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粗叶泥炭藓群落具有强大的蓄水功能,有助于沼泽地的恢复与维持。
用途
药用
粗叶水苔可作为中药材,据《中国药用孢子植物》及《东北珍稀濒危植物彩色图志 下》记载,其全草含柠檬酸(citric acid)、琥珀酸(succinic acid)、DL-苹果酸(malic acid)及泥炭藓醇(sphagnorubin)等化学成分,可入药,治疗目赤红肿、目生云翳、皮炎、虫叮咬瘙痒等。
其他
粗叶泥炭藓消毒后可代替脱脂棉制备外伤绷带,具有吸水量大、吸水快、质地松软、弹性好的优点。其可用作工业填充物,填充褥子、垫子等,亦可用作精密仪器的包装材料。此外,粗叶泥炭藓是制作颗粒肥料的优质原料,还可作种植兰花的基质。
繁育研究
中国学者分析了粗叶泥炭藓的再生规律,发现其丝状原丝体和叶状原丝体具有相互促进与相互转化的特点,并建立了粗叶泥炭藓稳定的原丝体再生培养体系,实现从丝状原丝体到叶状原丝体再到幼小植物和成熟植物体的转化和精控培养,有望为粗叶泥炭藓快速繁殖体系和转基因系统的构建奠定基础。
参考资料
粗叶泥炭藓 (cū yè ní tàn xiǎn).植物智.2023-06-24
China Checklist of Higher Plants.粗叶泥炭藓.物种2000中国节点.2023-06-24
粗叶泥炭藓.植物智.2023-0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