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猫
野猫(学名:Felis silvestris),又称草原斑猫等,是猫科猫属动物。草原斑猫体长50~70厘米,体重约8千克。体型粗壮,体形比家猫大;雄较雌大。冬毛长而稠密,通体灰棕,略沾土黄,底绒灰色。夏毛稀疏无底绒,通体棕黄色,斑纹棕黑色,尾部横斑不著。
草原斑猫分布于非洲大草原地区,亚洲地区,欧洲的南部、中部和东部地区。其主要栖息在灌木和半灌木荒漠、草原、沼泽地和海拔1000米以下的盆地或低地山区森林地带。
草原斑猫广泛分布,2021年,其全球种群数量未知。2021年,其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无危(LC)”等级;2021年,其被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列为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它在控制啮齿动物和其他小型哺乳动物的种群数量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形态特征
草原斑猫体长50~70厘米,体重约8千克。头宽,体型粗壮,体形比家猫大;雄较雌大。冬毛长而稠密,通体灰棕,略沾土黄,底绒灰色。夏毛稀疏无底绒,通体棕黄色,斑纹棕黑色,尾部横斑不著。
草原斑猫耳长6~7厘米,耳内面毛长白色,外面毛短浅棕色,耳尖具明显的棕黑色毛簇。额骨明显突起,颧弓粗大向两侧突出,听泡发达。眼内缘、下唇白色。吻部短平,外形近圆。齿列发达,剑形犬齿强大。颊部有2条棕黑色横纹。头和背部色深略呈灰黄,头顶和背脊毛色更深呈灰棕或黄棕,并略染黑褐色,向体侧毛色逐变浅淡。全身散布直径约1~1.5厘米的黑斑,从前额至尾基形成3~4条不连续的斑带,背部黑斑显著,纵向排列。向体侧黑斑渐模糊、稀疏,至腹侧消失。尾长25~35厘米,尾上面具5~7条黑褐色横斑,尾基半段横斑模糊,近端半段明显,尾端黑色、钝圆,尾下面白色。颏、喉及腹面苍白色。腿较长;后足长12~16厘米。四肢外侧与上体毛色相同,其内侧与体腹面同色,且内外侧均具黑色小斑点并排列成横纹。
分布栖息
分布范围
世界分布
草原斑猫分布于非洲大草原地区,亚洲的印度半岛西南部、哈萨克斯坦、叙利亚、伊朗、阿富汗、蒙古南戈壁、中国等地区,欧洲的南部、中部和东部地区。
中国分布
草原斑猫在中国分布于新疆、甘肃省、宁夏回族自治区、四川省、云南省等地区。
亚种分布
草原斑猫有20余亚种,其中的指名亚种(F. s. silvestris)分布于欧洲大部分地区;蒙古亚种(F. s. chutuchta)分布于中国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宁夏地区;高加索亚种(F. s. caucasica)分布于高加索地区;利比亚亚种(F. s. lybica)分布于安纳托利亚南部和东部以及小高加索(阿塞拜疆、亚美尼亚和伊朗)地区。
栖息环境
草原斑猫栖息在由多枝柽柳、龙爪枣、草麻黄、甘草、野麻等组成的灌木和半灌木荒漠,由芦苇和拂子茅等组成的芦苇草甸和林间生长有柳灌从的胡杨林,以及草原、沼泽地和海拔1000米以下的盆地或低地山区森林地带。其对环境的适应性较强,但一般不进入冬季严寒和积雪覆盖地区,活动偏向于比较干旱地带。
生活习性
觅食行为
草原斑猫主要捕食小白鼠、老鼠、兔子等小型喷齿动物及鸟类、蜥蜴和蛙等,也食卵、鱼类和昆虫等。在欧洲的草原斑猫有食用腐肉的记录,但在非洲和亚洲的草原斑猫中很少见。
其潜行隐蔽接近猎物,突然捕食。其用生有倒刺的舌头来舔食食物。它们经常在夜间广泛游荡寻找猎物;如在欧洲,有一夜之间游荡10公里觅食的记录。其有重新安置或储存食物的缓存行为,如用树叶或雪部分或完全覆盖尸体,以保护食物免受竞争对手的伤害,推迟食物腐败,或在稀缺时期利用食物。其在饱食后,会清除掉食物残渣。
它们的嗅觉和听觉非常发达;耳朵可以快速旋转以识别特定声音的来源,并且可以对每秒25000次的频率做出响应,由于这种能力,它们甚至可以听到小型啮齿动物发出的超声波声音,这有时可以让它们在看不见的情况下找到并捕获猎物。它们的视力很好,但不比人类好;能看到的颜色范围比人类看到的范围要小;眼睛位于头部的前端,这使得它们具有极佳的深度感知能力,而这种能力是捕猎的有效工具;但它们却不能直接看到它们鼻子底下的猎物。它们甚至可以看到动物的微小动作,帮助它们找到猎物。它们的眼睛适应昏暗光线,能在黄昏或黎明前捕食。
节律行为
草原斑猫单独在夜间或晨昏活动;白天隐匿于树穴或灌丛中。但在人类干扰很少的地区,白天也会活动;如在亚洲的草原斑猫,白天经常活动。它行动敏捷,善于攀爬;是独居动物。
沟通感知
草原斑猫通过视觉信号进行交流,例如拱起背上的毛发、移动尾巴、以及面部表情等。它们也有各种各样的声音来表达不同的意图,包括攻击性的“嘶嘶”声和咆哮声,深情的“呜呜”声,以及用来让小猫安静的的尖叫声。
草原斑猫的另一种值得注意的感知方式是胡须,或称触须;胡须是一种特殊的毛发,是高度敏感的触觉器官。它们用胡须判断自己的身体是否能穿过小孔洞,比如小管道和其他各种物体。它们也用胡须来探测猎物的移动情况。
占域行为
雄性草原斑猫通过在它们的领域范围内撒尿来标记领地。雌性在准备繁殖时也会用它们散发的气味来交流,这种气味对雄性来说非常有吸引力。它们的前额、嘴的周围和尾巴根部都有气味腺,用这些腺体摩擦物体,用气味来标记。
草原斑猫有较强领域性,通常1只成兽,约占0.5平方千米,当食物不足或寻找配偶时,常超越领地游荡。雄性的领域范围与几只雌性的领域范围重叠;在非洲,有雄性的领域范围达4.3平方公里的记录。
攻击防御行为
草原斑猫在受到威胁时很凶猛,可以保护自己免受比自己更大的动物的伤害。
生长繁殖
草原斑猫的繁殖发生在一年中的不同时间,这取决于当地的气候。在欧洲,其繁殖发生在冬末(1月至3月),出生在春季,通常在5月;在亚洲,一年四季都会繁殖;在非洲,繁殖期从9月到3月。
求偶交配
雌性草原斑猫发情持续2~8天,此时有数头雄性围绕在发情雌性周围,雄性会尖叫、咆哮、展示和战斗,如发出刺耳的噪音,并经常进行激烈的争斗来争夺与雌性交配的机会。
草原斑猫在冬季交配。雌性会与多只雄性交配,同一窝幼仔可能不是同一个“父亲”。
妊娠分娩
草原斑猫妊娠期56~68天。4~5月生产。幼仔产于隐蔽的洞穴中,通常是岩石下的空间或茂密的植被中。每年1窝。如果第一胎夭折,它们可能会生下第二胎。每窝产1~8仔。
生长发育
草原斑猫初生幼仔体重约40克;眼睛闭着,不能走路。大约10天后睁眼;在洞穴中由母兽照顾4~12周;幼仔在42~84天断奶;与母兽一起学习狩猎和生存技能约4~10个月,通常在5个月左右,雌兽会利用受伤的动物来训练幼仔如何捕猎;之后离开母兽独立生活。雄性不帮助照顾幼仔。
草原斑猫平均寿命11年;有的可达15年。9~22个月雄性性成熟,10~12个月雌性性成熟。
物种现状
种群现状
草原斑猫是一种广泛分布的物种。其在意大利的种群数量在增加;在保加利亚的种群数量是稳定的;伊比利亚半岛的种群数量在下降;在苏格兰几乎灭绝。自1950年以来,其在阿尔巴尼亚的数量下降了30~40%。1991~2021年,其在法国的种群数量已经增加30%。2019年,其在德国的数量约为5000~10000只。
威胁因素
人为猎捕、道路死亡、侵入性杂交、家猫传染疾病、灭鼠剂的过度使用等因素威胁着草原斑猫的种群生存。在阿尔巴尼亚,其被偷猎或活捉,并作为宠物被圈养。在伊比利亚和苏格兰,它在捕食者控制活动中被人类直接非法迫害为有害物种。2010年至2018年间对从苏格兰道路上采集的49只草原斑猫尸体的肝脏进行研究发现,27%的草原斑猫体内的杀鼠剂浓度已达到致其他物种发病的程度,尽管对草原斑猫死亡率的影响尚未确定。
保护等级
2015年,草原斑猫被《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列为“濒危(EN)等级”。
2016年,草原斑猫被《中国脊椎动物红色名录》列为“濒危(EN)等级”。
2021年,草原斑猫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无危(LC)”等级。
2021年,草原斑猫被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列为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
保护措施
草原斑猫受保护的地位在一些国家引起了相当大的公众关注和保护项目,其中最突出的是苏格兰和德国。其在土耳其受法律保护,禁止任何形式的狩猎或杀戮。其在高加索地区、格鲁吉亚、亚美尼亚和俄罗斯也受到充分保护。欧盟生命项目“拯救草原斑猫”于2020年建立,目的是在消除/减少威胁后,繁殖草原斑猫,以便在适当的地区增加种群。
生态价值
草原斑猫是自然生态系统的重要成员,在控制鼠等啮齿动物和其他小型哺乳动物的种群数量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如能抑制鼠害;正是这种特点,很可能导致了它们的驯化。
参考资料
Felis silvestris.中国生物物种名录2022版.2024-09-21
Felis silvestris.iucnredlist.2023-06-26
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名录.国家林业和草原局 国家公园管理局.2024-09-05
Felis silvestris.中国脊椎动物红色名录.2023-06-26
Felis silvestris.animaldiversity.2023-06-26
草原斑猫.金山文档.2023-0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