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supply-side structural reform),最早是国家主席习近平在2015年11月10日召开的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上提出。是指从提高供给质量出发,通过改革推进结构调整,矫正要素配置扭曲,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更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实现了持续高速增长,随着时间的推移,需求侧管理所带来的副作用越来越明显。2003年以来,中国央企生产力改革变得缓慢。中国的供需关系面临着结构性失衡问题,供给侧的低效率导致无法满足需求,“供需错位”已成为阻挡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最大路障。在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之后,经历了改革概念的提出,改革的推进与内涵提升,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由“着力推进”成为“主线”。2019年3月5日,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指出中国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体经济活力不断释放,不断强调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性。
通过实施一系列政策,特别是“三去一降一补”政策,该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效,初步实现了预期目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于产能过剩、商品房库存、宏观杠杆率的稳定性、降成本以及补短板等问题取得了重大进展,加快了供给结构的改善,显著提高了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历史渊源
提出背景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实现了持续高速增长,成功地迈入了中等收入国家的行列,成为一个经济大国。1998年以来,在宏观调控方面,中国主要采取了需求侧管理的方式,这在推动经济增长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但随着时间的推移,需求侧管理所带来的副作用越来越明显。
从1998年起,中国率先走出了亚洲金融危机的阴影,但自2003年以来,中国央企生产力改革变得缓慢。中国的供需关系面临着结构性失衡问题,供给侧的低效率导致无法满足需求,“供需错位”已成为阻挡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最大路障。
从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来看,中国经济在短时间内实现了复苏,并带动了其他国家经济的恢复。到2014年,中国GDP总量已达到67万亿,稳居世界第二。与此同时,中国的城市建设和基础设施发生了巨大变化。需求侧管理对于中国经济取得如今的成就功不可没。
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是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主要矛盾的重要手段。中国共产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长期累积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日益凸显,主要表现在发展方式粗放、三大结构性失衡、生态环境问题严重和城乡区域发展不协调等方面。这些问题的主要矛盾在供给侧。
“供需错位”已成为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最大障碍。新阶段的供给侧改革除了要解决经济增量问题,还要先解决多年累积的存量问题。解决存量问题往往会引发风险,具有挑战性,因此供给侧改革必须在化解存量问题中寻求新的出路。
发展历史
改革成果
2018-2022 年,GDP 增速连续4年稳定增长,经济持续下行趋势得到遏制,如图所示:
工业企业收入增速加快,工业经济不断恢复,实体经济加快振兴。特别是2013年至2016年,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不断增加,2016年达1158998.52亿元,同比 2013 年提高近 11.6 个百分点,如图所示:
市场的供需关系得到了改善,这对稳定经济增长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2022年9月至2023年9月,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在1.3%左右小幅波动,表明通货膨胀压力相对可控。生产者价格指数(PPI)浮动较小,表明全部工业生产者出厂和购进价格发展趋势较稳定。如图所示:
一是中高端产业稳步提升。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较快成长,2022年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中,高技术制造业[11]增加值比上年增长7.4%,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15.5%;装备制造业[12]增加值增长5.6%,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31.8%。
二是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经过多年的发展,中国经济正呈现出多元化的产业格局。除了传统的制造业,新兴产业如分享经济和数字经济正在广泛渗透,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同时,新兴服务业如大数据、大健康和大旅游等也迅速发展,为经济增长贡献了不可忽视的力量。现代物流、信息和商务等生产服务业依然强劲发展,为经济提供了稳定的支撑。从数据上看,2022年三季度的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7.3:39.9:52.8,相比2018年的7.0:39.7:53.3有所变化。如图所示:
基本概念
内涵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通过改革的方式,着重提高供给质量,推动经济结构调整,矫正资源配置偏差,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全面提升全要素生产率,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促进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准确把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刻内涵,需要把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三大关键点。
“供给侧”包括生产要素、生产者和产业等层次,构成经济增长的供给体系;“结构性”是指生产要素在不同企业和产业如何配置,不同的组合决定了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率;“改革”是指通过制度创新建设来调整生产关系,改变生产要素、企业和产业的重大比例关系,从而优化结构,实现改革目的。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已成为不可阻挡的趋势。供给和需求是市场经济内在关系的两个基本方面,它们既对立又统一,构成了调控宏观经济的重要手段。需求侧管理主要是解决总量性问题,注重短期调控,通过调节税收、财政支出、货币信贷等手段来刺激或抑制需求,进而促进经济增长。与之相对应,供给侧管理主要是解决结构性问题,注重激发经济增长动力,通过优化要素配置和调整生产结构来提高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率,从而推动经济增长。
总体方向
面对经济转型时期对创新制度供给的迫切需求。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释放新需求,创造新供给”的号召。
最终目标
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转化,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与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形成了矛盾。因此,在推动改革进程中,需要深入研究市场需求变动,充分了解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从供给端着手,去除无效供给和低端供给,以满足需求。
中原地区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能够在控制通货膨胀的基础上推动经济增长,有效降低企业运营成本,创造有效需求增长。这样既可以解决市场需求增长不足的问题,又能够有效解决滞胀等经济问题,推动经济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中国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最终目标是满足需求、扩大需求,确保经济保持稳定增长。在改革过程中,要根据实际情况,合理配套供需管理政策,正确处理经济短期波动与长期增长之间的关系,优化和升级相关产业结构,实现经济增长向高质量转变,使中国经济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可持续性。
原则与要求
重大原则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并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是一个重要原则。要遵循市场规律,善于通过市场机制解决问题,同时也要使政府承担起责任,做好应该做的事情。”市场作用和政府作用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互为补充的关系。要坚持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完善市场机制,打破行业垄断、进入壁垒和地方保护,增强企业对市场需求变化的应对能力和调整能力,提高企业资源要素配置的效率和竞争力。
基本要求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应注重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改革、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以增强经济持续增长的动力和推动中国社会生产力整体跃升。在推进供给侧改革时,应该把握以下三个基本要求:
相关政策
一、宏观政策要稳,营造稳定的宏观经济环境
继续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使二者相互配合,协同发力。自2015年以来,中国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通过加强定向调控、推动结构性改革和采取有效措施维稳市场。在此过程中,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功不可没。
二、产业政策要准,准确定位结构性改革方向
中国经济结构的转型正朝着第三产业主导的方向快速转变。其中结构性问题仍较为突出,需要进一步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率,为未来的产业结构调整提供指导。2022年同2021年相比第三产业增加值638698亿元,增长2.3%,成为推动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之一。
金融业和房地产业成为推动第三产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传统服务业在第三产业中所占比例有所下降,而金融保险、计算机服务、物流配送等现代服务业发展迅速。同时,社会化养老、休闲旅游、社区服务等新型服务业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三、微观政策要活,激发企业活力和消费潜力
实现“微观政策要活”政策目标,政府需要增强放权的力度,减少对市场经济的干预,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为企业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特别是要向小微企业和服务业倾斜,降低其准入门槛,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和支持,推动这些领域的发展壮大。社会领域也需要进一步推行简政放权,降低市场准入门槛。
四、改革政策要实,加大力度推动改革落地
回顾改革历程,每一次重大改革都给党和国家发展注入新的活力、给事业前进增添强大动力。在中国共产党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加大区间调控和定向调控,简政改革、财税改革、金融改革、国企改革、自贸区改革等,促使经济发展实现了稳中求进。改革的实践表明,发展的最有效途径就是依靠改革。化解产能过剩风险、增强结构调整动能、释放创新驱动潜力、保障民生期盼等重点问题,依然需要通过改革来加以推动。
五、社会政策要托底,守住民生保障的底线
在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过程中,必须正视一些部分群体就业和收入受到影响的问题,必须采取措施充分发挥社会政策稳定器的作用,确保人民群众的民生底线不受冲击。特别要重点关注对弱势群体的兜底保障工作,要保障好人民群众的基本生活和基本公共服务,为结构性改革创造好稳定良好的社会环境。在就业问题上,需要实施更积极的就业政策,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努力为重点、困难的群体解决就业问题,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培训机会。同时,也要加强配套措施改革,为就业提供更好的支持和保障。
改革价值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大理论和实践创新,其目标是推动社会生产力整体跃升。通过实施一系列政策,特别是“三去一降一补”政策,该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效,初步实现了预期目标。在一些重点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政策取得了重大进展,加快了供给结构的改善,显著提高了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当代时代的伟大创新,推动了中国经济的转型升级,提升了国家竞争力。
产能过剩问题得到缓解
自2016年开始,中国全面完成了总量性去产能任务,取得了一系列显著成效。系统性去产能和结构性优产能初显成效,产业结构和生产布局得到了优化,供给质量和效率大幅提升。
在煤炭行业方面,按照“十三五”规划,中国成功完成了主要目标任务。截至2020年底,全国共退出煤矿约5500处,退出落后煤炭产能超过10亿吨,煤矿数量减少到4700处以下。这一过程有效缓解了煤炭产能过剩问题,为行业提供了发展空间。
在钢铁行业方面,2016年至2019年,中国累计压减粗钢产能超过1.5亿吨,取缔“地条钢”超过1.4亿吨。这一措施有效缓解了钢铁产能过剩问题,调整了产业结构,提升了供给质量和效能。
去产能工作坚持分类施策、多措并举、标本兼治、综合运用市场化法治化手段。政府加强了政策的协调配合,根据法律法规引导企业化解过剩产能、淘汰落后产能。同时,探索建立了市场出清长效机制,为企业盈利状况的改善创造了条件,形成了优胜劣汰的良好生态。通过这些措施,市场资源配置效率得到显著提高,推动了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
商品房库存有效化解
2016年至2019年,中国商品房待售面积持续下降,分别比上年末下降了3.2%、15.3%、11.0%和4.9%。这意味着2019年基本可以看作是商品房去库存的结束期,很多城市成功地化解了库存问题。然而,2020年随着供应项目的增加,商品房待售面积比上年末上升了0.06%。
为了改善住房供求关系,中国国家从2016年开始强调“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的定位。随后,提出了稳地价、稳房价和稳预期的“三稳”政策方向,并逐步建立了房地产发展长效机制。此外,政府还支持人口净流入大城市建设保障性租赁住房,以促进房地产市场的稳定健康发展。
宏观杠杆率逐步趋稳
在综合运用多种政策措施的共同作用下,中国的宏观杠杆率水平在2017-2019年近10个季度稳定在250%左右。同时,通过结构性去杠杆,企业杠杆率总体呈下降态势,2019年较2017年下降约5个百分点,家庭部门和政府部门的杠杆率增速也出现下降趋势。
在2020年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冲击时,中国实施了逆周期宏观政策,导致宏观杠杆率上升到279.4%,比2019年上升了23.5个百分点。但随着防控疫情的成效和经济逐步恢复,季度宏观杠杆率的增幅逐渐下降,第四季度已经转为下降1.6个百分点。
随着经济向常态回归,预计宏观杠杆率将继续保持基本平稳。总体而言,通过综合运用政策措施,去杠杆政策成功推动了“僵尸企业”的淘汰,抑制了金融资源过度流向房地产,扭转了经济发展脱实向虚的趋势。这对清理影子银行、规范金融市场发展、抑制金融风险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降成本取得积极成效
2017 年中国扩大了减半征收所得税的小微企业范围,还清理了能源领域政府非税收入电价附加等,全年减轻社会负担超过万亿元。这些减税降费政策为企业和个人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减负,2018年全年减税降费约1.3万亿元,2019年超过2万亿元,2020年更是超过2.5万亿元。
同时,近几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成本降低幅度也在逐渐收窄并趋于稳定。以2020年为例,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的成本为83.89元,比上年减少了0.19元,比2016年减少了1.63元。这一降成本的趋势推动了各行业的税负实现了不同程度的下降,有效地激发了市场主体的活力,增强了经济发展的动力。
补短板取得明显进展
各级政府对农业农村、生态环保公共服务和新型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不断加大。在2017年,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业、公共设施管理业和农业的固定资产投资分别比上年增长了23.9%、21.8%和16.4%。而在2018年,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业和农业的固定资产投资分别比上年增长了43.0%和15.4%。2019年,教育、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业的固定资产投资分别比上年增长了17.7%和37.2%。
同时,中国已经建成了全球最大的5G网络。截至2020年底,全国范围内的5g基站超过了71.8万个,实现了所有地级以上城市的5G网络全覆盖,5G终端连接数超过了2亿。此外,公共服务供给也在弥补短板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在教育、健康、文化旅游、公共体育和社会服务等五个大的公共服务领域,各级政府完成了一大批工程项目。同时,还积极推进城市和国有工矿棚户区的改造,大大改善了民生,提升了发展的协调性。
部分大事件
社会声音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曾多次呼吁,各国务必落实结构性改革,提高国家长久竞争力和风险抵抗能力。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发布的中国2022年第四条磋商报告中指出,中国需开展促进增长的改革,以确保中期内实现平衡、包容和绿色的经济增长,并逐步使房地产行业在中期内达到更可持续的规模。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其实核心就是要解决中国经济发展和结构失衡的问题。在整个‘十三五’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线。”
——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副院长田轩
“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优惠、制造业企业研发费用按100%加计扣除,最近还有制造业中小微企业缓缴税款的好政策。眼下从研发、生产到销售,有这么给力的政策支持,我们没有理由不去创新、再创新!”
——北京大清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财务经理何丽萍
参考资料
习近平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意何在?.新华网.2023-07-03
“供给侧”的英文翻译.西安科技大学图书馆.2023-07-03
习近平简历.新华网.2023-07-03
如何准确把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刻内涵.人民网.2023-07-03
为什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背景和思路.人民网.2023-07-03
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新华网.2023-07-03
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全文.中国政府网.2023-07-03
为什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背景和思路【3】.人民网.2023-07-03
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求是.2023-07-03
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二次会议.央广网新闻.2023-07-03
习近平部署明年经济工作 会议提出在八个字上下功夫.人民网.2023-07-03
经济结构不断优化 协调发展成效显著——党的十八大以来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之十一.中国政府网.2023-07-03
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论学习贯彻习近平主席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重要讲话.央广网新闻.2023-07-03
国内生产总值.国家统计局.2023-10-20
国家数据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国家数据.2023-10-20
国家数据.国家统计局.2023-10-21
2022年,全国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6%——工业经济回稳向好.中国政府网.2023-10-27
中华人民共和国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国家统计局.2023-10-27
中华人民共和国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人民网.2023-10-27
中华人民共和国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国家统计局.2023-10-27
为什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背景和思路【4】.人民网.2023-07-03
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八次集体学习时强调 把改善供给侧结构作为主攻方向 推动经济朝着更高质量方向发展.央广网新闻.2023-07-04
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新华网.2023-07-03
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强调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 落实发展理念推进经济结构性改革.中国法院网.2023-07-03
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新疆频道_央广网.2023-07-03
怎么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五大政策支柱【4】.人民网.2023-11-13
坚持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中国人大网.2023-07-03
【专家观点】习近平经济思想创造性地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方针政策.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网站.2023-07-04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楼市发展方向:“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中国政府网.2023-10-22
焦点访谈丨“十三五”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怎样的成就?一文梳理→.央视网.2023-07-04
标 题: 国务院关于钢铁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的意见.中国政府网.2023-07-04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关心河北雄安新区规划建设五周年纪实.中国政府网.2023-07-04
自然资源部 农业农村部关于加强和改进.中国政府网.2023-07-04
中共中央 国务院印发《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中国政府网.2023-07-04
全市场注册制改革探路迎来“先行者”——创业板注册制首批18家首发企业上市.中国政府网.2023-07-04
结构性改革该如何推进 ——解读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中国政府网.2023-07-04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呼吁中国开展结构性改革,加快房地产开发商重组.UnitedNations.2023-07-04
产业结构、需求结构、城乡区域结构等不断优化——经济结构调整扎实推进.中国政府网.2023-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