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尾海蛇
扁尾海蛇(学名:Laticauda laticaudata)为眼镜蛇科扁尾海蛇属的爬行纲。一般栖息于常栖于近河口岩礁沿岸。头背黑色,有一个黄色马蹄形斑,颈部有2条淡色环,吻、唇、咽部及颈部,喉部中线黄色;腹面黄色。
生活于海水中,常见于附近的岩礁沿岸。主要食小鳗,卵生,产卵于珊瑚裂缝内或海岸沙滩上。
形态特征
全长1米左右。头颈不易区分,有前沟牙,鼻孔侧位。上唇鳞7(2—2—3)枚或8枚;眶前鳞1枚,眶后鳞2枚;鳞1枚+2枚。背鳞19—19(17)—17行,光滑,覆瓦状排列,体后段脊鳞扩大;腹鳞235~243枚,宽度较相邻背鳞宽3倍或3倍以上;肛鳞2枚,尾下鳞44~47对。背面蓝灰色,通身有39~55条+4~6条宽暗棕色环;头背黑色,有1个黄色马蹄铁形斑,颈部有2条淡色环,吻、唇、咽部及颈部暗褐色。
物种对比
药用价值
肉:祛风除湿,活血通络,滋补强壮。主治风湿痹痛、筋脉拘急、腰腿疼痛、小儿营养不良等。
胆汁:清热化痰,明目,祛风除湿。主治肺热咳嗽、气管炎、肝热目赤、急性风湿性关节炎、高热惊风、半身不遂、胃热疼痛、皮肤热毒、痔疮等。
保护级别
该物种已被入列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2013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3.1—-近危(NT)。
列入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脊椎动物卷,评估级别为易危(VU)。
2021年2月,入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
注意:非法捕杀受国家保护的野生动物,将受到刑法制裁。
参考资料
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国家林业局.2016-06-19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 农业农村部公告2021年第3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2021-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