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新闻联播
央视新闻联播是中国中央电视台每日晚间7点播出的新闻节目,其首播于1978年1月1日,现在播出时长为30分钟(若有重大中国国内外事件,可能会延长),主要内容为展现中国国内外要闻。
在央视新闻联播的发展历程中,央视新闻联播逐步形成了定时、定长、定格的播出模式,成为了中国新闻传媒领域的代表性节目。1976年7月1日北京电视台第一次试播《全国电视新闻联播》是新闻联播的前身;1978年1月1日,《新闻联播》正式开播;1981年7月1日实行了创办以来的第一次较大规模改版;1983年10月18日,《新闻联播》第一个驻外记者站香港记者站建立;1984~1987年,《新闻联播》开始派遣驻外记者;1996年1月1日起,《新闻联播》由录播改为直播;2004年,《新闻联播》在会议新闻和典型报道的语态和画面表达上都进行了较大规模的改版;2011年9月开始,《新闻联播》对新闻编排、新闻主播等方面进行改版;2019年,央视新闻联播推出了《主播说联播》短视频栏目、入驻抖音及快手短视频平台并上线了《新闻联播》微信公众平台上线。
新闻联播是中国国内最具影响力的新闻节目,收视率长期高居电视节目榜首,被视为是政治、经济的晴雨表,也是沟通政府和群众的桥梁,有“中国政坛的风向标”的称号。
历史发展
诞生背景
1976年7月1日北京电视台第一次试播《全国电视新闻联播》,播出时间10~15分钟,只有外景片,内容主要是各地电视台寄来或专程送来的电视新闻片,没有播音间的口播,是为《新闻联播》的前身。
萌芽与诞生时期
1977年底,微波线路网相继建成,实现真正的《新闻联播》的技术条件已经具备了。由于原来的节目名字实在太长,打在屏幕上字会很小,与画面也很不协调,所以《全国电视新闻联播》便改名为《新闻联播》。
1978年1月1日,北京电视台《新闻联播》正式开播,每日19:00播出,时长20分钟,给各个新闻影片加了配音,同时正式打出栏目名称字幕。第一代播音员是李娟、赵忠祥。
1978年5月1日,北京电视台改名为中国中央电视台,对国外称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电视台。1978年6月,《新闻联播》首次通过卫星从国外传回中央电视台记者采访的第11届国际足联世界杯。
1979年9月1日,中国中央电视台创办新栏目《国际新闻》;1980年,《国际新闻》并入《新闻联播》。与此同时,《新闻联播》的播出时间增至30分钟。1980年7月7日,《新闻联播》后面开始播出国家气象中心的《天气预报》。
第一次改版
1981年,全国电视新闻工作座谈会在青岛召开,会上提出,要把《新闻联播》办成“一个较为完整、比较系统的对国内、国际重要事件及时进行形象化报道的节目”。
会议作出两项重大决定: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电视台都是央视的集体记者,有责任有义务向央视供稿;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电视台必须转播《新闻联播》。《新闻联播》由此构建了世界观众群体最大的新闻传播网。
1981年7月1日,《新闻联播》实行了创办以来的第一次较大规模改版:1982年1月1日,《新闻联播》更换片头,此版片头是第一版彩色片头,并启用第一版片头音乐。
将以前节目中明确分为三块的国内新闻片、国际口播稿和国际新闻录像,按照其重要程度进行了统一编排;过去缺乏形象感的口播新闻尽可能地配上照片、地图、影片、幻灯或字幕;从《新闻简报》起一直沿用的新闻片配乐的做法被取消;节目的片头和开始曲、播音员背景、预告新闻提要的方式也都做了改进。
1982年9月1日,党中央明确规定,将重大新闻的发布从原来20点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出的”各地人民广播电台联播节目”移至19点中国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这标志着中央电视台成为一个独立的新闻发布机构。
国际化探索时期
从1983年开始,《新闻联播》开始进行国际化的探索,在新闻内容的编排上,加强国际新闻的报道。
1983年10月18日,《新闻联播》第一个驻外记者站香港记者站建立。
1984年播音员卢静首次在《新闻联播》中实践了“微笑播报”,此后女主播们都沿用了这种播报方式。
1984~1987年,《新闻联播》开始派遣驻外记者,加强了国际新闻的报道,并和亚广联A、B、C区的国家、地区交换新闻,加强了有关第三世界的报道。
1987年起,《新闻联播》收录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等国际新闻;1987年,《新闻联播》收录香港无线新闻的新闻影片。同年,作曲家孟卫东完成了一首16秒的乐曲,这首乐曲在1988年3月开始成为《新闻联播》的片头音乐(至今未改),同时更换片头。同年,《新闻联播》播音员由1人改为2人播出,节目结束后打出编辑制作人员名单。
第二次改版
1987年2月1日,中央电视台第二套节目(CCTV-2)开播,《新闻联播》在CCTV-2设立重播。1987年,《新闻联播》进行了第二次改版:
1987年7月1日,《新闻联播》播音员由一人主持改为两人主持,节目结束时,打出编播制作人员名单;实行了两个播音员串联播音,更好地利用了电视的多种传播符号:声音、形象、表情、语气乃至服饰。
1987年,增设“观众论坛”和“观众信箱”,为观众提供了交流和发声的论坛;“刚刚收到的消息”开始常见于屏幕,时效性再度提高。
改革探索时期
1988年3月,《新闻联播》启用了使用至今的17秒片头音乐;
1988年12月1日,中央台新闻中心正式成立,确定了采、编、播“一条龙”的管理体制,通过体制创新来推动《新闻联播》的发展。
1990年1月1日,《新闻联播》开始收录和播出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国际新闻频道的新闻影片和美国联合通讯社的新闻影片。
1991年9月1日,《新闻联播》通过国际卫星频道走向世界,覆盖全球。
第三次改版
20世纪90年代被普遍认为是中国电视新闻改革与创新的年代,不过对《新闻联播》而言,在这段时期并未对整个新闻中心的基本生产模式进行根本性的改革,而是以较为平稳的方式进行着探索。
1996年1月1日起,《新闻联播》由录播改为直播,并更换了新演播室,时效性进入争分夺秒的新时期。
第四次改版
2003年起,新闻联播进入了改革的“深化”或“攻坚”时期。互联网的勃兴及其产生的广泛社会影响,是这一时期电视新闻改革所面对的最重要的社会语境。
2004年,《新闻联播》在会议新闻和典型报道的语态和画面表达上都进行了较大规模的改版:
时政新闻报道的改革源自2003年中央下发的《关于进一步改进会议和领导同志活动新闻报道的意见》,2004年又进一步出台了相关执行细节,各行业工作会议报道被严格禁止,每天时政新闻总量有了明确的规定;典型报道也更加“注重展示人物细节,强调时效性、生动性和贴近性”这一时期的《新闻联播》在记者出镜报道、国内国际新闻混编、示意图和字幕版的使用等方面也进行了革新。2005年以来,《新闻联播》越发注重“贴近群众,贴近生活,贴近实际”。
2006年,传统播音员制度的改革,若干具有丰富现场报道或现场直播主持经验的“记者型主播”力口入《新闻联播》的播音团队。2007年12月康辉、李梓萌、郭志坚、海霞四位新主播的加入,使《新闻联播》的收视率、年轻观众数量和社会关注度都有了显著的提升。
第五次改版
2011年9月开始,《新闻联播》在《新闻联播》编辑部(2008年成立)的策划下对新闻编排、视觉风格、播报语言、新闻样态和新闻主播等方面进行了引人注目的改版,为节目创办以来动作最大的一次:
2011年9月25日开始,报道中开始大量运用被采访对象的同期声,播报语言也更加口语化;同时新闻片开始由记者配音,报道中开始大量运用被采访对象的同期声;从编排来看,时政新闻进行精简,强化常规报道和国际简讯的时长和内容。
新媒体探索时期
2019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加快推动媒体融合发展构建全媒体传播格局》一文中进一步强调:推动媒体融合发展、建设全媒体成为一项紧迫课题,要运用信息革命成果,推动媒体融合发展,做大做强主流舆论。《新闻联播》,在新媒体生态中适应技术变革、用户迁移、样态更新:
2019年7月29日,央视正式推出《主播说联播》短视频栏目,用年轻人喜闻乐见的通俗语言传递主流声音。
2019年8月24日,《新闻联播》正式入驻抖音及快手短视频平台,热度高居不下,成为当时重要的传播现象和研究话题。
2019年8月16日,《新闻联播》微信公众平台上线,第一篇文章阅读量迅速达到10万+。
播出信息
参考资料:(截止至2023年)
内容现状
编排模式
节目内容编排注重新闻价值
《新闻联播》节目的主要内容为时政新闻、国内新闻、国外新闻,一般依次进行播报,但2014年以来,《新闻联播》节目内容编排打破固有时政新闻、国内新闻、国外新闻的节目形式,节目内容依据新闻价值排序,节目编排更加灵活,更加注重新闻规律。
例如,2015 年 5月12日的《新闻联播》当中,尼泊尔发生 7.5 级强烈地震的新闻消息打破常规国际新闻在节目后半段播出的常规模式,将两条关于4·25尼泊尔地震新闻编排于节目的中段,国内联播快讯之前得的位置进行播出。
节目形式编排稳定性与灵活性并存
《新闻联播》节目形式编排具有较强的稳定性,节目形式固定为片头、播音员开场、新闻内容、播音员结尾、片尾五个部分。十八大以来,《新闻联播》节目形式编排变得灵活开放,主要体现在节目片头片尾的改变上。
例如2015年10月1日《新闻联播》结尾以《我和红旗合个影 我给祖国点个赞》的短片结束当期节目,打破了联播常规的主播播报“今天的节目就到这里,感谢您的收看,再见”的形式。
采编方针
《新闻联播》作为央视新闻的核心节目,积极传递党和政府的声音,有效宣传国家主导的意识形态。
在内容的采编方面,坚持正面宣传为主;坚持团结、稳定的方针;做到快速、准确、全面地宣传中央的部署;体现党和人民的利益,具有”喉舌意识“。在具体内容安排上,先国内后国际,重国内轻国外,形成以”我“为主的格局。
同时,《新闻联播》积极落实”三贴近“原则,改进时政报道,最大限度地压缩会议报道,用事实说话,用老百姓听得懂和喜欢看的方式来报道,确保了“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原则的贯彻实施。
内容特点
《新闻联播》在内容选择上贴近百姓生活,报道内容向民生与服务倾斜;在内容呈现上形式丰富,与时俱进。
弱化宣传基调,贴近百姓生活
原本《新闻联播》内容上具有较强的宣传性,领导人活动和时政新闻占据节目的大部分时长,观众容易产生距离感。
但十八大以来,《新闻联播》开始向平民化新闻语态的转变,在文本语态表现为文本语言接地气;文本内容关注民生新闻,贴近百姓生活。报道内容不断向民生与服务倾斜。
例如,2012年10月19和20日央视《新闻联播》持续关注了广西桂林市文氏四兄弟寻找走失母亲的故事,并在栏目中公布了寻母兄弟的联络方式。再如,日常性增加“生活服务台”“假日服务台”“新春服务台”等民生服务板块。
同时,在2011年-2021年这十年间,《新闻联播》版块设置为更加贴近百姓生活,不断更迭创新。如街头采访类的《新春说吧》《春运说吧》《新春走基层》《你为谁点赞》《家风是什么》《吾老吾幼》等,春节时令类的《新春五洲行》《过大年》《春运服务台》等,人物通讯类的《我不见外》《中国人的活法》等。
内容呈现形式丰富,可读性高
《新闻联播》内容呈现形式丰富,除了传统的播音员播报外,还引入了现场直播、观众拍摄、可视化新闻等等形式。
十八大以来,《新闻联播》在内容呈现形式上不断丰富。通过引入现场直播,提升新闻的现场感;采用观众拍摄及百姓自拍等非专业视频作为内容素材,提升新闻的真实感;运用数据可视化技术等新兴技术,提升内容的可读性。
例如,在 2015 年10月,《新闻联播》推出大型数据新闻系列节目《数说命运共同体》,该节目通过利用权威数据库,运用数据可视化技术看“一带一路”给百姓和相关国家带来的变化。
组织和运营
新闻联播历任及现任主持人
参考资料:(截止至2023年)
参考资料:(截止至2023年)
制作人员
参考资料:(截止至2023年)
荣誉和奖励
影响和评价
影响
《新闻联播》作为国内最具影响力的新闻节目,收视率长期高居电视节目榜首。
2022年1-10月,《新闻联播》35中心城市收视份额达30%,日均电视观众规模达1.2亿人。
《新闻联播》节目自身的影响力持续带动频道整体影响力的提升。2022年1-10月,总台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中央电视台国防军事频道和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的频道收视份额较去年同期分别提升了23%、29%和33%,其中CCTV-1位居上星频道第一,CCTV-7和CCTV-新闻也较去年同期提升了3位和1位。
评价
学者常江认为:“《新闻联播》不但是中国影响力最大、拥有观众人数最多的电视新闻节 目,也是中国传媒生态中具有独特政治意涵的一档电视节目。”
学者周小普、王冲认为:“央视新闻联播是政治、经济的晴雨表,也是沟通政府和群众的桥梁;是举世关注的舆论阵地,也是中国新闻改革的关注焦点,被称为‘中国政坛的风向标’。”
学者陈剑英认为:“作为我国电视新闻品牌栏目,《新闻联播》在融媒时代创新求变,构建融合传播矩阵,打造深度融合产品,不断创新传播形态,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组建以来,将《新闻联播》 ‘头条工程’提升拓展为总台‘头条工程’,形成强大传播效应,不断唱响时代最强音。”
学者杨昊认为:“中国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作为我国新闻节目中的最具权威性和标杆性的政治符号传播文本,紧紧围绕党和政府工作,善于把正能量的信息展示给受众。”
其他媒体形式
《新闻联播》在巩固传统电视大屏传播的同时,大力拓展新媒体传播渠道,构建多终端、多平台、全覆盖的融合传播矩阵。
主播说联播
2019年7月29日,《新闻联播》推出衍生短视频栏目 《主播说联播》。《主播说联播》栏目主要依托网络平台向大众播发,是央视探索融合传播矩阵的一次实践。栏目结合《新闻联播》中的热点、重点新闻,用年轻化的语言表达传递主流声音。《主播说联播》以主播的视角,对《新闻联播》中报道的内容进行富有意味的选取和串联,并作出个性化的解读和阐发,在彰显主播主体性的同时,拓展了新闻的传播空间,丰富了新闻的传播形式,有效实现了对新闻的再生产。
搭建多平台互动
《新闻联播》充分利用网络平台,积极探索舆论引导的新方式。《新闻联播》开通微信公众平台,入驻抖音、快手短视频平台,不断拓宽与受众的互动渠道。
其中,微信公众平台平台“央视新闻”打破了一向原本新闻联播严肃的风格,内容及表示更加接地气,不断地金句频出、卖萌表白,使其获得了大量的流量及粉丝。2019年8月24日,央视《新闻联播》抖音号正式入驻抖音,并开通官方账号“新闻联播”,在首条抖音短视频发布后的一天时间内,其抖音号的粉丝数便突破1500万,直接冲上当天的热搜榜第一名。
参考资料
新闻联播栏目分析.央视网.2023-07-25
CCTV-1《新闻联播》栏目介绍.央视新闻.2023-07-25
《新闻联播》发展史.搜狐新闻.2023-07-25
百年瞬间丨中央电视台正式开播.澎湃新闻.2023-07-27
《新闻联播》发展历史.中国中央电视台.2024-03-20
见证历史!《新闻联播》改版 历届片头合集都在这里.j.eastday.com.2024-03-20
盘点新闻联播四代主播:第一代赵忠祥李娟庄重(图).中国新闻网.2023-07-28
从“第一次”到融合创新:新中国电视事业发展大事记.今日头条.2024-01-23
《新闻联播》发展历史.中国中央电视台.2023-07-27
《新闻联播》后《天气预报》| 开播40周年 历尽千帆始少年.今日头条.2024-01-25
新闻联播后面的《天气预报》片尾曲很讲究丨夜问.今日头条.2024-01-25
央视《新闻联播》30年发展史 中国第一背后 图.凤凰网.2023-07-27
从“第一次”到融合创新:新中国电视事业发展大事记【2】.人民网.2023-07-05
新老主播见证《新闻联播》30年变迁[组图].中国网.2024-02-01
《新闻联播》发展历史.中国中央电视台.2023-08-02
新闻联播发展史(命好说新年系列第一期).微信公众平台.2024-04-20
CCTV央视广告服务平台.www.cctv-15.com/.2024-03-31
《新闻联播》发展历史.中国中央电视台.2024-02-02
节目单.央视网.2023-08-02
历届央视《新闻联播》主持人盘点.搜狐网.2023-07-25
央视主持人大全.央视网.2023-07-05
细数新闻联播30年历届主播.央视网.2023-07-28
CCTV.央视网.2023-07-28
《新闻联播》首位90后主播亮相.今日头条.2023-10-06
《新闻联播》来了一位90后主播,主持经历曝光.今日头条.2023-10-06
《新闻联播》 20230724 19:00.央视网.2023-07-25
第二十五届中国新闻奖评选结果.新华网.2023-07-06
第二十六届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目录.新华网.2023-07-06
第二十九届中国新闻奖评选结果揭晓.中国记协网.2023-07-06
中国新闻奖隆重颁奖 总台23件作品获奖.央视网.2023-07-06
总台《新闻联播》1-10月收视率同比提升26%,进一步夯实“传播至高点”地位.央视网.2023-07-07
《主播说联播》:主流媒体新闻语态的新变革.人民网.2023-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