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德太子
圣德太子(日语:しょうとくたいし,574年2月7日~622年4月8日)是日本飞鸟时代的皇族、政治家、思想家、改革家和日本佛教奠基人,是日本历史上一位具有重大的政治、宗教和文化影响力的政治人物之一,后世称上宫法王或法主王。
圣德太子于敏达天皇三年正月初一(公元574年2月7日)出生在日本,本名厩户,父亲是用明天皇,母亲是穴穗部间人皇女。推古天皇继位后,圣德太子与苏我马子共同执政。执政期间,圣德太子在政治、宗教和文化方面推行了一系列改革,即“圣德太子改革”(推古朝改革),其间制定了《宪法十七条》和“官位十二阶”制度,意图建立以天皇氏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国家体制。同时派遣留学生前往中国学习,与隋朝交往甚多。圣德太子笃信佛教,被称作“日本佛教始祖”,修建了著名的法隆寺、四天王寺等多座寺院,撰有《三经义疏》《国记》《天皇记》。公元622年4月8日,圣德太子于斑鸠宫病逝,享年49岁。
圣德太子是日本佛教的始祖和伟大的政治思想家,他的改革举措为后续日本封建王朝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使日本一步步从原始的奴隶社会走向古代文明社会,引领了日本历史文明进程。在其摄政下,飞鸟时代进入文化鼎盛期,为大化革新准备了思想条件,他创建的哲学思想为日本人广泛运用,是日本民族崛起的原动力。
人物生平
幼好释教
圣德太子出生于敏达天皇三年正月初一(公元574年2月7日),日本飞鸟时代的皇族,父亲是用明天皇,母亲是穴穗部间人皇女。用明天皇是钦明天皇第四子,敏达天皇是钦明天皇第二子、圣德太子的叔父,用明天皇在敏达天皇死后即位。
据《日本书纪》和《太子列传》记载,敏达天皇十四年(公元585年),大臣苏我马子患疾,奏请祷佛。敏达天皇并不崇佛,便问圣德太子,日本有自己的神,但苏我马子却请求祭祀外来的神,你怎么看这件事。圣德太子回答说,诸神同样不敢违背佛道,苏我马子奏请祈佛也是为了国家。于是敏达天皇便允许苏我马子祷佛。《日本书纪》中载道,这时天下染有疾疫,很多百姓死亡,大连物部守屋、中臣胜海上奏表示,疾疫流行与苏我马子祷佛有关,敏达天皇听从二人建议,下令烧毁寺庙佛像。
皇位纷争
公元585年,敏达天皇驾崩,圣德太子之父桔丰日皇子即位(即用明天皇)。此时,围绕着是否接受佛教,崇佛派的苏我马子和排佛派的物部守屋形成了激烈的对立。用明天皇即位第二年便患病,圣德太子昼夜侍奉在侧,为用明天皇祈祷,用明天皇因此意欲皈依佛教。据《法王帝说》记载,用明天皇弥留之际,交代圣德太子造寺和药师佛像,希望借此消灾。
用明天皇二年(公元587年)用明天皇去世。因尚未确定继承人,当时的日本豪族物部守屋欲拥立穴穗部皇子,意图夺权。为阻止物部守屋,苏我马子取得了丰御食炊屋姬(敏达天皇的皇后)的诏书,诛杀了物部守屋欲推举的穴穗部皇子,集合了由诸豪族、诸皇子组成的物部守屋讨伐大军,圣德太子也在其中。讨伐守屋时正值用明天皇丧期,圣德太子束发于额前,身随军后而进。由于守屋兵力强盛,圣德太子认为这样紧张的局势,若不借助佛力,无法战胜,于是用白胶木雕四天王像,放置于发髻中,发誓如果四天王保佑取胜,就为护世四王建造寺塔。讨伐军猛攻物部军,圣德太子的舍人迹见赤梼射杀了物部守屋,物部军溃散,守屋败死后,圣德太子便建立了四天王寺,安置四天王像,并没收守屋的奴婢资产和田宅,均用于施舍。
战后,崇峻天皇继位,但是政治的实权由苏我马子把持。对此不满的崇峻天皇与苏我马子形成对立。崇峻天皇对苏我马子不满,私下告诉圣德太子,苏我马子为满足私欲,外在装作虔诚遵循佛道,实则是一个无忠义之心的人。根据《日本书纪》记载,崇峻天皇偶尔指着献给他的猪说,希望除去不忠之人可以像断除这只猪的头一样简单。苏我马子听闻后,很担心天皇指的就是自己,崇峻天皇五年(公元592年),苏我马子派遣刺客东汉驹暗杀了崇峻天皇。后东汉驹被苏我马子捕杀。崇峻天皇死后,苏我马子拥立丰御食炊屋姬(敏达天皇的皇后)为天皇,即推古天皇,日本历史上最早的女帝。次年,立厩户为太子,即圣德太子,并与苏我马子共同摄政。
建造寺院
推古天皇二年(公元594年),天皇令圣德太子和苏我马子兴隆佛法,大臣们相竞建造塔寺。推古天皇三年(公元595年),高句丽的高僧慧慈来到日本,成为圣德太子的老师,教导圣德太子接受戒律。在此期间,日本通过新罗和百济,间接吸收了中原地区南北朝后期至隋初的佛教文化,圣德太子在日本各地大力宏扬佛教。据《上宫圣德法王帝说》和《法隆寺伽蓝缘起并流记资材帐》的记载,先后建造了法隆寺、四天王寺、中宫寺(中宫尼寺)、橘寺、蜂冈寺(广隆寺)、池后寺(法起寺)、葛木寺(葛城尼寺)等七大寺庙。
征讨新罗
推古朝八年起(公元600年),为恢复日本在任那(今朝鲜半岛南部)等地的势力,以“救任那”为理由,圣德太子派出军队攻打新罗。这次征讨拿下新罗(今朝鲜半岛)所占的5城,迫使新罗前来求和。
推古天皇十年(公元602年)二月,日本集兵2.5万,推古天皇任命来目皇子(圣德太子的同母弟)为“击新罗将军”,准备远征新罗。到了六月,来目皇子卧病在床,讨伐新罗的行动搁浅。次年二月,来目皇子病逝于筑紫,推古天皇任当摩皇子为“征新罗将军”。之后,当摩皇子的妻子不幸离世,当摩皇子因此返回,征讨新罗(今朝鲜半岛)不了了之。
推行改革
因对内面临缓和社会矛盾、加强中央集权、排除旧制度弊端的问题;对外需要解决外患。圣德太子于推古天皇十一年(公元603年)起,实行了“推古朝改革”。主要举措包括制定“冠位十二阶”制、编订《十七条宪法》、派遣隋使。“宪法十七条”广泛地引用了大陆的儒学、法家、道家的典故或成语。冠位十二等同样也是引用了儒学的五德来区分官阶。强调豪族们要作为臣下而尽忠,服从天皇,尊奉佛法。这是日本最早的成文法,就像其中的著名条文“以和为贵”阐述的那样,主要规定了君臣之间的伦理道德关系。这些制度和法律的目的都是牵制豪族,使他们成为真正的朝廷官员,加强朝廷的权力。
病逝班鸠宫
推古天皇二十九年(公元621年)辛巳二月二十二日,圣德太子于斑鸠宫。《扶桑略记》记载有另一说法,圣德太子在推古天皇三十年二月五日这一天与王妃一同逝世于斑鸠宫。这一天,圣德太子与太子妃沐浴,并换上新衣服。圣德太子告诉太子妃自己将要与世长辞。于是太子妃就躺在圣德太子的床边。第二天早上,圣德太子和太子妃便已仙逝,群臣百僚得知圣德太子逝世后,如同父母亡故,送行的路上只听得见哭声。
改革举措
4世纪前后,日本出现了部民制和姓氏制。部民制这一经济制度是在原来氏族部落生产的基础上产生的;姓氏制是奴隶制度末期以姓的身份序列维持社会秩序的一种统治体制,氏用来区分贵族血统,姓被用来鉴别等级高低。随着社会的发展,这种制度尽显弊端,激化了日本社会的矛盾。与此同时,日本多次征讨新罗均以失败告终;隋朝日益发展壮大,东亚国际关系因此发生了转变。这样的国际形势让日本感受到了潜在的危机。
“冠位十二阶”制度
推古天皇十一年(公元603年),圣德太子以“仁、义、礼、智、信”为依据,吸收了中国儒学的“五德思想”颁布了“冠位十二阶”,将朝中官吏的官位按照德、仁、义、礼、智、信来分高下,分为12个阶位,这一制度有别于以姓氏区分等级高低、贵族血统的姓氏制,是规定官人身份秩序的位阶制度。据《日本书纪》记载,12个阶位分别是大德、小德、大仁、小仁、大礼、小礼、大信、小信、大义、小义、大智、小智。冠服则以紫、淡紫、青、淡青、红、淡红、黄、淡黄、白、淡白、黑、灰等不同颜色及其浓淡来区分。授位的标准不是门阀家世,而是根据才能功勋,因此,“冠位十二阶”制的颁布彻底否定了姓氏制度。
《十七条宪法》
推古天皇十二年(公元604年),圣德太子制定了《十七条宪法》。《宪法十七条》主要吸收了儒家思想、佛教思想及刑名法家的主张,包括《礼记》《论语》《管子》《尚书》《韩诗外传》《淮南子》《后汉书》《周礼》《文选》《左传》《道德经》《荀子》《毛诗》《史记》《汉书》《楚辞集解》《韩非子》,以及佛典的《法华经》等。《宪法十七条》的颁布,为圣德太子改革的推行提供了指导思想,为未来的封建国家制度勾画了蓝图。
派遣隋使
自五世纪末至推古朝初期,中日关系处于中断状态。圣德太子实行改革后,与停滞来往近百年的中原地区再次进行交流,派遣隋使前往中国学习,在日本外交史上开辟了一个新时代。
公元600年至614年间,圣德太子先后派遣隋使共六次。首此入隋使者,是在推古天皇八年(公元600年)圣德太子征讨新罗的过程中派出的;第二次则是推古天皇十五年(公元607年),圣德太子派遣隋使小野妹子中国学习佛法。小野妹子是飞鸟时代近江国滋贺郡小野村人,《隋书》称他为“苏因高”。小野妹子赴中国衡山后,求得《法华经》。之后,圣德太子利用从中国带回的书籍先后撰写了《胜鬟经义疏》1卷(公元611年)、《维摩经义疏》3卷(公元613年)、《法华义疏》4卷(公元615年)。此后的四次派遣隋使分别在古天皇十六年(公元608年)、古天皇十七年(公元609年)和古天皇二十二年(公元614年)。这六次派遣隋使的活动,带有一定的目的性。例如,第一次遣使与牵制新罗有关,圣德太子希望通过与隋朝交好来牵制新罗;第二次遣使,意在借助“国书事件”摆脱历来受中国册封的国家政治领导体制的束缚,确立以天皇为首的中央集权体制;第四次遣使目的有三,一是学习中国先进文化,二是学习佛教,三是再次向隋朝呈送国书,建立平等的外交关系。
弘扬佛教
圣德太子自幼受到大陆思想文化熏陶,师从高丽僧人学习佛教的知识,信奉佛法,笃敬三宝。他希望通过佛教和儒教等思想来实现他要建立一个国泰民安国家的政治理念。他强调贵族之间应以和为贵,对佛教要崇敬,对天皇要服从这一思想。圣德太子的《十七条宪法》以道德训条的形式,号召日本臣民“笃敬三宝”,这一形式对佛教在日本的广泛传播起到了极大地推动作用。
作为虔诚的佛教信徒,圣德太子创建了7座寺院,在他的推动和影响下,朝廷内外佛风渐盛,出家造寺成为时尚。至推古天皇三十二年“有寺46所,僧816人,尼569人,并1385人”。圣德太子在积极提倡修建寺院的同时,还潜心研究佛教教义。他还亲自为君臣释讲佛经,上至天皇氏、诸王、王女,下至平民百姓都是太子讲经的观众,同时又撰成《三经义疏》。
主要作品
《三经义疏》
《三经义疏》,据传出自圣德太子,是《胜鬟经》《维摩经》《法华经》的注释书,由《胜鬟经义疏》《维摩经义疏》及《法华经义疏》三部分组成。根据《日本史年表》,三部书成书年代分别公元611年、公元613年、公元615年。关于《胜鬟经》和《法华经》,据《日本书纪》,圣德太子曾于推古天皇十四年对此做过讲义。
《国记》和《天皇记》
圣德太子编了《国记》《天皇记》、臣、连、伴、造、国造、百八十部、公民等《本纪》。其中,《国记》《天皇记》是7世纪初由圣德太子主持编纂的史书。更具体的说法是,在推古天皇二十八年(公元620年),由圣德太子和苏我马子编撰《国记》《天皇记》,这两部书传给了苏我本宗家,当苏我本宗家灭亡的时候,一位叫船史惠尺的人,冒死将史书从大火中救出来,献给了天智天皇。
人物争议
《十七条宪法》的争议
关于《宪法十七条》的伪作说、成立年代、“法律还是道德训诫”“思想基调或主旨为何”等问题,学术界仍未有一致见解。持“伪作说”的学者主要有狩谷校斋、鹜原芳野、津田左右吉。其中,江户时代的狩谷校斋最早提出伪作说。伪作说认为,以大化改新以后的官僚政治制度为基础才开始使用的“国司”“百卿群僚”等名词,却出现在《宪法十七条》中,不符合太子时代的社会现实,由此断定《宪法十七条》是《日本书纪》的编者所作。
关于《宪法十七条》的主旨问题,有学者认为,《宪法十七条》并没有非常明确的统一思想,很难把它看成是圣德太子据自己立场的全新创作。也有学者则认为,《宪法十七条》以佛教为中心(根底),兼取儒家和法家思想。津田左右吉、井上光贞认为儒学思想是《宪法十七条》的基调。
《三经义疏》是否出自圣德太子
对于《三经义疏》的出处,日本学界存在争议。日本学者藤枝认为,圣德太子的注疏是根据敦煌市写本所抄的注写出来的。东京大学教授井上光贞认为,《胜鬟经义疏》是由圣德太子周围少数从百济来的僧人所写,并非出自圣德太子;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的上山春平同样认为《三经义疏》不是圣德太子的作品,并指出,奈良时代还不可能有这种著作,真正日本人的著作是从空海开始的。
四天王寺庙方面和花山信胜则认为《三经义疏》出自圣德太子。四天王寺庙方认为,圣德太子的注疏完全由他本人所作,不可能有底本、根据。
逝世日期
对于圣德太子的准确逝世时间日期,学术界一直存在争议。最普遍的说法是推古天皇三十年(李渊武德四年)农历二月二日,即公元621年3月20日,但亦有说法应为公元622年4月8日或公元621年2月5日。如《锦程 中国丝绸与丝绸之路》《远迩终南——隋唐五代史论文集》《日本书道史》等论著中均认为圣德太子逝世日期在公元622年。
人物评价
日本学者梅原猛评价:“圣德太子是日本佛教的奠基人,由于他的倡导,佛教才在日本扎下了根,成了日本的国教。”
陈云生和刘淑珍在《政治体制改革漫谈》中评价:“圣德太子的改革对当时的日本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并为日本进一步改革打下了基础。”
董自觉和陆振光在《世界古代史》中评价:“圣德太子在日本的政治和文化方面都有所贡献。圣德太子推行的改革,为后来的大化改新作了必要的思想准备和组织准备。”
家庭成员
人物轶事
名字来源
关于圣德太子的名字由来说法不一。一种说法认为,圣德太子诞生于马宫的马厩,所以取名厩户。但日本学界不赞同这个说法,学界关于厩户的来历说法有二。第一种说法认为,圣德太子生于苏我氏门下,而当时苏我氏家族执掌门户的是苏我马子,“厩户”即“在马子家出生的”的意思;第二种说法认为,“厩户”为地名,圣德太子出生于此,因此取名为厩户。
圣德太子还被称作“上宫厩户丰聪耳皇子”。据《法王帝说》《太子传补阙记》《太子传历》记载,同时听八个人说话,圣德太子可以听清每个人说的是什么,从无差错,因此圣德太子被称作“八耳皇子”。正因如此,敏达天皇非常喜爱圣德太子,让他居于宫南上殿,圣德太子因此被称作“上宫厩户丰聪耳皇子”。
圣德太子信仰
后世存在圣德太子信仰,有不少相关逸话传。在传说中,圣德太子被神化。传说圣德太子刚出生便会说话,有圣人的智慧。还有传说认为圣德太子是观世音化身,这一说法后来成为后世圣德太子信仰兴盛的原因之一。
一般来说,圣德太子信仰在镰仓时代趋于成熟,并一直持续到今日。对圣德太子的信仰还特别与四天王寺信仰结合在一起。传说由圣德太子所造的寺院中,四天王寺是很重要的寺院,因此在平安时代中期开始成为信仰中心,上到豪门贵族,下到一般庶民,皆踊跃参拜四天王寺。除此之外,圣德太子在矶长的墓地御庙也成为信仰的对象,这里不仅埋有圣德太子的遗骨,还埋有太子的母亲穴穗部间人、膳部后的遗骨,此庙由此称为“三骨一庙”。
相关文物
《圣德太子像》
《圣太子画像》(纸本着色),现藏于日本宫内厅,这幅画虽没有具体作者,但学者一致认为创作于奈良时代8世纪前期,应该是日本最古老的肖像画。画中三人,正中是圣德太子,两旁右是御弟植栗子,左是御子山背大兄王,左右二人比例较小,三人均着朝服。圣德太子双手拢袖捧饬,作为肖像画是非常写实的,从体魄和颜面推断都十分符合圣德太子的外表和内在的应有特点。
关于圣德太子画像的问题,东京大学史料编纂所所长今枝爱真曾写过小文《圣德太子像的谜》,他对这副画像有所怀疑。他认为,这幅画像的周围是黑色涂过的,在黑颜色的底下有“川原寺藏”几个字样,而川原寺由当时唐朝归化人所建,并且,画中的圣德太子穿着唐装,并非依据“冠位十二阶”定级的服装,由此看来,这是唐朝来的归化人的画像,可能是中国的贵族,而非圣德太子。
《日本美术史》中则指出,现存于日本皇室的圣德太子画像,画中人物穿着中国隋唐衣饰,是奈良时期的艺术家以当时流行的中国风而作的,是时代错置的仿作。
影视形象
相关纪念
圣德太子的头像曾印在面值为一万日元的旧版纸币上(该纸币在1958年到1983年间流通使用过),日本人以此纪念圣德太子。
参考资料
圣德太子 圣徳太子 (2001).豆瓣电影.2023-09-28
圣德太子的超改革 圣徳太子の超改革 (2007).豆瓣电影.2023-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