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中珮
马中(英文:Ma Chung-pei;拼音:Mǎ Zhōngpèi),女,中国台湾出生的宇宙论与粒子天文物理学家,现任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天文学和物理学朱迪·钱德勒·韦伯教授。她的研究领域涵盖宇宙的大尺度结构、暗物质和宇宙微波背景,尤其以领导团队在2011年至2016年间发现数个已知最大的黑洞而闻名。
人物经历
1966年,马中佩出生于中国台湾省台北市新闻世家,但她并没有继承家庭的传统,反而是早早显露出对于物理天文的兴趣。
高中二年级时即进入麻省理工学院攻读天文物理及宇宙学,直至博士毕业;博士后在加州理工学院完成。她在宾夕法尼亚大学天文及物理系先后担任助理教授和副教授。
2002年,在伯克利加大出任天文物理学教授。
2007年,马中佩从伯克利加大、德州大学奥斯汀分校、多伦多大学、密西根大学及亚利桑那州国家光学天文台找来八位志趣相投的研究生和教授,与她指导的27岁研究生Nicholas McConnell一起组成研究小组,开启黑洞研究计划。
2020年,当选为美国艺术与科学院。
2022年5月3日,当选为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
个人生活
生活中的马中佩热爱音乐,并与音乐结下了不解之缘。她4岁就开始学习小提琴,16岁时曾经获得中国台湾青少年小提琴大赛冠军。她与丈夫因音乐而相识。
科研成就
2011年12月8日,著名的期刊刊登了伯克利加利福尼亚大学华裔女天文物理学家马中佩和研究生NicholasMcConnell共同发表的论文,公布研究小组在距离地球3亿光年的银河系,观测到两个质量各相当于太阳100亿倍的超级大黑洞。这一观测结果的得出实属不易,上一次发现最大的黑洞,还是在33年前,而且马中佩研究组新发现的黑洞质量是上一次发现的两倍。马中佩介绍说,大黑洞一般住在大的银河系中,那些银河系均为大家所知,所以他们就到附近好几百万、好几亿光年之外的银河,看其中心有没有黑洞的现象。观测的过程花费了研究小组不少心思,因为黑洞看不见,必须靠离黑洞最近的星球轨道反射来测量,观测的星球必须距离黑洞1000光年之内。但是毕竟是在地球的三亿光年以外,研究团队必须观察得非常仔细,才能准确测量黑洞的质量。马中佩和研究小组的发现让天文界为之震动,同时也让天文爱好者们兴奋不已。黑洞和银河系关系紧密,越大的银河中能找到的黑洞也越大,而对黑洞的了解越多就越能帮助人类了解银河系的产生。
2012年1月,马中佩带领的研究团队发现迄今所知最大的两个黑洞。
获奖记录
部分出版物
- 马中珮;伯奇因格,埃德蒙(1995年12月)。《同步和共形牛顿规范中的宇宙扰动理论》。《天体物理学杂志》455: 7–25。
- 马中珮;弗莱,J.N.(2000年11月10日)。《从解析暗物质晕轮廓和质量函数推导非线性宇宙功率谱和双谱》。《天体物理学杂志》543(2):503–513。
- 博伊兰-科尔钦,M.;马,C.-P.;夸塔特,E.(2008年1月1日)。《动力摩擦和星系合并时间尺度》。《皇家天文学会月刊》383(1):93–101。
- 麦康奈尔,尼古拉斯·J.;马中珮(2013年2月20日)。《重新审视黑洞质量和宿主星系性质的比例关系》。《天体物理学杂志》764(2):184。
- 马中珮;考德威尔,R.R.;博德,保罗;王,利民(1999年8月10日)。《四维宇宙学模型中的质量功率谱》。《天体物理学杂志》521(1):L1–L4。
- 法库县里,Onsi;马中珮;博伊兰-科尔钦,迈克尔(2010年8月21日)。《两个千年模拟中暗物质晕的合并率和质量组装历史》。《皇家天文学会月刊》406(4):2267–22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