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腹园蛛
大腹园蛛(拉丁学名:Araneus ventricosus),别名次、蛛蝥、社公、网虫、扁蛛、园蛛、癞癞蛛、蛛蛛,为园蛛科园蛛属 动物。雌蛛体长13~27毫米,雄蛛体长12~17毫米,肢强壮多刺,腹部近圆表而较大,肩部隆起,背面中央有清晰叶状斑带,生殖大黑色,呈舌状体,纺锤形。
大腹园蛛以昆虫为食,分布于日本、俄罗斯、朝鲜、中国,在中国的大部分省份都有分布,如北京、黑龙江省、吉林省、内蒙古自治区等。多栖息于屋檐下、庭院和树丛间,活动期为3-10月,以昆虫为食,8月底至10月下旬产卵。
入药味苦,性寒;有毒,干燥全体入药,网或蜕壳均可入药。2007年被列入《九寨沟自然保护区蜘蛛名录》。
形态特征
雌蛛
雌蛛体长13~27毫米,体黑褐色或黑色。背甲扁平,前后中眼位于头端正中圆丘状的突起上,前中眼间距大于后中眼间距,前中眼大于后中眼区前后侧眼分别在头两侧的小隆丘上,靠近,但离中眼甚远,大小与后中眼相仿。中窝横向,颈沟明显。螯肢黑褐色、粗壮,前齿堤3大齿1小齿,后齿堤3齿。胸板中央有黄斑,周缘呈黑褐色。步足粗壮为黄褐色,具黑褐色轮纹。腹部背面肩部微隆起,心脏斑黄褐色,其两侧各有2个黑色筋点,呈梯形排列,腹之后侧直达腹部末端有一黑褐色叶状斑。外雌器垂体黑褐色,弯曲部柔软,黄白色,有环纹,末部褐色,坚硬,边缘卷起。
雄蛛
雄蛛体长12~17毫米。中窝横凹呈坑状。步足较雌蛛长。第 2 步足胫节末端较粗,下方内侧角有1粗刺,后跗节基半部有1弧形弯曲。
分布范围
大腹园蛛在中国分布广泛,为常见蜘蛛。北京、黑龙江省、吉林省、内蒙古自治区、青海省、新疆、河北省、山西省、陕西省、山东省、河南省、江苏省、安徽、浙江省、湖北、江西省、湖南省、福建省、台湾、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海南省、云南省、四川省等地均有分布,国际上分布于日本、俄罗斯、朝鲜。
生活习性
多栖息于屋檐下、庭院和树丛间。大腹园蛛活动期为3-10月,以昆虫为食,张垂直完全圆网,网丝粗韧,富黏性,网上约有15~20条辐射线,10~15条螺旋线。多在傍晚布网,网可连续用数日,如有破损和污物则加以清理和修补。
物种繁殖
多在7~ 8月间性成熟,8月底至10月下旬产卵。卵囊黄褐色、扁圆形,外包有一层较粗的棕色乱丝,内含500~1000粒卵,呈球形、黄褐色。卵囊常在树裂缝及岩石上,在居民点产于屋檐及墙缝处。
药用价值
大腹园蛛入药味苦,性寒;有毒。夏、秋季捕捉大腹园蛛,入沸水烫死,晒干或烘干。大腹园蛛干燥全体入药,网或蜕壳均可入药。《雷公炮炙论》记载:凡用,去头,足了,研如膏,投入药中用。《太平圣惠方》记载:去足及口,炙令焦,细研。现行,取原药材,除去杂质。
保护级别
大腹园蛛在国家动物标本资源库中为非保护动物,2007年8月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九寨沟自然保护区的生物多样性》中,大腹园蛛被列入《九寨沟自然保护区蜘蛛名录》。
参考资料
大腹园蛛.物种2000中国节点.2023-07-13
大腹园蛛.中国动物主题数据库.2023-07-13
大腹园蛛.国家动物标本资源库.2023-0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