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边际成本

边际成本

边际成本(英文名:marginal cost)是增加一个单位产量所引起总成本变化的数值或增量。根据边际成本(MC)的定义,其表达式可写成:或其中,TC表示总成本,Q表示产量。边际成本曲线呈现出先下降后上升的变动规律

边际成本的作用是反映成本的变化情况,从而告诉我们企业要增加多少成本才能增加一单位的产出。企业可以通过分析边际成本与平均成本后对企业产出做出增减调整,以此确定企业有效规模产量数,做出合理的生产决策,避免企业造成不必要的损失,进一步帮助企业提高生产经营的经济效益,因此掌握边际成本分析方法对企业生产决策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边际成本的应用价值是:企业可以利用边际成本制定产品生产决策,达到利润最大化;也能配合边际收入计算边际利润判断方案可行性;还可以利用边际成本定价模型对产品进行定价。

概念

定义

边际成本(英文名:Marginal Cost,简称:MC)是由多生产额外的一单位产品而引起的成本的增加。由于固定成本是不随企业的产出水平的变化而变化的,因此,边际成本实际就是每增加额外的一单位产品所引起的变动成本的增加。因此,我们可以将边际成本写成:

其中,TC表示总成本,Q表示产量。

边际成本变动规律

边际成本的变动规律可以通过图来反映。从图中可以看出,边际成本曲线呈现出先下降后上升的变动规律,也呈U型。C代表成本,Q代表产量。这里可用劳动的边际报酬来解释。在低水平动产出的情况下,存在递增的劳动边际报酬:劳动边际产品上升。也就是说,每新增加1个工人生产的产出都大于以前工人生产的产出。但是,增加1单位产出所需要增加工人的人数越来越少。由于新增劳动是企业增加产出的成本,所以增加1单位产出,边际成本肯定下降。因此,只要劳动边际产品一上升,肯定边际成本下降。以搬家公司为例,由于雇佣工人从0到1,从1到2时,劳动边际产品是上升,所以搬家公司的产出从0到2单位(1个人搬运)、从2到5单位(2个人生产)时,边际成本肯定是下降的。

在高水平的产出下出现了相反的情形,开始出现边际报酬递减,劳动的边际产品开始下降。因此,增加1单位的产出需要增加越来越多的劳动。结果,每新增1单位产出的成本越来越大。因此,只要劳动边际产品下降,边际成本肯定上升。就搬家公司的例子来说,当工人人数超过3人时,就会出现递减的劳动边际收益,因此只要产出超过9单位(3个工人的产出),MC就会出现上升态势。

总之,当劳动的边际产品上升时,边际成本下降;当劳动的边际产品下降时,边际成本上升。由于劳动的边际产品通常先上升后下降,所以 MC 表现为先下降后上升。因此从图形上看,MC曲线为U形。

短期和长期边际成本

按照生产的时间可以将生产分为短期和长期,具体而言短期是指一种或多种要素不可变的时间段,长期则是指所有投入要素都可变的时间段。由此边际成本也能分为短期边际成本和长期边际成本。

短期边际成本

短期边际成本(英文名:short-run marginal cost,简称:SMC)是指厂商每增加一单位产量所增加的总成本量。如果以 SMC 代表短期边际成本, ΔSTC代表短期总成本的增量,ΔQ代表增加的产量,则有公式:

SMC为短期边际成本曲线,它是一条先下降而后上升的“U”形曲线。它的变动取决于变动成本,因为在短期中所增加的成本只是变动成本。所以短期边际成本的变动规律是:开始时,边际成本随产量的增加而减少,当产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就随产量的增加而增加。

短期平均成本(英文名:short-run 平均数 cost,简称:SAC)是指平均每单位产品上分摊的全部成本

平均变动成本(英文名:averagevariable cost,简称:AVC),是指每单位产品上分摊的变动成本

在图中,短期边际成本曲线SMC与短期平均成本曲线SAC相交于SAC的最低点A。A点称为收支相抵点(这时的价格为平均成本,平均成本等于边际成本,生产者的成本与收益相等,即P=SMC=SAC)。在A点,SMC=SAC,即短期边际成本等于短期平均成本。在A点左侧,短期平均成本在短期边际成本之上,并且一直在递减,这时SAC\u003eSMC,即短期边际成本小于短期平均成本。在A点右侧,短期平均成本在短期边际成本之下,并且一直在递增,这时,SAC\u003cSMC即短期边际成本大于短期平均成本。

短期边际成本与平均变动成本的关系和上述平均成本的关系相同。短期边际成本与平均变动成本相交于平均变动成本的最低点B,B点称为停止营业点(即在这一点上,价格只能弥补平均变动成本,这时所损失的是不生产也要支付的平均固定成本。如低于这点,则不能弥补变动成本,生产者就应停止生产)。在B点上SMC=AVC,即短期边际成本等于平均变动成本。在B点左侧,平均变动成本在短期边际成本之上,短期边际成本小于平均变动成本,平均变动成本一直递减。在B点右侧,平均变动成本在短期边际成本之下,即短期边际成本大于平均变动成本,平均变动成本一直在递增。

长期边际成本

长期边际成本(英文名:long -run marginal cost,简称:LMC,)是指在长期中每增加一单位产量所增加的成本。其公式为

长期平均成本(英文名:long-run 平均数 cost,简称:LAC),表示的是厂商在长期内按产量平均计算的最低点总成本

长期总成本(英文名:long-runtotalcost,简称:LTC),是指厂商在长期中在每一个产量水平上通过改变生产规模所能达到的最低总成本。长期总成本随产量的增加而增加。因此,长期总成本可以看作是产量的函数

同样,由长期总成本曲线也可以推导出长期边际成本曲线。过长期总成本曲线上一点的切线,其斜率正好等于在该点处产量水平上的长期边际成本。由此可以得出长期边际成本曲线,如图中的LMC所示。

由图可见,长期边际成本曲线与长期平均成本曲线相交于长期平均成本曲线的最低点。这是因为,当长期边际成本比长期平均成本小时,会把长期平均成本拉低;当长期边际成本比长期平均成本大时,会把长期平均成本拉高。所以,长期边际成本一定相交于长期平均成本的最低点。

边际成本和与短期总成本和可变成本的关系

短期总成本(英文名:Short-run total cos,简称:STC)是指生产一定数量产品所需要的成本总额,它随着产量的增加而上升。在数量上短期总成本等于固定成本加上可变成本。

可变成本(英文名:variable cost,简称:VC)是指随着产量的变化而变化的成本。它包括原材料、工人工资以及燃料等的支出。

固定成本(英文名:fixed cost,简称:FC)是指在短期内固定不变的成本,它不随产量的变化而变化,即即使产量为零也必须支付的成本。如企业的固定设备、厂房等形成的成本就是固定成本。

边际收益递减原理决定了边际成本曲线的变动规律,而根据边际成本和总成本以及可变成本之间的关系,边际成本实际上是过总成本曲线或可变成本曲线上的点的切线斜率,由图可见,分别在A点和B点之前,短期总成本和可变成本分别以递减的速度增长,主要因为这一阶段对应边际成本曲线的下降段;而在A点和B点之后,两者又分别以递增的速度增长,主要因为这一阶段对应边际成本的上升段。因此,边际成本的变动规律又决定了总成本和可变成本的变动规律。

边际成本与市场

完全竞争市场与边际成本

完全竞争市场(英文名:Perfect Competition)是指不包含任何垄断因素的市场,是古典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假设。包括:1.市场上有大量的买者和卖者,每一个卖者和买者所占有的市场份额是微不足道的,以至于每一个卖者和买者都是市场价格的接受者。2每一个厂商生产的产品都是同质的,即产品是无差别的。3.行业的进入和退出门槛很低,即厂商可以轻易地进入或退出这个行业。4.完全信息,即买者和卖者都能准确及时地掌握所有市场信息。

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均衡

短期均衡是指厂商在短期内通过调整可变要素投入量进而调整产量时,实现了利润最大化或亏损最小化。厂商的目标是实现利润最大化,但在短期内,由于企业的生产规模既定,因此当实现均衡时,厂商既可能是盈利的,也可能是亏损的。但在均衡时,如果是盈利的,则一定是利润最大化;如果是亏损的,则一定是亏损最小化。

厂商实现短期均衡的原则是:边际收益MR=边际成本MC,即在短期内,厂商根据MR=MC的原则来确定利润最大化或亏损最小化的产量。

在图(1)中,当市场价格为P0时,根据MR=MC所决定的均衡点E,得到均衡的产量为Q0。在此产量水平上,平均收益OP0EQ0大于平均成本OP0FQ0,因此厂商获得经济利润,其利润相当于图中阴影部分面积。

在图(2)中,边际收益曲线与边际成本曲线相交的均衡点E正好在平均成本曲线的最低点,对应的均衡产量为Q0。此时,平均收益和平均成本相等,都为OP0EQ0,从而总收益和总成本的差额等于零,因此厂商没有经济利润,但也没有亏损,即此时厂商处于盈亏相抵状态,E点也称为盈亏相抵点。

在图(3)中,由边际收益曲线和边际成本曲线相交决定的均衡点位于平均成本和平均可变成本之间,此时,平均收益小于平均成本但大于平均可变成本。由于平均收益小于平均成本,所以厂商是亏损的,亏损额相当于图中阴影部分面积;但又由于平均收益大于平均可变成本,所以厂商的总收益在弥补全部可变成本之外还有剩余,以弥补在短期内总是存在的固定成本的一部分,从而使亏损达到最小。即此时尽管是亏损的,但生产时的亏损比不生产时的亏损要小。

在图(4)中,由边际收益曲线与边际成本曲线相交决定的均衡点正好位于平均可变成本曲线的最低点。此时,平均收益刚好等于平均可变成本,从而总收益刚好可以弥补可变成本。即此时无论是生产还是不生产,厂商的亏损都是一样的,都等于固定成本折旧费。而如果市场价格再进一步下降或者厂商的生产成本进一步上升,则厂商从事生产活动所得到的总收益将连可变成本都弥补不了,所以无论如何都不会再生产了。因此,平均可变成本曲线的最低点又称为停止营业点。

完全竞争厂商的长期均衡

在长期内,所有的生产要素都是可以调整的,厂商通过对全部生产要素的调整,来实现边际收益(MR)等于长期边际成本(LMC)的利润最大化原则。在图中,与市场价格P0相对应的厂商的边际收益曲线与长期平均成本曲线的最低点相切于E点,此时完全竞争厂商实现长期均衡。

当市场价格一开始高于长期均衡价格P0,则在短期内厂商可以获得经济利润。这样,一方面,厂商为了获得更多利润,必然扩大生产规模,从而增加产量(所有的厂商都这样做),整个市场的供给就会增加;另一方面,由于该行业存在超额利润,必然吸引新的厂商加入,这样,整个行业厂商的数量将增加,从而整个市场的供给亦将增加。由于供给增加,在需求不变的情况下,根据供求定理,价格将下降,一直下降到单个厂商不再扩大生产规模以及不再有新的厂商加入时为止。而只有当利润消失即当市场价格等于P0时,单个厂商不再扩大生产规模也不再有新的厂商加入。此时,厂商实现长期均衡。

当市场价格一开始低于均衡价格P0,则在短期内厂商是亏损的。这样,一方面,单个厂商为了减少亏损会缩减生产规模,从而减少产量(所有的厂商都这样做),整个市场的供给将减少;另一方面,由于该行业存在亏损,行业内原有的部分厂商就会选择退出该行业,如此一来,整个行业厂商数量将减少,从而整个市场的供给亦将减少。由于供给减少,在需求不变的情况下,根据供求定理,价格将上升,一直上升到单个厂商不再缩减生产规模,行业内也不再有厂商退出时为止。同样,只有当亏损消失即当市场价格等于P0时,单个厂商不再缩减生产规模也不再有厂商退出该行业。此时,厂商和行业的调整结束,厂商实现了长期均衡。

由此可知,完全竞争厂商的长期均衡满足的条件是:价格(与边际收益相等)等于长期边际成本又等于长期平均成本。即有MR=LMC=LAC

很明显,完全竞争厂商在长期均衡时,经济利润等于零。当然,经济利润等于零时,厂商实际上已经得到了正常利润。

垄断市场与边际成本

垄断市场是整个市场中只有一家厂商的市场结构。垄断市场应满足以下条件:第一,市场上只有唯一的厂商,因此这一个厂商可以独享全部的市场份额。第二,该厂商生产的产品没有替代品。第三,该行业进入的门槛很高。

垄断厂商的短期均衡

在垄断市场上,厂商依然根据边际收益MR=边际成本MC的原则来决定产量,并按在产量水平下买方愿意支付的价格来决定产品价格。一般来说,垄断厂商在短期均衡时是可以获得经济利润的,但是,由于在短期内厂商的生产规模既定,当市场需求减少从而需求曲线下移,或者生产要素价格上升从而成本曲线上移时,都可能使厂商的利润减少甚至亏损。所以,在短期均衡时,垄断厂商既可能存在经济利润,也可能没有经济利润,甚至还可能是亏损的。以下图来具体说明。

在图(1)中,根据MR=MC所决定的均衡产量为Q0,对应的价格为P0。此时,平均收益即价格(P0)大于平均成本(AC0),即P0>AC0,从而垄断厂商获得经济利润,经济利润相当于图中的阴影部分面积。

在图(2)中,由边际收益曲线MR和边际成本曲线MC相交所决定的垄断厂商的均衡产量是Q1,对应的价格是P1,此时,平均收益即价格(P1)等于平均成本(AC1),即P1=AC1,从而垄断厂商盈亏相抵,既没有盈利也没有亏损。

在图(3)中,垄断厂商的均衡产量为Q2,对应的价格为P2,而此时平均成本却为AC2,很明显,由于平均收益(即价格)小于平均成本,即P2<AC2,所以垄断厂商是亏损的,亏损额相当于图中阴影部分面积。此种情况下,垄断厂商在短期内虽然是亏损的,但由于此时的平均收益大于平均可变成本,从而厂商的总收益在弥补可变成本之外还有剩余,还可以弥补固定成本支出的一部分,因此对厂商来说,此时生产尽管是亏损的,但生产比不生产的亏损要小,厂商依然应当开工生产。当然,垄断厂商会通过长期的调整来消除亏损状态。

在图(4)中,垄断厂商的均衡产量为Q3,对应的价格为P3。由于此时的平均收益(即价格)刚好等于平均可变成本,即P3=AVC,所以厂商的总收益刚好可以弥补全部的可变成本。即此时,厂商无论是生产还是不生产,亏损的数额都是一样的。如果市场需求状况进一步萎缩或者厂商的生产成本进一步上升,厂商将会停止生产。

垄断厂商的长期均衡

垄断厂商在长期内可以调整全部生产要素的投入量即生产规模,从而实现最大利润。垄断市场排除了其他厂商加入的可能性。如果垄断厂商在短期内获得经济利润,那么其利润在长期内不会因为新厂商的加入而消失,垄断厂商在长期内是可以保持利润的。

垄断竞争市场

垄断竞争(Monopolistic Competition)市场,是指在一个市场中有许多厂商生产和销售相近又有差别的商品。在这种市场中,既存在着激烈的竞争,又具有垄断的因素。比如现在的手机市场就属于垄断竞争市场。

垄断竞争厂商的短期均衡

垄断竞争厂商同样遵循利润最大化原则边际收益MR=边际成本MC来确定均衡产量和价格。

(一)获得超额利润的情形

在图1中,短期均衡点为E,均衡价格为OB,平均成本为OA,总收益大于总成本,厂商可获得超额利润,超额利润的大小即为图中长方形BAFG的面积。

(二)仅获得正常利润的情形

在图2中,短期均衡点为E,此时均衡价格等于平均成本,总收益与总成本大小相当,厂商在此点处于盈亏平衡状态。

(三)亏损的情况

在图3中,根据利润最大化原则确定的均衡点为E点,平均成本为OA,均衡价格为OB,总收益小于总成本,厂商处于亏损状态,亏损额的大小为图中长方形ABGF的面积。

垄断竞争厂商的长期均衡

在长期中,短期亏损的厂商将调整生产规模,消灭亏损,如果不能找到这样一个生产规模,厂商会退出市场。如果厂商在长期内能获得超额利润,集团外厂商会进入市场,场内厂商也会扩大供给数量,引起价格下降,原有的超额利润消失。一方面,没有超额利润的吸引,不再有新厂商进入;另一方面,场内厂商虽然不能获得超额利润,但是有正常利润,也不会退出市场,达到长期均衡。

根据利润最大化原则确定的长期均衡点为E,均衡产量为OM,均衡价格为OA,由于在该产量上,LAC曲线与需求曲线相切,均衡价格与平均成本相等,厂商不亏不赚,只能获得正常利润。

边际成本相关的理论

规模经济

当厂商可以以低于双倍的成本获得双倍的产出时,就存在着规模经济。相反地,双倍产生需要双倍以上的投入时,存在规模不经济

规模经济通常是用成本—产出弹性()来计量的。表示产出的百分比变化所引起的平均生产成本的百分比变化:

很明显,在边际成本与平均成本相等时,等于1;当成本与产出按比例增加时,规模经济和规模不经济也就不复存在。如果规模经济存在(成本增加低于产出增加的比例),边际成本就会低于平均成本(虽然两者均处于下降阶段),因而小于1。最后,当规模不经济存在时,边际成本大于平均成本,因而大于1。

利润最大化原则

利润最大化的原则是: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厂商应该选择最佳的产量,使得最后一单位产量所带来的边际收益等于所付出的边际成本。也可以简单地说是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即MR=MC。

当MR=MC时,厂商实现最大的利润。如果MR\u003eMC,表明厂商每多生产一单位产品所增加的收益大于生产这一单位产品所增加的成本。这时,厂商还没有得到他所能得到的全部利润,还没有达到利润最大化。如果MR\u003cMC,表明厂商每多生产一单位产品所增加的收益小于生产这一单位产品所增加的成本。这对厂商来说造成了收益或利润的流失,也没有达到利润最大化。所以,无论厂商增加产量,还是减少产量,厂商必须要寻找一个最佳产量。在这个产量点上,他既能得到由产量变动所可能带来的总利润增加的全部好处,又能避免由产量变动所可能带来的总利润减少的全部损失。这个最佳的产量点,必然只能是 MR=MC的均衡点。所以,MR=MC是厂商实现利润最大化的均衡条件。厂商根据这一条件来确定自己的产量。

从表中可以说明利润最大化的原则是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从表中可以看到,在第5、第6项单位产量之间利润量最大(265)这时,边际成本恰好等于边际收益。可见,边际成本(MC)等于边际收益(MR)时的产量,也是实现最大利润原则时的产量。低于第5、第6项单位的产量时,边际收益大于边际成本。这说明增加一个产品所获得的收益比为此消耗的成本要大,还有潜在的利润没有得到,因此厂商将会继续扩大生产。但如果产量高于第 5、第6项单位时,边际收益小于边际成本,即最后增加的一个产品所获得的收益不如为生产这一产品消耗的成本大,说明厂商得不偿失,于是厂商便会缩减生产,直到生产第 5、第6项单位的产量时为止,这时边际收益和边际成本相等,利润最大。

定价

在产品市场上,完全竞争的厂商对市场价格没有影响,因此,它的经营者只需要考虑利润最大化,选择价格与边际成本相等的产量即可。而当行业只有少数几个生产者,以至各生产者都有一些垄断势力。这些厂商的经营者面对的问题是如何最有效地运用厂商的市场势力。他们必须决定在短期和长期中如何定价、选择投入的数量和决定产量,以实现厂商的利润最大化。

在微观经济学的理论中,带有上述垄断势力厂商指定定价策略的基本目标就是攫取消费者剩余并将其转化为额外利润。为达成上述目标,厂商将利用价格歧视对不同的顾客索取不同的价格。而通过对相关边际成本和边际收益的进一步推导,可以在理论上解释价格歧视的运行机制,从而实现各种定价方案。

利用生产要素表示边际成本

一般的成本函数是表示厂商的成本与产量水平之间的各种关系,仅被看成产量的函数:

但是,由于产量本身又取决于所使用的生产要素的数量,故成本也可以直接表示为生产要素的函数。若设所使用的劳动要素的价格即工资为,则使用要素的成本就可表示为:,即成本等于要素价格和要素数量的乘积。

式中,要素价格是既定不变的常数。这是因\u2029为,在完全竞争条件下,要素买卖双方数量很多且要素毫无区别,任何一个厂商单独增加或减少其要素购买量都不会影响要素价格。换句话说,要素价格与单个厂商的要素使用量没有关系。由于要素价格为既定常数,使用要素的“边际成本”即成本函数对要素的偏导数恰好就等于劳动的价格:

它表示完全竞争厂商增加使用一单位生产要素所增加的成本。容易理解上式的含义,例如,设劳动的价格为固定的每小时5元,则厂商每增加使用一小时劳动就需要且仅需要付出5元的成本。于是它所使用的要素的“边际成本”为5元。此时的边际成本是指增加一单位要素所增加的成本,是所谓要素使用的边际成本。\u2029由于使用要素的成本被看成是要素数量的函数,故它对要素的导数即使用要素的边际成本亦是要素数量的函数。不过在完全竞争条\u2029件下,这个函数采取了最为简单的形式:它实际上是一个常数。因此,该函数曲线在图形上表现为一条水平直线。

应用

关于管理会计

应用

管理会计侧重于对企业未来经营活动的决策,成本计算分析运用的是边际成本法。其理论依据是:每生产一件产品,变动成本都会起变化,而固定成本是企业为提供生产经营条件而发生的,无论当期生产量多少,费用一样会发生,不随产品实体流动而流动,与产品实际生产无关,所以不应计入产品成本而应作为期间成本在当期全部摊销。

边际成本法也叫变动成本法,其生产成本仅包括变动成本,由于不像固定成本受产量分摊的影响,从而可以准确反映企业实际产品生产成本是如何发生的。与完全成本法相比,销售量与利润直接相关,能更准确反映实际利润的多少。由于固定成本与产量无关,在企业进行产品增、减产决策时,不必考虑固定成本因素,从而利用边际成本法进行相关分析和生产的短期决策具有更加重要的指导作用。边际成本法在管理会计中常用于本量利分析和保本点预测,包括接受追加订货或亏损产品应否停产决策等。

边际成本法在制定产品决策中使用得较为普遍,也很简单,当产量增至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入时,为企业获得其最大利润的产量。通过研究成本变化规律,配合边际收入,计算边际利润来确认方案的可行性。当边际收入-边际成本=边际利润\u003e0时,方案可行;当边际收入-边际成本=边际利润\u003c0时,方案不可行。

不足

边际成本法的不足主要表现如下:

①按边际成分计算的产品不符合会计准则税法的要求。②按成本性态确定产品的成本构成,在很大程度上依赖成本按性态分解的合理性与可靠性。

关于行业定价

应用

由于边际成本在理论上对定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有不少学者对边际成本定价法进行了研究。这些关于边际成本定价模型的研究和应用,主要集中在供电定价以及一些资源的定价上。

不足

在一些研究中,有研究中对边际成本法的不足做出了讨论,例如在快递行业中不足表现为:①若快递业处于报酬递增的阶段(边际成本小于平均成本),采用此定价方法会造成财务亏损,即供应商的亏损,需要政府补贴或采用内部交叉补贴方式来弥补。②价格需要经常变动,造成费率结构的复杂性,容易造成物价的波动和经济不稳定。③必须全面实行边际成本定价才能达到资源充分利用的目的。④容易造成基本设施的建造成本无法回收。在工程供水定价中表现为:①边际成本的合理确定存在计量困难。一是要对未来的水利工程设施建设不断作出合理的预测和规划;二是对于水资源的消费不仅仅要监测水资源的消费量‚而且要监测水资源消费发生的时间;三是必须安装大量的计量设施‚且计量设施要达到一定的技术水平;四是边际成本的概念比较抽象‚边际成本定价需要获取充分信息‚并反复实践‚而反复实践中的错误成本又很高。②可能引起社会不公平问题。边际成本定价超过了社会低收入消费群的承受能力‚从而影响社会稳定。因而‚边际成本定价方法在政治或社会方面可能不被接受。

相关讨论

2014年,美国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经济趋势基金会主席杰里米·里夫金编著了《零边际成本社会》一书。里夫金认为,一种新的经济形式“协同经济”或“共享经济”已经出现,这将是第三次工业革命。随着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出现,传统交换式经济模式很可能慢慢会走向衰落,商业生产不再由几个巨头垄断产生,而是所有人共同民主地创造、生产,这也就是“生产型消费者”,在生产的同时也在消费,从而创造一个新的更为民主化的生产模式,而边际成本是接近于零的。

对于里夫金的观点,中原地区的一些学者提出了自己的批判性意见。有学者认为,尽管杰里米·里夫金分析了合作共赢的新经济时代所需的配套制度变革,以及当前协同主义运动与资本主义的激烈对抗,但忽略了这场生产方式革命背后工人阶级斗争的历史作用,从而使物联网技术最终能否摆脱资本主义应用模式具有高度不确定性。还有学者认为,内生于资本主义积累过程中的新技术集群虽然使经济模式存在开放协同的可能,但其同样具有垄断和剥削的特点,新技术革命能否改变资本主义经济模式尚有诸多疑问。但是,该书对于中国经济改革发展的启示价值仍值得重视。

同时,受到杰里米·里夫金观点的影响,有学者从“产业集群”“共享经济”“协同经济”等方面展开研究,讨论了零边际成本社会的发展趋势以及对社会意识形态的影响。

相关事件

2023年7月以来,负电价在欧洲多个国家屡次上演。7月4日,德国荷兰部分时段电力出现-500欧元/兆瓦时的价格。刚刚过去的周末,德国、荷兰、法国英国电价均出现负值。而在数月前,中国山东地区同样出现过负电价的情况。电力现货市场的竞争原理是边际成本的竞争,负电价的产生是由于大量边际成本近零的风电、太阳能光伏等新能源机组接入。因为新能源难以存储,所以它报零价或负价的时候一般能保证出清,在风光占比高时,会有很多常规能源机组为了不停机也不得不报负价,而当市场中有足够多的机组报出负价时,市场出清价就是负价了。

参考资料

..2023-08-23

..2023-08-21

..2023-08-30

..2023-07-19

..2023-07-19

..2023-08-23

..2023-08-29

..2023-09-08

..2023-08-23

..2023-08-21

..2023-08-29

..2023-08-30

..2023-08-29

..2023-08-23

术语在线.术语在线.2023-08-22

万方数据微博.万方数据.2023-07-19

规划解读.国家邮政局.2023-07-22

..2023-07-22

《第三次工业革命》作者:中国正迈向零边际成本社会.澎湃新闻.2023-07-19

..2023-07-19

..2023-07-19

..2023-07-19

..2023-07-19

..2023-07-19

多国出现负电价!咋回事?.东方财富网.2023-0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