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廓
游廓(日语:游廓/ゆうかく Yūkaku)是指古代日本江户时代的官方认可的风月区,通常由围墙和水沟围起来形成一个独立的区域,以便于治安和风纪的管理。这些地区最初是在安土桃山时代建立的,有时也被叫做游里、色町或者倾城町。在江户时代,除了官方认可的游廓之外,还有一些地方如宿场町、门前町等地存在着未经官方公开承认的私娼寮。
历史沿革
游廓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近世时期。丰臣秀吉执政期间,他在大阪的道顿堀川北岸设立了第一个游廓。随后在天正17年(1589年),又在京都的二条柳町建立了另一个游廓。这两个地区的游廓在17世纪初分别迁移到新町和朱雀野。庆长17年(1612年),江户城出现了新的游廓,它是由从骏府二丁町游郭迁移过来的游女屋组成的,这个游廓被称为吉原游廓。由于明历3年(1657年)的一次火灾,吉原游廓遭受重创,后来搬迁到浅草日本堤附近。在江户时代,全国范围内共有二十多个官方认可的游廓。此外,在长崎市的唯一国际贸易港口,也在宽永16年(1639年)成立了丸山游廓。《色道大鉴》(1678年)记录了当时存在的二十五个游廓。
文化影响
在江户时代早期,游廓不仅是重要的娱乐场所,还是文化的重要传播中心。高级别的游女,也就是艺娼,被称为太夫或花魁,她们的主要客户群体包括富有的商人、武家和公家。因此,这些高级游女需要具备一定的艺术修养和文学知识。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游廓经历了多次整顿,外部的私娼寮开始兴起,游廓本身也开始向大众化转变,吸引了一般平民阶层的顾客。
近现代发展
明治5年(1872年),明治政府颁布了艺娼妓解放令,尽管如此,游廓并未受到太大影响。一些游廓因为城市化的进程而转移到郊区,比如东大的根津游廓就搬到了深川的洲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昭和21年(1946年),根据GHQ的政策,公娼制度被废除,但原有的贷座敷改为咖啡厅或料理店的形式继续经营,游廓变成了所谓的“赤线”地带。1956年,《卖春防止法》出台,1958年实施后,作为公娼地区的游廓正式退出历史舞台。目前,虽然没有官方认可的娼妇街,但在某些地区,如大阪的飞田新地,仍有一些以自由恋爱名义经营的区域。此外,也有一些类似于过去公娼街的地方,如东京的吉原,那里聚集着泡泡浴和风俗业。
相关地点
在日本,著名的游廓包括飞田游廓、吉原游廓、港崎游廓和中村游廓。而在台湾,台北市的万华游廓、台中市的初音町游廓、台南市的新町游廓以及高雄市的荣町游廓都是曾经活跃过的游廓。
相关术语
游廓与日本性和交易产业有着密切的关系,同时也涉及到诸如花街、游女、花魁、恶女花魁、置屋、冈场所、阴间茶屋、卖春、青楼、妓房和红衣馆等一系列相关概念。
参考资料
游廓.网易.2024-08-15
花魁、吉原游郭和江户时代性观念 .搜狐网.2024-08-15
伴随哭声与笑声的游郭,记录了日本风俗街的前半生.网易.2024-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