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棘鸟
⟪荆棘鸟⟫(The Thorn Birds)是澳大利亚作家考琳·麦卡洛(Colleen Mc Cullough)创作的长篇家世小说。1977年,由Harper\u0026Row出版社首次出版。
该小说以女主人公梅吉和神父拉尔夫的爱情纠葛为主线,描写了克利里一家三代人的故事,时间跨度长达半个多世纪。祖母菲奥娜因为爱上有妇之夫,被迫和不爱的人结婚,悲惨度过一生;梅吉爱上了向往权利的神父拉尔夫,但拉尔夫为了权利多次背叛梅吉,在经历爱与牺牲后梅吉的女性意识不断觉醒,勇敢追寻自己的幸福;孙辈朱丝婷独立又坚持自我,最终获得了事业和爱情。⟪荆棘鸟⟫通过对克利里一家三代人生经历和情感历程的描写,体现了作者对于女性主义的思索,揭示了本书所想表达的主题——最美的东西只能用深痛巨创来换取。
《荆棘鸟》情节曲折生动,结构严密精巧,文笔清新婉丽。同时,小说中融入了澳大利亚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等元素,使得作品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它展现了人性的复杂与伟大,同时也反映了澳大利亚社会的历史变迁。自问世以来不仅被⟪时代⟫杂志列为十大现代经典作品,而且在全球范围内引起轰动,迅速成为风靡全球的“国际畅销小说”,并多次被改编为电影和电视剧,有澳大利亚的《飘》之誉。
创作背景
时代背景
17、18世纪,在英国对爱尔兰殖民统治下,不少爱尔兰人选择到大洋洲大陆定居生活,并且本土意识逐渐强化,成为地道的澳大利亚人。
而此时在殖民地由南非白人男性建立的父权制制度中,父权至高无上,他们将女性比作被殖民对象,在女性面前有绝对的权威,在婚姻中男性处于支配地位,女性并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自由与平等,女性处于属下地位并且身份缺失。故而婚姻带给女性的是无尽的束缚和压迫。简而言之,此时女性在殖民霸权和父权制的双重压迫下生存。
进入20世纪中叶后,西方经济快速发展,随之,女性要求独立的经济地位,要求从事自己喜爱的职业。同时,她们主张平等权,想在社会上拥有和男士一样的平等地位,希望被男性社会理解、尊重和接受。考琳·麦卡洛正是希望通过这部小说鼓励女性走出以父权制为代表的男性中心主义的藩篱,让男性和女性建立平等互敬互爱的关系。
个人背景
考琳·麦卡洛曾就读于耶鲁大学,在悉尼大学攻读神经生理学,后来在伦敦大学从事研究工作,最终成为了一名神经病理学家。作为神经心理学专家,精神与肉体的关系的把握更加深入,理解更为深刻,这有助于她在创作时,选取独特的视角去捕捉人物的心理秘密。
受家庭的影响,考琳·麦卡洛的父母亲的不幸婚姻带给她心灵的创伤和阴影,其他亲友的无爱的婚姻更是让她对爱情失去兴趣,认为幸福的婚姻几乎不存在,在创作⟪荆棘鸟⟫时,她就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来刻画主人公,作品中隐藏的种种症候昭示出她的内心世界:爱情婚姻只能给人带来不幸。她便决心终身不嫁,甚至一度拒绝一切男朋友,对爱情失去兴趣使得她更有精力投入到她喜欢的事物中。
内容情节
在小说中,女主人公梅吉出生于新西兰的一个牧场工人家庭,她的母亲菲奥娜来自一个贵族移民家庭,而父亲帕迪则是来自爱尔兰的贫苦牧工。菲奥娜曾与一个有妇之夫帕吉汉产生了感情,并未婚先孕生下了儿子弗兰克,也因此遭到了家族的驱逐。为了生存,她嫁给了帕迪。某年,帕迪失业了,他们收到了来自澳大利亚的梅吉姑母玛丽的信件,邀请他们去澳大利亚继承遗产。于是,梅吉一家前往澳大利亚的德罗海达。
在德罗海达,梅吉一家的出现引起了拉尔夫神父的注意。随着时间的推移,拉尔夫对梅吉开始产生怜爱的情感,并不断加深。而玛丽是当地最富有的孤孀,拉尔夫为了自己的升迁有意接近玛丽。然而,他和梅吉之间的情感被玛丽看穿,出于嫉妒和操控欲,她修改了遗嘱,让拉尔夫在权利和爱情中选择。最终,拉尔夫选择了权利,离开了德罗海达和梅吉,前往教会中心罗马梵蒂冈。
后来,帕迪在野外遭遇大风暴,被草原大火活活烧死。梅吉一家不得不雇佣了卢克作为新的工人,他的外貌与拉尔夫相似。梅吉把他当成拉尔夫的替身,嫁给了他。然而,卢克并不爱梅吉,他只是为了钱屈从于这段婚姻,又为了挣钱长期和梅吉两地分居。在梅吉生下第一个孩子朱丝婷时,他也没有陪伴在她身边。
此时,已经升任大主教的拉尔夫来到梅吉身边,他们在荒岛上度过了几天甜蜜的时光。然而,为了去罗马担任更重要的职务,拉尔夫再次离开梅吉。梅吉发现自己已经怀上了他的孩子,决定离开丈夫卢克,回到德罗海达牧区,与母亲菲奥娜一起生活。之后,梅吉生下了拉尔夫的孩子,取名戴恩。
梅吉一家在德罗海达过着平静的生活,她的女儿朱丝婷和儿子戴恩逐渐长大成人。朱丝婷最终选择成为一名职业演员,并嫁给了一位德国内阁大臣雷纳;戴恩则有着拉尔夫的影子,他容貌俊俏、品质脱俗,成年后决定皈依上帝。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拉尔夫晋升为枢机,成为梵蒂冈极具影响的人物。梅吉将戴恩送到拉尔夫身边,但隐瞒了他的真实身份。戴恩刚成为教士不久,就在一次旅行中因救人溺水身亡。直到戴恩去世后,拉尔夫才得知他是自己的孩子。这个真相令拉尔夫悲痛万分,他的身体再也无法承受这样的打击,最终心脏病突发,死在了梅吉的怀里。这一系列事件让梅吉对人生有了新的认识,所有的事情都是她自己造成的,她不怨恨任何人,也不后悔。
角色介绍
女性角色
菲奥娜
菲奥娜出身于殖民地的贵族家庭,曾是身份显赫的富家千金,可她却嫁给了一个穷牧工。这是一桩极不相称的婚姻,主要是因为她爱上了有妇之夫帕吉汉,并和他有了孩子弗兰克,所以她的父亲为了不损害家族的名誉,把她嫁给了家里的长工帕迪。虽然如此,她却从未后悔爱上帕吉汉。
年轻时的菲奥娜是克利里家族中最早扑向荆棘的荆棘鸟。她追求爱情,也为属于自己的幸福奋斗过、反抗过。虽然她的斗争失败了,但她从来没有后悔过自己的选择。
梅吉
梅吉出生在一个贫苦家庭,当她九岁第一次见到拉尔夫时,便被这个圣职人员吸引了,从此她的视线从未离开过这个男人。当她长大后明白这是爱情的时候,她就坚定地选择了拉尔夫。
梅吉对拉尔夫的爱情,使得她对父权制的态度由畏惧转化为反抗。从初来月事的恐惧到无法在教堂里举行婚礼的惊慌,再到麦特劳克岛上的共度欢愉并生下了拉尔夫的儿子戴恩,梅吉意识到男权才是横亘在她和拉尔夫之间的永远无法跨越的鸿沟。梅吉的女性意识开始不断地觉醒,促使她敢于向男权社会表示出叛逆的决心。梅吉不愿意再将自己的命运交付于他人,而是决定去争取和反抗,追求属于自己的幸福。
于是在无法忍受和卢克无爱的婚姻时,梅吉毫不犹豫地选择离开,她不再醉心于渴望得到丈夫、孩子和家庭,决意摆脱对男性的依赖,成为一个独立自主的个体。梅吉就是那只荆棘鸟,终其一生都追逐着如荆棘般痛苦又甜蜜的爱情,直至如愿以偿。
朱丝婷
朱丝婷我行我素,自信独立,像外婆菲奥娜那样冷酷。她长大后当了演员,活跃于澳大利亚和英国成为话剧舞台,最后嫁给了德国的一位内阁大臣。
她是一只“另类”的荆棘鸟。她一出生就注定她与任何人都不同。她不像母亲和祖母一样用尽一生去换取不到的爱情。她自主、独立,对于事业和爱情都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是一个虽叛逆却不失个性的新一代独立女性。
男性角色
拉尔夫
拉尔夫是一位长相英俊、才华横溢、敏锐机灵的神父,他的一生充满了抉择。第一次在基兰博山区,在权力与友情、爱情中做抉择时,他选择了前者。他选择了富孀玛丽的一千三百万遗产铺路并一直爬到权利巅峰。之后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在梅吉和权力之间做选择,他依然选择了权力。
拉尔夫的人格长期处于分裂之中。作为神职人员应遵守“清规戒律”,但他还是爱上了至纯至善至真的梅吉,所以他痛苦又恐惧,自责又愧疚。虽然他内心深受煎熬,但却从未放弃过对权力的追求、从未削减过对枢机宝座的热情。文章通过拉尔夫的角色描写塑造了一只追求权力的荆棘鸟。
卢克
卢克是小说中梅吉的丈夫,他有着和拉尔夫一样俊俏的外表。他与梅吉结婚的主要原因是为了获得梅吉账户上的十万英镑资金,他对金钱的热爱远远超越了对生活的热爱。新婚之夜,就要梅吉账户上的所有财款,婚后为了赚更多的钱和梅吉两地分居,得知自己当父亲后没有丝毫幸福感,反而责备梅吉增加开销,当梅吉最终受不了要和他离婚时,他也没有忏悔和挽留,只是惋惜无法获得更多钱财。
通过卢克这个人物的描写,塑造了一只为金钱可以舍弃一切的荆棘鸟,金钱让他失去了本真的人性,他心中从未容纳或闪过丝毫对家庭、对妻子、对孩子的温情、关爱及责任,他脑海中的念头永远都是如何通过各种手段挖掘更多的金钱。
戴恩
戴恩是梅吉和拉尔夫的孩子,他是一个温文尔雅、外貌俊美的少年,从小就表现出对雅威的狂热之情,希望成为一名优秀的传教士。最后戴恩为了救两个落水姑娘而献出自己年轻的生命,跳下水时他没有丝毫犹豫或害怕,反而认为能够为上帝效劳是一种荣幸,可以说他是拉尔夫神父的理想化身。
戴恩为信仰而生,最终也为信仰献出自己年轻的生命,他就是一只为信仰而亡的荆棘鸟。
雷纳
雷纳是克利里家族第三代子嗣朱丝婷的丈夫。他尽力去了解朱丝婷的痛苦和烦恼,甚至可以为朱丝婷付出一切,他深爱朱丝婷,不惜等待七年的时间陪她面对生活中的一切困难。经过十年的等待和陪伴最终让他们走向婚姻的殿堂。通过对他默默帮助和悉心呵护朱丝婷的描写塑造了一只痴情的荆棘鸟。
作品鉴赏
主题思想
爱与命运
⟪荆棘鸟⟫是一部以爱和命运为主题的长篇小说。
在这部小说中有一则关于荆棘鸟的传说:有这样一只鸟,它一生只唱一次歌。它从离开国家体育场开始,便执着地寻找荆棘树。当它如愿以偿时,就把自己娇小的身体扎进一株最长、最尖的荆棘上,流着血和泪放声歌唱。那凄美动人、婉转悦耳的歌声使人间所有的声音刹那间黯然失色。一曲终了,荆棘鸟终于气竭命陨,以身殉歌,以一种惨烈的悲壮塑造了的永恒美丽。
祖母菲奥娜、母亲梅吉和女儿朱丝婷就对应着三只“荆棘鸟”。梅吉和菲奥娜为了得到理想中的爱情,奋不顾身,不顾后果;朱思婷为了追求独立,为了达到自己的生活标准,特立独行。她们以不同的方式和传统女性命运抗争,并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就像荆棘鸟用生命的代价唱出一首动听的歌一样,即使付出巨大的痛苦和代价,也要追求自身所需,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本书在荆棘鸟的叫声中开始,也在荆棘鸟的叫声中结束。本书标题同时也揭示了本书所想表达的主题——最美的东西只能用深痛巨创来换取。
女性意识的觉醒
在《荆棘鸟》一书中,考琳·麦卡洛通过祖孙三代恋爱婚姻的不同境遇的描写,刻画了父权制由强势逐渐走向衰落,而女性意识却一直呈上升趋势的变化过程。这样的演变,体现了作者对于女性主义的思索。
菲奥娜展现了父权社会下传统女性的美德,顺从而非自我。她有短暂的悲剧爱情和未婚先孕,但嫁给帕蒂克里利后成为家庭附属品,一生在做家务和生孩子中度过,女性意识在父权社会压制下产生但过于微弱不够成熟。梅吉生长在天主教家庭,被教条束缚,初恋是神父拉尔夫。在极端的历史环境下,她开始意识到追求幸福是女性权利,预示着大洋洲移民家庭第二代的女性意识开始初步形成。朱丝婷有强烈的女性意识,重视事业超过婚姻,成为克里利家族中唯一婚姻幸福的人。
但是,作者并没有一味褒扬女性主义,完全否定男性群体。雷纳展现了男人美好的一面,即使女性意识极强的女性朱丝婷亦为之吸引。两者彼此爱慕,彼此征服,互帮互助,形成了和谐的两性、婚姻关系。由此可见,考琳·麦卡洛冷静地对待女性主义,形成其独特视角下的男女两性关系和父权制核心家庭的大嬗变。
艺术特色
叙事特色
《荆棘鸟》的叙述在总体上具有现代小说的特征。整部作品在结构上分为七部,每部以一个主要人物为中心进行叙述,但是七个部分以梅吉和神父拉尔夫之间那场刻骨铭心的爱情为基调,既独立又相互依存有机结合。小说开篇与结尾前后呼应,用题记的那个凄婉的传说为全书定下叙述基调和情感基调。
这种叙事结构具有复线结构的性质,各部分之间相互依存,在多个层面上展开,避免了单线结构的单调。而有了那条贯穿始终的主线,和那笼罩全文的基调,又避免了松散和凌乱,各部分的具体叙述则更具有传统小说的意味,显得波澜起伏而又轻松自如。
语言特色
《荆棘鸟》的作者是位女性,其文本语言展现出女性作家特有的柔婉细腻的抒情风格。作品运用自然流畅的语言和充满感情的笔触塑造了具有澳大利亚人气质的各类人物,比如老实忠厚而略带封闭的小农意识的帕迪、冷漠坚韧一生未走出爱的阴影的菲奥娜、勤劳善良的克利里家的男孩们、温良内向而又坚强倔强的梅吉、欲爱不能欲罢不忍的拉尔夫神父以及尖酸骄横的玛丽·卡森夫人等。尽管失败和挫折纷至沓来,意外死亡也时有发生,但他们并没有向严酷的大自然屈服,而是经年累月艰苦地搏斗着。同时,作品的环境描写富有诗意,不仅为塑造人物起到了良好的烘托作用,还增强了作品的可读性。
对照艺术
作者巧妙地运用对照艺术,安排情节线索、设置场景、人物形象的对照,生动地反映社会生活的风云变幻,刻画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让读者在了解人物所处的人文地理环境的同时,也感受到了浓厚的澳大利亚风情。
克利里一家拓荒的生活情节与拉尔夫的发迹史形成对照;德罗海达与梵蒂冈、埃达利亚的自然风光与罗马的人文景观分别形成对照;最突出的则是围绕梅吉的爱情生活、以梅吉为中心的人物对照,具有二重人格的拉尔夫、金钱至上的卢克、自私的玛丽、麻木不仁的菲奥娜和怀疑偏激的朱丝婷都衬托出了梅吉历尽磨难痴心不改的执着情感和纯洁善良、勇敢追求的美好心灵。
作品影响
社会影响
⟪荆棘鸟⟫自问世以来便吸引读者兴趣,迅速走红美国,长列《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59周,并很快在全球畅销3000万册,被⟪时代⟫杂志列为十大现代经典作品,引起全世界读者、作家、评论家等的广泛关注,被翻译成二十多种语言,成为风靡全球的“国际畅销小说”,被誉为“澳大利亚的⟪飘⟫”。
它后来被改编成电影和电视剧,如1983年由达里尔·杜克导演的电视剧⟪荆棘鸟⟫和1996年由凯文·多布森导演的电影⟪荆棘鸟:离别的岁月⟫(又名⟪错失的时光⟫)等。作者在作品中体现出了女性意识的觉醒,这引导着女作家们不断探索与实践如何在文本中表达女性的声音。
文学影响
澳大利亚著名女作家考林·麦卡洛是当代大洋洲文学的代表人物,其文学作品在英语文学中也有重大影响,她的代表作《荆棘鸟》成功地再现了澳洲大陆早期移民的家族风貌,其中对于女性的刻画,尤为突出。在这部作品中,克里利家族三代女性的价值观和女性意识发展是澳洲早期移民的典型代表。
《荆棘鸟》通过讲述澳大利亚民族文化,反映了澳大利亚民族的精神面貌和价值观。它通过描写澳大利亚的环境、民族的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展示了澳大利亚民族文化的独特性和魅力,促进了澳大利亚文学的发展。
作品评价
伦敦时报评价:“你会带着强烈的好奇和渴望把它一口气读完,你会享受每一章节的文字,读完后你会拍手叫好。”
评论家、斯坦福大学教授特瑞·卡塞尔(Terry Castle)赞扬这本小说将生活的方方面面融入一本书中,向读者讲述了澳大利亚农民跌宕起伏的人生故事。
作家史蒂文 · 克罗尔(Steven Kroll)在《荆棘鸟评论(Review of The Thorn Birds)》一文中认为,虽然该书结构健全并建构了一个感人的、浪漫的世界,但小说写的内容过于单一。
衍生作品
参考资料
The Thorn Birds.豆瓣读书.2023-10-17
荆棘鸟.豆瓣读书.2023-10-19
“荆棘鸟”停止歌唱 《飘》一般的书曾风靡全球.中国新闻网.2023-07-25
荆棘鸟 The Thorn Birds (1983).豆瓣电影.2023-10-21
荆棘鸟:离别的岁月 The Thorn Birds: The Missing Years (1996).豆瓣电影.2023-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