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渠桥
清雍正四年(1726年)至七年(1729年)开凿了惠农渠(又称皇渠或黄渠)和昌润渠并招户屯垦,使得黄河西岸、唐徕渠灌区以东的宁夏回族自治区北部大片荒地得到开发。黄渠桥修建于1732年(清雍正十年),这是一座三孔石拱桥,全部用大块石头砌成。黄渠桥镇就是根据这座桥而得名的。黄渠桥镇是宁夏历史名镇,地处银北交通要道,距平罗县城15公里,109线国道穿境而过。
历史沿革
黄渠桥镇是宁夏历史名镇,地处银北交通要道,距平罗县城15公里,109国道穿境而过。说黄渠桥镇是历史名镇,很不为过。因为200多年的历史足以验证和折射了黄渠桥镇政治、经济、文化以及民风民俗的发展。
别的不说,单说这黄渠上的通字就有一段撕心裂肺的故事。因为带领百姓修建这条渠和开发这里的清朝官员叫通智(任兵部侍郎),所以这里的地名和桥名几乎都以通字起了头;正因为此,大渠完工之日,也是通智被诬陷之时。1726年,通智被雍正帝以贪功的罪名斩于当地的郑闸桥上,据说通智头断身不倒数日之久,当地百姓焚香祷告始乃倒地。后来,雍正皇帝知道通智冤枉,为他平反昭雪,并号召当地军民在每年开闸放水之日祭奠这位爱民如子的好官。不仅如此,1729年还钦定通智修的两条渠分别为“昌润渠”和“惠农渠”。
在黄渠(惠农渠)上有一座三孔石桥,全部用大块石头砌成它便是被当地百姓唤作黄渠桥的通润桥。历经二百余年的历史,通润桥的名字已经淹没在历史的长河中,黄渠桥的名字越来越响亮。黄渠桥镇因这座桥而得名。
典故趣闻
历经200余年的历史,使黄渠桥的名字越来越响亮。说它响亮倒不是因为它像赵州桥那样在建桥史上有什么特殊之处,它的特殊之处就是见证了几百年来的宁夏回族自治区大地,尤其是宁北地区所发生的一切。在这座小桥上,走过冯玉祥、刘伯坚率部援陕的部队;碾过军阀马鸿逵的车辙;在这座小桥上范长江驻足观看,写出了《中国的西北角》这样著名的篇章;吉鸿昌、杨一木等革命同志还在这里开展过革命工作,传播过革命思想…… 更有趣的是,据说当年日本鬼子误把“黄渠桥”听成了“黄金桥”,下令部队向宁夏挺进。结果先前打探的人说是一座石桥,就沮丧的停了下来。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com/id.php on line 280